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誠法師與江西佛教

2013/11/07  大字體  護眼色

一誠法師與江西佛教

一誠法師,俗姓周,法號一誠,字悟園。1927年農曆2月2日出生於湖南望城,1949年6月8日於湖南長沙縣(今望城縣)黃金鄉洗心寺禮明心法師剃度出家。1956年,到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常住,協助虛雲老和尚建設真如禪寺,同年11月,在廣東省南華寺受戒後返迴雲居山。1957年,於性福大和尚座下承嗣溈仰法派,為第十世傳人,法名衍心。旋得虛雲老和尚代傳觀本明一和尚法派,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傳人,法名常妙。

1985年升任真如禪寺方丈。1993年11月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1994年6月榮任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1999年擔任靖安寶峰寺方丈,2000年兼任江西省佛學院院長,2002年9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江西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北京法源寺方丈、江西靖安寶峰禪寺方丈。一誠法師一生在江西度過了40多年,為江西佛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主持修復祖師道場

雲居山真如禪寺自唐元和初年道容法師肇基以來,法燈長燃,時逾千載,乃歷代祖師之最勝道場,為海內外著名古剎。然而歷經滄桑,雲居山真如禪寺荒廢破敗,上世紀五十年代虛雲老和尚主持復建,因一誠法師能打石,遂用以建造殿堂。今日雲居山之「趙州關」石匾,即出一誠法師之手。當時一誠法師打石的情景,有一首《打石》詩寫道: 「鐵錘不憚巨石堅,斫方鑿圓總隨緣。寶殿巍巍根基穩,山門屹立趙州關。」[1]在真如禪寺的修復重建工程中,一誠法師負責圖紙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指揮,甚得虛雲老和尚和性福法師的賞識。

20世紀70年代,一誠法師主持修建雲居山上山公路。當時設備簡陋,加之山路崎嶇險峻,施工難度大,他不計辛勞,親自勘察、設計、施工,一應籌劃。因一誠法師擅長建築,當時群眾都尊稱他為「周工程師」。修路的經過,有一首《修路》詩這樣敘述:「搬石運土舊生涯,量曲取直籌劃佳。無愧眾呼‘工程師’,路通山外千萬家。」[2]1980年公路建成通車,造福一方,功德圓滿,在百姓中傳為佳話。

1980年,一誠法師與真如禪寺僧眾聯名上書省有關部門,請求恢復真如禪寺。1981年4月18日,一誠法師與悟源和尚等十餘人回到真如禪寺,恢復佛教活動和叢林生活,任真如禪寺知客,並負責修復藏經樓。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發表專文對真如禪寺開展的佛教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1985年9月,一誠法師被推選為真如禪寺方丈,全寺僧眾在他的率領下,加緊了工程建設,修復和新建了大殿、西禪堂、祖堂、虛雲老和尚紀念堂、方丈寮、趙州關、羅漢牆等殿堂建築,劃定山界、疏浚明月湖、鋪設從趙州關至山門之條石路,面積達10990餘平方米,塑造並安裝了大小佛像230餘尊,修整歷代祖師塔37座。同時,對寺中庭院、道路也進行了整修,全寺面貌煥然一新。

繼承虛雲老和尚宿願,中興馬祖道場寶峰禪寺,也是一誠法師肩負之責。江西寶峰禪寺,江右名剎,唐代禪宗祖庭,水潦和尚開山於唐天寶年間,南天八祖馬祖道一大寂法師靈骨舍利安葬寶所,名曰九龍薈萃之聖地。1953年,虛雲老和尚至寶峰寺,就發誓要修復此祖庭,然因緣不契,未能如願。1992年,一誠法師受靖安縣政府之請,駐錫石門,發願完成虛雲老和尚的未竟事業,恢復馬祖道場寶峰禪寺。

1992年10月,一誠法師參拜寶峰寺,當時見馬祖塔已被破壞,不禁當場落淚,隨後到寶峰鄉政府商談修復寶峰禪寺事宜,就落實政策方面向政府提了三點要求:一、把歷史上屬於寶峰寺的山林土地交給寺廟管理使用;二、把寄於寺內的中學妥善搬遷出去;三、把馬祖塔內的文物歸還寺裡。當時有關領導都答應了,於是便在當月迎進玉佛,住進僧人,開始了修復工作。

