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等大集經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另有廣本作六十卷,係隋僧就於原經外加那連提耶舍等譯的《日藏經》等合集而成)。經錄家列為大乘五大部經(《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之一(見《開元錄》),即大集部經典的總集。

  "大集"經名含有二義:一、"大眾會集"義,如本經云諸大菩薩"悉來大集"(《瓔珞品》);二、"諸法聚集"義,又如經云"此經名為真實法義……無量寶聚"(《寶女品》)等。這大概由於表示當時聽聞此經的人數眾多,所說的內容法義也很多,因此名《大集經》。

  《大集經》的漢譯本,據《歷代三寶紀》說前後有三譯:一、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二、姚秦鳩摩羅什譯同名經三十卷,或作四十卷;三、北涼曇無讖譯同名經三十卷,或作二十七卷、或二十九卷、或三十一卷、或四十卷。其中一、二兩譯均佚,第三譯存。但據《出三藏記集》卷九、《大集虛空藏無盡意三經記》說:"祐尋舊錄:《大集經》是晉安帝世,天竺沙門曇摩讖於西涼州譯出,……更不見有異人別譯。"又隋法經等《眾經目錄》,也以曇無讖譯本列為一譯經。因之此經曇無讖譯本以外,是否還有支讖或羅什譯本,還有疑問。

  曇無讖譯的《大方等大集經》,據《僧祐錄》說,見諸舊錄,有二十九卷,首尾有十二段:一、《瓔珞品》,二、《陀羅尼自在王品》,三、《寶女品》,四、《不眴菩薩品》,五、《海慧菩薩品》,六、《無言菩薩品》,七、《不可說菩薩品》,八、《虛空藏菩薩品》,九、《寶幢分》,十、《虛空目分》,十一、《寶髻菩薩品》,十二、《無盡意菩薩品》。此外還有一種二十四卷本,以其中《寶幢分》列在《不可說菩薩品》前,而缺第八《虛空藏品》(五卷)和最後的《無盡意品》(四卷)二品九卷,所餘經文二十卷則分為二十四卷。以後此經的流傳未有一定的卷數,由分二十七乃至四十卷不等,而以分作三十卷本的為大多數。據《開元錄》卷十一說:"今檢經本(即三十卷本)與《祐記》不同: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合《瓔珞品》為一品,但同時也有另分出為二品的經本),第二《寶女品》,第三《不眴菩薩品》,第四《海慧菩薩品》,第五《虛空藏菩薩品》,第六《無言菩薩品》,第七《不可說菩薩品》,第八《寶幢分》,第九《虛空目分》,第十《寶髻菩薩品》,第十一《日密分》。"《開元錄》即依此寫為六百二十一紙,分作三十卷,裝為三帙入藏。此後北宋《福州藏》,及南宋、元、明、清各代藏經,均依《開元錄》的內容次第,作十二品三十卷刊刻入藏。近世南京坊刻也是採用此本。這就是古來所傳的三十卷本。

  在傳稱曇無讖譯的三十卷本的基礎上,又有經隋沙門僧就添加那連提耶舍等所譯《日藏》、《月藏》等經而合成的六十卷本。如《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所說:"《新合大集經》六十卷。右一部六十卷,招提寺沙門僧就開皇六年(586)新合。就少出家,專寶坊學。依如梵本,此《大集經》凡十萬偈,……致來梵本,部來弗全,略至略翻,廣來廣譯。緣是前哲支、曇所翻及羅什出,或二十七,或復三十,或三十一,卷軸匪定。就既宣揚,每恆嗟嘆;及睹耶舍高齊之世出《月藏經》一十二卷,至今開皇復屬耶舍譯《日藏經》一十五卷,既並大集廣本舊品,內誠欣躍,即依合之成六十軸。"僧就新合的這一《大集經》六十卷本,在當時即已被編纂入藏(見《歷代三寶記》卷十三、入藏目),可見隋時這一經本已經流行。其後,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卷九,也載有" 《大方等大集經》六十卷或五十八卷,一千一百五十紙,北涼曇無讖譯前三十卷,北齊隋時耶舍譯後三十卷"云云。至智昇編《開元錄》時也曾見過此本,但認為" 既無評准,故不依彼"。惟事實上此本和三十卷本實已並行。乃至宋初官版《開寶藏》亦系採用六十卷本,而依北宋官版復刻的《高麗藏》和《金藏》也都用這一合集本,近世日本《弘教藏》和《大正藏》也同樣沿用。這就是古來所傳的六十卷本。

