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女性修行應該注意什麼

2025/03/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女性修行應該注意什麼

佛教經文上也說過「厭離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難破戒的故事。那麼,佛教也重男輕女嗎?女性適合修行嗎?該怎樣做?

佛陀原本不允許女性出家修行。因為古印度時期社會落後,治安不好,出家人經過曠野時,會被搶走衣裳等物品。如果僧團中有女性,危險係數更高,住宿也很不方便。另外,女性情感豐富,敏感,聚居修行容易出現兩舌等是非。女性還特別貪戀男女情愛,放不下家庭,佛陀也擔心她們出家後會反悔。

大愛道比丘尼是聖母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撫養佛陀長大。她率領五百女眾到達佛陀講法的精舍,表達心願:「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使得無上正真之道。我以居家有信有樂。曉知無常。如是樂欲出家為道。」

她們長跪不起令佛陀的堂弟阿難非常感動。阿難對佛陀說了很多姨母辛苦撫養佛陀的往事,又替她們求情:「大德!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受八重法,盡形壽不犯。」

但佛陀卻更傾向於讓女性在家修行,認為僧團裡太多女人會影響修行:「譬如家中女多男少之時,盜賊夜盜易侵,如是,阿難!若女人得於此法、律,從家而出家,此梵行則不久住。」

但阿難還是一個勁地懇求,終於打動了佛陀。最終,在阿難的幫助下,大愛道比丘尼和跟隨她的五百女眾都出家了,成為女眾出家的起源,佛還專為女性製定了「八敬法」。

由於佛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允許女性出家,佛經上又有「厭離女身」的描述,所以很多人便認為佛教也重男輕女。但實際上,佛法最強調「眾生平等」,也是首先打破古印度種姓觀念,追求人人平等的「先驅者」。佛教的教義上也從未出現過歧視女性的內容。而且,在佛教傳播的兩千多年裡,女性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勝鬘夫人發菩提大願

勝鬘夫人從小在母親末利皇后的薰陶下,篤信佛法。後來,她嫁到很遠的地方,無法聆聽佛陀教誨。深具慧根的勝鬘夫人憑著對佛法的虔誠與歡喜心,不僅與佛陀感應道交,還得到佛陀授記成佛:「當得作佛,號普光如來應正遍知。」

阿術達舌戰聲聞比丘

《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上說,阿術達是「阿闍世王之女,名無畏德,年十二」,雖然年紀小,卻「端正好潔,光色第一」,相貌非常端正莊嚴。她「與舍利弗,目連等諸聲聞論難,盡使屈服」,借與大菩薩們辯論,來弘揚菩薩精神,廣說經法。

《佛說法滅盡經》上說:「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性反而不如女性:「男子懈慢,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因此,末法時代,沒有女性的參與,佛法便很難繼續普及和發展。

正因為女性身上更多兩舌、情執等弱點,所以女性修行也面臨很多挑戰。

不能吃苦:相比於男性,女性體力差、身體弱、恆心差,比較「嬌氣」。一旦覺得修行苦,就容易放棄。

感情用事:喜歡相貌莊嚴、態度溫柔或口才好的師父,反之則興趣不大。太過情緒化。一旦與同修出現矛盾,師父忽略冤枉了自己,就生退心,「老娘不幹了」。將學佛與家庭對立,懶於俗務。如果家人不認同自己學佛,便認為對方障道,心生嗔恨。

斤斤計較:有些女性「小心眼」,容易計較得失。比如聽經聞法時計較座位是否靠前、能否跟師父互動;作義工時計較哪個工作比較愛幹,哪個工作能在師父面前「露臉」,拈輕怕重。

貪戀外表:對外表、衣著過於看重,甚至在道場裡也描眉畫眼,濃妝艷抹,穿著性感。

總之,雖然女性有許多天生的生理心理弱點,但佛法是心地功夫,只要精進勇猛,性別就不是關鍵。「誰說女子不如男」,那些出類拔萃的女性修行人就是很好例證。女性不但能彌補劣勢,也能反超男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初學者應讀的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

佛學常見辭彙(八畫)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論大的小的,有...

走路或做家務時,可否同時來完成每日的功課

問: 請問師父,弟子每天的課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學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遠都要記住學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

聖嚴法師《悟的定義》

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裡來燒香拜佛,他們在形體上也十...

做人的四個基本條件

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

徐恆志居士《佛教常識問答》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鎮...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

化貪婪為恬淡

貪婪是一種飢渴的心態,它的本質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回答這個問...

真正會用錢也是個大學問

說到賺錢,誰不會賺錢?人人都想賺錢也會賺錢,但有幾...

婆媳關係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滿的家庭,關愛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八地菩薩所破所悟的是什麼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前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

擺渡自己的心靈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

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範

《緇門崇行錄》這一部書專門記載古時候修行人品德的風...

淨土的橫超法門

橫超這個詞就是給我們點出了淨土的特色,就叫橫超法。...

妙蓮老和尚《凡情與佛心》

凡夫的情識 (講座第一天) 林部長、陳國策顧問,以及...

行香子懷淨土詞

幾經劫難,暫得人身,因循自誤又半生。荒唐過日,前路...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

發五種心決定往生

厭離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會聚故。 欣慕心:西方萬...

花朵的六度精神

佛教講眾生得度有六種方法,稱為六度。從一朵花,也可...

【佛教詞典】自內發起現觀諦行

【自內發起現觀諦行】 p0603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頁...

【佛教詞典】散花天女

(菩薩)維摩經會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悉皆墮...

【視頻】阿彌陀佛聖號(放下)

阿彌陀佛聖號(放下)

【視頻】成剛法師《痛念死無常》

成剛法師《痛念死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