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佛學的組織法》

2011/11/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壹 前言

釋尊說法四十九年,為後世留下千古不滅的真理。當時沒有文字,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記憶傳承。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為了避免遺教散佚和確立教法,以大迦葉為上首的五百弟子,進行第一次的經典結集,由阿難誦經,優婆離誦律,然後由諸長老將誦出的經、律檢討修訂,審定出佛說的部分;其次又經過第二、第三、第四次的經典結集,輯成三藏十二部經流傳於世。

《大乘莊嚴經論》舉出設立三藏典籍的意義:

1.為對治眾生疑惑,為說戒、定、慧三學,為講說法、義,所以設立經藏。

2.為使眾生遠離苦行、樂行二邊,為成就戒學、心學,為成就法、義,所以設立律藏。

3.為對治自心的見取,為成就慧學,為通達法、義,所以設立論藏。

貳 佛典的分類

一、三藏

佛陀的教法,經過弟子們幾次的結集整理後,分為經藏、律藏和論藏,稱為三藏典籍,是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

1.經藏:音譯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涵蓋所有上契諸佛義理,下契眾生根機的佛陀教法。

2.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心性,對治生活惡習所製定的教團規則。

3.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對法藏。是佛弟子們將佛典教義加以論議、解釋,整理組織所成的典籍。

二、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是將佛陀教法,依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稱為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

1.契經:音譯修多羅,又稱長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記載佛陀的教法,通於大、小乘經典,也包含律和雜藏,如四阿含、諸大乘經及波羅提木叉經等。

2.應頌:音譯祇夜。和契經相應,以偈頌重覆闡釋契經所說的教法,又稱重頌。

3.記別:音譯和伽羅那,又稱授記。本為教義的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弟子們的未來所作的印證。有自記說、為他記說二種。自記說,是將自己的內證境界,明確的表達出來。為他記說,是如來及聲聞弟子,以自己的證悟和種種功德為他人所作的證言。

4.諷頌:音譯伽陀,又作孤起頌。全部以偈頌形式來記載佛陀的教法。

5.自說:音譯優陀那,是感興語,不待他人請問法而佛陀自行開示的教說。有無問自說,佛陀自己開啟問端,如《雜阿含經》卷三、《阿彌陀經》;有讚歎辭,如「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難有世尊!」;有佛涅槃後,弟子抄集的偈頌,如漢譯《法集要頌經》。

6.因緣:音譯尼陀那,義譯緣起、本緣及因緣等。是記載佛陀說法教化的因緣。也就是顯示「說人、說所、說事」的,就叫因緣。

7.譬喻:音譯阿波陀那。是以譬喻來宣說法義,如《中阿含長壽王本起經》、《百喻經》、《雜喻經》,《法華經》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8.本事:音譯伊帝目多伽。記載本生譚以外,佛陀與弟子前生的行誼。包含以「佛如是說」為開卷語的經典。

9.本生:音譯闍陀伽。記載佛陀前生種種大悲心的修行,也通於弟子過去生的事蹟。律藏中以僧祇律為最多。

10.方廣:音譯毗佛略、毗富羅等。宣說廣大深奧的教義,大都編入《長阿含》及《中阿含》。

11.希有:音譯阿浮陀達磨,義譯又作未曾有法、勝法、希法。記載佛陀及弟子等三寶甚希有之事,如《大毗婆沙論》說:「希法云何?謂諸經中,說三寶甚希有事。」漢譯的《中阿含經·未曾有法品》中有希有的具體內容。

12.論議:音譯優波提舍。記述佛陀論議、抉擇諸法體性,並分別明瞭法義,是一切論書的通稱。

佛教聖典的分類學以十二分教的方式劃分,此十二分教又攝於經、律、論三藏中,統稱三藏十二部經。

參 原始佛教的聖典

一、經藏

代表原始佛教的聖典,有經藏、律藏、雜藏三大類。

經藏指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

1.《雜阿含》:共五十卷,包括一千三百六十二部篇幅短小、廣泛而散雜的小經。主要的論述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闡明正確禪觀,和鼓勵在家信徒信奉佛教、皈依三寶等,是四阿含的主要部分,也是了解原始佛教教義的根本經典。

2.《中阿含》:共六十卷,包括二百二十二經,分五誦十八品。涵蓋修行法門及因果報應等佛教基本理論,是以禪慧修證的比丘為中心。

3.《長阿含》:共二十二卷,由三十部篇幅較長,主題不同的經典彙集而成。內容有佛陀及弟子的傳教活動、佛陀的本生、駁斥外道的理論等。著重在教化婆羅門與外道,透過天神、神通及一般信仰,而表彰佛陀的崇高、超越,及佛法的究竟。因此,對教外的適應與化導是其重心。

4.《增一阿含》:共五十一卷,五十二品,四百七十二經。內容的特質是依世間善行,信、念、施、戒、慈心、福德、自利利他,而導入於出世法的大乘思想。多說佛陀及弟子的事蹟、出家戒律和在家信徒如何修行等。經文是按法數的順序相次編纂,從一法逐次增加到十一法,所以稱為增一。

《雜阿含》偏重於教理的闡明,《中阿含》和《長阿含》則偏重於佛陀與弟子事蹟的敘述。《中阿含》的文字篇幅適中,因此稱為《中阿含》;相對於此,《長阿含》的篇幅較為冗長,因此稱為《長阿含》。

二、律藏

律藏,分廣律、戒經、律論三類。

(一)廣律有六種:

1.《銅鍱律》:從印度傳入錫蘭,在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方佛教國家流傳。內容分為經分別、犍度、附隨三大部。

