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佛寺中各重要屋宇之總稱。殿,係安奉佛菩薩像以供禮拜祈禱之處;堂,係供僧眾說法行道之處。殿堂之名稱即依據所安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薩像者,有大雄寶殿(大殿)、毗盧殿、藥師殿、彌勒殿、觀音殿、韋馱殿、金剛殿、伽藍殿等;安置遺骨及法寶者,有舍利殿、藏經樓(閣)、轉輪藏殿等;安置祖師像者,有開山堂、祖師堂、影堂、羅漢堂等;供講經集會及修道之用者,有法堂、禪堂、板堂、學戒堂、懺堂、念佛堂、雲水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接待之用者,有齋堂(食堂)、客堂、寢堂(方丈)、茶堂(方丈應接室)、延壽堂(病僧療養室)等。
我國寺院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盧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於寺院之南北中心線上,其餘齋堂、禪堂、伽藍殿、祖師堂、觀音殿等,則作為配屋而建於正殿前後兩側。
至於佛殿中佛像之安置,歷代迭有變異,古代之資料已難查考。唐代留存之格式,據五台山佛光寺佛殿所設,主像凡五尊,每尊各有脅侍五、六尊。中尊為釋迦,左次主像為彌勒佛,右次主像為阿彌陀佛,極左主像為普賢,極右主像為觀音。至宋代則有一佛四弟子(釋迦、文殊、普賢、迦葉、阿難)之形式。自宋代以後,較大佛殿常供三尊,即所謂三佛同殿。此或以彌勒為中尊,釋迦、彌陀位於左右;或以釋迦為中尊,彌陀、彌勒於左右;又有以藥師代替彌陀坐於左位而成三尊。後彌勒遂另居於彌勒閣或彌勒殿。宋、遼時代,佛殿亦有供五佛乃至七佛。元代巨剎,多有前後二佛殿,前佛殿塑三世佛,即燃燈佛、釋迦佛、彌勒佛;後佛殿塑五智如來。明代佛殿猶多塑三世佛。明代以後,伽藍規制已有定式,故設像大抵一致。一般叢林佛像設三尊,中為釋迦,左為藥師,右為彌陀;或釋迦左為迦葉,右為阿難;藥師、彌陀二佛已少見脅侍。較小佛殿,僅奉釋迦與二尊者,而置藥師、彌陀於別殿。此外,尚有些著名佛寺大殿,亦有唯供一佛或一佛二脅侍,或專供一菩薩者。又佛殿兩側,後世多塑十八羅漢之像。佛壇背後,通常設觀音像,手持楊枝、淨水瓶,立於普陀洛伽山海之間,其四週則塑華嚴經中善財五十三參之人物,或法華經卷七普門品中救八難之景象。
寺院中佛殿以外,各殿堂之設置約略如下:(一)天王殿,正面本尊為彌勒,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彌勒背後設有手執寶杵之韋馱菩薩,以守護佛寺。(二)金剛殿,明代佛寺於山門內有金剛殿,塑二密跡金剛力士像,稱為二王。後即塑於山門內,不另設殿。此二力士面貌雄偉,作忿怒相,手執金剛杵分立左右,守護佛剎。(三)法堂(講堂),為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一般位於佛殿後面。法堂內應有佛像;於堂中設立高台,稱為法座;法座後設罘罳法被(今多設板屏),或掛獅子圖以象徵佛之說法;左鐘右鼓,於上堂說法時鳴之。(四)禪堂(僧堂、雲堂),禪僧晝夜於此行道。堂內設長連床(廣單),施椸架以掛道具。中設一圓龕,正中央奉聖僧像。於唐代,食堂即僧堂,後世於禪堂外另設食堂。於是食堂於東,禪堂於西,遂為叢林定式。(五)毗盧閣(萬佛樓、藏經閣),分上下二層設像,上供法、報、化三佛並設萬佛之像,左右庋置大藏經等,後設觀音大士;下奉毗盧遮那如來,旁列十八應真羅漢、二十威德諸天。(六)轉輪藏殿(轉藏殿)。於收藏經藏之堂中心,設一大型旋轉書架,內置經藏,旋轉即可檢出所需經卷。此係梁代傅翕(善慧大士)所創,為不識字者或因他緣逼迫而無暇閱讀者,特設方便,具信心者僅推之一匝,即可獲得與看讀經典同等之功德。故轉輪藏殿皆奉大士寶像於藏殿前,又列八大神將運轉其輪,稱天龍八部。(七)伽藍殿(土地堂),位於佛殿或法堂之東。供奉守護伽藍土地之神像,今一般多供最初施造祇園精舍之給孤獨長者、祇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王三像。(八)祖師堂,位於佛殿或法堂之西。多奉達摩或該寺開山祖師,今一般佛寺祖堂,以達摩、慧能為禪道之祖,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故多立達摩塑像於中,慧能或馬祖位左,百丈位右,三像並坐。(九)浴室,安置跋陀婆羅(善守)之像。(十)香積廚(廚房),古代皆安置菩薩(傳為洪山大聖)像,自元代以後,則多奉大乘緊那羅王菩薩像,祈其監護。[釋門正統卷三塔廟志、潭州白鹿山靈應禪寺大佛殿記、信州天寧寺記、金陵梵剎志卷三、卷十六、少林寺志、全唐文卷六七六] p5504
上篇:殿主 下篇: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