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以印度、中國、日本為中心的東方世界所特有之思想與思惟型態。自西方觀之,歐洲以東之地所成立之思想,總稱為東方思想。東方人由於受到季節風地帶之風土等影響,頗能與自然協調,而非採取對立或支配自然之態度,然亦因此較缺乏邏輯思考、理性思考之精神,而傾向非合理的、情緒的思惟。此亦意味積極的自我意志較貧乏,而易於服從權威性,並容忍多種思想之存在,且其妥協、折衷之無定性質亦特別強烈。印度、中國、日本雖各自具固有思想與互異之特色,然佛教予彼等以顯著而共通之思想特徵,而形成東方人世界觀、生命觀、思惟型態之基本根幹。
(一)印度:印度人特別重視事物之普遍共通性,且偏重抽像概念與繁雜事物之分類識別。於論理中,偏好否定之概念與媒介,尤其尊崇絕對者之肯定,及對未知性之把握。因此輕視特殊之個別性,而強調萬物之一體觀。亦常將現象之變化歸入永恆性,故缺乏時間觀念與歷史認識,僅以諦觀的、觀照的態度取代之。又將行為主體之人類視為超個人,故富於民族觀念,因而極端重視保守性之傳統。愛好神話與詩,無視於自然科學之法則,而偏好空想、冥想。另於內在方面,特別關注心理學之內觀。其人生觀則以超現世之宗教為主,充滿對萬物生命之敬畏,然亦因之產生強烈的和平思想。
(二)中國:一般而言,中國人特別重視具體之知覺,故愛好文字、圖解、具象概念,然亦不否定非論理之性格。此由禪宗之發達,與隨之而來的藝術思想之特色,即可見及此一思想之表現。此外,富於時間的持續意識,故我國史學於早期即很發達;對同一思惟方法之持續性亦極強烈,故產生學問的傳承性格之特徵。相對而來者,則自由思想極其貧瘠。又愛好形式、典禮,故亦偏好美辭麗文、訓詁與處世之學。其生活既以人類為中心,故在宗教方面亦呈現以現世為中心之人文、人本色彩。因此可說形上學較不易發展,而專注於天文、曆法、佔術等有關人類生活之研究。此外,特別尊重身份之秩序,及家族、國家之倫理。
(三)日本:日本人認為現象世界與現世之觀點具有絕對之意義,故缺乏批判之精神,對於權威之追隨,尤其不具批判性,而傾向不假思考之模仿。極重視人際關係,對於封建式之身份關係尤為重視,其特徵可見於該民族的國家至上主義、宗派的派閥之閉鎖性,以及對於具有特定權力者之絕對追從等。無所謂於民眾之貧困,與自身矛盾的現實之保守傾向,故其天皇制度迄今猶存之原因,不特是濃厚的封建式之追隨色彩所致。道德反省雖強烈,然持續性較薄弱,宗教感亦不深刻。思惟方式偏於非論理性,而傾向直觀之情緒化,故較乏思想、藝術、學問方面之創造精神,而側重於表象世界之建設。
西方之理性主義、近代思潮,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民族自覺、解放運動等,在在都令對峙中之東西思想產生顯著變革與思想內容之成長,故東西思想之對比與相互關係之研究,實為今後之重要課題。 p3293
上篇:東山 下篇:東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