在修復過程中,一誠法師雖身居要職,卻日理萬機,每棟殿堂皆親自構圖設計,並隨時來寺解決具體問題,可謂勵精圖治,苦心經營,從而使一座座殿堂樓閣拔地而起。相繼修建了大雄寶殿、法堂、天王殿、客堂、雲水堂、禪堂、虛懷樓、雲海樓、虛雲老和尚紀念堂、山門及諸廂房等。尤其是江西佛學院教學大樓,佔地2200平方米,3棟3層,共計4600平方米,具有古建雄風。至1999年,各處殿堂及諸聖像完工,歷時6年整,全寺落成。如今修復後的寶峰禪寺形成了祖塔、殿宇、經堂、僧舍等組成的一套完整的建築群,規模宏偉,佈局嚴謹,工藝精湛,寺內古柏參天,樹木成蔭,花圃星羅棋佈,建成了一座園林式的寺廟。一誠法師如願以償,遂於是年秋季舉行開光落成典禮,全堂佛像開光,寶峰寺法燈復明,一誠法師陞座榮任方丈。

寶峰禪寺的重修落成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廖宇陽以詩致賀:「前瞻祖塔數年前,一片空山尚寂然;今日巍峨樓殿起,佛音梵唄普諸天。」[3]1999年9月12日,靖安縣縣長黃百文先生在寶峰寺全寺落成佛像開光、方丈陞座慶典法會上的致詞中說:「如今寶峰禪寺歷時六載重建落成,……是一誠方丈率領僧眾精心籌劃勞心勞力的結果。」[4]

2001年5月3日,廣東雲門大覺禪寺佛源長老在江西佛學院教學大樓奠基法會上的致詞中講到:「像我們的一誠大和尚,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實幹家,他能夠白手起家,腳踏實地步步向上,天天向上,所以繼承祖師的家業,你看建了這樣大的一個寺廟,又管理的這樣好,不容易啊。」[5]

除了修復真如禪寺和寶峰禪寺,一誠法師也為振興江西佛教的其它祖師道場建設奔走忙碌。他相繼受聘兼任宜豐縣洞山普利寺、廣豐縣博山能仁禪寺、鉛山縣葛仙山慈濟寺等寺的名譽方丈,為這些曹洞宗祖庭的修復重建出謀獻策,從規劃圖紙到指揮施工,無不傾注心血。1992年3月,他與中佛協的工作人員一起去廬山諾那塔院參加了驗收工程,並作有詩: 「廬山今日喜重遊,諾那塔院又加修;圓融宗風傳世外,顯密光輝照神州」 [6],以表達他的興奮之情。他自始至終把祖師道場的修復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

2004年11月18日,他在仰山祖師塔落成典禮上就說過:「做為一個佛教徒,心懷祖庭,支持祖庭是我們的責任。」[7]對於廬山東林寺建設大佛工程,他慎重地指出:「希望東林僧眾繼承和發揚果公的遺志,圓成大佛工程,加強道風和信仰建設,完善組織管理,發揮東林寺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地位的優勢,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使東林寺真正成為與其歷史地位相應的淨土宗祖庭。庶可無愧於先賢,而垂范於來者。」[8]

倡導實行農禪並重

雲居山真如禪寺作為中國佛教著名的禪宗道場,歷來重視中國佛教農禪並重的傳統。所謂農禪並重,就是勞動和參禪兩不耽誤,在勞動中參禪,在勞動之餘禪修。一誠法師在江西的幾十年,始終堅持和實踐著農禪家風。他認為,21世紀的合格僧人,必須堅持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必須實踐百丈清規,發揚農禪並重之佛門家風,促進道風建設,續佛慧命,廣利群生。因此他經常埋首園田,要求僧眾辛勤勞作,從他所寫的詩作中顯而易見,在性福大和尚像讚中有:「……領眾熏修,重振宗風;為人為法,亦禪亦農。愛國愛教,愈老愈紅;瞻之仰之,讚莫能窮。」[9]和本智法師原韻有:「容祖開山定梵宮,雲公寶塔振歐峰;老人示寂常光照,繼續農禪舊家風。」[10]在石城如日山普照寺開省佛協生產工作會議,該寺要求一誠法師題字留念而作此: 「特來學農禪,方知此山美;鐘聲落人間,樓台真雄偉。」[11]

