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得到佛菩薩給予的加持

學誠法師  2016/05/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得到佛菩薩給予的加持

我們總是覺得祈求不靈驗,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急求果報,有求之心太重。當自己被心中的期望填滿時,怎麼能夠看到佛菩薩給予的加持和指示呢?

什麼叫做「加持」呢?被加持的不是外物,而是內心。當我們因為外在的因緣而啟發了內心的善良和智慧,就是得到了加持。加持,既要有佛菩薩之「加被」,又要有自己至誠之「受持」,才能感應道交,內因外緣缺一不可。猶如天上有月,地上有潔淨平靜的水,才能印現出明月來;若水混濁擾動,則月影難現。

心裡真的有對三寶的至誠敬信之心,佩戴經咒、佛像才有加持力,若以戲笑心、輕狂心、迷信心、獵奇心、炫耀心佩戴,不敬輕毀,只會增長惡業煩惱。大多數人都追求外在的感應,卻不知「加持」是由自己的信心與恭敬而來。

佛菩薩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具體的形象,寺廟裡的佛菩薩像,只是佛菩薩的一個表現而已,是為了便於我們用得上心的一個幫助。佛菩薩是一個清淨圓滿的境界,我們對佛法有信心,就能感受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而不是用自己頭腦中幻想的佛菩薩來要求外在,這樣本身就是用錯了心。

要把一切境界,尤其是逆境都當做佛菩薩的加持,當做修行的最好機會。只有在困境、逆境、難境、苦境中,我們才有機會看到自己的煩惱、反省自己的過失、放下內心的憍慢、洗去表面的浮華,真實磨礪、成長,突破自己的生命境界。

佛菩薩的加持有許多種,有時並不一定以我們想像的面目呈現。對於大修行人而言,外相上的苦難往往是重罪輕報的顯現。真正的修行人會明白,佛菩薩最寶貴的加持不是外在的果相,而是讓自己面臨苦難時更加勇敢,更加慈悲,更加清淨。佛菩薩的加持不一定是我們自己想像中的方式。如果自己能把一切境界都看做佛菩薩的加持,就能發現真正的妙處。

當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煩惱,戰勝了自己的煩惱,就是得到了佛菩薩最殊勝的加持。智慧就是佛加持,煩惱就是魔加持。不要祈願事事順利,要願自己能有勇氣面對一切困難;不要祈願人人稱心,要願自己更加慈悲對待所有眾生;不要祈願甜美的果相,要願自己能堅持不懈的種正因。

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所謂「隨緣赴感靡不周」,當下的時空因緣最需要什麼,佛菩薩就做什麼。對整體而言,眾生的業力福德因緣如何,佛法事業就呈現出何等面貌;對個體而言,只要至誠懇切祈求憶念三寶,佛菩薩就會加持回應。

有信心、希求心就能感得佛菩薩的加持,與佛菩薩相應。相應,凡夫怯懦的心會變得勇敢、染污的心會變得清淨、愚癡的心會變得智慧、嗔恨的心會變得慈悲。所謂的加持,是借佛菩薩為外緣來啟發我們自心深處的佛性。眾生內心有佛性,佛菩薩為外緣,要靠信心、希求心為天線,把二者相連。

「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是教導我們事事反觀自省,把一切境界都當做佛菩薩的加持,而不是用佛法去對照觀察他人,卻忘記了檢點修行自己。這是策勵我們向內用功,並非否定對眾生的慈悲心。幫助眾生、利益眾生,是佛菩薩孜孜不倦的事業。修行,上求與下化都要有,不可偏廢。佛菩薩的加持,不是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是幫助我們解決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真正的修行,其實修行,實際上講,修,就是要把我們的...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心靜欲自消

四十二章經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這個心寂滅了,自然...

這個名號開顯自性寶藏的力量太大了

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現。西方妙境,徹底圓...

昌臻法師《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我們今天講的題目是: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以...

聖嚴法師:身殘心不殘

身體障礙有不同的等級、類別,造成障礙的原因也各有不...

聖嚴法師《提升人的質量》

人的質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氣質。氣質是可以改變...

任憑風浪驟起,閑看花開花落

世事繁雜,良莠不齊,許多事情惹人不得清淨。或許生氣...

彌陀光明沒有障礙,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彌陀的光明,所以無礙...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為基礎,以方便為究...

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是「借」來的嗎

蕅益大師他在念佛的時候講三資糧信、願、行。 他說我們...

持名念佛一法,事則至簡至易,理則至深至妙

釋尊一代時教,所說一切諸法,皆為徹底解除吾人生死大...

五種錯誤的聞法方式

持文不持義: 如果僅僅為了詞句的美妙動聽而受持,卻不...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處處埋怨

有一句話說「恩將仇報」,一般人往往記怨不記恩,能夠...

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

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理我們顛倒妄想呢?在唯識學的一個方...

慧律法師《讓你贏,我也沒有輸》

釋迦牟尼佛自認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沒有煩惱。...

為什麼我們做事會覺得越做越苦

一位產婦生了孩子,但孩子剛生下來還在醫院的育嬰房時...

藥師法門感應力強大的原因

一、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藥師二字包含健康、長壽...

持名念佛的勝妙功用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幹,...

如何理解對財神的供養和禮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經化字函《...

悲智雙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無邪、清淨,對...

化羞辱為前進的動力

在美國,有一位叫庫帕的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在...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

《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

物質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

修空觀,把生命歸零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我們凡夫的造業呀,從淺到深有兩種...

【佛教詞典】亡物同活共財法

亦名:亡人物同活共財法、亡僧物同活共財法、亡五眾物...

【佛教詞典】寂滅道場

化身佛證有餘涅槃的道場,如世尊在摩竭陀國伽耶山附近...

【視頻】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修行關鍵--發願》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修行關鍵--發願》

【視頻】大安法師《廬山蓮社發願文》音頻

大安法師《廬山蓮社發願文》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