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法

【佛學次第統編】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一、眼識 依於眼根,了別色塵,名為眼識。
  二、耳識 依於耳根,了別聲塵,名為耳識。
  三、鼻識 依於鼻根,了別香臭,名為鼻識。
  四、舌識 依於舌根,了別滋味,名為舌識。
  五、身識 依於身根,了別痛癢寒熱等觸,名為身識。
  六、意識 依於意根,遍了五塵,亦能分別落謝影子,亦能通緣過去未來,名為意識。前五識所依五根,皆是淨色,此第六識所依意根,則是心法。
  七、末那識 第七識名也。末那識譯作意,意思量之義。此識即第六識所依意根從無始來,常內緣第八識之見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為末那識,此翻為意,由其恆審思量為性相故。
  八、阿賴耶 第八識名也。或名阿梨耶,譯作藏識。有三義:一能藏,謂能含藏雜染種故。二所藏,謂諸雜染法所依處故。三執藏,謂有情執為自內我故。然此識乃凡聖之本,根器之由,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世出世法,莫不由於斯也。又翻無沒識,取不失之義。前之六識,時起時滅,喻如水波。第七末那,無始相續,妄執我法,喻如水流。阿賴耶識,則喻如水,以具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故翻為藏。若無此識,則根身是誰執受?器界是誰變現?一切善惡無漏種是誰攝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夢想俱無之時。前六轉識,俱不現起。若無此識,豈不同於死人?既無夢無想仍非死人,驗知必有此第八識。與第七識微細我執,仍自俱轉。然此第八識,決非實我實法。若是實我實法,則應常無變易。而此識者,乃從先世引業所招,名異熟果。既從業招,便非常住。又善業則感天人樂報,惡業則感三塗苦報,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曾無一定,豈是實我實法哉。

上篇:百法 下篇:心所有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次第統編

斷惡修善

又作止惡修善。即斷除惡業,修習善法。勝軍明王四十八...

遊戲三昧

又作遊戲三昧。三昧乃三摩地之意,為禪定之異稱,即將...

阿婆磨

【阿婆磨】   大論翻雲無等等。佛名無等,般若波羅蜜...

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p0561   瑜伽四十八卷十五頁...

順退分行

【順退分行】 p1107 瑜伽八十一卷八頁云:順退分行者:...

分別緣生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說十二緣生之法。...

斷有五種

【斷有五種】 p1416 顯揚三卷十六頁云:論曰:果斷有五...

匱有三種,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於有及資生...

景岑

唐代禪僧。生卒年不詳。幼年出家,參南泉普願,嗣其法...

訶責羯磨威儀坐處

子題:下行坐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其(訶責羯磨)行...

戒因緣經

(經名)鼻奈耶之異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譯。小乘律。...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五戒表解

殺戒 釋名 斷命曰殺,有情曰生。...

預知時至的人能帶我一起往生嗎

問: 法師講經當中,提到有個老和尚念了幾十年佛,將...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把心安住在嚮往美好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與人交往的過程...

人生的目標該如何設定

設定目標當中有二個內容:第一個是自利的功德,第二個...

佛示導四天王守護世間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跡金剛力士宮殿演說法要,當時與會的二...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

譭謗某一個法門,其實是障礙你自己

在淨土宗這一塊,它偏重在空觀的智慧。對於利他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