雲居山僧眾在一誠法師的帶領下,衣糧唯靠自給,常住日以農作為事。僧眾從事的農禪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種田。一誠法師在《回憶一九五九年春》作:「今來真如寺,農田學稼通;心中無所礙,高臥亂雲峰。」[12]他在《雲居山學稼》有感:「學稼真如寺,犁雲萬仞峰;禪心隨朗月,高臥彩霞中。」[13]還有他寫的《作務》:「千年農禪繼芳規,打田搏飯供爨炊。肩挑雙百力強健,如來家業許荷擔。」[14]《埋首勞作》:「密密打地田土平,鋤草灌禾意從容。歸來倦臥白雲裡,不聞山外起雷聲。」[15]另外,傳印法師赴北京贈一誠法師云:「雲居共榻已多年,暮鼓晨鐘養性虔;佛印橋頭貪攬月,蓮花城裡苦營田;弘揚淨業昭功德,丕振宗風結梵緣;一雁分飛天宇遠,神靈庇護到幽燕。」[16]這些詩作都反映出僧眾種田的情形。二是採茶。雲居山產茶,攢林茶最為著名(今之雲居山茶)。

一誠法師與大眾摘茶炒茶,自得其樂。他曾作有《雲居山採茶有感》詩云:「三萬新芽葉,稱量只半斤;但知香透腑,莫忘孰辛勤。」[17]另有《採茶》詩:「一味圓悟主雲居,三字趙州參膺祖。橫林香透三千界,一芽一葉浸辛苦。」[18]三是砍柴。一誠法師還提倡砍柴,日為薪爨之給。他作有《砍柴》:「嶺南樵夫賺袈裟,禪道許共野人達。斤斧不避稠林密,性火還隨薪火發。」[19]

「文化大革命」爆發,紅衛兵衝擊寺院,常住星散,唯餘一誠法師與朗耀、自性、慧通四人,仍以牧牛、種田為務,人稱「雲山四僧」。一誠法師雖然被趕出寺門,強行安排在雲居山墾殖場,卻仍然從事破竹子、放牛等工作。由於他勤奮勞動,寬厚堅忍,擅長建築工程的工作,便被留在山上充作農工,並擔任原真如寺僧伽農場的生產隊隊長,與眾一起進行勞作。

1978年底,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僧人重返寺廟,恢復宗教生活。一誠法師與體光法師等道友率先回到雲居山,恢復雲居山僧團。他們先是劈茅草砍竹子,搭蓋茅篷,舉行佛事活動,恢復出家人生活。1985年以後,真如禪寺僧伽林場借鑒世俗社會「聯產承包責任制」,加強經營管理,調動僧眾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一誠法師親自帶領僧眾進行農耕,實踐百丈祖師遺訓。1987年即恢復真如禪寺僧伽農場。當年2月在中國佛教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時,一誠法師曾具體地說到雲居山真如禪寺農禪並重的情形:「僧眾們不僅每天上早、晚殿和日間出坡勞動,還堅持每日過堂,早、中、晚坐香四支,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動靜如一’的百丈道風。

同時,利用三餘之功,精進修持,年年冬天打禪七。」[20]勞動和參禪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一體相成。在勞動中參禪,在勞動之餘禪修,也因此進一步發明瞭「三餘之功」這一概念。所謂「三餘之功」,就是「忙者閑之餘,陰者雨之餘,冬者雪之餘」。意思是冬天下雪的時候,陰天下雨的時候,忙後閑暇的時候也不浪費時光,精進一心,用於禪修。僅1987年這一年,真如禪寺稻穀收到7萬多斤,紅小豆、茶葉、馬鈴薯等都獲得豐收,全年寺中生產總收入達7萬餘元,糧食、蔬菜等都達到了自給有餘。而後,真如禪寺僧伽林場的農林生產進一步得到發展,1988年農林及副業收入總計達8萬餘元,收割稻穀8萬多斤,全寺僧人人均產值達千餘元。在省佛協召開的江西省寺廟生產工作會議上,真如禪寺被評為先進集體,並受到表彰。