2.《十誦律》:是我國最早譯出的廣律,共六十一卷。初誦至三誦是比丘律;四誦名七法;五誦名八法;六誦名雜誦,內分調達事與雜事;七誦名尼律;八誦名增一法;九誦名優波離問法;十誦名比尼誦。

3.《四分律》:為佛陀耶舍所誦出,竺佛念翻譯、道含筆錄。內容略分有比丘律、比丘尼律、二十犍度、集法毗尼、調部、毗尼增一。

4.《摩訶僧祇律》:又稱《大眾律》,共四十卷,為法顯與道場寺佛陀跋陀羅所譯。內容有比丘毗尼和比丘尼毗尼二部。

5.《五分律》:或作《彌沙塞律》,共三十卷。五分是:(1)比丘律,(2)尼律,(3)受戒等九法,(4)滅諍法與羯磨法,(5)破僧法等八法,又五百集法、七百集法。

6.《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共五十卷,是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廣律。

(二)戒經

戒經即波羅提木叉經,是僧團中半月半月所誦的。漢譯又稱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分為比丘戒本及比丘尼戒本。

1.比丘戒本:共六類十三部,銅鍱部《比丘波羅提木叉》、大眾部《摩訶僧祇大比丘戒本》、化地部《彌沙塞五分戒本》、法藏部《四分戒本》、說一切有部戒本、飲光部《解脫戒經》。

2.比丘尼戒本:共五類八部,銅鍱部《比丘尼波羅提木叉》、大眾部《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法藏部《四分比丘尼戒本》、化地部《五分比丘尼戒本》、說一切有部《比丘尼戒本》。

(三)律論

關於律的論書,有:

1.毗尼母論:共八卷,譯者不詳。是毗奈耶藏中本母(提綱挈領解釋佛說宗趣)的論釋。

2.摩得勒伽論:共十卷,劉宋僧伽跋摩譯。是十誦律中優波離問及毗尼誦的異譯。

3.善見論:共十八卷,蕭齊僧伽跋陀羅譯。是四分律的解釋。

4.薩婆多論:共九卷,譯者不詳。是十誦律的解釋。

5.律二十二明瞭論:一卷,陳真諦譯,依十八部中正量部的律,以二十二偈及註釋而成的律論。

另外,還有《戒因緣經》、《優波離問佛經》、《舍利弗問經》、《佛說苾芻五 法經》。

三、雜藏

雜藏,就是銅鍱部所傳的「小部」,小部本屬於經藏,與四阿含合稱五部或五阿含,因其性質和阿含不同,而被獨立成雜藏。內容分為十五部:小誦、自說、天宮事、長老偈、長老尼偈、本生、義釋、無礙解道、佛種姓、行藏、譬喻、餓鬼事、如是語、經集、法句等。

肆 部派佛教的論典

原始佛教所結集的經藏中,含有不少能歸入論藏的經典。隨著部派的分裂,對教理和戒律產生種種的異說和諍論,於是在二、三百年間,分初、中、後三期,另外完成了阿毗達磨論典七部。

1.巴利傳的七論:有初期完成的《法集論》、《分別論》、《人施設論》;中期 完成的《論事》、《界說論》;後期完成的《雙論》、《發趣論》。

2.說一切有部所傳的「六足一身」七論:有初期完成的《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中期完成的《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後期完成的《品 類足論》、《發智論》。七論合稱《六足發智論》。

西元紀年前後,部派佛教完成了論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

伍 大乘佛教的聖典

一、經部

大乘經典依成立時間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般若經系、華嚴經系、法華經系、淨土系、密教系;第二期為涅槃經系、勝鬘經系、解深密經系;第三期為楞伽經系、密教系。

(一)第一期經系

1.般若經系:西元一、二世紀大乘思想興起時,最早出現的大乘經,是般若一系的經典。

般若系依《大正藏》所收,共有四十二部、七百七十七卷。其中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經》便有六百卷、十六會。

在中國佛教史上,傳說般若部類的傳譯,是從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八部,到十六部,這表示《般若經》在不斷的增多與不斷的發展中。《般若經》最早傳譯過來的,是漢靈帝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年)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三十品,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到了晉元康五年(西元二九五年)竺叔蘭譯出了《放光般若經》,此經與《道行般若經》相對,古人就稱之為《大品》與《小品》。《大品》與《小品》,也就是《般若經》的廣本與略本。

另外,《維摩經》的成立可能次於《小品般若》,這是一部以維摩詰居士為中心人物,透過其與文殊菩薩等共論佛法的方式,來宣揚般若空理的經典。

接著譯出的是《濡首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八會──那伽室利分)、《金剛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九會──能斷金剛分)、《文殊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勝天王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六會──最勝天王分),《理趣般若》等至唐代以後才譯出。

《般若經》是初期大乘的重要經典。在佛法中,般若是共三乘的,如《般若經》說:「欲學聲聞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緣覺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經中成立了種種的空,「空」,是《般若經》的心要。此經所說的空,與無生、真如、法界、涅槃等同一內容。「般若」之所以特別闡揚空義,是說修行當重在離妄執,不落名相的體悟,和聖者心境的了無住著、了無罣礙。空即般若,般若即空。「空」與「般若」,也就是世間法與佛法的差別所在。

2.華嚴經系:《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在中國的漢譯經典中,是一部大經,被稱為大乘經典──「五大部之一」。此經的全部編集完成,比《般若經》要遲一些。

