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弘忍(601—674)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弘忍,俗姓周,湖北黃梅人,生於隋仁壽元年(601)。七歲時,從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為僧。他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道信常以禪宗頓漸宗旨考驗他,他觸事解悟,盡得道信的禪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傳衣給他。同年九月道信圓寂,由他繼承法席,後世稱他為禪宗第五祖。因為四方來學的人日多,便在雙峰山的東面馮茂山另建道場,名東山寺,時稱他的禪學為東山法門。

  中國禪宗從初祖菩提達摩到三祖僧璨,其門徒都行頭陀行,一衣一缽,隨緣而住,並不聚徒定居於一處。到了道信、弘忍時代,禪風一變。道信於唐武德(618)初入黃梅雙峰山,一住三十餘年,會眾多至五百。後來弘忍移居東山,又二十餘年,徒眾多至七百人,這兩代禪徒都定住一處,過著集體生活。他們實行生產自給,把運水搬柴等一切勞動都當作禪的修行;弘忍並認為學道應該山居,遠離囂塵。這是後來馬祖、百丈等於深山幽谷建立叢林,實行農禪生活的指導思想。

  唐顯慶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弘忍入京,他固辭不赴;乃送衣藥到山供養。龍朔元年(661),弘忍令會下徒眾各作一偈,以呈見解,若語契符,即以衣法相付。上座神秀先呈偈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另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這句是比較通行的記載,敦煌本《壇經》此句作「佛性本清淨」),何處惹塵埃」。弘忍以慧能見解透徹,遂授以衣法,叫他南歸。咸亨五年(647)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圓寂,年七十四,葬於東山之岡。開元中(713 —741)學士閭丘均為撰塔碑。代宗時(763—779)謚為大滿禪師。

  弘忍的禪學傳自道信。道信自說他的法門:一依《楞伽經》以心法為宗,二依《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弘忍常說: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又說:「諸佛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宗鏡錄》卷九十七)。這是他繼承道信以心法為宗的設施。又弘忍評神秀的造詣說:「吾與神秀論《楞伽經》,玄理通快」(《楞伽師資記》引《楞伽人法誌》)。神秀後來答武則天問東山法門依何典誥時說:「依《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見《楞伽師資記》)。由此可知弘忍和道信的思想是一貫的。又道信說一行三昧的修法,引《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間,舍諸亂意,不取相貌,係心一佛,專念名號,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楞伽師資記》)。弘忍也繼承了這一思想,為他的門下建立念佛禪的理論根據。

  弘忍的著作,未見記載。僅《楞伽師資記》及《宗鏡錄》等,散錄其法語。《楞伽師資記》且說弘忍常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只是口說玄理,默授與人。因此世傳有《禪法》一本,云是弘忍禪師所說,是不確實的。但古來傳有《最上乘論》(一稱《修心要論》)一書,題為「第五祖弘忍禪師述」,朝鮮、日本都有刻本。論中設立問答,闡說守本真心為涅槃根本、入道要門、十二部經之宗和三世諸佛之祖。又說:「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這比弘忍原來說法似更有發展,當是後人所作。

  弘忍會下的徒眾極多。其及門弟子,據《楞伽師資記》和《歷代法寶記》所載有十一人,《景德傳燈錄》所載有十三人,宗密的《圓覺經大疏鈔》及《禪門師資承襲圖》所載有十六人,總計見於記載的約二十五人。

  《楞伽師資記》引用玄賾《楞伽人法誌》的記載說,弘忍臨終前二日,親語玄賾說:「吾一生教人無數,好者並亡;後傳吾道者,只可十耳。」於玄賾以外,更舉出了上首神秀、資州智詵、白松山劉主簿、華州惠藏、隨州玄約、嵩山老安、潞州法如、韶州慧能、揚州高麗僧智德、越州義方。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之下也舉了十人,但人名稍有出入。新見的有襄州通、蘄州顯、揚州覺三人。而以嶺南新州盧行者慧能最為傑出。又宗密的《禪門師資承襲圖》另舉出弘忍門下十大弟子,新見的有業州法、江寧持二人。《景德傳燈錄》所舉弘忍弟子十三人,其中新見的有揚州曇光、隨州禪慥、舒州法照、枝江道俊四人。《宋高僧傳》還載有在廣州為慧能剃髮的印宗,在大庾嶺因慧能的啟發而悟道的慧明和越州妙喜寺僧達三人,都出於弘忍門下。此外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載有曾到印度那爛陀寺留學八年的智弘律師,也曾在黃梅弘忍門下參學過。還有慧能弟子智隍,本出弘忍門下,他修定二十年,後遇慧能弟子智策的啟發,始往曹溪參學(《宗鏡錄》卷九十七)。以上二十五人,可稱弘忍門下的著名弟子。他們弘化地域甚廣,如慧能、印宗在廣東,神秀在長安、洛陽、荊州,玄賾、玄約和道俊等在湖北,智詵在江蘇,義方、僧達在浙江,法照在安徽,慧明在江西,各化一方,遂使東山法門傳播於全國。因此,達摩一系的禪學,也可說從弘忍門下始發展成為一大宗派。而盛傳其法的,首推慧能和神秀。慧能宗《般若》,開法於南方,神秀宗《楞伽》,傳禪於北方,成為南頓北漸二系禪學的首導。

  (林子青)

上篇:智儼(602—668) 下篇:神秀(606—706)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無為

(術語)梵語Asaṁskṛta。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

十一力

謂阿彌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種力用。即大慈悲力、大...

光明色相想

【光明色相想】 p0629   瑜伽三十三卷十八頁云:光明...

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一)全一卷。唐代寶思惟譯於嗣聖九年至神龍二年(693~...

有漏業

【有漏業】 為『無漏業』的對稱。指不離煩惱過非的諸善...

試經

(雜語)讀經之試驗也。禪林之語。...

舉時

【舉時】 p1404 瑜伽三十一卷九頁云:云何舉時?謂心沉...

【苦】 p0840   瑜伽八十三卷十五頁云:所言苦者:有...

二十八見

(名數)二十八種之不正見也。雜集論十二,引大法鏡經...

無畏山寺派

巴利名 Abhayagirivihāranikāya。又作阿跋耶祇釐住部...

元琇

唐代僧。天台宗第十二祖(一說十祖)。嘗依國清寺物外...

大咒

(術語)諸尊之咒有大咒小咒心咒三種。咒語最多者為大...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

對世間有留戀,但也想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問: 如果對世間的妻子兒女、財產、事業等等還有留戀之...

文珠法師《念佛法門》

今天,我要為各位介紹念佛法門。念是心念、想念、憶念...

六齋日持戒清淨,獲利如佛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每個月...

八種錯誤的心障

這類的情況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與生俱有...

如何讓身口意能夠清淨

迴光返照,就是觀照自己,找自己的缺點,《楞伽經》云...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關

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關係的。你一個志向太羸...

如何戰勝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困難與挫折,所謂「人生不...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