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把佛友當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夢參老和尚  2018/08/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把佛友當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如果學佛了,大家都互稱師兄,也稱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標,是為了學佛,是為了修行,不是為了拉幫結派,也不是為了攀緣。大家心中有個共同成長的目標,這樣關係才能長久。

有的人把佛友混為朋友,並不讚嘆,朋友總是世俗化。佛弟子之間,談論得更多的,是佛法,而不是別人的婚姻、感情、事業,這些都要遠之,可以給他建議,但不能插手。這樣就夾雜了,不純了,以後慢慢地就有煩惱。

有的人進入某些團體,就想著跟誰特別好。世俗上可以特別好,但在佛門中,應該平等相待,不要有特別。靠太近了,就會有怨,朋友好起來可以兩肋插刀,如果有怨恨了就有煩惱了。有這個想法,就是染污。如果把佛友當成朋友,是很可惜的,最後連佛友都做不成了,要謹慎。

還有,不要以世俗的觀念來看佛友。不管你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不管你有錢沒錢,都一樣平等。佛陀是太子出家,歷史上皇子出家的,實在很多。比如說達摩祖師,龍樹菩薩,尤其是印度那裡特別多。中國也有,梁武帝也出家,還有唐朝的宰相裴休也送子出家,他兒子是翰林,出家後法名法海。

這說明什麼?進入佛門,就要放下世俗的成就,世俗事業再大,有佛陀大嗎?當然,在世俗有成就,也是福報,也值得讚歎。但在修行的高度,是應該平等。只有這樣,才能生起對法的信心,而不是來佛門了,還在攀比。

佛友之間,不談是非,不談世間的事情。要知道,道友很難得,這個叫同行善知識。如果修行,只有你一個人,能修得下去嗎?肯定不行。要有善知識,其中教授善知識,護持善知識,還有同行善知識。

然後你在想,你身邊學佛的多,還是不學佛的多?所以要珍惜啊。在城市,年輕的道友多,有共同話題。那如果跑到偏遠鄉下,學佛的都是老太太之類的,你說你能有多大的信心堅持。

要把道友當成寶貝來看,大家來共同護持一個道場,要珍惜。你有世俗的事情,可以跟世俗人談,好不容易遇到了道友,就好好談佛法,談修行,有的人到了寺院,不談佛法,就談世俗,這就是顛倒。

弘一大師說,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人和人的關係就是如此,淡淡的就好。如果真的在修行的,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不用太多的話。如果不在修行中,說太多,心靈也無法靠近。所以到道場後,盡量少說話,多念佛,多看佛書。

有的人親近師父,但一靠近師父,就容易觀察師父的過失,結果不僅得不到加持,反而造業,這也要明白。為什麼會觀察過失,因為靠得太近了,加上自己業障重,看不到功德。這也很糟糕,就容易染污了內心。

道友之間,關係要清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以佛法為橋樑,這樣才能長久。要搞是非,搞人我,搞世俗的人情,那就到世俗中去。當然,也不是說學佛了,就一定裝得很清高。心懷感恩,報恩道友的心,是要的。行動上也可以做,去關懷道友。但在心理要明白,彼此是道友,是為修行而來,不是為攀緣而來。

學佛人互相之間稱「蓮友」,意思是像「蓮花一樣的朋友」。這實在是最吉祥、最美麗、最尊貴的稱呼。

一個人一生能擁有一個像蓮花一樣的朋友,可謂幸福滿足;如果我們被別人稱作是蓮花一樣的朋友,可說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與讚美。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若有錢即是朋友,無錢不是朋友,則是被金錢所染。有權時高朋滿座,無權時一個不來,則是被權位所染;順我之情即是朋友,不順我情即不是朋友,則是被情感所染;讚同我就是朋友,反對我就不是朋友,則是被知見所染;經常聯繫即親密是朋友,長時不聯繫即淡漠非朋友,則是被時間所染……

《觀經》說:「若念佛者,當是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芬陀利花是大白蓮花,蓮中極上。佛以念佛人為蓮,觀音、勢至二大菩薩為此蓮之友,故稱蓮友。可知蓮友第一稱乃是觀音、勢至二大士。

真心普願、恆願一切眾生念佛成佛,不論其貧富貴賤、作恩作怨、逆我順我,常做此想,是即蓮花之德,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夢參老和尚:能聽聞佛法都是有福報的

這個世界將近有六十億人口,究竟皈依三寶的有多少?這...

初學佛法的應怎麼學

問: 初學佛法並有志於出家修行的人應該先讀什麼經?...

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見到我抱怨說: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呀! 我...

家人都不信佛,並反對自己學佛該怎麼辦

問: 請問師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對我學佛,很...

學佛就是要出離苦惱

現在常有很多人來找師父開示,我問開示什麼?他說他要...

學佛從皈依三寶開始

我們學佛要從皈依佛法僧三寶開始。 皈依是什麼意思呢?...

學佛的四大因緣,你屬於哪一種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在輪迴中不知道漂泊了多久,...

親人對佛法牴觸,如何隨順他們

問: 身邊至親人如父母,十分牴觸修學佛法,讀誦禮拜...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地藏菩薩手裡的如意寶珠有什麼作用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咸見如是種種雲雨。亦聞如是諸...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你過去的業障現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給你做障礙,...

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對,一對就是合而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

佛法的興衰取決於我們知見的正邪

我們反思、反省,我們捫心自問,這麼多年來我們都在做...

聖嚴法師:如何能明心見性

惠能大師謂惠明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

這部經是我們的救命真經

這部經在我們一般的說為救命真經,這個救命啊,不是救...

趴身鋪路 所求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為了使眾生人人幸福快...

誡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若或心起雜念,即時攝...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感受清涼智慧【圖】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一起感受清涼智慧...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說:眾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聖嚴法師:忙人時間最多

在座的居士們,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還能夠安排時間...

印光大師: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 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婦一有...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是何含義

問: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是不是說,你有什麼...

【推薦】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因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個下雪的晚上。農村有戶人家,半夜裡有人敲門。主人...

【佛教詞典】偏空

偏重於空,指小乘所說的空理。...

【佛教詞典】使非親尼浣羊毛戒釋名

亦名:使尼浣擗毛戒釋名 子題:擗 行宗記·釋三十捨墮...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十通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十通品》

【視頻】淨界法師《優波鞠多尊者教導弟子》

淨界法師《優波鞠多尊者教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