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拒勸學戒制意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子題:善知識、含識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拒勸學戒七十一。凡行不自成,必須訓導,方能策進修善,有趣道之益。善知識者,梵行正緣,若不依仰,無由自勵。然含識有心,略分三位。上達不假緣成,堪為物軌;下流勸亦難從,為存俗習;中品之徒,事須友接,率則清升,任之鄙吝。然今癡心懶惰,不肯修學,聞他諫勸,拒而不受,內無自進之心,外無從善之志,故違聖教,過重故制。」行宗記釋云:「制意中,初,敘為行須假師友又三:初、敘依之成益。善知下,次、明不依有損。善知識者,謂德業為人所知,容儀為人所識。梵行由立,故是正緣。然下,三、明根性不同。識依色中,故云含識,名通六道,且局人倫。上達下流,稟性各定,中人不定,隨緣善惡,故須假他。率而誘之則從善,故曰清升;任而縱之則為惡,故云鄙吝。即論語云,性相近也言不異也;習相遠也言不同也。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習以成性,至不可改,則知中人之性,宜乎務學。然下,次,明拒勸以興聖制。內無自進心者,謂不能自立;外無從善志者,謂不稟他教。」(戒疏記卷一五·五五·八)

上篇:拂之受用法 下篇:拒勸學戒犯緣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得病十緣

(名數)佛說醫經所說。一久坐,二食不節,三多憂愁,...

箭喻經

(經名)一卷,失譯。中阿含第六十箭喻經之別譯。有鬘...

究竟現觀

【究竟現觀】 p0702   顯揚十七卷三頁云:問:究竟現...

不說四眾過罪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菩薩十戒之一。禁止說優婆塞優婆夷...

次第三觀

修天台空假中三觀,先從假入空,次從空入假,後乃雙離...

近法

【近法】 p0819   品類足論六卷十一頁云:近法云何?...

無盡相

【無盡相】 p1056 佛地經論七卷七頁云:無盡相者:窮生...

堙羅那

【堙羅那】   此雲香葉,帝釋象王名,身長九由旬,高...

思與慮

【思與慮】 p0851   發智論二卷十六頁云:云何思?答...

儒童

梵語 mānava,或 mānavaka,巴利語同。音譯作摩納婆...

喝食

(職位)大眾食齋粥時,立於食堂一面舉聲報齋食之名者...

鎮頭迦樹

梵語 tinduka, tindu, tinduki, tindula,巴利語 tind...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世人若遇災殃,應作償債想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

飲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如何讓自己持戒更圓融

問: 弟子沒有受戒前盡量按照五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實故事

那是民國九年的時候,有一則真實的傳奇性的故事:有一...

聖嚴法師《開發智慧的潛能》

曾經有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腦力其實只...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

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的大致內容是,在華嚴法會上...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動念都源於我們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