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高僧傳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高僧傳》,或作《梁高僧傳》,十四卷,梁釋慧皎撰。《隋書·經籍誌》雜傳類誤題作釋僧祐撰,清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中已有辨正。
  此書是總傳體。在作者撰述的當時,正是梁武帝崇敬佛教,上行下傚,風靡全國的時候。那時龐大的僧伽隊伍中,能文善辯則享大名,潛修實行為人所忽。其中名僧高德固不乏人,而徒具虛名的也為數不少。作者為了矯正時弊,乃提出「高」字的標準來作為編集本傳的尺度。又從晉至梁,曾出現不少部僧傳,但是在規模上、體例上,還沒有構成完整的、嚴謹的綜合性的傳記。作者在前人已有的基礎上,擷取各家之長,重新規劃,撰成本傳,遂為後來總傳體例的僧傳樹立了典範。同時,作者對於較他略早的寶唱所譔的《名僧傳》,是不太滿意的。他認為名僧未必都有真實的修養和學識,而有真才實學的人又每每不隨俗俯仰,未必能知名當世。因而易「名」為「高」,專門記錄他認為是品德高尚、學識優長的僧人。這種觀點貫串在全部書中,所以在本傳中不止一次的顯現出許多「高隱者」的形象來。而高僧傳的稱號,也即創始於此傳。《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釋家類《宋高僧傳》提要根據《郡齋讀書誌》,以為「高僧傳之名起於梁釋慧敏,分譯經、義解兩門;釋慧皎復加推擴、分立十科」(見卷一百四十五)。實際慧敏即慧皎,敏字乃皎字的筆誤(《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卷二《宋高僧傳》中考證很詳)。
  本傳記錄了從後漢明帝永平十年(67)到梁武帝天監十八年(519)四百五十三年間魏、吳、晉、宋、齊、北魏、姚秦九個朝代中高僧的事蹟。著作年代,書中沒有明文。《開元釋教錄》卷六題作天監十八年撰,是不確的。這年是《高僧傳》序文中所稱紀載斷限的最末一年,完成當然需要一段時間。作者譔寫時,曾請當代名士王曼穎審閱義例內容(見《答王曼穎書》)。根據《梁書》南平王偉(卷二十)和江革(卷三十六)、南康王績(卷二十九)的傳,王曼穎的逝世,在天監十八年到普通四年之間,《高僧傳》的撰成,最遲不得遲於普通四年。本書卷十三上定林寺《法獻傳》中有佛牙以普通三年 (522)正月遺失之語,當是本傳實際上最末的紀事,距離完成期間不會太遠,大約就完成在普通三年或四年。這時上距寶唱《名僧傳》完成的年代天監十三年 (514),相差不到十年。
  本傳是在已往僧傳的基礎上寫成的一部綜合性的傳記。他批評過去的僧傳,有的偏敘一類,所涉不廣;有的僅舉一方,記錄不全;有的紀事闕略,繁簡不一;有的只錄名僧,高蹈之士多所遺削。所以「嘗以暇日遇覽群作,輙搜檢雜錄數十餘家,及晉、宋、齊,梁春秋書史,秦、趙、燕、涼荒朝偽歷,地理雜篇,孤文片記;並博諮故老,廣訪先達,校其有無,取其同異」(見序錄),撰成此傳。就其所引用的著作來看,是極為繁富的。可考知的有:晉竺法濟撰《高逸沙門傳》、晉郗超撰《東山僧傳》、南齊釋法安撰《志節僧傳》、南齊釋僧寶撰《遊方僧傳》、南齊釋法進撰《江東名德傳》、南齊蕭子良撰《三寶記傳》、南齊王巾撰《僧史》、梁釋僧祐撰《出三藏記集》、梁張孝秀撰《廬山僧傳》,梁陸明霞撰《沙門傳》、梁釋寶唱撰《名僧傳》、不詳作者撰《安清別傳》和《於法蘭別傳》、晉王秀撰《高座別傳》、晉康泓撰《道人單道開傳》、宋王微撰《竺道生傳》、宋張辯撰《僧瑜傳讚》和《曇鑒傳讚》(以上僧傳類)。《晉書》(未詳何家)、魏崔鴻撰《十六國春秋》、宋徐爰撰《宋書》、宋沈約撰《宋書》、秦車頻撰《秦書》、燕田融撰《趙書》(以上史籍類)。晉釋法顯撰《佛國記》、晉庾仲雍撰《荊州記》、宋釋智猛撰《遊行外國傳》、宋釋曇宗撰《京師寺塔記》、南齊劉悛撰《益部寺記》(以上地誌類)。晉陶潛撰《搜神錄》、晉朱君台撰《征應傳》、宋王延秀撰《感應傳》、宋劉義慶撰《宣驗記》和《幽明錄》、南齊王琰撰《冥祥記》、梁任昉撰《述異記》(以上雜記類)。不詳作者撰《四十二章經序》、吳康僧會撰《安般守意經序》、晉孫綽撰《正像論》、《喻道論》、《道賢論》、《明德沙門論目》、晉康法暢撰《人物始義論》、晉張野撰《遠法師銘》、晉袁宏撰《羅浮山疏》、晉周顒撰《玄暢碑文》(以上文章類)。此外,象釋道安撰的《綜理眾經目錄》,也曾引用了許多次,可見引用的書籍還不僅如上所述。史料的豐富,所用功力之深,涉及方面之廣,這裡很明顯表現出來。至引用的書中,如《出三藏記集》卷十三至十五的僧傳部分,大都融會吸取;如《冥祥記》,引用達二十餘事,也是相當多的(《冥祥記》已佚,由《法苑珠林》及《太平廣記》所引的和本傳對照可知)。另外,《名僧傳》中,有二百一十六人收入本書正傳,七十八人入附見,所採擷處一定更多。
  本傳綜合已往僧傳的體例,分為《譯經》(三卷)、《義解》(五卷)、《神異》(二卷)、《習禪》、《明律》(共一卷)、《遺身》、《誦經》(共一卷)、《興福》、《經師》、《唱導》(共一卷)十科。在草創時,原只八科,後因宋、齊雜記中很多記錄轉讀、宣唱的事蹟,而且這二種方式在傳教上有它的作用,因加上後二科,足成十數。這十科雖然各有重點,但它們之間也有著聯繫。在組織形式上,這種分類法,要比《名僧傳》的七科分類為整齊全面而有條理。全書著錄正傳二百五十七人,附見二百七十四人,列表如下。
  
