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六即佛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稱為六即佛。據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上載,六即佛即:(一)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眾生。蓋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諸如來無二無別,皆即是佛,故稱理即佛。(二)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指或從善知識處聞知,或從經卷中見得,而了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於名字中通達解了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故稱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進而依教修行而達於心觀明瞭、理慧相應(即境智相當)、觀行相即之人;此等之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以證此位,故稱觀行即佛。此位分為五品位,即: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四)相似即佛,指於前述「觀行即」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之惑,制伏無明之人;此等之人,雖未能真證其理,但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稱相似即佛。此位分為十信位。(五)分證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之位;無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漸次破除一品無明,而證得一分中道。(六)究竟即佛,指斷除第四十二之元品無明,發究竟圓滿之覺智者,即證入極果妙覺之佛位。此六佛雖因智(悟)情(迷)之深淺,而有六種之別,然其體性不二,彼此互即,故稱為「即」。 p1276

上篇:六即 下篇:六妙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聲聞畏苦障

謂聲聞之人,畏怖世間生死輪迴之苦,樂著涅槃,反為證...

崇善寺

(一)位於山西太原。始建於唐初,時稱白馬寺,明代重建...

輪差

又作輪番。指相互交替輪值管理寺院之職僧。禪林象器箋...

無始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由因果之理推之,則世間一切之法...

滅諦是常

【滅諦是常】 p1214 瑜伽六十八卷一頁云:問:若此滅諦...

九會曼陀羅

(術語)是金剛界之現圖曼荼羅也。東方為正面,第一會...

專心

即一心、無二心之意。亦即指集中心思,不雜餘念。如雜...

心念皆須口言

羯磨疏·諸眾安居篇:「一切心念,皆須口言。唯說戒座...

檀施

檀,梵語 dāna 之略譯,意即布施、舍施。梵漢併舉,而...

四種僧物

又稱四種常住。乃將僧伽大眾受用之物資分為四類,即常...

如說

指契合於佛所說之教法。例如,如說修行,即依佛之教法...

無間心

【無間心】 p1054 瑜伽七十七卷三頁云:云何無間心?善...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學佛要實修實證

《大莊嚴經》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問: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大安法師答: 你這...

佛陀開示四種惡語

佛陀在教化弟子時,經常向弟子們講說各種惡行與善行,...

尸婆羅尊者本緣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城中有一位月...

中國首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晉穆帝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曇摩竭多在洛陽依《僧...

聖嚴法師《工作不只是保住飯碗》

什麼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正確、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呢?時...

中陰身一現前,累劫的善惡業力也都會現前

陰境若現前,這個陰境,就是中陰身境界一現,就是知道...

何謂財布施

問: 何謂財布施? 慧律法師答: 其實一切施,一切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