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 p1134

瑜伽七十九卷十八頁云:復次云何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謂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中後時。作諸眾生引發善根所依止故;普於一切若怨若恩,心無所著;猶如大地。而諸菩薩、非如大地、中庸而轉,眾生依之,自施功力、方得存活。然諸菩薩、生長善根,淨信歡喜,能滋潤故;猶如大水。而諸菩薩、非如大水、與諸稼穡、成熟相違。然諸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燒煉故,猶如大火。而諸菩薩、非如大火、與諸佛土、集會相違。然諸菩薩、能令善根已成熟者、引發聚集解脫觸得。由能發起正教授故;譬如大風。而諸菩薩、非如大風能引發已,終歸滅盡。然諸菩薩、令自白法、轉增盛故;猶如朗月。而諸菩薩、非如朗月、但於白分光明照曜;非於黑分。然諸菩薩、其相平等;於黑白分一切法中,智普照故;猶如日輪。而諸菩薩、非如日輪、怖羅怙捉,即便旋轉。然諸菩薩、一切趣中,終不怖畏煩惱所執而旋轉故;譬如師子。而諸菩薩、非如師子、怯於大擔。然諸菩薩、能擔一切大苦擔故;如善調龍。而諸菩薩非如龍象,若遭利衰,軟非軟語,若樂若苦;則為愛恚之所塗染。然諸菩薩、於諸世法、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花。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然諸菩薩、雖伏煩惱;由善根力之所任持,於生死中,復生長故;猶如大樹、根未損壞。而諸菩薩、非如大樹、其根後時、定當損壞。然諸菩薩、所有善根、迴向涅槃大菩提故;譬如眾流趣入大海。而諸菩薩、非如眾流趣入大海、即成海性。然諸菩薩、依止涅槃及大菩提諸善根力,而遊戲故;猶如諸天、依蘇迷住。而諸菩薩、非如諸天住蘇迷盧、於自事中,專行放逸,多受快樂。然諸菩薩、方便般若所攝持故;成辦一切佛所作故;譬如群臣所輔大王。而諸菩薩、非如群臣所輔大王為自利益,守護國人。然諸菩薩、不顧己利,攝護眾生,猶如大雲。而諸菩薩、非如大雲,不能畢竟成辦稼穡。然諸菩薩、畢竟生長菩提分法,如轉輪王、出現於世。而諸菩薩、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丈夫眾。然諸菩薩、解脫平等善根所生、多同出現,如末尼寶。而諸菩薩、非如末尼寶珠、與迦理沙般拿極不相似。然諸菩薩、入無漏界,所作平等,受樂等故;譬如已入雜林諸天。而諸菩薩、非如已入雜林諸天、煩惱增長,當來顛墜。然諸菩薩、伏諸煩惱、無顛墜故;所有煩惱、如咒術等所伏諸毒。而諸菩薩、所有煩惱、非如咒等所伏諸毒、唯不為害,更無餘德。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故此煩惱、如大城中諸糞穢聚。如是菩薩所有功德、麁同世間共所知事,故得為喻。而此功德、由殊勝故;無有譬喻。是故當知菩薩功德、一切譬喻所不能及。

上篇:菩薩尸羅律儀有四殊勝 下篇:菩薩所修無量與外道二乘有共不共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相待妙

(術語)法華二妙之一。圓教之外,存藏通別之三教,以...

八門兩益

(名數)因明入正理論一部所明也。八門者何?一曰能立...

修羅窟

指阿修羅王所住之石窟,大都在深山幽谷中。[大唐西域...

三種言依

【三種言依】 p0183 大毗婆沙論十五卷九頁云:如契經說...

師子

又作獅子,為獸中之王,經中常以之譬喻佛的勇猛。...

累七齋

(儀式)又云齋七,謂人死後每七日營齋至七七日也。以...

六觀

(名數)瓔珞經所說六種性之異名:一住觀,二行觀,三...

一棒打殺

禪林用語。乃揮拳棒喝,表現禪機之禪語。系禪師接引弟...

師圓滿

【師圓滿】 p0946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頁云:師圓滿...

八正道

八正道統云:八正道分,一名八聖道支。聖者,正也。其...

無空論師

(雜名)經部師不立虛空實有,因之名為無空論師。...

白法

(術語)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鈔上之三曰:不如白法作白...

毒心的惡報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

為何用功卻與道不相應

太上老君《清淨經》上說: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

人生,該怎麼詮釋

我們時常會感覺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們總說生...

朝暮課誦的意義

課誦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即指定時誦經、持...

詐稱眼瞎喻

從前,有一位工匠為國王做事,由於工作非常繁重,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