  ━━━━┯━┯━┯━┯━┯━┯━┯━┯━┯━┯━┯━━━┯━━━┯━━━━━┯━
   卷別 │ 1│ 2│ 3│ 4│ 5│ 6│ 7│ 8│ 9│10│ 11 │ 12 │ 13 │共
  ────┼─┴─┴─┼─┴─┴─┴─┴─┼─┴─┼─┬─┼─┬─┼─┬─┬─┤
   科 │ 譯 │ 義 │ 神 │習│明│遺│誦│興│經│唱│
   別 │ 經 │ 解 │ 異 │禪│律│身│經│福│師│導│計
  ─┬──┼─┬─┬─┼─┬─┬─┬─┬─┼─┬─┼─┼─┼─┼─┼─┼─┼─┼─
   │正傳│ 4│ │ │ │ │ │ │ │ │ │ │ │ │ │ │ │ │4
  漢├──┼─┼─┼─┼─┼─┼─┼─┼─┼─┼─┼─┼─┼─┼─┼─┼─┼─┼─
   │附見│ 6│ │ │ │ │ │ │ │ │ │ │ │ │ │ │ │ │6
  ─┼──┼─┼─┼─┼─┼─┼─┼─┼─┼─┼─┼─┼─┼─┼─┼─┼─┼─┼─
   │正傳│ 1│ │ │ │ │ │ │ │ │ │ │ │ │ │ │ │ │1
  魏├──┼─┼─┼─┼─┼─┼─┼─┼─┼─┼─┼─┼─┼─┼─┼─┼─┼─┼─
   │附見│ 3│ │ │ │ │ │ │ │ │ │ │ │ │ │ │ │ │3
  ─┼──┼─┼─┼─┼─┼─┼─┼─┼─┼─┼─┼─┼─┼─┼─┼─┼─┼─┼─
   │正傳│ 2│ │ │ │ │ │ │ │ │ │ │ │ │ │ │ │ │2
  吳├──┼─┼─┼─┼─┼─┼─┼─┼─┼─┼─┼─┼─┼─┼─┼─┼─┼─┼─
   │附見│ 3│ │ │ │ │ │ │ │ │ │ │ │ │ │ │ │ │3
  ─┼──┼─┼─┼─┼─┼─┼─┼─┼─┼─┼─┼─┼─┼─┼─┼─┼─┼─┼─
   │正傳│ 8│ 7│ │14│15│13│ │ │ 4│ 7│ 7│ │ 1│ 4│ 4│ 2│ │86
  晉├──┼─┼─┼─┼─┼─┼─┼─┼─┼─┼─┼─┼─┼─┼─┼─┼─┼─┼─
   │附見│ 8│ 5│ │22│13│13│ │ │ 1│ 2│ 2│ │ │ 2│ 1│ │ │69
  ─┼──┼─┼─┼─┼─┼─┼─┼─┼─┼─┼─┼─┼─┼─┼─┼─┼─┼─┼─
  北│正傳│ │ │ │ │ │ │ │ 2│ │ 1│ 1│ │ │ │ │ │ │4
   ├──┼─┼─┼─┼─┼─┼─┼─┼─┼─┼─┼─┼─┼─┼─┼─┼─┼─┼─
  魏│附見│ │ │ │ │ │ │ │ 2│ │ │ 2│ │ │ │ │ │ │4
  ─┼──┼─┼─┼─┼─┼─┼─┼─┼─┼─┼─┼─┼─┼─┼─┼─┼─┼─┼─
  姚│正傳│ │ │ │ │ │ │ │ │ │ │ │ │ 1│ │ │ │ │1
   ├──┼─┼─┼─┼─┼─┼─┼─┼─┼─┼─┼─┼─┼─┼─┼─┼─┼─┼─
  秦│附見│ │ │ │ │ │ │ │ │ │ │ │ │ 1│ │ │ │ │1
  ─┼──┼─┼─┼─┼─┼─┼─┼─┼─┼─┼─┼─┼─┼─┼─┼─┼─┼─┼─
   │正傳│ │ │12│ │ │ │32│ │ │ 4│ 9│ 8│ 7│ 8│ 5│ 4│ 5│94
  宋├──┼─┼─┼─┼─┼─┼─┼─┼─┼─┼─┼─┼─┼─┼─┼─┼─┼─┼─
