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四大皆空》

聖嚴法師  2010/06/13  大字體  護眼色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個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會脫口而出地告訴你:‘空了酒、色、財、氣,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四大的觀念,也不是佛教發明的,這是人類對於宇宙本體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結果,在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史上,幾乎有著同樣的趨勢。比如中國書經所記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於‘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希臘古哲學家恩比多克裡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氣、水、土、火’為宇宙間不變的四大元素。

總之,不論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僅限於此而膠著於此,那麼,發展的結果,便是唯物論者,所以,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濕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但是,不論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論者以四大為宇宙的根源,佛教則絕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佛教所講的四大,也有小乘與大乘的不同。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於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於毀滅,物理現像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迴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現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小乘佛教因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法’是實有的。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論,而是多元論,因為佛教的空不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只是五蘊中的一蘊而已。

甚麼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蘊。

關於五蘊的內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紹,因為五蘊是個很大的題目,我們只能在此說一句: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時,我們由於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只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一步講五蘊皆空的。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並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至於受、想、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的。所以,佛教不僅不是唯物論者,倒是唯識論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世間的一切成就都是無常的

我一生看過許許多多紛紛擾擾的事情。這麼多年輕人死了...

慧律法師:認識無常

認識生死輪迴的本質,是學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體認。生...

四種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釋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裡,出去托缽的...

等閻羅王這樣問你,那時太遲了

各位善知識,今天我們在此地研究佛法,首先要問問你:...

這世上誰能靠得住

親人能靠得住? 兄弟姊妹之間為爭奪遺產反目成仇,打...

真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真為生死...

世間的聚合與離散,皆應坦然面對

因緣的聚合與離散,我們要接受無常變化的自然法則。 這...

聖嚴法師《時時提起無常觀》

發出離心、修菩薩行。這有什麼好處?一位在家人不論有...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腳亂

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保持積...

聖嚴法師《人在福中不知福》

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門前,雖然也曾經考慮到彼此門不...

聖嚴法師《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我們知道,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經常這樣觀想,佛菩薩的力量就跟你合而為一

【時諸大眾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稱讚功德。皆獲...

感恩無需等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古話漸漸成了時...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聖嚴法師:消融自我

自我的消融,是要從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

持之以恆方可登峰造極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一個人成功與否,關...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

是誰出賣你的秘密

最近,有一位多年的好友向我抱怨:她把一個隱私秘密告...

供佛齋僧的緣由及功德

供佛齋僧是佛教的一種傳統,也是為了讓僧俗二眾有培養...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

【佛教詞典】有相宗

(術語)撰擇集本呼法相宗為有相宗,對於所謂無相宗之...

【佛教詞典】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須乞分齊

亦名:僧私二地並須乞作、僧私二地皆須處分 子題:樹空...

【視頻】慧律法師《只是嘴巴念佛而不改變心性》

慧律法師《只是嘴巴念佛而不改變心性》

【視頻】道證法師《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道證法師《不受第二支箭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