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華嚴經》中的十種善知識

2024/05/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華嚴經》中的十種善知識

我們學習佛法,經常會聽到「善知識」這個詞。對其含義,每個人都能說出大概,但詳細分別其內容,則往往比較籠統。

其實,善知識是佛教一個專用名詞。不同於現代漢語中指代某種學問,知識這個詞在佛教中具有另外一種含義: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也就是說,知其心而識其形,能夠於修行者有益,引導修行者到達善處的,就叫做善知識,反之就是惡知識。

天台智者大師講修習止觀,要有三種善知識,一種叫外護善知識,一種叫同行善知識,還有一種叫做教授善知識。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識以訓誨,同行知識以策勵,外護知識以資養,三者俱備,方能成就其功。

唐譯《華嚴經》則著重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開佛智慧這個角度,舉出了十種善知識:一、能令安住菩提心,二、能令修習善根,三、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五、能令安住成熱一切眾生,六、能令具足辨才隨問能答,七、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八、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下面我們具體解釋。

一、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十種善知識首先是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菩提心用兩句話來簡單概括,就是《華嚴經·十迴向品》中的兩句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個心量完全是捨己為人,一切都首先成就眾生、利益眾生。

二、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

發了菩提心,還要修習善根。善根有多種多樣,一切與菩提心相一致的善法,堅持不懈地去做、毫不動搖、毫不退縮,這種行善的心態與行為,堅如磐石,就好像一切的植物,落地生根了,那就叫善根。

我們見到一位學佛的人精進、專一、慈祥,就說:哎呀,他的善根好深厚。凡是善根深厚的人,不是天生的,都是從不斷的修習而來,不斷積累、培養而來,所以能夠指引我們修習善根的人,那就是善知識。

三、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

波羅蜜者,到彼岸也。波羅蜜要得到究竟,那一定是以無漏的大智慧、大慈悲來圓滿地來實踐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等一切自利利他的行為。

佛經上講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個法門,只有聯繫到第六般若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為統率和指導,才叫六波羅蜜,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眼」。智慧是我們的眼目,在智慧的指導下,在無漏的智慧指導下修習一切波羅蜜,修習一切善法,才能成就波羅蜜。

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

分別解說一切法就是能夠分別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能夠分別解說諸法,就能使我們從善棄惡,捨小向大;如果說不能善分別,善惡不分,大小不明,修行就會出現誤區,所謂要善分別一切的法,才能於第一義諦而不動搖。當然,善分別一切法,不是一說完了,而是說了以後要找到那個究竟的法門是什麼,然後按照那個究竟的法門去修去行。

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

善知識需要具備使一切眾生的菩提心得以成熟的能力。成熟菩提心,我們這個世間才會有更多的人來行菩薩道,修菩薩行,那些受苦受難的人,那些不圓滿、不究竟的事才能越來越少。

六、能令具足辯才隨問隨答善知識

善知識需要具備善巧方便智慧,大眾有什麼疑問,隨時提出來,都能夠給予圓滿的解答,能夠使之改邪歸正,棄惡行善。具足辯才不是為了成口頭的遊戲而已,不是為了耍耍口頭禪,而是為了使大眾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七、能令一切不著善知識

善知識教導我們遠離染著、執著,進一步我們要不執著於生死。生死就是從染著而來,有人執、有我執,就是生死。有所染著,就是不善法;遠離染著,生死就能解脫。善知識能夠教導我們如是行如是修,就是真正的善知識。

八、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

行菩薩道是永無休止的一件事,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要以智慧心、慈悲心在六道中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心無厭倦,這是菩提心。

很多人聽了這個話感到害怕,如同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有五千聲聞弟子退席,他聽到佛的境界這麼廣大,行門這麼高深。大家也可以反省自己做的到嗎?但是在受菩薩戒時,是發了願的喲,「眾生無邊誓願度,能度否?能度!」具體做起來就是要發廣大心,發菩提大心。菩提心就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這十種善知識,次第來教導,一步一步地提升,終至成就普賢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普賢行願品》將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無邊願力濃縮在一卷經當中,我們經常讀誦《普賢行願品》,就能培養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十、能令入一切佛智善知識

上面說了九條,最後歸於一條——能深入佛智。什麼是佛智呢?就是承擔一切苦難而沒有負擔。佛之所以要成佛,不是他自己有什麼需要,而是因為看到大地一切眾生,在生死輪迴當中苦難不息,所以要成佛度眾生。佛的智慧就是指導如何度眾生,如何不執著,那就是佛的智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果這個離不開,你修什麼都危險

我們在末法的時候,哪有善知識呢?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

文殊菩薩的141願,教我們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當願眾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們學習《淨行品》偈頌的第一〇七願: 入其家已 ...

親近善知識很重要

學習佛法,應當向善知識學習。過去有一頭驢子,它的主...

誦得此偈,能閉地獄門

宋釋僧俊,俗姓王氏,京師人。出家後,不守戒律,未曾...

如何看待師父的「不清淨」顯現

根據佛教經典的記載,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是末法時期,...

依法為師

佛陀成道後,一日在優樓頻螺聚落的尼連河岸邊菩提樹下...

善知識的八種相

居士要親近善知識,居士在學習佛法,其目的無非是要求...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首先,學人歡迎大家來到佛學院參訪。我們早上參加海公...

生活中到底什麼是禪

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壇經》中記載,昔日六祖慧能...

發財不難,保財最難

俗話說:發財不難,保財最難。我住在上海五十餘年,看...

要想達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視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學過《菩提道次第》,知道從修行上,根據各人發心...

駕馭浪潮,在人生的風浪中前進

人的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它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波浪...

什麼是你的心

寶通禪師初參石頭希遷禪師時,石頭禪師問道: 哪裡個是...

信能致富

過去好幾劫前,有一位全國首富的大長者,一生樂善好施...

【推薦】只管念佛,無不靈驗

天災人禍,隨時發生,難以預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大安法師:念佛機在什麼時候放呢

現在製造了很多念佛機,是好事,也是壞事,何以故呢?...

娑婆世界是苦難的世界

這個娑婆閻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麼呢?忍苦,就是...

唯識學裡的二種色法

在《唯識學》上,色法有二種:一個叫業果色,一個叫定...

怎樣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問: 怎樣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師答: 很...

善業和善念哪個重要

你們覺得善念比較重要還是善業比較重要?對你來生的影...

聖嚴法師《找回自己》

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你一定會說:我...

【推薦】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

小小的起心動念,就有大的果報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忽然他叫...

【佛教詞典】仰光大金塔(Mahamuni Pagoda of Rangoon)

緬甸著名佛塔。又稱瑞光大金塔。位於緬甸仰光市丁固達...

【佛教詞典】尼言人戒緣起

亦名:言人戒緣起 資持記·釋尼眾篇:「(尼僧殘)第四...

【視頻】慧律法師《什麼是[禪]、[禪]是什麼》

慧律法師《什麼是[禪]、[禪]是什麼》

【視頻】淨界法師《舍利弗尊者的神通》

淨界法師《舍利弗尊者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