華嚴部的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類,早已存在流行,在現存《華嚴經》的內容,如〈入法界品〉,《大智度論》中稱為《不可思議解脫經》,或稱《不思議經》。四十卷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其實就是《不可思議解脫經》──〈普賢行願品〉。《十地經》、《漸備一切智德經》,是《華嚴經》的〈十地品〉。《兜沙經》是《八十華嚴》的〈如來名號品〉第七的略譯,及〈光明覺品〉第九的序起部分。這幾部,不但各有法門的名稱,而且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齊備,具足了一部經的組織形式,都是在大部《華嚴經》以前就已有的經典,之後才綜合編集到大部《華嚴經》中的。古人稱此為「隨類收經」──就是把相關的編集起來。因此,依近代學者所作的推論,現在所流通的大部《華嚴經》,大約是在西元三世紀中所集成的。

中土的《華嚴》有三種譯本:

(1)《六十華嚴》:六十卷三十四品,晉佛陀跋陀羅譯,世稱舊譯華嚴。

(2)《八十華嚴》:八十卷四十一品,唐實叉難陀譯,世稱新譯華嚴。

(3)《四十華嚴》:四十卷一品,唐般若譯,世稱後譯華嚴,即《不可思議解脫經》,是〈普賢行願品〉(即〈入法界品〉)的單行本。

《華嚴經》的內容統攝了空有、頓漸的思想,而建立諸佛圓融的一乘圓教。它成立了萬有諸法由心所現的一真法界,是真妄泯滅、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對待,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絕對平等的世界。

此經是描寫佛陀大覺境界的經典,是經由般若真空所表現的妙有境界──即華嚴的世界,是不思議解脫世界,所謂一多相即、大小互容的一真法界。

3.法華經系:和《華嚴經》同一時代出現的是《法華經》,有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開顯佛之真實知見,說明弟子實因實果,明示師門權因權果。後十四品說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其中心思想,是以《般若經》的「空」為樞紐,顯示真空妙有的世界;主張三乘歸一乘,即聲聞、緣覺、菩薩都要成佛的。「無二無三」,名為一佛乘,如《妙法蓮華經》卷一說:「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又卷三說:「說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大概的說,「開權顯實」說乘權乘實,「開跡顯本」說身權身實,是《法華經》的兩大宗要。

《法華經》的漢譯本有三部:

(1)晉竺法護(西元二八六年)所譯的《正法華經》,一○卷。

(2)姚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八年(西元四○六年)譯出的《妙法蓮華經》七卷。

(3)隋闍那崛多與笈多在仁壽元年(西元六○一年)補譯所成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

《華嚴》與《法華》,都是著重於佛德。《華嚴》以釋尊為毗盧遮那佛,說始成正覺的境界,著重於佛與一切相攝相入,無盡無礙。《法華經》則直說佛分身的眾多,壽命的久遠,表示在伽耶成佛及入涅槃,都是應機的方便說。

《無量義經》是根據《般若經》的思想來連貫《法華經》,為法華的序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與《法華經》第二十八品〈普賢菩薩勸發品〉有關,可說是其結論。

4.淨土經系:此係經典的起源很早,最初的作品《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與《般若經》都是早期成立的。《阿彌陀經》的思想是重他力的信願大乘,是以成佛度眾生為重,願行為中心。論到佛果菩薩行的,除了西方淨土外,還有東方阿閦佛淨土,其思想的重點,雖也勸人發願往生,而主要在勸人學習阿佛往昔菩薩道時的願行,這是以自力為主的。阿淨土,是智證大乘的淨土法門,是重於菩薩行、自力行的淨土。阿彌陀淨土,是重於信願的、佛力的,是信願大乘的淨土法門。主要經典有《大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阿閦佛國經》等。

5.密教經系:密教最古老的經典是《密金剛力士經》,晉竺法護譯,共七卷,收錄於《大寶積經》卷八至卷十四。是以夜叉為主,是手執金剛杵的夜叉。內容首先闡明菩薩、如來的身、語、意三密,最後並有秘密主請求佛陀入滅後五百年中護持本經。

(二)第二期經系

1.涅槃經系:《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出,有四十卷。先譯前十卷,與法顯所譯的《大般泥洹經》六卷同本異譯。由於經本不完全,曇無讖回西方尋求,在于闐又得後續部分的經本。前十卷與後來續譯的部分,因成立的時代有先後,所以解說有些不同。又本經由曇無讖譯出後,傳於南方宋地,經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人,對照法顯所譯的六卷《泥洹經》增加品數,重修而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稱為《南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的前十卷五品,是以佛入涅槃為緣起,說大般涅槃。從如來常住大般涅槃,說到眾生本有如來藏我,我是「常樂我淨」的四德之一。四德,是如來大般涅槃的果德。如來常住所以說眾生本有如來藏我,如《大般涅槃經》卷七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於此如來藏、佛性,有真我的含義。在後續三十卷是經過般若學系的會通修正,是這樣說的:「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即是我」,不再提如來藏了。《大般涅槃經》的後續部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我),只是通俗的方便說,如此經卷二七說:「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說眾生「定當得故」,不是說在眾生位上就已經有了。如卷三二說:「一切眾生定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是佛的果德,眾生要依戒、定、慧三增上學的修習才可得。大般涅槃是無量功德所成就,常住不變而無盡的利益眾生。

2.勝鬘經系:《勝鬘經》共分十四章,旨在詮釋如來藏與生滅識的關係,是一部大乘真常妙有的要典。此經包含有《法華》、《楞伽》、《涅槃》等經的要義,肯定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即「一切眾生皆得成佛」,所以又稱如來藏系。此經的譯者是求那跋陀羅,經名《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異譯本有唐武后時菩提流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第四十六會,名〈勝鬘夫人會〉。

