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聖典」一詞,自我國西漢以降,即指與聖人之言行有關之典籍。迄今,於世界諸宗教中,泛指神聖之典籍。佛教中,乃指佛教聖典。在阿育王法敕之中,有「律的最勝法說」等七種為最古之聖典。其後,聖典分類為九分教、十二部教,總歸納為三藏(梵 pitaka,巴同)。部、藏等名稱,可見於西元前一世紀之諸金石文中。

印度古代,文字被視為世俗之物,聖典則以口誦相傳。有關三藏及其註疏之書寫,相傳最早是在西元前一世紀末,錫蘭王婆他伽馬尼(巴 Vattagāmani)時代。然大乘佛教自始即於經典中強調書寫之功德,以令其普及。又聖典之用語,印度古代使用俗語,其後用雅語(梵語),旋因佛教向各地傳教,故漸用各國之語譯或書寫。在我國,北宋以來之開板頗為盛行,視書寫聖典為一項儀禮,而流傳迄今。聖典除了讀誦、理解以增進信仰為本來目的外,亦成為儀式之一要素而被讀誦,或以聖典為禮拜之對像,此亦為印度以來所流傳者。佛教聖典較諸其他宗教之聖典為多,此乃佛教之一大特色,故有學者將佛教稱為「書之宗教」(Schrift-Religion)。(參閱「佛教教典」2679) p5578

上篇:聖言 下篇:聖性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堅實心合掌

(術語)十二合掌之第一。大日經疏十三曰:第一合掌,...

【上】 p0231 瑜伽十三卷十八頁云:云何上?謂四沙門果...

不可見有對色

(術語)三種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內之勝...

應化法身

(術語)法身之佛,應現無量之身也。菩薩瓔珞經上自初...

菩提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

別傳寺

位於廣東仁化丹霞山危崖上。雄關屹立,號稱百粵名剎,...

瓦器金器

(譬喻)聲聞之戒,譬之瓦器,菩薩之戒,譬之金器。清...

四安樂行

法華文句雲四安樂行:謂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

無計謂有見

【無計謂有見】 p1070 大毗婆沙論九卷六頁云:若無有見...

四種證得理趣

【四種證得理趣】 p0453 顯揚六卷十頁云:證得理趣者:...

如來心經

(經名)佛頂放無垢光明入普門觀察一切如來心陀羅尼經...

觀不思議境

(術語)十乘觀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觀不思議之理也...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問: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淨界法師答: 自責汝心...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修白骨觀的三個階段

白骨觀即觀想人的身體成為白骨的修法。貪慾熾盛的眾生...

子女夭折該如何對待

少子夭折,人情於此種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須知人...

為什麼雞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人生。你看看這個世間上,虛空的相越...

居士講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謗僧。王翠明女居...

藕益大師含淚念佛

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24歲出家,25歲開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