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提心觀釋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提心觀釋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歸命本師  大覺世尊  我今略釋
 菩提心觀

如佛所說。從心生一切法。我今當議彼菩提心。云何性。答離一切性。云何一切性。謂蘊處界等性。彼菩提心離取捨故。則法無我自性平等。本來不生自性空故。所言一切性者。是我等性。謂我人眾生壽者補特伽羅摩拏嚩迦等性。而彼等性非菩提心。於意云何。謂彼我等。而於自性離一切相中而生我見。從我見生一切煩惱此不生彼心。或言蘊處界等亦離取捨。謂蘊處界等性真實理不可得故。云何色相等無實。謂色蘊四大合成故。四大者。即地水火風界。復生五色謂色聲香味觸。彼地大等及五色等。一一各自性不可得。如是諸法皆然。是故知色名虛假。由此知色蘊空。譬如因樹有影樹滅影亡。色蘊如是。受蘊亦然。云何名受。受有三種。謂苦受樂受非苦樂受。而此三受互相因緣。復有二種。謂身受意受。身色蘊攝。身不可得故。若無身即無受。亦不可言亦不可說非短非長。非色非相。無實無著。不可知故。身受如是。意受亦然。受蘊如是。見受蘊空。想蘊亦虛假不實。緣慮所攝。而彼緣慮不可得故。即非緣慮。非緣慮故見想蘊空想蘊如是。行蘊亦然。心所造作善意記念等行。無所有故。彼心法所生色等蘊一一無所生。是故知行蘊業相不實亦無主宰。即見行蘊空行蘊如是。識蘊亦然。乃至眼耳鼻舌身意。彼眼識等一一自性皆不可得。彼眼緣有色。從緣生識。無緣即不生識。而此眼色及彼色蘊等無分齊。此分別眼色即非眼色。識無所生。眼識如是。耳鼻舌身意亦然。如是知此識依止摩曩識。由依止摩曩識故。即發生過去未來見在法故。云何過去未來見在法。謂過去已滅。未來未生。見在不住。由是知識蘊空。如是一一說蘊處界。各各分別自性皆空。彼非無性即真實句。喻無種子不生芽莖。是故說彼蘊處界等亦離取捨。云何菩提心無取無捨。如佛所說。告秘密主彼菩提心。如來應正等覺了知彼心。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色非頗胝迦色。非短非長。非圓非方。非明非暗。非女非男。非黃門等。又秘密主。菩提心非欲界性。非色界性。非天性非夜叉。非乾闥婆非阿修羅。非人非非人等性。乃至一切智求亦不可得。如是取心非有。云何言有捨故。又如佛說。告秘密主。菩提心非內非外非中間。不可得故。於意云何。以自性寂靜故。又秘密主。彼菩提心一切智求不可得。云何得取捨。如是於法得離取捨。平等無我。如一切法無我亦然。如佛所說。菩提心亦然。一切法空無相無我。諸法寂靜無寂靜相。心本平等本來不生亦非不生。復云何性。答曰空性。空云何性。謂如虛空故。如佛所說。虛空之性空無喻故。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菩提之名非性非相。無生無滅。非覺非無覺。若如是了知。是名菩提心。又如佛說。告秘密主。於自本心如實了知。於無有法亦不可得。是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告秘密主。當於自心如實觀已。然後發起方便觀於眾生。知諸眾生於自覺性不如實知。起於疑妄顛倒執著。受於種種輪迴大苦。我由此故起大悲心。令諸眾生於自心法如實證覺。是即名為菩提心。是名利益心。安樂心。最上心。法界善覺心。以如是智。攝諸眾生故。名菩提心。發此心故。所獲福德亦如虛空無有邊際。其功德海亦復無量。雖復劫盡功德無盡。如是名為發一切智根本最上菩提心。


上篇:菩提行經

下篇:廣釋菩提心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歸命一切智。我從此...

入大乘論

入大乘論卷上(本無闕第一品名目) 堅意菩薩造 北涼三藏...

佛一百八名讚

佛一百八名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

力莊嚴三昧經

力莊嚴三昧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達磨大師血脈論

達磨大師血脈論...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 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跡門,談其因果及以自...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阿遬達經

佛說阿遬達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在...

佛說法常住經

佛說法常住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

【佛教詞典】一心真見道

指如實證得生、法二空所顯真理,與如實斷除所知、煩惱...

【佛教詞典】見論

(術語)二種戲論之一。謂我見邊見等,諸種執見上之戲...

界詮法師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來是1978年農曆七月初五來到平興寺,準備出家,師...

大安法師:一念淨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節,我們有十六人曾在九華山祗園寺上客堂...

趙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識答問》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1. 問: 什麼是佛教? 答:...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

我們以電波和影像來體會,有心念的電波發出去才會投影...

因為吃飯而下地獄,這樣太沒意思了

恭敬心不僅僅是對佛、對菩薩,對人、對萬事萬物都要生...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質,微細而複雜,通常人們都生...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真誠供養,受福無量

佛陀在世時,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銀珍寶不可稱...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

【視頻】《藥師經》寺院版

《藥師經》寺院版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頌》齊豫唱誦

《觀世音菩薩普門頌》齊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