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極樂世界光明所蘊藏的功德藏

淨界法師  2025/03/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極樂世界光明所蘊藏的功德藏

極樂世界的光明,一個是「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這是讚歎它光明的相貌,就是極樂世界的光是怎樣的一種充滿,充滿的這樣的一種感受;那麼第二個是讚歎光的德能,就是它的妙德,德能,「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這是說光的功德。

此處,「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是讚歎光的作用,是講它的作用,有什麼作用。那我們要透徹地了解這個作用,首先要知道極樂世界光明性質是怎樣的,它不是果報光明,而是稱性光明。這一點大家要會透。也就是說,你看阿彌陀佛為什麼叫無量光無量壽,它這個成就功德光明呢,就是光明的大本營,無量光無量壽,就是光明就是光中最極嘛,佛中之王,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那我們怎麼去領略他的果報光明和稱性光明呢?打個比方,咱們現在已經一目瞭然,這個屋裡這麼亮,對吧,那外面那麼黑,有時候讓電工一開嘛,晚上有個路燈照一下,也不是整個廟都能照成,只能把路照亮。所有的燈光,電燈、路燈、手電筒也有光明,但是這些都屬於果報光明。什麼叫做稱性光明呢?就是假如果天一亮,太陽一出來,你這些燈呀,電燈呀,路燈呀,手電筒呀,有什麼意思呢?雖然是光,還用得著嗎?還能比嗎?那麼這個時候相對於燈,太陽的光明就叫稱性光明,燈只能叫做果報光明。

那麼現在推此及彼,日光、月光、星光,就是剛才講的太陽光啊,我們要往上提升了啊,要推一層來看,太陽的光亮全都是我們的果報光明,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個世界,小世界,一個小世界,一個須彌山,這都是我們心所現的法,是從果報得來的,它跟極樂世界的佛的光明相比,就好比電燈光跟太陽光相比,大家感覺一下。明天你站在太陽下,哎呀,今天空氣真好,太陽真好,整個山河大地一片亮堂。可是就這個光明啊,跟極樂世界的光比起來,就跟那手電筒一樣,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所以這樣一比較,雖然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但是我們對於淨土的那種闊,這種開闊,這種殊勝,這種廣博,你才能依照著這個,有一些相似的受用吧。因為淨土的景物它都是無量的珍寶成的,就是整個就是一個光明世界,它不是靠外在的業力來所感的光明。而且這種光明,實際上就是佛的智慧,心性智慧所體現的光明藏,光明藏!

為什麼我們叫看藏經,讀經叫閱藏,開顯我們的心地之藏,叫地藏王菩薩,深入經藏,實際上都是開發我們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的這個心地光明藏海的。那極樂世界它沒有愚癡招感的這個暗冥境,大家看我們為什麼現在有暗的地方,有角落,有看不清,甚至有眼瞎的,為什麼,都是因為愚癡所招感的,極樂世界沒有愚癡暗鈍的機會,沒有這個機會。

所以說這裡講到的大家要記住,「佛慧明淨日」跟我們這裡的太陽,所謂日光的根本區別,就是它是我們的心性光明所起的,我們世間的光明是有漏業所起的感官作用。最基本的我們打個差別相的比方,就是我們只能外看,心向外求,所以眼睛也是向外看的,你能看到內觀,有嗎?只有佛法的這種內觀覺照力,為什麼叫覺照力覺照力,你看除了有覺,還要有照,這個照既然是智慧的觀照,同時也是光明的觀照。你肚子裡面是什麼現在能看得到嗎?沒有修行的功夫的人看,當然我也看不到、不知道。可是你真正有得定,有定功有禪定有通的人,如果他在心向內覺和照的情況下,如果心性越來越明啊,不是暗鈍,如果心性越來越明,他就什麼都能夠覺照得到,這才叫做「明淨日」。

