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的三個要點

希阿榮博堪布  2015/01/25  大字體  護眼色

修行的三個要點

修行有三個要點: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慧。這個順序,也正是修行的次第。

第一步,要生起出離心,即厭倦輪迴、希求解脫之心。

許多人會想,這不是消極避世嗎?其實,怎樣是消極,如何是避世,這都值得去思考。一頭扎進名利財色中,裡裡外外應接不暇,不一定就是在積極負責地對待人生。至於避世,社會關係簡單、生活簡單算避世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呼朋喚友、紮堆湊熱鬧的。文明發展到今天,人們應該學會尊重多樣性,接受別人選擇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畢竟人生各有因緣,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同樣的喜好,都走同樣的路。

我們回過頭來談出離心:輪迴指的是陷於煩惱之中以缺憾、局限為最大特徵的一種生存狀態,厭倦輪迴,就是厭倦了缺憾、局限、煩惱的無盡循環。煩惱這個詞真是妙,說盡了人心的不得安生、無可奈何。然而僅有厭倦還不夠,還要希求解脫。心生厭倦容易,心向解脫難。煩惱是生生世世熏習成癮的,沒有決心、毅力和正確的方法,如何輕易能戒掉?又有幾個人能意識到自己煩惱成癮?佛陀說,要先看到輪迴的「苦」的本質,進一步知道苦、煩惱都有其原因,通過聞思修行佛法去滅除苦因,才能遠離痛苦煩惱,得到身心自在之樂。

第二步,在出離心基礎上生起菩提心。

不僅僅滿足於個人的超脫,而是希望一切眾生安穩快樂、永斷煩惱,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而精進修行,通過佈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羅蜜不斷完善自己的修持,並幫助教化眾生。發菩提心重要,是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修行者對空性的見解和證悟能否圓滿究竟。

第三步,證悟空性,在菩提心的攝持下逐步圓滿聞慧、思慧、修慧。

空性的話題,有些人很忌諱,不理解也不打算接受;另一些人卻很喜歡談論,而僅僅止於談論:這兩種態度都無法讓人真正接觸到佛法的精華——般若空性。證悟空性的智慧雖說是我們自家的寶貝,不待外求,但是沒有聞思修的鋪墊啟發,智慧是很難顯發出來的。不重視建立正見,更不願意實修,只把些似是而非的話頭拿來空談,這樣是誤己誤人。

現在學佛的人當中,能靜下心來聞思的人不多,肯實修的更少。為什麼?主要是沒有真正的出離心。表面上學佛,心裡還抱著世間八法不肯放鬆,護親伏怨,搬弄是非。縱然聞思,也是得少為足,稍懂一點名相,便迫不及待要炫耀,人前人後架子十足。殊不知文字上的理解若不通過實修串習內化,文字就還是文字,你的煩惱還是你的煩惱。學那麼多,卻沒怎麼往心裡去,煩惱照舊,是非日增,著實該慚愧。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修行可以從善護身語意、遠離十惡業開始,行動上盡量避免殺生、盜竊、邪婬等惡業,言語上盡量避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盡量遠離貪心、害心以及執著恆常或拔無因果等極端見解。所謂「生活即是修行」,在我看來也就是這樣,把佛法的正見落實到起居應對中,在日常小事上也謹慎取捨因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在修行的路上,要學會自我激勵

外面的天氣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為生計奮鬥我們到高...

不起煩惱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修行的目標,是熄滅貪...

【推薦】為何越修行習氣卻越嚴重

我們的習氣應該怎麼對治呢? 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敘悟由,而曰:不信有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星雲大師《相互體諒》

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樂,一起...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

覺樹根株。教門頭首。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菩薩悟...

維摩詰之美:十八條在家居士的榜樣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維摩詰,...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

為什麼會常常看不起身邊的人

問:師父,我發現自己有一個毛病,就是常常會看不起身...

積極護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與現代放生之亂象 據經典記載,救護生命是...

地藏經消業障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

21種口業與形成的災禍對應因果

1、說髒話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愛說刺激的話的人容...

白骨觀實修法

一般人忌諱白骨觀這幾個字。修白骨觀,不單純為了修不...

宣化上人:妄想是修道人的絆腳石

學佛法的人,一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消除殆盡,不讓它...

【推薦】中醫博士論性開放的毀滅性後果

當人們對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見怪不怪,當色情文字甚...

吃這些東西不得病才怪

現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學的東西,它的...

環境惡化的根源

第四個問題談一下淨土文化與生態平衡。為什麼我們要談...

維生素功能對照表

眼睛乾澀: 缺維生素A、胡蘿蔔素 口臭: 缺維生素B6、...

宏海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講) 好,諸位,我們一起合掌。 還是依舊,先念...

懂得取捨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中國禪宗的起源

少年時代的淨慧長老 我今天所講的禪,不是六度禪波羅蜜...

逆水而游最勇敢

小和尚對老和尚抱怨:坐在禪房裡念經多舒服,為什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