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昧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術語)梵音samā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探玄記三曰:「三昧此雲等持,離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讚二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雲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雲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云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雲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上篇:三阿僧祇劫 下篇:五種三昧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半者蒲闍尼

(飲食)見半者蒲膳尼項。...

去來實有宗

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古來實有宗、去來有實論...

茂羅三部盧

梵名 Mūlasthānapura。印度古地名。位於西印度印度河...

頓教一乘

指淨土法門。系唐代善導大師所判。以其速疾成佛,故稱...

處識

【處識】 p1019 世親釋四卷二頁云:處識者:謂器世間。...

孤山

(人名)奉先源清弟子,釋智圓。字無外。自號中庸子,...

無量義處三昧

梵語 anantanirde?apratisthāna-samādhi。指佛陀欲說...

一月三身

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

毗羅胝子

(人名)毗羅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飲汁。拔發灰身。...

欲界中的有情,為六道眾生之一,思慮最多,因過去世中...

師僧

(雜語)我仰為師之僧也。由檀越言之。明眼論曰:一度...

有漏禪

又作有漏定、世間禪。為「無漏禪」之對稱。即有漏凡夫...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在哪裡

學佛,第一個叫破除我執,要懂得這個身體不是實有的,...

李炳南老居士《常禮舉要》

(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單調呢

問: 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

閉關念佛的種種用心禁忌

關中精進,成績不著並不可怕,可怕處在於諸邪纏身,不...

舍利弗露宿記

學佛最基本的是要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和睦,這也是佛陀...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淫妄,它的本質...

人格者

一位從年輕時代就以幫人按摩維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

鐘茂森博士:墮胎的可怕

很多人以為胎兒不屬於真正的生命,要出生以後才叫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