代表「如來藏」這一法門的初期經典,除本經之外,尚有:

(1)《大方等如來藏經》。

(2)《大般泥洹經》六卷,相當於曇無讖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前四品、十卷。

(3)《大雲經》──《大方等無想經》,現存殘本七卷。

(4)《大法鼓經》二卷。

(5)《央掘魔羅經》四卷。

(6)《不增不減經》一卷。

3.《解深密經》:這是唯識學系的經典,我國譯本有四種:

(1)唐玄奘三藏所譯,經名《解深密經》,五卷,八品。

(2)元魏菩提流支譯,經名《深密解脫經》,五卷,十一品,為唐本全經的異譯。

(3)陳真諦三藏譯,經名《佛說解節經》,一卷,四品,即前經的〈勝義諦相品〉別譯。

(4)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經名《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即唐譯本〈地波羅蜜多品〉第七的別譯。又譯有《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一卷,是唐譯本〈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的別譯。

此經可說是唯識思想的源流,內容分為八品,除〈序品〉外,餘七品,可依佛說四教來理解本經的真實義趣所在。四教是:

(1)勝義了義之教,依五相顯勝義,即〈勝義諦相品〉二;依諸識顯勝義,即〈心意識相品〉三;依三相顯勝義,即〈一切法相品〉四和〈無自性相品〉五。

(2)瑜伽了義之教,即〈分別瑜伽品〉六,此是說明修止觀勝解行的意義,和說明識所緣,是唯識之所現。

(3)地波羅蜜多了義之教,即〈地波羅蜜多品〉七。

(4)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即〈如來成所作事品〉八。此經是瑜伽唯識學派的根本所依經。

(三)第三期經系

1.楞伽經系:《楞伽經》有三種譯本:

(1)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2)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入楞伽經》,十卷。

(3)唐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此經內容記錄大乘佛教多種重要教義,主要是說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其特色是以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相結合,是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經典,為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

2.密教經系:密教經典雜多,到了第三期才有純粹的密教經論出現,如《大日經》、《金剛頂經》。

二、律部

《梵網經》是大乘律第一部經典,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作《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主要在說明菩薩修道的階位及應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輕之戒相。內容和小乘律不同,沒有出家、在家的區別,主張眾生依循共通的戒律,並以佛性的自覺為特色。

三、論部

大乘經典相繼出現時,大乘論藏也隨著而出,大乘佛學分為空、有二宗。空宗,即中觀學派;有宗,即瑜伽學派和如來藏系,也就是中國所稱的法性宗和法相唯識宗與真常唯心。

中觀學派主要的論典有《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百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等,其中《中論》是此宗立論的根本。

瑜伽學派主要論典有十一部,而以《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阿毗達磨雜集論》為主。

真常唯心繫的有:《究竟一乘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三藏十二部經分大、小乘三藏。大乘、小乘的不同點在於大乘以佛果為究竟圓滿,小乘則以阿羅漢果為究竟解脫;大乘佛典是修菩薩行的指南,小乘經典則是修聲聞行的指南。就「果」與「行」而言,大小乘有所不同,但是研究佛學者,應了解佛陀一代的教說、根本思想及佛教的發展,這樣才能全盤把握佛教的精神與根本教義。

第二篇 結集

壹 前言

結集又稱集法藏,有等誦、合誦、會誦的意思。結集的方式,是先聚集許多聖賢比丘,再從眾聖賢比丘中推出精通法、律的聖者,由上座發問,宣誦者就憑記憶回答誦出,經與會大眾共同審定,確認是佛陀所說,才是佛法。這種經過共同審定,等於全體共同誦出的方式,即名為結集。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記載,阿難在結集時,告訴長老大德,如果他所誦出的法,是佛陀所說,請大家隨喜讚同;如果不是佛陀所說,則請大眾提出異議,不要因為尊重而不敢發言,由此可見結集的慎重。

結集成的經、律,是有部類與次第組織的編集,是代表當時佛教界公認的佛法。這些共同審定出來的聖典,為了避免錯亂忘失,還請經師或律師就結集的經律讚歎持誦,使其正確的流傳下去,而達到「正法久住」的目的。

貳 第一次結集──五百結集

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本著慈心悲願,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天龍八部宣講微妙甚深的義理,以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宣說四諦──初轉法輪的開始,歷經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的說法,都是著重在音聲──語言的教說,再經弟子展轉傳誦,流佈人間。因此,當時並沒有文字的記載以資流傳。

佛陀說法都是隨順眾生,觀機逗教的。佛陀的教導,不只是言教,還有以身作則的身教,和開示道德的戒條、法制等,這就是佛陀「以法攝僧」而組成的僧團。

佛陀將要涅槃時,摩訶迦叶和五百比丘由波婆城趕赴拘尸那城,途中,由一位外道口中得悉佛陀已經入滅,當時尚未離欲的弟子聽了都傷心慟哭,已經證得聖果的羅漢也默默不樂,只有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難陀欣然地說:「太好了!平時大沙門總是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現在,大沙門已經入滅,從此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了。」

大迦葉聽了,非常感慨。於是在拘尸那城佛陀荼毗典禮之後,便思惟:這三大阿僧祇劫難得一聞的佛法,如何才能使它久住,如何才能令未來的世人依循奉行?於是徵得大眾的讚許,推選五百人結集法藏。

