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樂世界的光明,一個是「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這是讚歎它光明的相貌,就是極樂世界的光是怎樣的一種充滿,充滿的這樣的一種感受;那麼第二個是讚歎光的德能,就是它的妙德,德能,「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這是說光的功德。
此處,「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是讚歎光的作用,是講它的作用,有什麼作用。那我們要透徹地了解這個作用,首先要知道極樂世界光明性質是怎樣的,它不是果報光明,而是稱性光明。這一點大家要會透。也就是說,你看阿彌陀佛為什麼叫無量光無量壽,它這個成就功德光明呢,就是光明的大本營,無量光無量壽,就是光明就是光中最極嘛,佛中之王,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那我們怎麼去領略他的果報光明和稱性光明呢?打個比方,咱們現在已經一目瞭然,這個屋裡這麼亮,對吧,那外面那麼黑,有時候讓電工一開嘛,晚上有個路燈照一下,也不是整個廟都能照成,只能把路照亮。所有的燈光,電燈、路燈、手電筒也有光明,但是這些都屬於果報光明。什麼叫做稱性光明呢?就是假如果天一亮,太陽一出來,你這些燈呀,電燈呀,路燈呀,手電筒呀,有什麼意思呢?雖然是光,還用得著嗎?還能比嗎?那麼這個時候相對於燈,太陽的光明就叫稱性光明,燈只能叫做果報光明。
那麼現在推此及彼,日光、月光、星光,就是剛才講的太陽光啊,我們要往上提升了啊,要推一層來看,太陽的光亮全都是我們的果報光明,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個世界,小世界,一個小世界,一個須彌山,這都是我們心所現的法,是從果報得來的,它跟極樂世界的佛的光明相比,就好比電燈光跟太陽光相比,大家感覺一下。明天你站在太陽下,哎呀,今天空氣真好,太陽真好,整個山河大地一片亮堂。可是就這個光明啊,跟極樂世界的光比起來,就跟那手電筒一樣,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所以這樣一比較,雖然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但是我們對於淨土的那種闊,這種開闊,這種殊勝,這種廣博,你才能依照著這個,有一些相似的受用吧。因為淨土的景物它都是無量的珍寶成的,就是整個就是一個光明世界,它不是靠外在的業力來所感的光明。而且這種光明,實際上就是佛的智慧,心性智慧所體現的光明藏,光明藏!
為什麼我們叫看藏經,讀經叫閱藏,開顯我們的心地之藏,叫地藏王菩薩,深入經藏,實際上都是開發我們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的這個心地光明藏海的。那極樂世界它沒有愚癡招感的這個暗冥境,大家看我們為什麼現在有暗的地方,有角落,有看不清,甚至有眼瞎的,為什麼,都是因為愚癡所招感的,極樂世界沒有愚癡暗鈍的機會,沒有這個機會。
所以說這裡講到的大家要記住,「佛慧明淨日」跟我們這裡的太陽,所謂日光的根本區別,就是它是我們的心性光明所起的,我們世間的光明是有漏業所起的感官作用。最基本的我們打個差別相的比方,就是我們只能外看,心向外求,所以眼睛也是向外看的,你能看到內觀,有嗎?只有佛法的這種內觀覺照力,為什麼叫覺照力覺照力,你看除了有覺,還要有照,這個照既然是智慧的觀照,同時也是光明的觀照。你肚子裡面是什麼現在能看得到嗎?沒有修行的功夫的人看,當然我也看不到、不知道。可是你真正有得定,有定功有禪定有通的人,如果他在心向內覺和照的情況下,如果心性越來越明啊,不是暗鈍,如果心性越來越明,他就什麼都能夠覺照得到,這才叫做「明淨日」。
你看為什麼經典裡面記載佛的弟子有的眼都瞎了,他反而用心性的光明能觀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心的東西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可見就是說,他心地的光明有多大,那麼內觀中,他的這個心性的覺照力的開發就有多廣。實際上內觀就是觀這個我們心性的光明。所以為什麼有通的這些人,他就是心性的覺照力開發,可以看到他方國土的景色,或者一個國土的看到另外場所的這個情景,就我們說那個通嘛,有六通嘛。那大家要知道,如果靠我們果報的光明的話,他是照不到的,也不會有覺的這個,覺海的這個屬性,所以這才能稱之為自性光明,佛的光明就是遍照法界,就除一切的所感這個黑暗呀,心性的暗鈍呀,人的陰險呀,實際上都跟這個有關。
那為什麼要有這一莊嚴,這就是在法藏比丘因地的時候,他看到呀,我們這個國土裡邊,有的地方雖然陽光照耀,我們這兒不是陽光照耀嘛,可是問題是,它只能給眾生提供照明,它能給你把內心的愚癡和煩惱照掉嗎?你說我們現在,比如說太陽,太陽就是一種業報的光明,那我們天冷了,你看普陀山這個下這個雨下開了就沒完沒了了,那太潮了,誒!放到太陽下面照一下,好像太陽會給你帶來舒服感,乾燥了,就相對舒服了,冷了,太陽就有溫暖了。
可是問題是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出去照太陽能照好嗎?你抑鬱了、鬱悶了、沮喪了,非常愚癡煩惱的時候,你走到太陽底下就更腦殼兒疼,曬得紫外線還受傷了。所以為什麼在經典裡面講過說,有的國土裡面是以這個光明來大作佛事,實際上就是這個情況,在極樂國土是兼容兼具的,就是用光明來作佛事,叫做「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宏海法師《往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