1989年,真如禪寺因「農禪好、道風嚴、規矩正」,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在上海召開居士座談會上講話時,把雲居山真如禪寺同福建莆田廣化寺、四川成都昭覺寺,列為「都是道風好的道場,可以樹立為樣板」。1991年,中國佛教協會派出教務部釋妙青、釋妙華到雲居山真如禪寺,就常住「農禪並重」傳統的恢復與落實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寫出專題調研報告,報送中央統戰部和國務院宗教局領導,並在《法音》刊出,供全國佛教界學習。到1992年,真如禪寺僧伽林場在耕作制度與技術,經營管理,責任制的落實諸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農業、林業、副業生產又獲大豐收,年產達10萬餘元。同時糧食和蔬菜等自給有餘,真正做到了自力更生,以寺養寺。

雲居山真如禪寺作為樣板禪林,遐邇共仰。當記者問道:「農禪並重」一直是禪宗所提倡的,但此風似乎早已殆盡,為什麼唯有您一直在您的雲居山道場中堅持這樣做?一誠法師對實行農禪並重的好處說到:「百丈法師早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遺訓,講究禪法就在日食日耕中。我在雲居寺帶領大家實踐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和參學方式,一方面是要把寺院的開銷建立在自食其力的基礎上,通過僧人們自耕自作,自種自收來維持生活,而且我們還常常把多餘的糧、茶、菜送給附近山裡的貧困居民,直到現在每年仍有十餘萬斤的糧食分給周圍的窮困群眾……」[21]他在寶峰禪寺也大力倡導「農禪並重」的道風,所擬大殿(寶峰寺)聯一組中就有:「真參實究明心見性為宗旨,道古奉戒農禪並重為家風。」[22]

一誠法師一貫要求僧眾奉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祖訓,堅持出坡勞動,精耕細作,勤奮不息的「農禪並重」道風,受到海內外高僧大德一致認同。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說:「由於一誠長老道行昭著,1985年被兩序大眾推舉為雲居山真如寺方丈。自是以後,幾十年如一日,領眾熏修,以身作則,精進不懈,使虛老之後的雲居山農禪並重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著名於海內外。」[23]美國萬佛城法界大學僧伽在家訓練課總務恆持法師與該校副校長恆道法師等都稱讚真如禪寺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寺院」。

辦學培養合格僧才

為了紹隆佛種,續燃傳燈,發展佛教的教育事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一誠法師就著手弘法度僧,1992年,親自為青年僧人妙華等人傳授正法眼藏,為溈仰宗續添傳人。同時也廣泛聘請大德高僧,1994年9月,他親赴天台山請傳印法師,並作有詩:「車塵旋轉繞山川,公北吾南各一邊;披星戴月因何事?天台山上請高賢。」[24]

盡快把年輕僧眾培養成有知識、有修養、有道德的佛教接班人,已成為江西佛教發展的頭等大事。一誠法師對此非常重視,1989年他在《赴美宏法傳戒感想》中就談到:「今後,我們還想辦一所佛學院,這大概也是近一、二年的事了。」[25]由於因緣不具,直到2000年,他在靖安寶峰寺恢復了停辦數年的江西佛學院,並親自擔任佛學院院長。江西佛學院,最初是由果一法師1993年開辦於東林寺,招收兩屆學員以後,由於果一法師圓寂及師生不穩定等原因,學院工作逐步滑坡,直至1997年停辦。

佛學院遷址寶峰寺後,於當年秋季正式開始招收新生。為了培養具足僧格和更高素質的僧才,一誠法師不遺餘力,鞠躬盡瘁,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製定了一系列的發展規劃:一是培養目標。要培養和造就一批愛國愛教,信仰虔誠、德才兼備,具有正知正見和較高佛學水平,能夠從事佛教教育、講經說法、寺院管理、慈善事業、國際交流等工作的青年僧才。二是辦學方針。要以「學修一體化,學院叢林化」為教學指導方針,製定「以戒為本,定慧等持,三學圓明,體用如如」的院訓。明確修行理路,注重啟發學生學修並進、解行相應、福慧雙修、明因識果的自覺性;強調培養學生無我利他、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觀。並及時吸收現代科技成果和社會教學管理經驗,促進教學管理規範化。三是教學理念。要提高學僧的佛學水平,使他們自覺維護僧團的「六和敬」,自覺保持「獨身、素食、僧裝」的優良傳統。堅持半月誦戒、冬參夏學、早晚上殿、過堂吃飯、坐香出坡等叢林規矩,畢業後可以成為荷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淨化社會的合格僧才。

