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學無知結罪分齊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子題:學據始終不學即結罪、無知罪五夏後結、學通一形、五分法身成立方離依止、依止須具三德、不學之罪通據始終三根無異、無知之罪位分三別、上根不待五夏結無知罪、中根五夏後結無知罪、下根一向不結無知罪

行事鈔·持犯方軌篇:「分齊者,就教對行,從根三別。(一、就教)言就教者,學據始終不學即結無知之罪五夏後結。(二、對行)對行者,恐心逸蕩,自恃少解,望齊賢聖,故學通一形,優劣相降。文雲,五歲智慧比丘,從十歲智慧比丘受依止;乃至五分法身成立方離依止。(三、從根)約根者,若利根易悟,始終二罪,以不學故有無知也。若鈍根難悟,始終不學,無無知罪,非力分故;律雲,愚癡比丘,盡形依止。」資持記釋云:「分齊中,就教為二,初標章。學下,正釋,上明不學。學謂持奉。必無中廢,故言始終,始據初受,終約盡形。下明無知。限五夏者,受戒法中,制五夏學,有所未知,未即結罪;五夏已後,於事不了,顯是解慢,故隨結犯。對行中,五夏離師,此據教限;若約成行,至聖乃已;雖非違教,非不違行。文中,初標。恐下,次釋,初敘立。逸蕩是縱放。自恃齊聖即貢高。優劣,不限夏數,但優於己;遞互相師,故云相降。文下,引證。亦出受法。依止須具三德:一、滿十夏,二、有智慧,三、勤教授。至法身者,不必一形。況復如來以法為師,自餘凡愚,豈能自立?約根中,初標。若下,釋。若論不學據始終三根無異無知之罪分三別上根不待五夏,故云始終二罪。有云,頓得二罪,非也。不學有頓,無知無頓。中根五夏後結。義見前科,故不復出。下根一向不結。」(事鈔記卷二六·二五·一八)

上篇:不學無知止持可學事法九句三品 下篇:不學無知罪分位別解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愁嘆苦懮惱

【愁嘆苦懮惱】 p1244 瑜伽八十八卷三頁云:由可愛事無...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

(術語)在色者二緣和合,在心者四緣和合時,阿賴耶識...

無實無虛

無實是不住有,無虛是不住空,離空有二邊,便是真空妙...

同喻

因明用語。意指同法(梵 sādharmya)之喻(梵 drstā...

蘇波利

(人名)Suvarsa,迦葉遺部部主之名。譯曰善歲。因之雲...

思議

【思議】 p0851   無性釋九卷十一頁云:言思議者:謂...

頂禪

最高至極之禪。出自大智度論卷十七,天台宗以之為「超...

苦通相

【苦通相】 p0841   顯揚十五卷一頁云:論曰:若法生...

法施

(術語)三施之一。說法使人聞之也。又云法供養。法施...

禪門

(一)禪定之法門。指根本四禪、十六特勝、通明、九想、...

用蟲水戒開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不犯中,不知有蟲,作無蟲想...

無功用智

(術語)菩薩於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於真性...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

古代禪師們奇特的圓寂方式

如果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識,對佛法有了真實的了解,能...

【推薦】一生念了無量數的佛號,為何卻沒往生

為什麼要學佛法?佛是覺,你要生極樂世界有生極樂世界...

你究竟在怕什麼

一個少年怕獨自走夜路,父親問他:你怕什麼?少年回答...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

真學佛者視一切眾生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應辰,幼業儒,一日思生死事大,...

你若執著它,那你的煩惱就來了

《般若心經》講的是什麼?當然講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

第一:廣發弘誓願: 廣發弘誓大願心,度盡眾生消煩惱...

釋迦彌陀此遣彼喚,豈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