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克服交流障礙

學誠法師  2015/10/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克服交流障礙

網友:法師,我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也許應該結束了,可是和周圍人的關係總是好不起來,我十分痛苦。現在有些人去找心理諮詢師,我應該去嗎?師父,我該怎麼辦?好害怕!

學誠法師:在遼闊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其中的微小光點。視野放大了,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就會發生變化;心放寬了,煩惱也就小了。

網友:師父,由於弟子的不智慧不善巧,做事太主觀太強勢,給別人以及團隊帶來了很大的煩惱和困擾。事情還是要繼續,弟子應該怎麼辦呢?結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解。

學誠法師:調伏了內心的煩惱,事項上的分歧就容易解決。對同行要多觀功念恩,多包容。

網友:師父,「沉默是金」這句話有道理嗎? 應該如何理解?

學誠法師:每一種說法,都是對應某一個問題而產生,不是絕對的。

網友:師父,弟子不知為何,與人交往交流時總是很拘謹,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如何對治?感恩師父!

學誠法師:與人交流很拘謹,是對自己有顧慮,對他人有隔閡,歸根到底是想保護自己。改善的重點並不是外在的話多話少,而是要有一顆時時處處學習的心。

網友:師父好!前幾天同學小聚,今天有個要好的同學告訴我,大家都說我變了,變得不愛和他們交流了。我以前也不太愛說話,這次聚會感覺也和以前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自己真的變了,還是他們覺得我信佛以後對我的關注多了。至少我做得不好,讓大家誤以為學佛的人會變成這樣。師父,我一直以來都不愛和人交流,和他們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即使有也是幾句話就聊完了。我挺困惑的,我不想讓別人誤會學佛的人會成為我這樣,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學誠法師:話多話少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心要好。內心是真誠、關懷、欣賞,還是虛偽、冷漠、排斥,別人是能感覺到的。

網友:師父,我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存在一些障礙,該怎麼解決?

學誠法師:理解源於了解,想通源於溝通。最有效的溝通不是言語,而是同做一件事。

網友:師父,我的表達溝通能力一踏糊塗,咋能提高啊?

學誠法師:溝通能力不足,要從用心上下功夫,放下自己心中太強盛的自我表達的想法,多去關注別人需要什麼,將心比心、待人著想。溝通,是說對方能聽懂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

網友:感恩法師,我平日裡喜靜,對於煩雜的事情內心有一種抗拒感,下了班不想跟別人出去吃喝玩,只想回家安靜的學佛或者幹其他自己的事,可這樣卻顯得不太能融入周圍,這算不算一種執著呢?我應該怎麼辦呢?

學誠法師:和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鍵在自己的心態。尊重贏得尊重,包容贏得包容,內心不要對他人產生排斥,不要有自以為是的清高,與人相處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福業與波羅密有什麼差別

問: 請問尊者,什麼是福業?什麼是波羅密?它們兩者...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知歸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問: 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

「不捨一法,不受一塵」該如何理解

問: 師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經義,「佛氏門中不捨一...

聖嚴法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

實話實說比吹噓更容易得到工作機會

有人認為我們處在公關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時間很短...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來人類該何去何從

問: 現代的社會科技發達,高科技跟計算機代替了人力,...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問: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師答: 阿彌...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把戒持好,自然有護法神護你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大家要好好發心用功,不是開玩笑...

細行能成萬法 從看花開始學佛

現代通南懷瑾居士,有一次談到他少年時代,一心想學劍...

趙朴初《寬心謠》

趙朴初先生92歲時寫了一首《寬心謠》,讀來發人深省:...

要平息憤怒,必須捨去對他人的懷恨

常常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就是對的...

聖嚴法師:不要讓人生空虛無奈

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下班,...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

在春節給父母磕個頭

孝道是我國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為先;天地之性...

為何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十萬億佛

問: 極樂世界的人何以只須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他方...

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

沒有先學戒,定慧也是無法生起的

《濟緣》云:今越次而學,行既失次,入道無由。 這一段...

大安法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擺脫焦躁心態

問: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無論念佛還是為人處...

佛說骨節煩疼因緣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大比丘眾隨侍在側,皆是...

聖嚴法師《話頭是什麼?》

話頭禪的修行,是以一句話頭來達成下列目的:第一、話...

這樣的人心特別狡詐和陰險,而且城府很深

隨煩惱二十:諂者。 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

當出家人的媽媽是種什麼體驗

都說出家要辭親割愛,可不要以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媽...

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出家因緣

王舍城中,住著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羅門,精通一切書論,...

【佛教詞典】大乘經(Mahayana sutra)

Dachengjing   大乘佛學經典的總稱。又稱大乘修多羅...

【佛教詞典】香光莊嚴

指念佛三昧之作用。念佛能莊嚴行者,譬如香氣之染人,...

【視頻】為什麼要懺悔

為什麼要懺悔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新韻傳音)

南無地藏王菩薩(新韻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