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淨土法門要發起出離心

2014/01/15  大字體  護眼色

修淨土法門要發起出離心

沒有體悟到「無我」(大乘中觀學派稱之為空性)的人是極苦的。凡夫有苦,卻沒有苦聖諦,他在「苦——作惡——苦——作惡……」這樣的惡性循環中終其一生。其間,不論他得什麼樣的福報(權勢地位、名聞利養等),都無助於他解脫這苦,甚或說那名利福報會阻礙他解脫,令其迷上加迷,得意忘形之下,更兼一層失落,他永遠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修淨土法門,最重要的是發起出離心、厭離心。厭此娑婆(即苦),即欣彼極樂,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目標制導系統(據西方心理學家最新研究),他要活著,必須要有一個目標,這才能啟動他的良知、智慧、力量,最終完成解脫。同時,我們也知道,厭離心,也是獲得無生法忍的必要步驟。沒有厭離心的人,把此岸的一切都看成真實的,不但難以得到無生法忍,即便是一般的忍辱他也做不到。不能忍辱,持戒自然也是困難的,所以捨報後他再想得人天之身也是困難的,何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佛呢?

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忍之一字,意義重大。初入佛道的同修,自然不能期望他立獲無生法忍,(除非他能提取前世的修行經驗或有報通,或許能超越這些次第,但此等人何其少也。)他所應修的是「忍可」,出於對大師(佛)的信仰,忍可佛關於苦聖諦的教理,先認識到此娑婆世界實苦,無樂。正如小佛陀龍樹所說:「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試想,可不就是如此嗎?先忍可這些精湛的教理,雖然一時體會不到,也要不斷串習它,這樣慢慢就能生起厭離心。

用心理學家的理論來說,你先假裝,裝得久了,你就是真的了。所以菩薩內行無我,外觀法空,不管真的假的,先這樣做。末法時代,眾生根基令人擔憂,不能指望都能證悟空性,但如果運用適當的心理學技巧,達到與證悟空性相似的效果,或近似地生起了對苦的現觀,發起了厭離心,這也是值得讚歎的。

所以,修淨土法門的人,應學教理,知此岸(娑婆世界)苦實苦,畢竟無樂。知彼岸(極樂世界)樂實樂,畢竟無苦,則必有助於樹立信願,圓滿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這個才是往生的關鍵

現在汝等雖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這...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生生世世不相捨離

【原文】 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

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

大安法師:一念淨心即得往生,那還要念佛嗎

問: 有人說:《無量壽經》談一念淨心即得往生,所以...

我們能聽聞這部經,要感恩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看這個名稱,在...

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在東邊

有人問,阿彌陀佛的國土為什麼在西邊?這樣的問題回答...

淨界法師:淨土宗修學法要

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

奶奶病重念佛痊癒的經歷

從我記事開始,奶奶就信佛。記得那時候每隔一段時間,...

無視生命的苦痛 源於心靈的麻木不仁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宰我問孔子:爹媽死了,非...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脫

吾人因何而講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鬧鬼

問: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鬧鬼。 方海權...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

【推薦】方海權《日行一善》

一、行善積德篇 問: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淨慧法師《生活禪》

生活禪這個題目,可以說是天天講,年年講,月月講,總...

聖嚴法師《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問:台灣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許多年輕...

「摩訶薩」的七個意思

摩訶薩有七個意思,這是大菩薩的意思。這七個意思以前...

成功人士的11個好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功。有人想成功地減肥、學吉他,也有...

怎樣保護學佛人的信心

佛教講信解行證,如果沒有信,其他的全部談不上,解行...

了解放逸的源頭

現在人總想休息、放鬆,為什麼呢?因為太累了,這其實...

圖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著道德和慾望的衝突。特別...

遵式大師:校量念佛功德說

大般涅槃經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一切眾生。不...

退讓的智慧

漢代一個叫公孫弘的人,年輕時家裡十分貧窮。後來當了...

【佛教詞典】流轉愚夫由五相所縛

【流轉愚夫由五相所縛】 p0915   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頁...

【佛教詞典】立因

梵語 sthāna。為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等五因...

【視頻】一聲佛號一聲心(童聲)

一聲佛號一聲心(童聲)

【視頻】《佛說阿含正行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阿含正行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