  以下,先述此十流通較廣的三十卷本的內容。此經廣說大乘法義,分十二品。

  第一、《瓔珞品》(一作《序品》,半卷),敘說佛成道後第十六年,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許多比丘菩薩僧眾都來大集,佛為講說菩薩所行的一些法門。

  第二、《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三卷半),佛為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講說菩薩戒、三昧、智慧、陀羅尼等菩薩行法,及菩薩修大悲等十六事,善業能破三十二種不善業,如來大悲與無上菩提,眾生心性空性無二,菩提無生滅、去來、如虛空、不可得,乃至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三十二業。第三、《寶女品》(二卷),佛為廣說實語、法語、菩薩義、毗尼等義。乃至佛三十二相成就的業因,及分別三十二障礙大乘事、三十二成就大乘事等。

  第四、《不眴菩薩品》(一卷),佛為東方不眴菩薩講說一切法自在三昧以及種種行法。

  第五、《海慧菩薩品》(四卷),佛為海慧等菩薩廣說淨印三昧,即發菩提心,大悲安忍,具足六度;次說發菩提心,令心寂靜;次說三昧的根本十淨三十法、八不共法等;乃至種種一法、二法、三法、四法,及解門句、法句、金剛句等義。第六、《虛空藏菩薩品》(五卷),佛為虛空藏菩薩講說六波羅蜜,一一成就四法、八法與虛空等,以及廣說三十項修行法門。乃至二十種大誓莊嚴及道莊嚴法等。

  第七、《無言菩薩品》(一卷),佛為無言菩薩說聞聲及善思惟生於正見等義。又為廣說信、進、念、慧四力。無言也分別為舍利弗、蓮華菩薩乃至他的父親講說佛的教法等。

  第八、《不可說菩薩品》(一卷),佛為不可說菩薩講說發菩提心的十六法、增長菩提心的三十二法及六波羅蜜等義。

  第九、《寶幢分》(三卷),有十三品,敘述佛初成道時,王舍城優波提舍及拘律陀聞法歸佛,魔王想要加害,佛為魔說法,又為地意等菩薩講說聖智,乃至和弟子共說破魔等陀羅尼。

  第十、《虛空目分》(三卷),有十品,敘述佛為憍陳如說四諦、三解脫門等,為波斯匿王說因緣故事,為彌勒說惑、業、苦三道並十二因緣觀法。為頻婆娑羅王等說菩薩四無量心的修行等第十一、《寶髻菩薩品》(二卷),敘述佛為寶髻菩薩說六波羅蜜行三十品助菩提行等四淨行。

  第十二、《日密分》(三卷),有六品,敘述佛為蓮華光、日密等菩薩說三寶護持、諸陀羅尼等。

  以上曇無讖譯的《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
  大體系依《開元錄》所記。但梁《僧祐錄》載此經原有《無盡意品》而未有《日密分》,此中第十二《日密分》三卷,也許非曇無讖原譯,而是梁、隋之間人編入。大概隋代通行本中即已編有此分,因而僧就遂以與此相類的《日藏分》等合成廣本。又高麗藏本以《日密分》三卷初二卷題作曇無讖譯,後一卷題作那連提耶舍譯,或許是由於對《日密分》譯者不明的原因。又《僧祐錄》(卷九)說《虛空藏品》當時已經缺失,同錄卷二另載有宋聖堅出《虛空藏經》八卷,隨後又有此經的《虛空藏品》即是聖堅譯出之說,因而《開元錄》卷十四針對此說云:"《虛空藏品》,無讖所翻,非異譯者,或即是經曇無讖譯,非聖堅出"。可見《虛空藏品》是否為曇無讖原譯,古來已有疑問。