   │附見│ │ │ 3│ │ │ │45│ │ │ 3│ 2│ 5│ 2│ 2│ │ │ │62
  ─┼──┼─┼─┼─┼─┼─┼─┼─┼─┼─┼─┼─┼─┼─┼─┼─┼─┼─┼─
   │正傳│ │ │ 1│ │ │ │ │17│ │ 3│ 4│ 4│ 2│ 7│ 3│ 5│ 5│51
  齊├──┼─┼─┼─┼─┼─┼─┼─┼─┼─┼─┼─┼─┼─┼─┼─┼─┼─┼─
   │附見│ │ │ 1│ │ │ │ │59│ │ 2│ 6│ 3│ │ 7│ 1│ │ │79
  ─┼──┼─┼─┼─┼─┼─┼─┼─┼─┼─┼─┼─┼─┼─┼─┼─┼─┼─┼─
   │正傳│ │ │ │ │ │ │ │ 8│ │ 1│ │ 1│ │ 2│ 2│ │ │14
  梁├──┼─┼─┼─┼─┼─┼─┼─┼─┼─┼─┼─┼─┼─┼─┼─┼─┼─┼─
   │附見│ │ │ │ │ │ │ │14│ │ 2│ │ │ │ 1│ │ │ │17
  ─┼──┼─┼─┼─┼─┼─┼─┼─┼─┼─┼─┼─┼─┼─┼─┼─┼─┼─┼─
  共│正傳│51│ 7│31│41│51│31│23│72│ 4│61│12│31│11│12│41│11│10│500
   ├──┼─┼─┼─┼─┼─┼─┼─┼─┼─┼─┼─┼─┼─┼─┼─┼─┼─┼─
  計│附見│91│ 5│ 4│22│31│31│54│67│ 1│ 9│11│ 8│ 3│21│ 2│ │ │360
  ━┷━━┷━┷━┷━┷━┷━┷━┷━┷━┷━┷━┷━┷━┷━┷━┷━┷━┷━┷━
  本傳前八科之末有論有讚,末二科纂輯在後,有論有讚。作者說:「及夫討復源流,商榷取舍,皆列諸讚論,備之後文。而論所著辭,微異恆體:始標大意,類猶前序,末辯時人,事同後議。若間施前後,如謂煩雜,故總布一科之末,通稱為論。」(見《序錄》)「論」實際概括了前序和後議,對一科的主旨源流有所闡明,對其中突出的人物也予以評定。另外還透露出作者對某些事物的看法,反映出一些歷史上的情況。如《譯經論》中評論:「頃世學徒,唯慕鑽求一典,謂言廣讀多惑,斯蓋墮學之辭。」《亡身論》中評論:「凡夫之徒,拋舍身命,欲邀譽一時,流名萬代。及臨火就薪,悔怖交切,於是僶俛從事,空嬰萬苦。」都是針對當時僧人不好學習或妄邀名譽所提出的針砭。
  卷十四是《序錄》,有序錄和全部目錄,末附王曼穎致慧皎書一篇,慧皎答書一篇。《序錄》和兩篇書札對編寫本傳的意旨,都有所申述,對前代有關僧傳的作品也有所評價,是研究自晉到梁天監末年包括本書在內有關佛教傳記的重要史料。
  本傳包含了後漢至梁代中葉佛教發展的輪廓和不同行誼人物的面貌,以及佛教思想潮流的發展傾向。尤其《譯經》、《義解》兩科,作者特別重視,著錄人物既多,內容也極繁富。關於翻譯家的事蹟、學派、迻譯的經過、譯品的好壞;以及義解高僧的學識、學說、著作、與當代社會上名士的往來,和對玄學的激揚,都有所記載。另外,對於東來傳譯卑摩羅叉,佛馱跋陀羅(均見卷二)等為法忘軀的精神,西行求法的曇無竭、法顯、智嚴、寶雲、智猛(均見卷三)等不避艱險的事蹟,也是歡喜讚歎竭力加以表揚。對高蹈離俗、遺棄名利、甘心枯槁的帛遠(卷一)、支孝龍、僧度(均見卷四)、竺道壹 (卷五)、道恆、道標、僧肇(均見卷六)等,也予以很高的評價。