一誠法師根據學僧不同文化水平而設置不同的班級。江西佛學院設有三個班,即預科班、正科班、研究班各一,另外,2004年與南傳佛教攜手,增設一個西雙版納專科班,學僧皆來自云南。現共設有四個班,在校學僧140人,常住授課法師20人。為了充實師資力量,一誠法師禮聘傳印大和尚、聖輝大和尚擔任名譽院長,聘請了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福建佛學院、北京大學、西南師大、南昌大學等院校的法師、老師、畢業生擔任教師,禮請諸山長老、大德法師、專家學者作兼職授課和講座。在課程設置上,根據江西佛教禪宗資源豐富的情況,佛學院側重於宗門,定位於突出禪宗特色,兼顧其它各宗,宗與教併舉,還有文化、政治等基礎課,外語以英語為主。在學僧生活叢林化方面,除上殿、過堂、誦戒等照常外,每天還須進禪堂坐香一、二支,把學院叢林化,叢林學院化的要求落到實處。邊學邊修,邊修邊學,學修一體。江西佛學院各項工作均已初步展開,基本按照學院章程、管理方法、圖書館管理員制度、讀者須知、車庫班崗位責任制、教師崗位責任制、辦公室管理方法、課堂管理方法、消防管理方法、印章管理方法、財會人員崗位責任制、學僧守則等各項規定有條不紊的進行。

2004年隨著新教學大樓的落成,江西佛學院校舍及教學設備又上一個新台階。江西佛學院自2000年遷至寶峰寺復辦以來,規模倍勝於前,氣勢宏偉的教學大樓拔地而起,教學條件大為改善,另外學院配備有圖書館,藏書萬餘冊,皆經律論,古今註疏等典籍,供師生借閱。醫務室有專人負責,便於師生看病。學院的面貌大為改觀。一誠法師對辦學的希望充滿著信心,他在江西佛學院教學大樓奠基主法法語中講到:「選佛場開遵古佛,未來世界出賢良。祖道重興宏教育,戒根定樹慧花隆。」[26]

江西佛學院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共畢業八屆學生397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誠法師對即將奔赴各自崗位的學僧寄予殷切的期望,他在江西省佛學院學僧畢業典禮上這樣說道:「真正樹立愛國愛教、行解相應、深廣圓融的知見。切實做到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和佛教悲智平等、契理契機的教法圓滿統一起來。進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擔負起大乘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重任。」[27]

近年來,江西佛學院取得的可喜成績,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讚歎。木魚的《讚一誠和尚》云:「深入禪宗泰斗門,誠公道范眾人尊,繼承祖業光先德,造就僧材啟後昆,梵剎莊嚴功績著,叢林華美古風存,亞東北美俱宏法,正是如來好子孫。」[28]江西省宗教局羅峻雄副局長在江西佛學院畢業生典禮上的致詞中指出:「(江西佛學院)在一誠大和尚的親自主持下……自復辦以來,始終不渝地堅持宗教院校正確的辦學方針,以培養和造就一支熱愛祖國,接受黨和政府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有佛教學識,立志從事佛教事業,並能聯繫信教群眾的佛教教職人員的宗旨,在辦學中,積極引導學僧繼承和發揚中國佛教農禪並重、學術研究、國際交往的優良傳統,使年青一代僧人的精神面貌有所改觀,整體文化素養有所提高。」[29]

此外,一誠法師作為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當年還面臨著江西佛教的二個「老大難」問題:一是建設江西省佛教協會會址;二是修建一條佛光大道。這兩個問題都是多年來無法解決的難題,在一誠法師的積極籌辦下,得以順利解決。關於江西省佛教協會的會址問題,一誠法師寫信向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求助,得到了中國佛教協會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經濟上的援助。

修建一條佛光大道,是因為早年在江西永修和靖安之間曾經有過一條路,後來由於山石滑坡把路給衝垮了,兩縣之間的往來便中斷了很多年,沿途幾十公里的居民要想出行就需要繞很遠的路,交通極為不便。為解決這個問題,一誠法師專門給省政協寫提案建議立項,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一誠法師帶領寺院僧眾踴躍捐款,並號召一些企業界的佛門信眾慷慨解囊,很快便籌集到了資金,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以及江西省政府、江西省交通廳的大力協助和支持下,這條路終於在2000年建成通車了。通車那天,沿途的百姓幾乎是傾巢而出,歡呼雀躍,後來大家一致讚同將此路命名為「佛光大道」,以感念佛法的偉大和慈悲。