  關於此經(三十卷本)的異譯別行本,現存有西晉竺法護譯的《大哀經》八卷(與第一《瓔珞品》及第二《陀羅尼自在王品》合四卷同本),和《寶女所問經》四卷(與第三《寶女品》二卷同本),《無言童子經》二卷(與第六《無言童子品》一卷同本),《寶髻所問經》(即《大寶積經》第四十七會)二卷(與第十一《寶髻菩薩品》二卷同本),以及唐波羅頗蜜多羅譯的《寶星陀羅尼經》十卷(與第九《寶幢分》三卷同本),不空譯的《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與第八《虛空藏菩薩品》五卷同本),宋惟淨譯的《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八卷(與第五《海慧菩薩品》四卷同本)等。又此經第十二《日密分》三卷,似為廣本所收那連提耶舍譯的《大方等日藏經》的抄譯本。

  現行僧就編合的《大集經》六十卷本,係在曇無讖譯三十卷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據傳為宋智嚴共寶雲譯的《無盡意菩薩經》六卷、隋那連提耶舍譯的《大乘大方等日藏經》十五卷,又耶舍於高齊時譯的《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十二卷、《大乘大集須彌藏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今依北宋官版復刻的《高麗藏》本(《大正藏》即依用此本)述其內容次第如下:

  一、《瓔珞品》,二、《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三、《寶女品》,四、《不眴菩薩品》,五、《海慧菩薩品》(均同三十卷本),六、《無言菩薩品》,七、《不可說菩薩品》,八、《虛空藏菩薩品》(亦即三十卷本第七、八、六品),九、《寶幢分》,十、《虛空目分》,十一、《寶髻菩薩品》(均同三十卷本),十三、《日密分》(即三十卷本的第十二品)。

  其新添加的,第十二《無盡意菩薩品》(即劉宋譯《無盡意菩薩經》改作四卷),敘述無盡意菩薩來並和舍利弗問答,廣說發心、淨心、六種四行、六波羅蜜、四無量心、五通、四攝、四無礙智、四依、三十七品、定慧、總持辯才、譔集四法等八十無盡法門。

  第十四《日藏分》(即隋譯《大乘大方等日藏經》,作十二卷),有十三品,敘述佛說護持三寶等事以及有關日行藏等菩薩諸陀羅尼乃至龍王歸佛等事。

  第十五《月藏分》(即高齊譯《大方等大集月藏經》,作十一卷)有二十品,敘述月幢菩薩來到,佛說他的禪功德,乃至佛為月藏菩薩說修第一義諦成就六波羅蜜,及聲聞、緣覺、大乘、第一義諦三昧禪法等。

  第十六《須彌藏分》(即高齊譯《大集須彌藏經》,二卷),有四品,敘述佛為功德天說菩薩共、不共聲聞,辟支佛的禪波羅蜜法,乃至為諸菩薩說諸陀羅尼等。

  第十七《十方菩薩品》(即《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敘述佛為十方菩薩分別解說癡、疑、顛倒等五十種校計法。

  僧就用以上五經合成《大集》廣本的次第,當是由於《無盡意品》在《僧祐錄》中已列為第十二品,因而就置在《日密分》前。《日密》、《日藏》,略廣相殊,但同是一類,遂以《日藏分》接在《日密分》後。《月藏經》文開始,有"說《日藏經》已"句,證明《日藏》說後續說《月藏》。又《月藏經》中說到法滅,因而以《須彌藏分》相續。最後更加入了同類型的廣說法數的《明度五十校計經》,合成大部。據《開元錄》批判僧就所合的六十卷本編次失當,而認為如欲合成廣本,須刪去《日密分》和《十方菩薩品》,而於《月藏經》後加《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又於《須彌藏分》後加《虛空孕菩薩經》(二卷)、《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大集賢護法》(五卷)、《大集譬喻王經》(二卷),最後殿以《無盡意品》成八十卷。其後,《麗藏》本《大集經》校正後序,也以《開元藏》所列的三十卷本為正,並謂若合成廣本,則《開元錄》所說的八十卷本為完備,而承認所用的六十卷本不夠理想。

  這是由於《大集經》是具有"大集"意義的經典的纂集,在曇無讖初譯時即以包含十幾部經的面貌出現,其後闍那崛多所云梵本有十萬偈,也只是一項傳說,內容極不明確,致使此土學人以意推測,構成了多種略廣不同的本子。
  其實它的梵文原文是否即是眾經纂集的本子,也有問題。此經在藏文譯本中,即未有整部的《大集》部經,而只有《瓔珞》合《陀羅尼自在王》、《寶女》、《海慧》、《虛空藏》、《無盡意》各品,及《日藏分》、《須彌藏分》的別行譯本。又近世新疆地方也發現有相當於此經《寶幢分·往古品》的一部分梵文斷片。