此外,如求那跋陀羅(卷三)、慧永(卷六)、慧安、道汪、法瑤(均見卷七)、僧遠(卷八)、僧隱(卷十一)、法願(卷十三)等的蔬食,嚴佛調(卷一《支婁迦讖傳》)、朱士行(卷四)、劉元真(卷四《竺潛傳》)、邵碩(卷十)等的仍用俗姓,竺法乘(卷四)、竺法曠(卷五)、於道邃、於法威(均見卷四)等的隨師為姓,竺法雅、支遁(均見卷四)、慧遠(卷六)、曇諦(卷七)、法璦(卷八)等的講授外典,於法開(卷四)、竺法曠(卷五)、佛圖澄(卷九)、法穎(卷十一)等的兼行醫術,反映了天監十二年梁武帝勅斷肉食以前蔬食還不是定製,道安以前僧人的姓氏,及外典與醫療在弘法上的作用,而顯現出佛教在某一時代的精神面貌。復次,此傳所記中印文化的交流,以及中亞的史實和地理情況,都是今日研究古代中西交通史上很珍貴的資料;而研究南北朝歷史,傳中所提供的材料、也可以互相參證。清代學者孫星衍嘗注意及此,他認為此傳「足資考史,地方古跡亦可借證,實為有用之書」(見《善本書室藏書誌》卷二十二)。又說:「《通鑒》宋文帝元嘉十年,沮渠牧犍改元永和,此書《浮陀跋摩傳》作承和,與《北史》同,足資考證。」(見《平津館鑒藏記書籍補遺》)實則足資考史的地方很多。至於《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傳》中佛圖澄、鳩摩羅什、麻襦、僧涉、曇霍、單道開、王嘉諸人的傳,《南史》卷七十六附見寶誌的傳、也都可以和本傳參照。又唐代釋道宣撰《大唐內典錄》,釋智昇撰《開元釋教錄》,都曾大量利用本傳來充實其著作的內容,釋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引用的也很多。
  本傳受到前代學者廣泛的好評,王曼穎說它是「不刊之筆。屬辭比事,不文不質」(致慧皎書)。費長房認為是「為時所軌」(《歷代三寶紀》卷十一)。道宣說它「文義明約,即世崇重」(《續高僧傳》卷六《慧皎傳》)。梁代藏書家梁元帝為江州刺史時(大同六年至太清元年,540~547),張綰就曾以此傳為贈(見《金樓子聚書篇》),其為時人所重視可知。
  唐釋道宣在《續高僧傳》序中,曾指出本傳的缺點說:「輯裒吳越,敘略魏燕,以博觀未周,故得隨聞成采。加以有梁之盛,明德雲繁,薄傳五三,數非通敏,斯則同世相侮,事積由來。中原隱括、未傳簡錄:時無雅贍,誰為補之?」因為作者是梁朝人,當時南北分裂,對北朝資料的掌握,自然要受到地域的限制,作者是無能為力的。至於梁僧記錄的不多,則因此傳斷限到天監十八年止,而且生存者不錄。再者梁武帝時代佛教雖發達,但實行潛修的高僧並不多,這也不能歸過於作者。但在個別地方,傳中也還有欠精確之處。如鳩摩羅什的卒年,作者雖加以考證。但仍有錯誤,而應以僧肇撰的《竺羅什誄》(見《廣弘明集》卷二十三)作弘始十五年癸丑(413)為確。另外關於各家的學說,雖然提到,但失之太略,沒有把內容或論點扼要的記錄下來,較之《名僧傳》,這點是有遜色的。
  本傳的文字典雅流暢,在六朝作品中,也屬上乘。它不但在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就是在研究哲學、歷史、文學方面,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蘇晉仁)

