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想趨吉避凶,就要調伏慾望

淨界法師  2014/10/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想趨吉避凶,就要調伏慾望

儒家思想認為什麼是好人?善於克制自己的慾望,能夠啟發道念。他今生通過學習,努力改變自己。什麼叫作壞人?他也不好好學習,放縱邪惡的慾望。

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把過去生的福報花完,盡情享受,來生只有三惡道一條路可以去。放縱慾望的結果,臨終時一定起顛倒,我們今生好好地修學,臨終就能保持正念。好人就是能夠克制自己的煩惱,壞人放縱自己的煩惱,差在這裡。蕅益大師舉一個事相總結,故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舜是古代的明君,做了很多善事利益百姓;跖是一個大盜,統領九千人到處殺人放火,做了很多傷害眾生的事情,這兩個人生長在同一個時代,表示他們有相同的過去,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呢?利與善之間也。一個人的心住在慾望,為了追求今生的快樂。另外一個人的心住在善念,為了積集善業而努力。還沒有談到佛法,僅世間的聖賢之道已經知道,人要離苦得樂,趨吉避凶,就要調伏慾望。

佛陀在經典裡面說,一個人的心如果放縱煩惱慾望,就算造了很多善業,因為心是墮落的,會到三惡道得果報。善業讓人活得快樂,但是內心狀態決定六道的升沉。現在很多狗被主人養得很快樂,但畜生道是卑賤的果報。有的人放縱煩惱,但是積集很多佈施的善業,做很多義工,善業會在卑賤的果報裡面表現。他不能得比較尊貴的人天,乃至佛菩薩的果報。可能墮落成畜生做一個大蟒蛇,或者做鬼王去享受善業的安樂果報。包括六道的十法界升沉是依靠心理素質,所謂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生命整個大方向的決定權在於內心的素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貪利養的提婆達多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時,阿闍世王非常恭敬提婆達多,除了...

向閻羅王獻財

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問: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大安法師答: 我們要...

因小失大的商人

從前有一個生意人,借給人家半個銅錢,那個人好久都沒...

念佛是除業障最好的方法

淨土法門本來就是大乘佛法,所以這個往生善知識,他就...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過去,佛陀曾生為馬王,名叫驅耶,常在海邊渡引漂流之...

造了罪業後,生命中會產生兩種影響

既識起因,能感後習,一、感種類相續而起。二、招苦報...

捨卻貪愛,戒除貪慾

有個朋友炒股,股齡也有幾年了,在市場上積累的經驗和...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

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

因果不是宿命

佛門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便以為這是宿命論...

人生有些苦連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

有的人說我一輩子感到很快樂,我沒感到痛苦。其實,人...

受戒與不受戒的差別

在家人通常說:心好就好了嘛,受什麼戒嘛,不受戒與受...

對於一切聖人賢人、我們不要隨便批評

佛所說的法,你信這法,卻去謗那法,這都是滅法。如果...

學會忘記,就那麼簡單

對於已經錯過的一些東西,或許不用再試著去挽留,錯了...

人生不會總倒霉

人皆可聖。你們一再稱我是經營之聖,我決不是什麼聖,...

《雜寶藏經》白話

雜寶藏經 卷第一 十奢王緣 第一 往昔人的壽命在一萬歲...

聖嚴法師《出家人的孝道與責任》

許多父母認為子女出家,比往生還令人難以接受。他們寧...

以牙還牙的報復,只會結下更大仇恨

只要我們以一顆善心來對待別人,就能與人結下善緣,從...

學佛人的五種種性

在唯識學,它把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人,分成五種種性:...

一億村的故事

以前有個名為一億村的地方,擁有一億元財富的人,才有...

命運只是因果報應的日程表而已

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受果報,時時處處又不斷在種因、在結...

宏海法師:淨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緣殊...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就是人的生命從何處來,向...

去除體內濕氣的十八法

人體的病來源於身體內的濕氣 一、濕氣:萬惡之邪 現在...

【佛教詞典】塵勞

(術語)煩惱之異名。貪瞋等之煩惱,坌穢真性,勞亂身...

【佛教詞典】雪山部

梵名 Haimavata。音譯醯摩跋多。又稱雪山住部、上座弟...

【視頻】護生卡通:萬物皆有靈性

護生卡通:萬物皆有靈性

【視頻】南無妙吉祥菩薩(普壽寺)

南無妙吉祥菩薩(普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