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於浙江錢塘。隋開皇年中創建,初名南天竺寺,唐時更名後天竺靈山寺,為天台宗之道場。宋天禧四年(1020),復改稱天竺寺。南宋立為台教五山之一,元末毀於兵火,明代慧日大師重興。至清代,又遭太平軍焚燬,今存之殿宇,乃亂後新建者。本寺今為臨濟宗之道場。(參閱「天竺寺」1351)
(二)位於河南宜陽縣城西八公里鳳凰山北麓。又稱鳳凰寺、報忠寺、報恩寺。前臨洛水,依山而建。寺東之塔林,列有明清以來磚造墓塔十餘座。據宜陽縣誌報恩寺圖所示,主要之建築有山門、前殿、毗盧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及左右配殿等,保有金代建築風格。大雄寶殿有三尊明代之佛像,為現今河南最早之泥塑作品。寺內碑刻林立,為研究書法藝術之珍貴資料。
(三)位於廣東潮陽。石頭希遷之法嗣大顛寶通創建於唐貞元七年(791)。長慶二年(822)受賜「護國禪院」寺額。元和十四年(819)大顛與潮州刺史韓愈相會,韓愈留衣而別,現存有留衣亭、碑記、大顛祖師塔等。
(四)位於台灣台中。清光緒十六年(1890),林允卿於霧峰青桐岩設觀音廟,民國三年(1914),德新、德欽二師重建,改為靈山寺。三十五年,大殿被山洪沖毀,乃重建於台中,德真法師任開山住持。三十八年,設念佛會,聘請李炳南居士定期講經。又先後設置靈山學苑與霧峰分院。七十年,新建宮殿式三層樓,莊嚴宏偉。 p6934
上篇:蠶繭自縛 下篇:靈山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