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頓悟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Dunwu

  佛教教義。佛教關於證悟成佛的步驟和方法。與漸悟相對,指無須長期按次第修習,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覺悟而成佛。頓悟之說,在佛教經典中早有記載。《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即有「速疾解脫頓悟涅槃」之語。《菩薩珞瓔本業經》卷下「佛母品」也稱「聽等覺如來說珞瓔法藏,是故無漸覺世尊,唯有頓覺如來」。中國佛教不同派別在成佛的步驟、方法上,理論各有差別。安世高所傳的小乘禪學,側重於數息行觀的精神修煉,認為達到阿羅漢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積累功德,後被看成是主張漸悟的一派;支讖、支謙所傳的大乘般若學,側重於義解,直探實相本體,後來被看成是近於頓悟的一派。東晉時的支道林、道安、慧遠、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驟、方法與所謂菩薩修行的「十住」階次相聯繫,認為在「七住」以前是漸悟過程,到了「七住」,對 「無生」(實相、真理)法有了堅定的認識,已證得「無生法忍」,雖非究竟,但已可有頓悟。這種頓悟,還承認「一住」至「七住」是漸修過程,是一種漸進的頓悟,被稱為「小頓悟」。

  頓悟說的創立 頓悟之說由來已久,但真正創立學說的是東晉、南北朝的道生。他認為,在「七住」內沒有悟道的可能,必須到「十住」時最後一念「金剛道心」,才有一種猶如金剛般堅固、鋒利的能力,頓將一切妄惑(「愚昧無知」)斷得乾乾淨淨,由此得到正覺(真正的覺悟),即頓悟成佛。相傳道生著有《頓悟成佛義》,已佚。在慧達的《肇論疏》中引有道生語:「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語照極。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釋,謂之頓悟。」意謂佛理是不可分的整體,故對它的覺悟,亦不能分階段實現,必須頓悟。他還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見性即可成佛。無須按次第修習。這種頓悟成佛說,在當時佛教中是駭俗之論,反響強烈。先有慧觀撰《漸悟論》,主張漸次悟入而成佛,反對道生的頓悟說。後有曇無成作《明漸論》,闡述漸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頓悟見解。南朝名士謝靈運則支持道生的頓悟理論,並有所發揮。他著《與諸道人辯宗論》,與許多對頓悟之說有疑問的法勖、僧維、慧( )
  、法綱、王體元等人問答與辯難。認為漸悟只是一種引導愚昧者的方便說法,只有頓悟才能得到佛教真諦。另有慧睿著《喻疑論》,也讚成道生的頓悟說。道生的頓悟說,由於其弟子道攸、法瑗等人的弘傳,影響極大。直至南齊時,荊州隱士劉虯,作《無量義經序》,宣揚「入空必頓」的觀點,也主張頓悟成佛。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對道生也都甚為讚揚,並召請頓悟論者入京宣講頓悟說。

  頓漸相爭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對頓悟、漸悟也有了新的理解。到了隋唐時期,頓悟、漸悟之爭尤烈。禪宗主張頓悟說,其餘各宗大都主張漸修。禪宗內部,又有「南頓北漸」之說。北宗神秀側重漸修,南宗惠能提倡頓悟。惠能認為,「凡夫」和「佛」,並無多大差別,關鍵在於「迷」和「悟」。而由迷到悟,又只是「一念」之間。所謂「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後來這種頓悟說還發展成為所謂「棒喝」和「機鋒」,用一頓棒打或大喝一聲以破除對方的迷執,一下子達到大徹大悟的境地。

  影響 禪宗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頓悟理論,在佛教中影響頗大。而且對中國的哲學思想,特別是宋明理學,也產生很大影響。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倡導的「一旦豁然貫通」的工夫,就脫胎於禪宗的「一悟即至佛地」的頓悟說。陸九淵提出直接「發明本心」以達到「知」的認識論,也源於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理論。(高振農)

上篇:定 (samadhi) 下篇:二諦(twi-satyas)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無明蓋與愛結

【無明蓋與愛結】 p1080 大毗婆沙論三十八卷一頁云:如...

寶聚

(譬喻)珍寶之積聚也。以譬無上道。法華經信解品曰:...

一念三千

(術語)天台宗之觀法,觀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諸法也。一...

二十五眾

隋朝開皇十二年(592),文帝敕選二十五位高僧,組成名...

三斷

(名數)一、見所斷。於見道而斷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見...

舍利

【舍利】   此雲春鸎,黃鸝也。詩曰:出自幽谷,遷於...

內外兼明

五明中之前四明為外明,第五明為內明,五明兼備,謂之...

俞石

系銅與爐甘石煉成之合金,可用以造立佛像、佛具。「梵...

六種印

(印相)六種之波羅蜜,為證明菩薩之印契,故云六種印...

緣相分別

【緣相分別】 p1301 世親釋四卷十七頁云:緣相分別者:...

半夏

(雜語)結夏與解夏之中間也。臨濟錄曰:師因半夏上黃...

頓教

(一)以說法之內容而分,長時間修行而後到達悟境之教法...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

隨遇而安,時時快樂

有位心理學家說,年薪兩百萬的人與年薪一百萬的人的最...

在家菩薩的不偷盜與不妄語戒

第四有盜心,即內心作種種籌量,意圖非理侵損他人財物...

不被自己的嘴所擺布

從馬路邊的野攤串串香飄,到高級酒店的山珍海味包抄;...

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佛陀提出了四種譬喻來解答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兩種...

十種往生法門

一者觀身正念,常懷歡喜,以飲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優曇花 梵文優曇波羅(Udumbara),亦作優曇婆羅、烏曇...

生命的原理:依報與正報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生命的原理,叫做依報隨著正報轉。...

佛教法器簡介

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