  此經的內容,廣說大乘法義,而以中觀實相為其宗旨。經中重重地講說了許多大乘修行法門,而均以般若性空的思想加以貫串,一方面並演說禪法,又敘述了一些故事因緣,因之此經可稱為大乘方廣部經的彙集。中國天台宗的著述中,採用了此經的不少名相和教義。

  此經的另一特點是有相當多的密教色彩,如《陀羅尼自在王品》、《寶幢分·陀羅尼品》、《日密分·陀羅尼品》、《日藏分·陀羅尼品》、《月藏分·月幢神咒品》、《咒輪護持品》、《須彌藏分·陀羅尼品》,以及經中隨處散見的陀羅尼咒等,顯見此經在中觀論的基礎上,羼入有初期密部的行法。又此經中表現的所謂末法思想也非常突出,如《月藏分·分布閻浮品》和《法滅盡品》所說,即為隋信行建立三階教的張本。同時道綽《安樂集》中也因此宣傳淨土思想,予中國佛教界以相當影響。

  又此經中還反映了古代印巴次大陸有關醫學方面胎兒次第成長的知識,如《虛空目分·聖目品》述十二緣其中,敘說胎兒生長發育的逐步詳細過程,以及它的各種名稱及形象。又古代印巴次大陸的星宿學和歷日法在此經中也多所述載,如《寶幢分·三昧神足品》、《日藏分·星宿品》、《月藏分·星宿攝受品》等中廣述二十八宿、日曜、十二辰等,和中國古代傳說也相近似,於此可以證明兩大陸文化的淵源關係。

  此中還有值得注視的是敘列了印度、巴基斯坦等西域各地乃至中國的地名甚多,如《日藏分·護塔品》、《月藏分·分布閻浮品》、《星宿攝受品》、《建立塔寺品》,廣列了印度、巴基斯坦等西域各地乃至于闐、龜茲、沙勒、遮居迦、鄯善、震旦等地名。因而近世學者頗有懷疑於此經一部分的纂集地點,或即是在中國新疆境內所編出。

  此經的註疏很少,據傳古來曾有佚名撰的《大集經疏》十六卷,又憬法師集的《經疏》五卷,信行撰的《月藏分·依義立名》一卷等,今均不存。

上篇: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下篇:八吉祥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總執分別

【總執分別】 p1402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頁云:云何名為...

普光

唐代僧。籍貫、世壽均不詳。資性明敏,師事玄奘三藏於...

昏鐘鳴

(雜語)昏鐘之鳴時也。禪林之語。...

毗俱胝菩薩

(菩薩)尊稱毗俱胝天女曰菩薩。...

口業

梵語 vāk-karman。又作語業。三業之一。指依言語宣示...

三身自他利攝

【三身自他利攝】 p0208 成唯識論十卷十七頁云:又自性...

賢劫千佛

現在的住中劫,名叫賢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有一...

佛錢

寺院中,屬佛、屬法、屬僧之物,不得隨意互用,如佛錢...

鄰單

在僧堂與眾寮中,與自己比鄰之左右單位。又稱鄰位、連...

八敬法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凡體無貴賤,有道則尊,法式軌...

四種有中染不染義及三界有無

【四種有中染不染義及三界有無】 p0471 俱舍論十卷十二...

衲僧鼻孔

禪林用語。指修行佛道者最重要之物,意即佛道之根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如何看待《無量壽經》會集本

《佛說無量壽經》傳入中國,曾被翻譯過多次。現存五個...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然習氣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一體萬用,一念萬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個月影,一個月影就是...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

聖嚴法師:不知不覺布施了一千萬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時,便偷偷在心...

如本法師:心病與身病

身體是四大五蘊所和合,在人生的過程,免不了會產生四...

青少年墮落犯罪的原因

我盼挽回青少年問題,著作《青少年的覺醒》這本書:主...

迴光返照,做你該做的事

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時第六意識開始修觀─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