 

上篇:僧傳 下篇:續高僧傳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永斷一切煩惱

【永斷一切煩惱】 p0495 瑜伽八十八卷三頁云:又有三漏...

寂靜涅槃

指於 (va,仰)、(a,壤)、(na,拏)、 (na,曩)...

跋闍子比丘十事非法

(名數)毗奈耶雜事四十曰:一、高聲共許淨法(四分得...

非學非無學慧

【非學非無學慧】 p0717   集異門論五卷十四頁云:非...

兀庵普寧

(1197~1276)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日本臨濟宗兀庵派...

說一切智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五願。使往生極樂者...

謂意識相應不平等受。總名為憂。...

提謂波利

提謂(梵 Trapusa,巴 Tapussa)、波利(梵 Bhallika,...

膝蘆

(雜語)釋迦菩薩修禪時,地之生草,穿菩薩之肉,上生...

入師房請問之法

子題:問經五事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三千威儀雲,入...

佛道人人腳跟下

謂佛道非理想主義,亦非觀念論,乃真實而活生生,為人...

四眼

(雜語)五眼中就菩薩所得而除佛眼,謂之四眼。因菩薩...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觀無量壽佛經》第八觀:像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

聖嚴法師《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經》教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當你...

圓瑛法師:答何明亮居士問六則

問一:念佛為何限定七日? 答:剋期取證故。放下萬緣...

小男孩的願望

某個小鄉村裡,有位婦人生了一個白白胖胖、十分可愛的...

《地藏經》的改運方法

末學根據地藏經,如果要有效改變人生境況,有這麼幾個...

念死無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自性。經上說:嗚...

福德淺薄之人供養財產,不會遇到真正的福田

當我們供養僧眾的時候,哪怕所準備的財物極其微薄,也...

古代與現代修行人的不同

道人重輕 古所稱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輕之,世所輕者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