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保持一顆「不動心」

2012/09/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位朋友,研究生畢業時,先主動地選擇留校做學問。周圍的許多相好給他潑冷水,認為他這樣做太迂腐了,不如從政、經商來得實惠。他開始有些心灰意冷了。當他進一步得知周圍的同學絕大多數走出了學校,或從政,或經商,或去銀行,或進報館、電台、雜誌社,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都比自己好時,他更是後悔不迭,竟憎惡起他一向認為神聖無比的做學問這一職業。工作後,憑他的才智,本來可以幹得很好的,可是他不安於本職,心無所繫,終日牢騷滿腹,苦悶彷徨,一心想轉行,卻沒有轉成,結果因工作的不如意、愛情的失敗而絕望跳樓自殺。我的這位朋友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除了有社會環境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缺乏一顆堅韌的「不動心」。

人生立世,欲求得事業的成功,欲過一種自主的安祥生活,最要緊的莫過於保持一顆「不動心」。它是個體立身的主心骨,體現了個體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主體精神。失卻了它,人便迷失方向,沉淪苦海,隨波逐流,永世不得安寧。唯有保持「不動心」,方能抵制慾念,戰勝邪魔,克服自身的軟弱,披荊斬棘,直達清淨自由的「如來」境界。「不動心」就本體而言,是指清淨空寂的真如本性;就法門而言,是指無相無住的無念之心,也就是惠能所倡導的「禪定」。統言之,「不動心」就是破除我執法執,外離相,內不亂,保持內在心靈的安祥獨立和圓融無礙,不被諸境所染。

保持一顆「不動心」,具有無窮妙用。在慾念橫流、煩惱迭起的現實生活中,保持一顆「不動心」是獲得安祥生活的內在保證。心不動則煩惱不起。「不動心」能從根本上使你免除「心火無煙日日燒」的痛苦;它使你在眾生慾望被頻頻喚起而又無法滿足的生活灼熱的跑道中,獨具一片蔭涼,獨飲一瓢甘露,讓你恬然走完安祥而無悔的人生。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的生命之流就不會徒然流耗在慾念和煩惱的沙漠中,而能自始至終地款款地流向宇宙生命的永恆大海;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不會因為別人的工作待遇好而徒生煩惱、怨天尤人,失卻內心的平靜與安祥,而能安於本職,毫無損耗地發揮自己生命的能量,從工作中發現樂趣,並體驗生命的神聖;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不會因為別人有錢有勢而喪失自己的人格,你會從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活中發現生命的偉大,並力圖無愧於這難得易失的人生;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不會無理性地對自己一向認為神聖並加以追求的事物和理想發生懷疑,躊躇不前,半途而廢,乃至一生功業無成,窮年浩嘆。你會安於孤寂,安於清苦,在自己的一方淨土中,默默地辛勤耕耘,拋灑汗水,最後你會因生命無悔而得到加倍的報償;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會發現,在工作、職業上,無有貴賤之分,都是生命之流、真如本性的無限豐富的顯現,誠如河流中有微波漣漪,有流水淙淙,有激流澎湃,你就會從無限多樣的職業和生活方式中感受到同樣是尊貴與偉大的人格,你就不會因愚蠢的攀比而生種種煩惱,白白地消耗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大的作為,你同樣應當保持一顆堅韌的「不動心」。古之成大事者無不如此。有了「不動心」,你就會沿著自己崇高的理想一如既地追求下去,而不會被半道上跳出來的種種慾念誘惑所羈絆,你就會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用於所往追求的神聖的事業上,而不去追求世間庸俗的物質感官享受,你就會有勇氣去忍受孤獨,忍受誤解,忍受誹謗,忍受貧困,而把自己生命的光束集中在一個焦點上。當你事業成功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把生命消耗在滿足無聊的虛榮心、攀比心、嫉妒心是多麼的不明智!是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科學家、著名學者、大商人、大企業家,但是真正成功者卻是那些始終保持「不動心」的人。因為保持了「不動心」,就能戰勝自己的慾望和軟弱,抵制外來的誘惑,破除種種因隨緣觸境而產生的不必要的懷疑、徘徊、困惑和苦悶,使生命自始自終地得以在一種清淨安祥的心境中自由地、無有損耗地發揮它的能量。

總之,人只有保持一顆「不動心」,才能真正地自信,才可以實現真正的自主的選擇,才可以做到生命無悔,才可以安祥處世,才可以彌合因外在環境的衝突而造成的心靈的裂痕,才可以培養起健全而和諧的人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這些聰明才智在平時往往被徒然地耗費在見異思遷、迷茫、虛榮、嫉妒、猜疑、煩惱、妄想、自我否定等等無明業障中。

熱愛生命而真心向善的人們!願「不動心」這顆摩尼寶珠,照耀您跨越無明的黑暗,融身於光明的佛海!

任花花綠綠的誘惑在身邊旋轉,任欲求的烈焰把天地燒得通紅,我們啊,且揚起那片不動的心帆,恬然自足,行一路生命無悔的航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賣的就是良心

劉洪安學的是會計,這個專業聽起來不錯,找工作卻不容...

身體有病很重視,心有病誰來重視

一般的人都會注意自己的身體,身體有點發燒啦,有點疼...

【推薦】造寺供養舍利,非比丘正業

《僧祇律》記載這段迦葉尊者在佛陀圓寂之後,對比丘們...

注意足下 細微處見精神

日本的禪寺,往往都在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注...

「心淨則國土淨」與「厭離娑婆」有沒有衝突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心淨則國土淨,與厭離娑婆有沒有...

是枯的好,還是榮的好

藥山禪師在庭院中打坐,身邊有云岩和道吾兩名弟子相伴...

工作最偉大,服務最神聖

英國格拉斯哥市的一家書店門口總放著一箱舊書,有一個...

當心碰到外塵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當你發現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時你會想要出離,心會變得...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著魔時可以用這些方法對治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趨勢

現在世界各國的素食館都像雨後春筍般林立,歐美先進國...

南方世界的五尊佛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

不曾徹見生死之苦

世事虛幻,人命無常,當護其眼界,勁其神慮,苦其身毋...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必須去走一走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以善心對人,馬上有善報

我以善心來對你,雖然我無求於你,但當我以善良的心來...

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

釋迦牟尼佛往昔為海塵婆羅門時,曾發五百大願。誓言言...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常常點示。一...

談感應

有些初入佛門的人對佛理的追求遠不及對感應的追求。那...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

有一個老禪師帶著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著老...

平常心是道

從心禪師在年輕時曾經到河南參見南泉禪師。當時南泉禪...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

大安法師:學佛人的世界觀

世界這個概念,世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界...

【佛教詞典】惡見

惡見者,謂惡見解也。惡見為一切惡所由生,修行之人,...

【佛教詞典】人法

即人與法之併稱。(一)人指說教者或受學者,法指所說之...

【視頻】戒殺放生 福報自至

戒殺放生 福報自至

【視頻】慧律法師《狂慢就等同於著魔》

慧律法師《狂慢就等同於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