在發起結集時,阿難幾乎為大迦葉所擯棄,因為當時阿難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眾比丘認為阿難久侍佛陀,博學聰慧,多聞第一,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應該讓他參加結集。大迦葉以阿難煩惱未盡,又犯有種種的過失,如不問佛微細戒,以及請佛度女眾出家等六突吉羅罪,因此不准予參加。阿難聽了既慚愧又悲傷,他知道自己沒有證果,是因為阿羅漢不能當侍者,為了服侍世尊,所以留殘結不斷盡,而不是不能證果。

阿難被逐之後,發憤用功,專精修行,終於在當晚開悟,殘結斷盡,證得阿羅漢果位而被允許參加結集。

這年夏安居,在阿闍世王大力護持之下,五百阿羅漢會聚於摩揭陀國王舍城北的七葉窟中舉行第一次結集,以大迦葉為上座,阿難誦經,優婆離誦律,再由長老將所誦出的經律加以檢討,審定出佛說的部分,共歷時三個月(或說七個月),時間是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年夏天,即阿闍世王在位第八年──約西元前四八五年。

這一次的結集,稱為五百結集或王舍城結集、五百集法、五百出。

參 第二次結集──毘舍離結集

第一次結集後,百年當中四眾遵守教法,沒有爭執異議。佛陀入滅百年之後,印度東部跋耆族的僧侶對戒律發生異議,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引起了諍論,而導致第二次的結集。

論爭起因於嚴持戒律的波利城比丘耶舍,在毘舍離游化時,看見當地跋耆比丘於布薩日接受信徒的金銀佈施,認為這是非法的行為,提出異議,卻遭毘舍離比丘擯逐出城。

耶舍被擯逐後,前往西方,得到波利城比丘及商那和修的讚同,又赴僧伽國取得離婆多的支持,於是集合七百位比丘,往東回到毘舍離。於是東、西雙方各推派代表四人,由耶舍長老主持,會中由離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詢問,薩婆迦眉一一作答,會議進行數月之久,最後一致判定跋耆等比丘所行的「十事」是非法的。這就是第二次結集,或稱七百結集、毘舍離城結集。

此次結集主要是對戒律的討論,裁定跋耆族比丘所行的十事是不合律制規定。據《五分律》卷三十所載,十事的內容是:

1.鹽姜合共宿淨:戒律規定,比丘托缽乞食是為資養色身,若有剩餘的食物應轉施他人,不能貯存。跋耆比丘認為有鹽姜拌合的食物,可以貯存於角器,第二天再食用。

2.兩指抄食淨:比丘應持過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則認為日影從日中遍移至兩指寬時,還是可以用餐。

3.復坐食淨:比丘不能過二堂。跋耆比丘則認為用完餐後,可再過二堂。

4.越聚落食淨:比丘用完餐後外出,村人如再供食,應轉施他人。跋耆比丘認為村人再供食,可以再食用無妨。

5.酥油蜜石蜜和酪淨:比丘應持過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卻認為以酥油蜜、石蜜,加上乾酪做成的飲料,可以飲用,不算犯戒。

6.飲闍樓伽酒淨:比丘應持不飲酒戒。跋耆比丘認為未發酵或半發酵的椰子汁,是可以飲用的。

7.作坐具隨大小淨:坐具的大小有一定的尺寸。跋耆比丘認為坐具大小沒有限制,可以隨意製作。

8.習先所習淨:比丘應當捨棄過去所學的世間才藝。跋耆比丘認為過去的世間才藝,可以保留應用。

9.求聽淨:一切儀式作法,應由僧眾共同舉行。跋耆比丘認為單獨行事無妨,只要事後向僧眾報備即可。

10.受畜金銀錢淨:比丘不能儲蓄錢財。跋耆比丘則認為金銀錢財是可以接受的。

肆 窟外結集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部執異論疏》等記載,大迦葉召集五百阿羅漢舉行第一次結集時,未被選入參加的比丘尚有數百千人。他們以婆師波羅漢為上首,另行結集,共結出經、律、論、雜、禁咒等五藏。

由於此次結集,是大眾同聚一處而誦出,所以稱為大眾部結集,又稱窟外結集,以區別大迦葉在七葉窟內的結集。

伍 第三次結集

佛陀入滅後約二百三十六年,阿育王篤信佛法,對僧團供養不絕。相反的,外道們卻衣食窮困,於是自行剃除鬚髮,穿著袈裟混入僧團,他們一邊獲取衣食,一邊傳入外道的思想,而引起僧伽間的論諍,使得王都華氏城阿育王寺七年間不能和合說戒布薩。

阿育王便迎請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分別邪正,將雜入佛法的外道,一齊驅出。之後,集合大眾,在摩揭陀國華氏城,舉行第三次結集,與會的比丘有一千人之多,他們用了九個月的時間,重新整理經、律、論三藏。目犍連子帝須還親自撰述《論事》,批駁當時外道的各種異議邪說。

陸 第四次結集

佛滅後百年至一百一十年之間,由於毘舍離和跋耆僧侶的十事非法諍,召開了第二次結集,重誦律藏,雖然上座部長老獲得勝利,僧團表面上仍屬統一,但實際上大眾部與上座部已開始產生分裂。到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之後,又發生了「大天五事諍」的事件,佛教從此正式分裂。

所謂大天五事是指:

1.餘所誘:大天對弟子說,阿羅漢雖然離欲證果,遇到天魔來擾亂誘惑時,也會有夢失不淨的現象。

2.無知:無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種。阿羅漢雖然斷盡三界見思煩惱,但是僅僅斷除染污無知,尚未斷除不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阿羅漢不能斷,唯佛能斷。