一誠法師所作所為都是從大局著想,這是一種「無我」的精神。他為江西佛教所做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值得後人傚彷和學習。傳印會長曾「殷切地期待我們佛門後學,要以(一誠)和尚為榜樣,荷擔如來家業,住持如來法;上報四恩,下濟三有。」[30]

(作者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注 釋】

[1][2] 《和為尚》編寫組:《和為尚》(上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5頁,第83頁。

[3][4][5]一誠老和尚主修:《寶峰山誌》,中華佛教出版社,2004年,第336頁,第419頁,第433頁。

[6][7]一誠老和尚著:《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82頁,第138頁。

[8]《果一老和尚往生十週年紀念冊·序》。

[9][10]一誠老和尚著:《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92頁,第176頁。

[11]一誠老和尚主修 : 《寶峰山誌》, 中華佛教出版社,2004年,第151頁。

[12][13]一誠老和尚著:《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58頁,第166頁。

[14][15]《和為尚》編寫組:《和為尚》(上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9頁,第69頁。

[16][17]一誠老和尚著:《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2頁,第158頁。

[18][19]《和為尚》編寫組:《和為尚》(上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頁,第53頁。

[20]《愛國愛教 亦禪亦農》,中國佛教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言稿。

[21][22]一誠老和尚著:《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21-322頁,第201頁。

[23]一誠法師著:《無雜相》,宗教文化出版,2009年。

[24]《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2頁。

[25]釋一誠主修:《雲居山新誌》,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250頁。

[26]一誠和尚著:《一誠老和尚詩文集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63頁。

[27] 《和為尚》編寫組:《和為尚》(下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頁。

[28] 一誠老和尚主修 : 《寶峰山誌》,中華佛教出版社,2004年,第361頁。

[29]一誠老和尚主修 : 《寶峰山誌》,中華佛教出版社,2004年,第435頁。

[30]一誠法師著:《無雜相》,宗教文化出版,2009年。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略記一代高僧明學長老的慈悲與智慧

明學長老德高望重,慈悲為懷,平易近人,心胸寬大,大...

佛門泰斗本煥老和尚圓寂

一代宗師逝矣 慈悲精神永存 當代佛門泰斗本煥長老圓寂...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無分別心才是道

唐代的懶瓚禪師,長年居住在山洞裡,有一次,他寫了一...

夢參老和尚自述

我從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歲時小學沒畢業,由...

玄奘法師傳

第一卷 玄奘法師,俗姓陳,單名一個褘字,生於隋仁壽二...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禪師,比如五祖師戒禪師一轉世成為大文宗,...

中國首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晉穆帝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曇摩竭多在洛陽依《僧...

龍樹菩薩的故事

龍樹菩薩大約出生於公元二至三世紀,是南天竺的婆羅門...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

把妄想的道路切斷

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試著心中不要講話,你發覺你...

禪宗裡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

在家供佛,何業不消何福不生

供養佛菩薩像。或西方三聖佛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

不要折損孩子的福

今人多無知,不孝父母,不敬長輩,唯獨溺愛子孫。從小...

冒充出家人之果報

如若是為了能受人信施、或為便於利用人的善心和對出家...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種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來,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很多人看了游本昌老先生主演的《濟公遊記》這部電視劇...

虛雲老和尚《佛教律學入門》

甲、敘言 戒的意義,就是止惡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惡五...

深信因果,正道發財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間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

對網絡弘法的開示

一、網絡媒體是雙刃劍 日嘎上師說:這幾年,隨著互聯網...

必須知道的中國13尊大佛

1.東方:靈山大佛 江蘇的靈山大佛,釋迦牟尼立像,青...

淨土文摘

念佛加行 修淨土法門的,除念沸外,應該做到二種加行:...

淨慧法師《心經與玄奘法師的殊勝經歷》

各位大德: 今天講一個持誦《心經》的功德感應。 現在...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

【佛教詞典】法藏

1、又名佛法藏,或如來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無...

【佛教詞典】十種眾生

(名數)十法界之眾生也。見教時問答一。...

【視頻】淨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師

淨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師

【視頻】小小的因可以引發極大的果

小小的因可以引發極大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