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死的難關才是真正的難關

淨慧法師  2024/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生死的難關才是真正的難關

把這座寺院修好了,本人剛好八十歲。在修復這座寺院的過程中,本人就再不做其他事情。勉勉強強修復了這座寺院,如果還能留有一年兩年的話,那就勉強當兩年的住持。我想,有這麼個願望、願力的支持,最好能夠活到八十歲。否則的話,自己就看不到這座寺院究竟是個什麼結局。

人命無常,朝不保夕。想要活到八十歲實際上也是一個妄想。人一輩子就在妄想當中轉來轉去。有一些妄想對佛法有利,有一些妄想對個人修行能夠起一些推動作用。但是這些妄想是善的,對了生脫死就有幫助;是惡的,就沒有幫助。不管是善是惡,都是妄想。講到修行用功,就要把這些妄想一起放下。

出家人在做事的時候,要提得起放得下。事情在做,不要去執著它。究竟是是、是非、是成、是敗,一切隨因緣條件而發展。個人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努力創造善因善緣,其他的辦法沒有。所以隨時提起來,隨時放下。如果心存執著做某件事,那就壓力很大,苦惱很多,而且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好。因為任何事情要成功,都是時節因緣的作用。時節因緣到了,水到渠成,就有成功的希望。有些事情時節因緣沒有到,無論怎麼打妄想怎麼努力,也不見得有效果。

我們打七就只剩下最後幾天,五個七說起來有三十五天,但是光陰迅速,轉眼之間,三十五天就快結束了。從起七的那一天我就在講,打七、坐禪、做功夫,目的就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要開悟,禪以悟為本。

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要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法華經》的主題。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件大事因緣是什麼呢?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謂「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

佛之知見人人本具,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明瞭。佛陀他老人家慈悲,講了千經萬論,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要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我們學佛也是為這件事,也是為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離開了這件事就沒有佛教,離開了這件事也就不需要學佛。這是學佛的一件大事,是學佛的宗旨、學佛的根本目標,更是修行的根本任務。

怎麼開呢?打開。掃清了煩惱,掃清了障礙,就打開了我們通往佛之知見的大門。怎麼示呢?指示。誰來指示呢?佛陀他老人家說了這麼多的法,以法為路標,跟著這些路標,朝著佛的知見的方向努力。怎麼悟呢?覺悟、明悟、證悟。證悟什麼呢?佛的知見。也就是人人具足的如來藏性、真如佛性。最後入佛知見。就是究竟與我們自己的佛性、法身、如來藏合二為一了,再沒有彼此,沒有距離,那就進入到佛的境界,所以叫入佛知見。進入到佛的境界了,那就是修行有了成就,有了究竟的把握。小乘證得大阿羅漢果位;大乘七地、八地以上,乃至究竟成佛。到了八地菩薩是不動地,不會再退步,不會再走彎路。初地是見道位,二地到七地是修道位,八地以上是無學位—見道、修道、無學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四個字是我們進入佛境界、佛知見的次第。

修行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起坐雲為,搬柴運水,開單展缽,行住坐臥,都不要忘記這件事。隨時提起,隨時提醒,隨時覺悟,那就離道不遠。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時,只有很少的時間才在回憶這件事,才在思維這件事,那就與道有距離。修行的目的就是縮短這個距離,就是要把日常生活中沒有想起修道這件事的時間讓它盡量減少。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打失功夫,修道自然容易相應。

打禪七就是讓各位能夠有一個集中的時間修行辦道,放下一切妨礙集中修行的雜務,閉目收視,放下萬緣;天天做這件事,功夫就容易成片,容易在集中的時間打好修行的基礎。然後在平常就可以運用,就能夠時時與道相應。

五個七快結束了,當然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不是人人都很理想,事事都很理想,處處都很理想呢?還是有差距,還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還是有許多障緣。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得少為足,不能想到快要解七了,終於把這三十五天難關渡過了。這個難關不算什麼,真正的難關還在後頭,還在老病交加的時候,還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那個時候。那才是真正的難關。古人有一比,說那種痛苦就像活生生的烏龜脫掉龜殼一樣,那是多麼痛苦啊!如果說烏龜脫殼,我們沒有見過的人難以想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要把皮扒掉,痛不痛苦?那種痛苦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人在生離死別之際,其痛苦有過於此。生死的難關才是真正的難關。平常在修行中遇到的些許困難算不了什麼,只有大限到來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痛苦。怎麼樣來避免這個痛苦呢?就是要抓緊修行,要自己作得了主,在生死關頭有把握。生死關頭能否有把握,是每一個學佛的人經常要想到的一件事,經常不可忘懷的一件事。經常要痛念生死,發菩提心。「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

瀟灑人生,坦然面對死亡

生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切宗教、哲學、文學、...

死牛食草

有一對老年夫婦,惟生一子,不幸在二十歲時得了絕症,...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

警惕無常,行善修福

《佛說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

一切諸法皆如幻夢境界

禪人真遇,生長盧陵,棄妻子出家,樂遠離行,志向名山...

印光大師一句讓人目瞪口呆的話

印祖文鈔中有一篇《示周餘志蓮女居士法語》,開篇第一...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常持誦《心經》,身心皆可發生改變

在佛家中,有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證悟到什麼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說說解悟與證悟和了生死的關係。解悟不能了生...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個禪七馬上就要結束了,就在禪七結束之際,老天爺連...

專訪淨慧長老:信仰就是生活本身

淨慧長老在佛界可謂德高望重。他一歲半即由父母送入尼...

施比受更快樂

施比受更快樂!我們辦公室的龐老師說過不止一次,因為...

承事禮佛能得五種功德

【經典介紹】 《增一阿含經》,東晉僧伽提婆譯,51卷。...

聖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懷人等,都可以算...

佛法的修行,要有這九種心

一、信心,要信三寶、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議。 二、因...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如狼守齋」的故事

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

心靈的四個品級

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

虛雲老和尚除夕普茶開示

諸位上座,今天又是臘月三十日了,大眾都認為是過年。...

聖一老和尚親見觀音菩薩現身說法

在亞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觀音是最為著名的大菩薩。遇...

聖嚴法師《生命的主人》

我們若不透過佛法來認識生命,那麼,生命的事實,只是...

【推薦】觀音菩薩在佛經中的事蹟故事

觀世音。梵語稱阿那婆婁吉低輸,現今在西方極樂世界,...

石頭和尚的十味妙藥

雲南昆明華亭寺內,存有一奇特藥方,它是唐朝無際石頭...

【佛教詞典】為捨為洲為歸為趣

【為捨為洲為歸為趣】 p1176 瑜伽八十四卷二頁云:為捨...

【佛教詞典】展轉分別

問: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答:第八...

【視頻】淨界法師《惡口墮為猴身》

淨界法師《惡口墮為猴身》

【視頻】宏海法師《雲水見聞-五台山》

宏海法師《雲水見聞-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