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您的繼承人培養好了嗎?

2015/10/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您的繼承人培養好了嗎?

古今中外,「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無一例外。尤其是對於企業家對於接班人的培養,已經成為很多富豪最頭疼的事情,其重要性甚至遠勝於財富的擴大,因為孩子不僅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也是決定家族企業未來的最旺盛的生命線。

西方的富豪家族非常重視接班人的培養。著名的高爾文家族,創始人從賣爆米花創業到成為摩托羅拉公司董事長。他認為「人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對財富接班人的培養花盡心血,把獨生兒子鮑勃經常帶在身邊,並熱切地希望兒子進入企業界,細心地回答兒子提出的企業問題。兒子長大後任命他為摩托羅拉副總經理,放手讓他去領導一個家族企業,後來又任命他為總經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還要培養第三代財富接班人,當鮑勃帶著自己的兒子克裡斯去看望因病住院的高爾文時,他看到孫子的成績激動了。

沃森家族的獨生子托馬斯·約翰·沃森曾是個花花公子,但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頭金不換。小沃森繼承了父業,把IBM的計算機事業推上峰巔。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對獨生子埃茲爾恨鐵不成鋼,埃茲爾是個面慈心軟的人,面對父親說一不二的「絕對帝王」作風,聽任擺佈,最終成為悲劇根源,英年早逝。孫子組成「紅粉兵團」進行逼宮奪權,曾一度使家族中興,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轍,最終福特公司董事長由外人出任。開創了美國企業界將家族企業大權傳給非家族人的先例。

所以,很多企業家真正憂心的不是市場的開拓,而是孩子的培養,簡直到了心急如焚的地步。因此,如何教育孩子,使富裕的道路繼續走下去,而且走的更長,更久遠,需要遠見卓識。我們來從8個方面簡單探討一下。

第八條:在事業管理方面

管理者要有一套長遠的資產傳承規劃,需要專業的理財顧問或私人理財顧問來協助完成。要建立一套企業靈魂傳承的系統。一個企業,要想真正的長治久安或者傳十代、八代,它一定要有一個靈魂。立德可以傳十代,立言可以傳五代,如果只是立功的話可能傳不過三代。

每個偉大的家族背後,都有偉大的目標。追求卓越、不停進化是他們成功的前提。我們要從「延遲享受」「從長計議」「謹慎投資」等理念中回望自身,開闢出時下國人繼承並延續家族財富的道路。

能否富過三代不只是家庭、家族及企業的繁榮問題,實質上與國家、民族、社會密切相關。優秀人才輩出才能富過三代。財富是優秀能幹的人才創造的,也只有優秀能幹的後代才能更好地繼承、保住和增值財富。守業比創業更難,因為創業者大多從青少年時期就經過磨礪,從而錘煉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才能,使他們能夠成就大業。而其後一代面對的是已經富裕起來的家庭,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難,很難懂得財富來之不易,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很容易敗掉家業。因此,沒有人才輩出的家庭難以富過三代,沒有人才輩出的企業難以長盛不衰,沒有人才輩出的國家難以興旺發達。

第七條: 重視培養孩子的艱苦奮鬥的獨立精神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不英雄。

經過世代相傳之後,為什麼有的家族依然富有,而有的家族仍然一貧如洗?

秘密很簡單:富裕的家族懂得從長計議,延遲享受。但是,談論「遠見」是一回事,具備有「遠見」的眼光又是另外一回事。它的意義通常體現在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上:為了明天的事業而放棄今天的利益。

國外做了一些研究,給孩子們棉花糖吃,他們可以馬上就獲得1顆棉花糖,但是如果他們願意等待些時間,就能獲得2顆棉花糖。孩子們非常躊躇,他們煩躁不安,努力剋制著自己不去拿糖果,因為他們知道,兩顆糖果比一顆更誘人。

在這項研究中,大多數孩子能自我控制3分鐘。有30%的孩子能控制15分鐘,然後得到了兩顆糖果。這些孩子長大以後,發現那些不能等待第二顆糖果的女孩的行為習慣和學習上通常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分數都很低,專注力很差,甚至和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很脆弱。那些可以等待15分鐘的孩子,SAT分數比那些只能等待30秒鐘的孩子的分數要高出200分。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要麼立即就給10來歲的青少年1美元,要麼一週以後給2美元。他們發現孩子們長大後,那些自律性差的孩子,事業上沒有顯著成就,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體重。

對19個月大的孩子做能否延遲滿足的測試。如果他們能夠做到,似乎注定會成功;如果不能做到,可能會在監獄中或者救濟院中終老一生。

西方在這一點上做的比較好:他們不少人縱然是潑天之富,一般也不任由子女揮霍,而是鼓勵子女獨立,引導他們自己創業。像世界比爾。蓋茨、巴菲特,均將多數財產捐獻給了公益事業,使子女們依賴性大大降低,自立能力反而全面加強。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非常重視子女的獨立培養,其財富家訓是:「人生只有靠自己,靠誰也不行。」

第六條: 遠大的志向

在大多數人看來,能繼承一筆家族財富無疑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它會為我們鍍上一層金光,時刻在普通人群中散發「幸運」的光芒。然而管理家族財富的實踐者卻告誡我們,財富一旦冠上「家族」的標識,就不再是揮霍享受的代名詞,而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財富的世代傳承不是製造「不公平」的方式,而是一個家族不斷追求卓越的要求。

所以,有遠見的企業家,要培養孩子心懷天下的志向。當孩子志在君國時,不僅能發揚您龐大的家業,還能成為新時代的聖賢,青史留名,有什麼比培養一位服務於人類的聖賢更能光宗耀祖的呢?