3.猶疑:疑有「隨眠疑」和「處非處之疑」。阿羅漢尚未斷盡後者,所以雖然是獨覺聖者,還常常有迷惑。

4.他令入:阿羅漢必須依靠他人的授記,才知道自己是羅漢,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神通第一的人,也是經由佛陀授記,才知道自己已經解脫。

5.道因聲故起:四聖諦的觀苦、空、無常、無我等是聖道,阿羅漢必須摯誠唱念「苦哉」,聖道才能現起、證悟。

以上五事是大眾部的始祖大天所提倡的,當時上座部持相反的論點,認為這五事是非法的,稱為五事妄語、妄言、邪說、惡見等。也由於對五事觀點的歧異,而導致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不到百年,大眾部又以學理見解的不同,分裂出一說部、說出世部及雞胤部。數十年後,又分出多聞部、說假部。再過數十年,大眾部比丘聚居制多山,重論大天五事,又起辯論,於是再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至此,大眾部共分成八部。上座部則幾經分裂,成雪山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山林部、化地部、飲光部、經量部、法藏部。

從西元前二百多年阿育王時代,到西元開始之前,前後約二百多年,上座部加本部分裂為十一部,大眾部加本部分裂為九部,合稱小乘二十部。各部學說各有差別。

佛陀入滅後四百多年,印度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法,但是所聞佛法有許多異說,便請教脅尊者,脅尊者回答:離佛的時代已經很遠了,各部派對佛法已滲入自己的見解,現在應該重新結集三藏典籍,以正明義理。

於是迦膩色迦王召集比丘大德及在家居士各五百位,在迦濕彌羅,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從事三藏的註解。歷時十二年,先後造「優婆提舍」十萬頌以註釋經藏;「毗奈耶毗婆沙」十萬頌以註釋律藏;「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十萬頌以註釋論藏。總共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並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以石函封緘,建塔珍藏,歷史上稱這次結集為第四次結集。

柒 其他的結集

根據巴利教史及緬甸史的記載:西元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而以國王為護法人。

此次結集歷時五個月,以律藏為中心,考訂校對聖典原文的異同,更將結集的三藏文字,分別鐫刻於七百二十九塊方形大理石上,然後豎立在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面還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現在依然保存在曼德勒古都裡。

另外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衛塞節,緬甸佛教在國家讚助下,於仰光北郊藝固山岡上,舉行第六次結集。此次結集主要是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的興隆,和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

此次結集是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的七百二十九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並參考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作詳細考訂。經過兩年,在一九五六年完成,並將結集的資料印刷流通。

第三篇 判教

壹 判教的起源

判教是將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依教說的形式、方法、順序、內容、意義等,加以判別、解釋,以明佛陀一代教法的真義。

判教在中國特別盛行。這是因為鳩摩羅什譯經時代的學者,對於佛說的經典各有不同見解。羅什圓寂之後,六朝之間,對於經典的翻譯更為興盛,不但有大乘經典,小乘經典也傳來東土。在眾多不同的大小乘經典中,究竟何者才是代表佛陀的本懷呢?為了探索其根源,就必須將諸經加以分類判釋,評斷其思想內容,以明白佛法的真義所在,判教的思想於是興起。

貳 判教的種類

佛教東傳到南北朝兩三百年間,三藏教典已大致譯出。各家就三藏教典的思想體系,將釋迦如來的一代教法,或依時間的先後,或依教理的深淺,判定其價值,解釋其教相,而建立各自的判教體系。綜合各家判教思想,分列如下:

一、菩提流支的一音教

元魏時代的北天竺人菩提流支,依據《維摩詰經·佛國品》:「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主張佛陀的教法只有一種,隨著眾生各自根器不同,而有種種差異的解釋。一音教又分為大小(乘)並陳一音教、圓音異解一音教。

二、慧誕的漸頓二教

隋朝的慧誕法師依據《涅槃經》、《寶積經》等經,主張漸頓統攝一切時教。所謂漸教,是初依小乘教法為依歸,漸次修行,趨向大乘;所謂頓教,是不依據小乘,直接頓受大乘教法。隋淨影寺慧遠、梁的劉都主張漸頓二教。

三、法敏的二教

唐朝靜林寺法敏法師也主張二教,他的二教為:

1.屈曲教:釋迦牟尼佛為化身佛,化身佛所說的經典,如《法華經》、《涅槃經》,是方便委曲,隨順眾生根機,破除其執迷,不直說法性之理,因此稱為屈曲教。

2.平等教:法身佛的毗盧遮那佛所說的經典,如《華嚴經》,為直說法性平等之理,因此稱為平等教。

四、玄奘的三時教

唐代玄奘大師依據《深密經》、《金光明經》、《瑜伽論》,建立三時教。

1.轉法 輪:指佛陀最初在鹿野苑所說四諦教法。佛說「我空法有」之教,破眾生迷執,為初時有教,如《阿含經》等。

2.照法輪:以般若空慧照見「諸法皆空」,為中時空教,如《般若經》等。

3.持法輪:是空有圓融並持的真如不空教法,為後時中道教,如《華嚴經》、《解深密經》等。

另外,北魏的光統律師(即慧光)也主張三種教:漸教、頓教、圓教。對根機不熟的眾生,按深淺順序說教,如先說無常後說常,先說空後說不空,名為漸教;對於根機成熟眾生,俱說空與不空、常與無常,名為頓教;對於上上根眾生,說如來果德圓滿自在的法門,稱為圓教,如《華嚴經》就是。立《華嚴經》為圓教就是以慧光為嚆矢。

五、大衍的四宗教

北齊大衍寺的曇隱律師等人,立四宗教:

