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學誠法師  2016/03/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卻不是木石。把它當做木頭,它就是木頭;當做佛像,它就代表著無上的悲智。

建造寺廟、塑立佛像、供養寶藏等,都是歷代大護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達內心的信仰。國外最好的東西都用來建造教堂,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莊嚴的環境中,人們內心的虔誠容易被引發。

對佛像應該當做佛來看待,恭敬尊重,斷除種種不敬,包括:對佛像的「好丑」妄加評論,將佛像當做裝飾物、置於不淨之處,進行買賣等。對法亦應如是發起恭敬,因為法是幫助我們解脫生死的車乘。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

佛教沒有「本命佛」的說法,佛像也不是護身符、轉運符、吉祥物,好好恭敬三寶、斷惡修善,才能趨吉避凶。真正的修行人不會貪圖外在的資財,卻有一些不懂得佛法的人借佛斂財,不懂得真正的寶藏在自己內心。

修行是修內心,不是修外境,佛像也是為了啟發我們的內心。譬如一張照片,它只是一張紙片,但若照片中有自己的親人,一見到內心就會生起親切溫暖的感覺。

無論男女,都不應把佛像當做飾物或護身符佩戴。佛像的作用是讓我們可以借助這個「像」而產生對佛陀的恭敬、尊重、信仰與效學之心。佛菩薩是我們修行路上的師長、榜樣,依法而行才是真正的皈依。佛像宜虔誠恭敬供奉,不要隨意戴在身上。

關鍵是:什麼表現算「足夠虔誠」呢?如果行為上做不到,那就只是給自己找一個藉口而已。若行為處事都憶念三寶、謹慎因果,戰兢惕勵、如履薄冰,那才是真正得到了佛菩薩的加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八種後悔

過去有一位雲居大師,曾經說過人事上的八種後悔,勸告...

「捨身心求往生」與「求加持痊癒」矛盾嗎

問: 印祖說過,當人重病時,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壽未盡...

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為僧,除了個人的修證解脫、播種解脫種...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滅之相

那麼現在也有二寶,現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寶,不承認僧寶...

如何理解煩惱即菩提

菩提是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係從有知或覺之義的...

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之一》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這回事嗎

問: 師父,我遇到一個疑團,大家一些學佛的去往生,...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輕毀出家人會成熟極重惡報

佛曾經說:任何眾生如果對身披袈裟的比丘產生恶心,因...

每天都給自己一個檢驗

說到修行,實在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去體會。我剛出家的...

最殊勝、最有效果的供養

一直以來有善士發短信、郵件和打電話表示願意供養我,...

眾生和佛的因緣深到什麼地步呢

今天我們的內容是講到了緣起門的第二個理念,就叫做宿...

在家佛弟子如何盡善盡美完成孝道

問: 在家佛弟子如何盡善盡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師答:...

面對無常,我們應該怎麼做

問:親人去世後,我很難過,怎麼樣才能走出失去親人的...

佛陀開示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葉菩薩問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

孔夫子生在春秋時代,這個時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後期,...

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

問: 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

怎樣去圓滿落實菩提心

發了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之心,怎樣去圓滿,去落實...

水牛含淚下跪求饒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場工人,拒絕宰殺一隻跪地求饒的大...

極樂世界是物質世界還是心靈世界

可能我們學哲學,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

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

言惡作者,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果假...

吃動物的肉,遲早要還的

業障越來越重,智慧就越來越薄,福報就越來越淺。於是...

真正有實力的人何須炫耀

一壯小夥牽了一價值百萬的純種藏獒出來遛彎。逢人便炫...

【推薦】太能算計的人,實際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

【佛教詞典】阿賴耶識所緣轉相

【阿賴耶識所緣轉相】 p0780   瑜伽五十一卷四頁云:...

【佛教詞典】持素

(術語)持素食之法。即不食肉食也。...

【視頻】拿佛法僧對照一下就叫修行(夢參老和尚)

拿佛法僧對照一下就叫修行(夢參老和尚)

【視頻】惠空法師《參話頭正確的態度》

惠空法師《參話頭正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