第五條: 重視勤勞節儉

如果孩子繼承了勤儉的良好家風,就會懂得惜福、培福,自然家道興盛長久。但是,富了的新貴們早就把如何揮霍設計得精緻至極,以至於富二代練就了一身「吃祖宗飯」的本領,不思進取,坐吃山空。據說,上海有人花天價把六七歲的孩子就送到貴族學校學習高爾夫,惹得美國人把這種事情登到《紐約時報》上,讓大家看暴發戶的熱鬧。

在美國,報紙上常有討論:富裕家庭如何向孩子解釋家裡的財產?許多富人特別注意不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富人,以防他們小小年紀就因為覺得有依靠而不思進取。有些家長會讓孩子覺得家庭財富和自己無關。更有比爾蓋茨、巴菲特等大富早早把財產捐了,並教孩子做做公益事業。還有一些家庭,乾脆自己掏腰包,讓孩子去非洲、拉美、南亞的貧民窟當志願人員。

第四條: 培養孩子的大局觀念和團結精神

因 「迪斯尼世界樂園」而著名的迪斯尼家族,創始人在事業未竟時去世,留下一個龐大的財富家族。家族內部派系之間開始爭權奪利, 「三駕 馬車」轟轟隆隆地開過來,另有數名「游擊隊員」也卷進紛爭之中。女婿與侄兒大動干戈,最終侄子小羅伊一手遮天獨攬大權,糾集朋黨,將迪斯尼公司的觸角伸向歐亞。

而與其相反的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羅斯柴爾德金融家族,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和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歐洲各大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他們主張「要堅持家族的和諧。」認為「只要你們團結一 致,你們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

家族和諧,不僅是禮數上的要求,更是家族財富得以維持的基石。富裕興旺家族所共有的秘密是「從長計議、自我約束、推遲享受以及進行審慎的投資」。家族財富的獲得需要時間,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與犧牲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所有家庭成員具備合作和奉獻的精神。

很多人把財富的積累比作滾雪球,而家族財富的積累和傳承更像滾線球,團結的內力加上正確的方向,線球會越滾越大。反之,如果外力是抽離的,線球則會越來越小。

第三條: 注重對子女的能力和智慧的培養

「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難。很多家族已經傳世幾百年甚至更久,他們承受數百年的時代變遷、朝代更迭的巨變而依然屹立不動,這需要秉持內部獨特的價值觀、充分的耐心,以及穿越時光的遠見與智慧。

「家族財富」的概念在中國消失了30多年,改革開放多年後,當歷史再次創造條件讓財富聚集到一起時,實際上也是開始思考、籌劃如何將這些財富世代傳承下去的時候。管理家族財富需要犧牲與奉獻、計劃和節制、智慧與勇氣,是另一種修行,無論是創富一代還是繼承者,都需要對財富管理有更清晰的認知與判斷。

有三百多年曆史的牟式莊園的創始人牟墨林,出身於居棲霞四大望族牟、林、郝、李之首的書香門第,祖上讀書取仕,有幾百年家族文化的熏陶,而自己卻要耕讀世業,這將如何進行運作呢?他身懷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博覽群書,讀懂了商祖范蠡,將讀書取仕的牟氏文化運用到「耕讀世業」上去,從而將牟氏文化推上新的頂峰。

富起來後,牟墨林沒有像其他財主那樣把自己看成大、強、貴,到處橫行霸道,把這份財產看成是「盈」,整天昏昏然。而他「暴發」後仍然把自己看成是小、弱、賤,把這份財產僅視為「家業還未成功,尚需繼續努力」的本錢。這就是他與他人最大的不同之處,使他闖過財主不過三代富的關。

第二條: 鼓勵後代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用善心關愛社會

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內容非常豐富,如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佛家的行善積德,老子在《道德經》中所宣揚的道德至上等。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儒商正是這根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脊樑,「行善積德,以德聚財,以民為本」是他們終生奉行的座右銘,是闖過三代富翁的必備條件。

老子《道德經》云:「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財富如同長江猛漲的江水,如果你能將其流量控制調在70%上,多了讓它流出,與溢洪道保持相平,這樣,水源不但充足,壩堤也牢固,你可長用不衰;如果你貪財,讓水一直漲,還加上閘板,將水儲到100%滿,看起來財產是多了,但是你的德行沒有足夠的承載量,很快就會壩塌水庫被衝垮,變得一無所有。所以承載七成,以佛家來看,這是一種玄機,也是你確保家業永遠興盛的財產極限,物極將必反。