1.因緣宗:此宗為法有宗,又稱為立性宗,闡釋六因、四緣的義理,主張一切諸法各有其體性。也就是一切諸法皆由因緣假合而成,然構成因緣的存在要素則為實在。如毗曇宗、薩婆多部、雪山部、多聞部。

2.假名宗:此宗為法空宗,又稱破性宗。主張一切諸法空無自性,一切皆假名施設,皆為假有。如經部、說假部及成實論等。

3.不真宗:又稱破相宗、誑相宗。主張一切諸法的存在是如幻而空無實體,其假名之相以不真實故,亦不可得,如《般若經》的大乘空宗。

4.顯實宗:又稱常宗、真宗。主張一切存在的本體具有永遠不滅的佛性真如,以此為迷悟的根源。如《涅槃經》的佛性真理、《華嚴經》的法界真理。

此外,梁光宅法雲法師根據《法華經·譬喻品》引出四乘教──權三乘、實教一乘──以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大白牛車比喻為佛果 一乘教。

六、法藏的五教十宗

唐朝的法藏賢首依《華嚴經》教義,立五教十宗,為華嚴宗的判教。五教是:

1.小乘教:指《阿含經》、《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等經教,只說人空,尚 未明法空之理。

2.大乘始教:為大乘初門的教法,因此稱始教,始說大乘教法的意思。分為:

(1)相始教:指《深密經》、《瑜伽論》、《唯識論》等,說諸法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差別。理事各別,性相不同,雖立百法五性,未言一切皆成佛的法性,為一分生滅的事相上的賴耶緣起說。

(2)空始教:指《般若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體系。雖說諸法皆空的道理,但是尚未言及一切皆成佛的終教之義。

3.大乘終教:指《涅槃經》、《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空性論》等,說一切眾生皆當成佛的盡理之教;明體相不二,真如是隨緣不變的圓熟之教。

4.大乘頓教:指言論頓亡、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不立階位,一念不生便是佛的教法。如《維摩經》的無言默然、《起信論》的離言真如、禪宗的不立文字等。

5.大乘圓教:指教理行果圓融無礙、圓滿自在、重重無盡的一乘佛法。分為同教一乘,如《法華經》;別教一乘,如《華嚴經》。

除了五教之外,法藏另外設立十宗來歸攝教法所詮的理趣,也就是各宗所執教義的內容。十宗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

另外,齊朝的護身寺自軌法師立五宗教:因緣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實宗、法界宗。前三同於大衍,後二是將大衍的真實宗一分為二,第四為《涅槃經》的說佛性真理,第五則為《華嚴經》的自在無礙法界真理。

七、耆闍的六宗教

南朝陳代耆闍寺的安凜(或作廩)法師立六宗教統攝一代時教。六宗教為:因緣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宗、常宗、圓宗。因緣宗和假名宗通於大衍的說法。不真宗相當於法相宗,說明諸法如幻化,依他而起,因此不真。真宗相當於三論宗、般若空,說明諸法真實之理等,因此為真。常宗如《楞伽經》、《起信論》所說,真如有恆河功德,恆常不變,故說為常。圓宗如《華嚴經》所說,法界緣起自在無礙,具備重重無盡的德用。這是指華嚴法門等。

八、天台的五時八教

天台智顗大師根據《華嚴經·如來性起品》的三照三譬、《涅槃經·聖行品》的五味相生譬、《法華經·信解品》的長者窮子喻,判定佛陀一代教法,分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從教導眾生的形式方法則分為頓、漸、秘密、不定等四種類,稱為化儀四教;又依眾生根機而將教理內容分為藏、通、別、圓等四種類,稱為化法四教。以上總稱為五時八教。

(一)五時

佛陀一生說法可用一首詩描寫:

華嚴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槃共八載。

第一華嚴時,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間開講《華嚴經》,是佛陀從自內證的真如法身所流露,譬如初升的太陽先照高山峰一樣,此時只有普賢、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薩才能承受法益,而小乘人則如聾若啞。佛陀知道眾生的根機未熟,於是在成道後十二年間講說《阿含經》。此時的佛法猶如從牛身中方才擠出的牛乳,為五味中的乳味。

第二阿含時,小乘人在第一時聽聞大乘華嚴經教,如聾若啞,不能領受,因此佛陀以十二年的時間說《四阿含經》。此時譬如日輪漸升,照到幽谷一樣;在五味中猶如由乳製成的酪味,因為是佛陀在鹿野苑所說,所以又稱為鹿苑時。

第三方等時,第二時中已證悟無學的二乘人,只證得小果,卻誤以為是究竟之道。佛陀為破除其偏見,於阿含後八年間說《維摩》、《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以引小入大,嘆大褒圓。此時譬如日照平地一樣,如同將酪味再精製成生酥味。

第四般若時,指方等時之後的二十二年間,佛陀為了破斥大小乘分別的偏執,於王舍城靈鷲山、室羅伐悉底國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及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處說諸般若經,以明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於一味。此時譬如上午十點的陽光照射大地一樣,如同將生酥再精製成熟酥味。

第五法華涅槃時,佛陀見眾生根機漸熟,於般若時之後的八年,於靈鷲山上說法華,開演十界皆成佛的真理。後臨入滅的一日一夜之間,開演《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之理,是為法華涅槃時。此時如日輪當午照耀大地,如同熟酥再精製而成的醍醐味。

(二)八教

1.化儀四教:化儀四教是佛陀教化眾生所用的儀式,是依《華嚴經·性起品》日出光照的理論而立「頓」;依《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雖然稍有懈怠,但是終究當作佛,是為「漸」;依《大智度論》的我在閻浮提,轉第二法輪為「秘密」;更依《維摩詰經》的一音異解,而安立「不定教」。

