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十歲以後才明白...

2013/0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眼已經五十奔四了。常言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最近自己也常常在閑暇之時反問自己:我真的不惑了、知天命了嗎?今天工餘竟然興致倍增,思緒奔湧。記下若干心得與大家共勉。

五十以後才明白:好朋友是應該相互欣賞的,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階層中產生,而窮人和富人,百姓和達官,草根和明星,白丁和學者則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因為不在同一階層,便永遠不會有對方對本階層的深刻體會與感悟。

五十以後才明白:飯應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應該疲於奔命。中年,應該活得從容。

五十以後才明白:光從容還是不夠的,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下自己,讓平淡的日子亮起來。

五十以後才明白:年齡之於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所謂「少小有才國家用,老大空長做什麼?」是焉。

五十以後才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擺脫和拋棄的。

五十以後才明白:生活質量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珍饈美味、杯晃交錯間如果掩映的是而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來的可心。如果高官厚祿卻窮於心智,惶於仕途。就遠不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得逍遙。

五十以後才明白:對待我們心儀的異性知己,多一分關愛,少一分貪婪。會使自己的情感天空少一絲陰霾,多一縷陽光。

五十以後才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淡一些、諒一些、忍一些,會使我們的心寬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五十以後才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他們那一輩人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說起善待,父母會很疼錢,但動一動腦子事情就會辦的圓滿。其實大多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每週問他們一個年輕時的故事,然後耐心的聽他們講完,他們就很知足了。

五十以後才明白:我們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有些時候甚至難以忍受。其實歲月的年輪早已將彼此裹融到一起了。即使是惡習俗性,也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撕毀這不堪的婚姻,就會發現每撕一片,都會連著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五十以後才明白:我們對孩子的溺愛就像高脂高糖一樣的危害著他們的健康。我們害怕他們走彎路,我們擔心他們吃苦頭,我們憂慮他們經風雨。我們全家人為他們搭起了大棚,然後呆呆的望著他們柔弱的發育著。

五十以後才明白:職位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你的修養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裡未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悶的是一盞極品龍井。箇中的質量全在自己後天的造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示弱又有什麼妨礙呢

印光大師童年時,家裡是與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

處世之道八法

經常聽到長輩教導晚輩,要學習做人處世;每個人也都知...

人生的短暫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隨著時光的流逝,此時我終於感受...

以利他之心來經營事業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

站在本來就沒有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依止空正見跟發心,他開始修行了。 第一個,安心如空之...

年輕人壓力大,有時煩惱,該如何化解

問: 師父您好,請問年輕人壓力大,有時煩惱,如何化...

在《六祖壇經》中參悟人生三重境界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活

據說,在這世界上,每天有36.5萬人誕生,有15.5萬人停...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

遇到逆緣要如何應對

我們剛開始初發心學佛時信心都很大,非常精進。時間久...

你與大閘蟹面臨的嚴峻情況

每到秋季,食客們在餐廳排起長隊只為將一隻動物親手摺...

遭到譭謗應做如是思維

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讒害和誣謗,不可嗔怨,不必計較。應...

人生的財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錢

有這樣一個故事,雖然很平常,卻意義深刻。 瑞士是世界...

飲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聖嚴法師《翻出如來佛的掌心》

有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說一隻猴子,神通很大,一...

徹悟大師《念佛伽陀教義百偈》

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 一句彌陀...

【推薦】沒有什麼比老病死的衝擊更大

回老房子。一層樓貫通的走廊盡頭,陽光斜灑一地,祖父...

有胸量的菩薩,才能招感廣大的福德

初學菩薩他在修學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為時間有限,...

最簡單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絨布上師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時,念誦觀音菩薩...

佛教的二十四諸天

二十四諸天指的是佛教的護法諸神,又可稱為諸天鬼神。...

有人只是小聰明,有人則擁有大智慧

能夠在內心深處明是非、辨真偽,而不張揚、不虛妄,便...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

佈施不只是佈施物質

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

什麼是販賣佛法

問: 請問什麼是屬於販賣佛法,弟子做有關的工藝品,...

【佛教詞典】因明論亦二相轉

【因明論亦二相轉】 p0594   瑜伽三十八卷八頁云:因...

【佛教詞典】受毳衣十利

亦名:毳衣十利 資持記·釋頭陀篇:「受毳衣(即羊毛等...

【視頻】夢參老和尚《不能忍耐而丟命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不能忍耐而丟命的故事》

【視頻】昌義法師《2016年鎮江太平庵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16年鎮江太平庵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