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人對飲食的態度

學誠法師  2016/06/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學佛人對飲食的態度

對飲食的態度甚至人生的態度,會影響到自控力。對部分人而言,健康是第一位的,為了健康,他們能夠很好地控制飲食;對修行人而言,飲食只是用以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飲食的目的是為了修道。具體方法上都是相似的:知時知量而食。不可隨貪慾而轉,飲食無度,對自己的行為要有理性把握。

世間的素食不禁五葷(蔥蒜韭菜等具刺激性氣味的植物),但佛法中談到的素食包括不吃五葷。

財色名食睡,一關比一關難過。好比遊戲通關,先學習基本技能、準備好裝備、找到互助的小夥伴,一關一關地過,剛開始能力比較弱時打小妖怪,慢慢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大,對手也一個比一個強。修行亦復如是,打好基礎(正見、信心)、融入團隊、積累資糧,慢慢就有能力調伏煩惱。

先調伏粗猛的煩惱,再對治細微的習氣。飲食、睡眠都屬於細微的習氣(非粗重的貪吃貪睡),是不容易一下子斬斷的,也不是要只盯著這一個煩惱對治。修行是一個完整、長期的過程,有了前面的積累,自然會走到這一步,而非片段獨立地對治某個煩惱,每一步都要把握重點。

智者大師《金光明經文句》:「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饑食;四、逆時食,未饑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

我們的飲食、生活、環境,都是人與人之間業力互相咬合、互相滲透、互相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迴向也是一種緣,是能夠產生一定作用的。

心情壓抑、作息不規律等都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得病。常誦經典很好,但不要急求果報,一旦有所求,心就會動盪、苦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心不要一直執著在身體的痛苦上,要漸漸打開,從自己的苦體會到眾生的苦,發願使自他離苦,並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幫助更多人。

身體不好,一方面有宿世殺生或傷害眾生的業因,另一方面也有今生飲食、作息等不適當的外緣。現在要多造善業,隨緣慈悲放生護生、素食、佈施醫藥、照顧病苦,並遵醫囑保養身體、注意鍛煉等。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當酒肉穿腸時,自己心中是佛祖,還是酒肉?學佛人吃素,是出於慈悲心,也是培養慈悲心,並不是硬性要求(漢傳佛教的出家比丘必須素食,在家人則無此規定),但因此學佛人不願意也不宜分享肉食的「美味」。佛教樂於鼓勵大家吃素,無論對自身身體、外在環境還是從業果來看,多吃素都是有益的。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沒有人教的時候,我們不懂得去造善業。

物力艱難,要知吃飯穿衣,談何容易;光陰迅速,即使讀書行善,能有幾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新年的七道紅燒素食菜譜

春節到了,今天推薦幾道經典的紅燒素菜做法,讓你春節...

五款豆腐的時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樣最能做出變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七種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駐顏,《本草綱目》稱豌豆具有...

冬令六款純素補氣補血湯

氣血不調會導致手腳冰涼、精神不振等症狀。今天向考慮...

20種五穀雜糧的藥用價值

一、小米: 小米能益腎和胃、除熱補虛、安神健胃。小...

買枸杞子別貪「色」

很多人覺得這個枸杞子顏色暗紅不鮮亮,沒賣相。其實不...

四季中的飲食養生

如果我們懂得正確地吃,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人與大自然...

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早在中國古代,就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永惺長老《告弟子書》

古語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應以戒為...

佛是日中一食,過午可以供佛嗎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佛是日中一食,所以過午不能供佛。但...

學會忘記,就那麼簡單

對於已經錯過的一些東西,或許不用再試著去挽留,錯了...

以牙還牙的報復,只會結下更大仇恨

只要我們以一顆善心來對待別人,就能與人結下善緣,從...

五逆十惡也能感應道交

為什麼這些五逆十惡的人,十聲乃至一聲佛號就能往生?...

一旦選定往生西方,就應看成是極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選定這條道路,就...

【佛學漫畫】許願和還願

人常說「心態決定命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

求生西方後為何要發願到娑婆度眾生

問: 請問法師我們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為何又發願要...

如何迴向給被墮胎的胎兒

問: 如果由於醫院檢查出了胎兒有畸形,因而犯了墮胎...

平生四辱成就曾國藩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

淨土行人必須徹底斬斷此等念頭

以此不可思議殊勝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況享福之...

隨緣是要考慮現實,盡分是盡最大的努力

問: 師父慈悲!師父剛剛有說,就是修菩提心的時候,菩...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

【推薦】改名是否可以轉運消災

問: 阿彌陀佛,請問法師,現在很多人不管年齡大小,...

眼前萬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計,實無所生

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者,緣生無性,正示生無所生也。 人...

【佛教詞典】得一切秘密法性無戲論如來

梵名 Vairocanah sarva-tathāgata-guhya-dharmatā-p...

【佛教詞典】空界

謂空界有二種。一內。二外。云何內空界?謂此身內所有...

【視頻】大安法師《臨終一念莫存僥倖之心》

大安法師《臨終一念莫存僥倖之心》

【視頻】崇慈法師《慧遠大師》

崇慈法師《慧遠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