(1)頓教:釋迦如來四十九年間一代教法,首先在菩提道場宣說自內證的大乘法門,直接教示眾生,相當於《華嚴經》所說。

(2)漸教:教化的內容由淺而漸深,相當於鹿苑等處說阿含、方等、般若三時所說的教法。

(3)秘密教:佛陀於說法中應眾生的根機能力而說各種法,而眾生領受的法益也各有不同,並且彼此互不相知。

(4)不定教: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各種根機的眾生雖然同坐一席,但是依各人能力的不同,所體悟的教法也不定。

2.化法四教:化法四教是佛陀濟度眾生所用的教法內容,也就是對於界內外種種利鈍的根器,以機宜、誘引、彈呵、淘汰等方式,觀機逗教所施設的法門。化法四教是依《大涅槃經·德王品》的四不可說和〈聖行品〉的四種四諦法輪,更依《法華經·藥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以及《中觀·四諦品》的四句為前提而組織成立的,是天台獨特的講法。

(1)三藏教:略稱藏教,指在鹿野苑為三乘人所說的《阿含經》。所化的對像為正化聲聞、緣覺乘,旁化菩薩乘。主要說生滅淺近之事,以破斥外道的邪因緣,而後宣揚佛法正因緣之理。

(2)通教:以該教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通的大乘初門教,因此稱通教。通教有二層意思:1.通入義:鈍根菩薩與二乘人同證空理,故通前三藏教。又利根菩薩不僅證空,並且證中道之理,是通入別教或圓教。2.共通義:此教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之義,屬同一位,故名共通之教。

(3)別教:有不共與歷別二義。不共,即不共二乘而獨為菩薩說。歷別,是由差別面觀察諸法,故稱別教。此教說明十界諸法、因果善惡、逆順二觀等法,雖然隔歷參差,但是體性不外乎為真如平等的法性緣起,不外以染、淨二緣而起迷悟及因緣果報的諸法。此教次第觀空、假、中三諦而悟中道之理,而所悟的中道有別於空、假,所以稱為但中。因其觀法是次第三觀,又稱隔歷三觀。

(4)圓教,是大乘教中的實大乘,對最上利根菩薩絲毫不假方便權說,直接說內證究竟真實義的教法。此教不論法界萬有諸法,情與非情,而顯現全體真如中道。此教觀空、假、中三諦之理時,在一諦中互具其它二諦,所謂即空即假即中,三諦相即,所以此中道之理,稱為不但中之理。此三觀就稱為一心三觀、不次第三觀、圓融三觀。

化法四教可攝盡佛陀一代的教說,因此在五時的分配上,初時華嚴,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第二時阿含,但說三藏教;第三時方等,大小乘兼說,是藏通別圓四教並談。第四時般若,是以通、別、圓為教味;第五時法華涅槃,開顯真實,以純一的圓教為教味。

參、結語

我國的判教雖有各家的說法,但是以華嚴的賢首和天台的智顗併稱為雙璧,其中尤其以天台智顗的判教最為獨到。天台智顗大師的判教,整理了整個佛教的教義,顯示了整個佛教的思想。把小乘阿毗達磨的佛教判攝為藏教;在通教中批判了小乘,指示了根本義;把大乘的空觀,連通於藏、別、圓三教;又在別教概括了真如緣起的思想;於圓教中,圓融了事理。不像三論的嘉祥,傾向於破邪否定的一面;也不像地論,把第一原理的有、無,當作唯一的目標;又不像三階教的信行,只依根機作判教。

智顗大師的五時八教,避開了一切極端的傾向,以包容的態度構成了判教,計劃了教義的統一,又詳述了相應教義的實踐方法,形成了天台教觀獨到之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宏海法師:觀經四帖疏

(第一講) 好,我們聞思講堂群三的各位蓮友們,請大家...

如果偏執經文中一義而不能圓融,必將誤人慧命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下生

【經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

初學者應讀的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

對經典不尊重和褻瀆,都會有後果的

把這個經典作為枕頭,你去這樣作的話,就會損你的福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

太虛大師:佛學的人生道德

佛學的人生道德,即是從佛教的立場和觀點出發,略說人...

大藏經者,如來之慧命

大藏經者,如來之慧命,人天之眼目。無明長夜之智炬,...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星雲大師《如何安排生活》

我們常聽到人說:真忙!忙得不可開交。一事未了一事又...

【推薦】星雲大師《以智慧來代替金錢》

我做事的原則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習慣,卻不知道這個習慣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

對病者開示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

學佛的秘訣在於誠與敬

有人問印光大師學佛的秘訣。印光大師則回答:學佛的秘...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

世間人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

照見五蘊皆空

往昔,舍利弗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

世人若遇災殃,應作償債想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

地球不是只屬於人類

世界上最寶貴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應該得到我...

作惡一日有餘,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輩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業道,你得要持...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

往生時會出現什麼景象

問: 請問法師,往生時會出現什麼景象?為確保往生,命...

泰國佛牌與古曼童是否可信

問: 請問在西安目前賣得很火的泰國佛牌,古曼童等說...

【佛教詞典】半擇迦有三種

【半擇迦有三種】 p0527 瑜伽五十三卷十頁云:又半擇迦...

【佛教詞典】孝順

(術語)子對於親盡誠順命之道。梵網經下曰:孝順至道...

【視頻】高僧傳奇:虛雲老和尚

高僧傳奇:虛雲老和尚

【視頻】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祺雲法師)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祺雲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