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安樂死並不安樂

大安法師  2016/04/26  大字體  護眼色

問:世間很多人都認為安樂死沒有痛苦,只是在倫理上去討論該不該安樂死。安樂死在佛教看來,實際上也屬於殺人與自殺行為。弟子很想知道,安樂死真的沒有痛苦嗎?接受安樂死的人,肉體和精神到底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安樂死之後,是否基本可以判斷會墮到三惡道中去呢?

大安法師答:「安樂死」現在是生命倫理學所討論的一個問題。在海外,宗教團體基本都會反對「安樂死」。據說有的國家對「安樂死」也開始在法律上高抬貴手,這也是眾生的共業。

「安樂死」雖然用了「安樂」兩個字,但死得真的「安樂」嗎?我們認為,本質上一點都不安樂。

這是由於現在眾生的業障重,生病之後,忍受不了肉體的痛苦,就想採取一種方法麻痹自己,讓肉體舒服一些。但是他的心裡(神識)實際上都是一些毒素。注射嗎啡,劑量重了就是毒素,人的神識就會完全處在一種顛倒的狀態。

唯物主義者可能會覺得「安樂死」很正常,因為他們認為人死燈滅,就只關心自己這一世的身體是不是舒服;但如果他們知道有輪迴、有神識的話,就會關心所謂的「安樂死」,注射鎮定劑、嗎啡這些讓人麻痹、致死的東西對神識的危害。只要認真考量一下,他們就會害怕了,因為這些毒劑會讓神識顛倒。

神識顛倒本來是下要三惡道的。如果有神識清醒,還能夠選擇走哪條道路好。如果神識顛倒,處在昏迷狀態,因為沒有判斷、選擇能力了,就會認為三惡道很好,從而直接墮落了。這就屬於非正常死亡。

選擇非正常死亡,說明在痛苦面前你沒有勇氣承擔自己造作的業力所帶來的痛苦,因為害怕而做了一個逃兵。

我們多生多劫以來所造作的惡業實在無法形容,用《華嚴經》的話來說,就是「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地藏經》也說,閻浮提眾生「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因此要知道,我們生病了,尤其是生重病,得絕症,很難忍受,甚至感到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這其實是在消業障。我們的身體越痛苦,消業障就越多,我們的神識才越清明。

肉體和精神之間的苦和樂,形成了一種鏡像關係,你越注重肉體,就越禁錮、昏迷了自己的精神;越對這個肉體有一種痛苦感,你的精神就越超越,業障就消得越多。

我們是相信輪迴的,所以非常注重神識的清明,注重命終之時要到哪裡去。要想去得好,就要注重臨終階段生命的自主權。要想臨終有自主權,就必須保持神識的清明。

如果打這些讓你能「安樂死」的東西,你選擇的權利沒有了,也沒有辦法去選擇了,基本上是處在一個無作為的狀態,昏迷了,顛倒了,睡著了,酣睡了。就好像一個人酣睡在那裡,叫都叫不醒,那結果是什麼呢?只能是古德所說的「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了。

你如果「安樂死」了,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昏睡了,這時候冤家對頭過來了,愛怎麼擺布你就怎麼擺布你,想怎麼宰割你就怎麼宰割你。如果這時候你是清醒的,那就不一樣了,你可以對抗啊,可以找出很多解救的方法。如果你曾聽說有一句阿彌陀佛,至少能趕緊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些冤家對頭都跑掉了啊!

所以,從生命的真實利益來看,要知道「安樂死」並不「安樂」,反而恰好是引導我們到三惡道裡面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安樂死」也確實代表著你的一種膽怯、逃避,是不能面對自己業力的一種怯弱行為,那就是自殺。自殺想要投生都很困難啊!按民間傳統的說法,自殺的人得找個替身才能再去投胎,否則連輪迴都很難。

人是萬物之靈,因此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真實生命負責,也一定要勇敢面對自己的業力所導致的種種痛苦,然後在痛苦當中得到真實的解脫。

你真是生病受不了的時候,就趕緊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名號是一副最好的鎮痛劑。就是痛得「哎喲哎喲」,你在「哎喲」裡面也要趕緊補一句阿彌陀佛,就叫「哎喲,阿彌陀佛…… 哎喲,阿彌陀佛……」,絕對有效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臨終時所發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

死亡,那終將來臨的一刻!那不知何時會來,也許隨時會...

懺悔業障的方法和要點

懺悔的方法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記載。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修學時間少的人怎樣定功課

問: 對於修學時間少的人該怎樣定個合理的功課? 大安...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

問: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學修,弟子經常以他們的名義...

修學佛法以什麼為基礎和根本

問: 請法師開示,我們修學佛法以什麼為基礎和根本?是...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襲折磨該怎麼辦

問: 我已老了,身體常常被病魔侵襲折磨,雖然早晚功...

人人都有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問: 人人都本具與佛同等的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證嚴...

如何看待「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記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懷海禪師所譔的《叢林要則》中...

禁火莫燒山林

禁火莫燒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燒燬山林。那麼從下...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

淨土一法難信就在我們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心

這個淨土一法難信就在我們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心。不能...

放生是否屬於著相

問: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師答: 持戒,戒律的開遮持...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未必往生

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受持供養楞嚴咒的種種功德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

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

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

熏習的好處,我是自己證明的

《大乘起信論》講熏習修。你感覺你哪一樣煩惱重,你就...

【推薦】沒有什麼比老病死的衝擊更大

回老房子。一層樓貫通的走廊盡頭,陽光斜灑一地,祖父...

蓮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師

大師生平 行策大師(公元16281682年),諱行策,字截流...

念佛時妄想很多如何解決

問: 念佛的時候妄想很多,難以控制,有什麼解決辦法...

命運好壞,不需要問別人

有些人覺得自己命運不好,沒有錢,貧賤難熬,身體有病...

聖嚴法師:人格在寂寞中昇華

一個寂寞的人,雖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對於寂寞的...

【推薦】有兩件事我們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

【佛教詞典】豎義

(術語)又作立義。於論場就出自探題之論題而立義也。...

【佛教詞典】應供

梵語 arhat 或 arhant,巴利語 arahat 或 arahant。音...

【視頻】安土地真言(修持版)

安土地真言(修持版)

【視頻】妙境法師《舍利弗棄財富而出家》

妙境法師《舍利弗棄財富而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