牟式莊園創始人就精通這個道理,面臨先人留下的財產,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去進行操作,在發家五大關口上,一路過關斬將,一路順風,終於「暴發」成中國佃作第一大財主。在連續三年的大災中,廣大饑民「易婦、易子而食」……為了解救災民於水火,他不顧個人安危,以大慈大悲,大公大德之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畜力和財力,承擔著生命的危險,跨越150里山路,幾百里海路,到關東販來了救命糧,被百姓稱為活菩薩。

創始人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翁,他開創的石油王朝在美國壟斷地位達85年之久。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維持家族事業的同時,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業上。

審慎的富人應當對在孩子身上花錢進行克制,從而培養他們堅韌的品格,這樣他們就能「找到他們自己的方式」或者「自食其力」。為了不侵蝕自己的孩子,許多慈善者將他們的財富捐贈給慈善機構。讓孩子意識到一切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掙來。而要成為精英,就須有「領袖才能」,主要體現在和百姓的溝通能力上。所以,精英教育強調的是如何了解下層社會,幫助更多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小圈子裡吃喝玩樂。

第一條: 良好的德行培養

中國傳統文化是根教育,「德」是孩子未來發達的土壤,德行有多少,決定了孩子的承載力就有多大。當孩子明白孝敬父母是最大的積福,尊師重道是最大的開慧時,就會打通自己的福慧二脈時,自然就能頂天立地。

歷史上有很多大家,能夠洞察「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教導子孫要謙卑退讓、捨財不貪、克己利人,因此,他們的家業承傳了百年,甚至千年。

曾寫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名句的北宋名相范仲淹,小時候家境非常貧寒,讀不起私塾,只好到寺院讀書。在冬天,他只能煮一鍋稀飯,並將結冰的稀飯劃成四個格子,每頓飯只吃兩格,過著「斷齏劃粥」的艱難生活。

他學習刻苦努力,考取了功名,並做了大官,甚至做到了宰相。但是,他並沒有因此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想到還有很多貧窮的人上不了學,吃不飽飯,就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興辦義學、興辦義田,照顧了300多家的人口。在晚年時,兒子們勸他在京城選個好地方建造一所花園宅地以便年老時可以享用。但是范仲淹卻說,京中各大官家的園林已經很多了,誰還會不准我去游呢?為什麼非得有自己的花園才能享樂呢?所以,范仲淹一生出將入相幾十年,生活非常節儉。

范仲淹毫無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種,八百年來不斷地開花結果,無意之中為子孫萬代謀福利,成為行善的典範,受世人的敬仰讚頌。

他的子子孫孫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孫保之。中國歷史上大福大賢之人,第一個是孔夫子,第二個是范仲淹。

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所以,家長要培養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質,如勤勞正直、遵紀守法、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好學奉獻、心繫社會等,對家族興旺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家庭是人生第一課堂。

【附】《範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轂恩;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這首《家訓百字銘》以朴實無華、言簡意賅的文字,提出孝親尊師,敬長懷幼、憐貧恤孤,遜讓睦鄰、慈悲博愛、禮讓謙恭、廉潔簡約等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訓誡和教化,充分反映了范仲淹一生「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的人生準則。他的「忠恕」思想和因此而形成的「範式家風」,澤遺後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常念佛及觀音聖號,決無產難之苦

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之苦。或一...

兒女之賢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間,數十年光陰瞬息即過,若或虛度,則欲再得此...

職場中與人相處之道

人,無法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推薦】危機是人生的常態,不要懼怕危機

聖嚴法師曾在金融風暴期間鼓勵台灣企業家,在面對各種...

孩子學習差怎麼辦

問: 我們家孩子10歲了,上2年級,現在在學校簡單的加...

人生的試金石

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一次火災中被毀之後,人們在廢...

父母的教訓和責罰

居則致其敬的意思,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無...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實成功並不難,難的是在紛亂複雜、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我今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

【推薦】依止普賢之德修學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

療心的藥方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 溫柔半兩、道理三分、 信行...

用功和修行

今天講一講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為很多同修都在問,...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

【推薦】沒有什麼比老病死的衝擊更大

回老房子。一層樓貫通的走廊盡頭,陽光斜灑一地,祖父...

心態決定獨木橋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一天,幾個學生向他...

粉碎你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理智與快樂的殺手。 粉碎恐懼,乃至恐怖,這是...

賢母才能培養賢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眾生的過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國...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邪淫在《俱舍論》四種更廣的定義

問: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

學佛應有的態度與認識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師:欲得佛法真實利益,...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佛教詞典】無根樹

(雜名)七女經曰:七女告帝釋曰:願與我輩願,帝釋許...

【佛教詞典】社

(一)古代土地神之稱。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

【視頻】妙境法師《求生淨土的人,要注意怎麼叫做心不顛倒》

妙境法師《求生淨土的人,要注意怎麼叫做心不顛倒》

【視頻】2022年法師們的新年祝福

2022年法師們的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