你看為什麼經典裡面記載佛的弟子有的眼都瞎了,他反而用心性的光明能觀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心的東西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可見就是說,他心地的光明有多大,那麼內觀中,他的這個心性的覺照力的開發就有多廣。實際上內觀就是觀這個我們心性的光明。所以為什麼有通的這些人,他就是心性的覺照力開發,可以看到他方國土的景色,或者一個國土的看到另外場所的這個情景,就我們說那個通嘛,有六通嘛。那大家要知道,如果靠我們果報的光明的話,他是照不到的,也不會有覺的這個,覺海的這個屬性,所以這才能稱之為自性光明,佛的光明就是遍照法界,就除一切的所感這個黑暗呀,心性的暗鈍呀,人的陰險呀,實際上都跟這個有關。

那為什麼要有這一莊嚴,這就是在法藏比丘因地的時候,他看到呀,我們這個國土裡邊,有的地方雖然陽光照耀,我們這兒不是陽光照耀嘛,可是問題是,它只能給眾生提供照明,它能給你把內心的愚癡和煩惱照掉嗎?你說我們現在,比如說太陽,太陽就是一種業報的光明,那我們天冷了,你看普陀山這個下這個雨下開了就沒完沒了了,那太潮了,誒!放到太陽下面照一下,好像太陽會給你帶來舒服感,乾燥了,就相對舒服了,冷了,太陽就有溫暖了。

可是問題是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出去照太陽能照好嗎?你抑鬱了、鬱悶了、沮喪了,非常愚癡煩惱的時候,你走到太陽底下就更腦殼兒疼,曬得紫外線還受傷了。所以為什麼在經典裡面講過說,有的國土裡面是以這個光明來大作佛事,實際上就是這個情況,在極樂國土是兼容兼具的,就是用光明來作佛事,叫做「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宏海法師《往生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我們要有這兩種的決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

偏執無生之理,輕視往生之事

執著有往生的事相,雖然不了解無生的道理,但老實念佛...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下生

【經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

邊地疑城往生

在《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中,釋尊開示邊地疑城往生之...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問: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大安法師答: 拜佛是...

淨宗三祖-承遠大師

1.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川綿竹縣人。...

清朝陸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陸岫梅,六品官吳昌濂的妻子,江蘇蘇州人。一生樂...

捨報往生法是否可取?

問: 是否存在捨報往生法,即捨去當生快速求生淨土,...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蕩,沒有私心雜念,不會欺天瞞地,也不...

謗法五逆還能往生嗎

問曰: 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如何在佈施中達到三輪體空

修佈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輪體空的道理。三輪乃指:布...

節儉讓孩子健康成長

這是一個真實的發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對年輕的父母...

佛國之土本無穢無淨,只因眾生心分別故

問: 您曾於鼓山法界學苑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

懺雲老和尚自述吃素經歷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響...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緣

弘一大師在《人生之最後》當中說道:吾人臨命終時,乃...

夫妻之間多留一些空間

王輝在上大學的時候,和阿梅相愛,兩人感情很好。畢業...

六道輪迴裡,每個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這次來台...

莫讓泥沙迷住眼

近日網上一則有趣而又發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網友的極...

在語言上要盡量忍耐,不要罵人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的本師釋迦牟佛,晝三時、夜三時,...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稱是我的讀者, 他說: 聽說林...

識神隨業走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偈子:鳥來入瓶中,以縠掩瓶口,...

從醫學的角度看墮胎對身體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醫學報告指出墮...

是否要祈求阿彌陀佛幫助驅除貪瞋癡

問: 是否能夠在念佛號之前祈求阿彌陀佛佛光加持,幫...

【佛教詞典】無明為取因愛為取緣

【無明為取因愛為取緣】 p1093 大毗婆沙論四十八卷六頁...

【佛教詞典】寶賢大將

(異類)夜叉王名。最勝王經四天王品云:彼獻佛以陀羅...

【視頻】慧律法師《悟光精舍開示》

慧律法師《悟光精舍開示》

【視頻】晚課(撫州大金山寺)

晚課(撫州大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