梵語 kle?ah prahīyate。惑,為煩惱之別稱。即依有漏道、無漏道之力斷除煩惱,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斷結(結使,為煩惱之異名)、斷障、離染。由無間道能斷除煩惱,由解脫道能證得涅槃(菩提)之真理,兩者合稱為斷惑證理,略稱為斷證。
部派佛教系以斷盡煩惱,悟得阿羅漢果為目的,故於「見道」斷除思想上之錯誤、知識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稱見惑);於「修道」斷除人性根本屬於情意之惡德(即迷事惑,或稱修惑)。因見惑能在短期內速斷,修惑則須長期修行始能次第斷除,故斷見惑稱為頓斷,斷修惑稱為漸斷。
斷煩惱有兩種,一為聖者生起無漏智,徹底斷除煩惱之種子,使不再生起,此稱無漏斷或畢竟斷;一為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觀,相對觀上地與下地,而斷下地之煩惱,或壓抑煩惱之現行,此稱有漏斷或損伏斷。又依俱舍論卷二十一載,所有存在之事物(十八界),由斷惑可分為三斷,其以見道斷者,稱為見所斷,又作見道所斷、見斷;以修道斷者,稱為修所斷,又作修道所斷、修斷;如無漏法亦可不斷者,稱為非所斷,又作非斷、不斷。
如何斷煩惱,有四種情形,此謂斷惑四因。其中,前三者系斷見惑之因,後者系斷修惑之因。見惑有苦、集、滅、道等四諦所斷之別,其四諦亦各有二類,苦、集二諦下有自界緣惑、他界緣惑二者,滅、道二諦下有有漏緣惑、無漏緣惑二者。表解如左。
(一)遍知斷,即斷除見惑中之苦、集二諦下之自界緣惑與滅、道二諦下之無漏緣惑;自界緣惑系僅以自己所住之境界為對像而起之惑,無漏緣惑則為以無漏法之滅、道二諦為對像所起之惑。此二惑均為迷於四諦理之惑,故若遍知各所緣(所迷之對像)之理,則惑即可斷除。例如苦諦下之惑,由遍知苦諦之理而斷;集諦下之惑,由遍知集諦之理而斷。(二)能緣斷,即斷除苦、集二諦下之他界緣惑。例如在欲界者,以色界等為對像而起惑,為他界緣惑。他界緣之惑為自界緣惑之所緣,故斷能緣之自界緣惑,則所緣之他界緣惑自亦斷除。(三)所緣斷,即斷除滅、道二諦下之有漏緣惑。有漏緣惑以無漏緣之惑為所緣,故斷所緣之無漏緣惑,能緣之有漏緣惑亦自然斷除。(四)對治斷,即指修惑唯以對治道斷除之。在九地各九品之中,上上品之惑以下下品之道能對治,下下品之惑以上上品之道能對治。
斷惑依其性質,複分為二斷:(一)自性斷,即如煩惱本身,其性質染污者,若自體不再起,則能自然斷除。(二)緣縛斷,又作所緣斷、離縛斷。如有漏善或色法等,由於成為其煩惱之對像,而為煩惱所束縛,故並非斷其自體,而系斷除能緣能縛之煩惱,始得解脫。
大乘唯識宗主張,依邪師、邪教、邪思惟而起之分別起煩惱,為見所斷;與生俱來之煩惱,即俱生起之煩惱,為修所斷。斷除見所斷煩惱之種子,為初地入見道時;斷除修所斷煩惱之種子,則為金剛喻定時。
總言之,俱舍宗承認有漏智能斷惑,但經部、唯識宗則主張有漏智僅能制伏煩惱現行,而不能斷其種子。因此,俱舍宗主張有漏、無漏之無間道皆能斷惑,稱為斷道;相對於此,唯識宗主張加行智與有漏道是伏道,並非斷道,但根本智、後得智與無漏道是伏道亦是斷道(斷道為對治道,即斷煩惱之道)。成唯識論卷八並提出自性斷、離縛斷、不生斷等三斷說,依次能斷除染污、有漏善與無覆無記、諸惡趣與無想定。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則舉出四斷說,即自性斷、相應斷(指其自體雖非染污,但因與煩惱相應而成為染污之有漏八識等,一旦斷除相應之煩惱時,即可從煩惱之繫縛中解脫)、緣縛斷與不生斷。
此外,三論、華嚴、天台等宗主張,所有存在之真相為覺悟之本體,雖言斷煩惱,但畢竟仍是無斷。密教則認為顯教之斷惑,乃視一切煩惱為過患(禍害),藉修道而以始覺之智斷除之,此為過患斷;密教之斷惑則視煩惱與本覺之德無二,故悟其本無(本來即無)即為斷煩惱,稱為功德斷。[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一、卷五十三、俱舍論卷十六、卷二十五、順正理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卷五十九、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九、大乘義章卷九](參閱「四諦」1840、「斷道」6565) p6562
上篇:斷屠 下篇:斷惡修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