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

復次云何雜染施設建立。謂由三種雜染應知何等為三。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

煩惱雜染云何。嗢拕南曰。

 自性若分別  因位及與門
 上品顛倒攝  差別諸過患

當知煩惱雜染。由自性故。分別故。因故。位故。門故。上品故。顛倒攝故。差別故。過患故。解釋應知。

煩惱自性者。謂若法生時其相自然不寂靜起。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而轉。是名略說煩惱自性。

煩惱分別者。或立一種。謂由煩惱雜染義故。或分二種。謂見道所斷。修道所斷。或分三種。謂欲系色系無色系。或分四種。謂欲系記無記。色系無記。無色系無記。或分五種。謂見苦所斷。見集所斷。見滅所斷。見道所斷。修道所斷。或分六種。謂貪恚慢無明見疑。或分七種。謂七種隨眠。一欲貪隨眠。二瞋恚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或分八種。謂貪恚慢無明疑見及二種取。或分九種。謂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或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謂即上十煩惱。由迷執十二種諦建立。應知。

何等名為十二種諦。謂欲界苦諦集諦。色界苦諦集諦。無色界苦諦集諦。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無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此中於欲界苦集諦。及於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於色界苦集諦。及於彼增上滅道諦。除瞋有餘煩惱迷執。如於色界。於無色界亦爾。於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煩惱迷執。謂除邪見見取戒禁取疑。於色界對治修中。有五煩惱迷執。謂於上六中除瞋。如於色界對治修中。於無色對治修中亦爾。如迷執。障礙亦爾。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等隨觀執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邊執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執五取蘊為我性已等隨觀執為斷為常。若分別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邪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撥因撥果或撥作用。壞真實事。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見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比方他見等隨觀執為最為上勝妙第一。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戒禁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彼見。彼見隨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等隨觀執為清淨。為解脫為出離。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貪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可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染著為體。恚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非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憎恚為體。慢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高下勝劣。若分別不分別。高舉為體。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疑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

煩惱因者。謂六種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緣故三由親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數習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諸煩惱。所依故者。謂由隨眠起諸煩惱。所緣故者。謂順煩惱境界現前。親近故者。謂由隨學不善丈夫。邪教故者。謂由聞非正法。數習故者。謂由先殖數習力勢。作意故者。謂由發起不如理作意故諸煩惱生。

煩惱位者。略有七種。一隨眠位。二纏位。三分別起位。四俱生位。五耎位。六中位。七上位。由二緣故。煩惱隨眠之所隨眠。一由種子隨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

煩惱門者。略由二門煩惱所惱謂由纏門及隨眠門。纏門有五種。一由不寂靜住故。二由障礙善故。三由發起惡趣惡行故。四由攝受現法鄙賤故。五由能感生等苦故。云何隨眠門所惱。謂與諸纏作所依故。及能引發生等苦故。又由七門。一切煩惱於見及修能為障礙應知。謂邪解了故。不解了故。解了不解了故。邪解了迷執故。彼因依處故彼怖所生故。任運現行故。

云何煩惱上品相。謂勐利相。及尤重相。此相略有六種。一由犯故。二由生故。三由相續故。四由事故。五由起惡業故。六由究竟故。由犯故者。謂由此煩惱纏故。毀犯一切所有學處。由生故者。謂由此故。生於欲界苦惡趣中。由相續故者。謂貪等行諸根成熟。少年盛壯無涅槃法者。由事故者。謂緣尊重田。若緣功德田。若緣不應行田而起。由起惡業故者謂由此煩惱纏故。以增上適悅心起身語業。由究竟故者。謂此自性上品所攝。最初耎對治道之所斷故。

煩惱顛倒攝者。謂七顛倒。一想倒。二見倒。三心倒。四於無常常倒。五於苦樂倒。六於不淨淨倒。七於無我我倒。想倒者。謂於無常苦。不淨無我中。起常樂淨我妄想分別。見倒者。謂即於彼妄想所分別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心倒者。謂即於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當知煩惱略有三種。或有煩惱。是倒根本。或有煩惱。是顛倒體。或有煩惱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謂無明。顛倒體者。謂薩迦耶見。邊執見一分。見取戒禁取及貪。倒等流者。謂邪見邊執見一分。恚慢及疑。此中薩迦耶見。是無我我倒。邊執見一分。是無常常倒。見取是不淨淨倒。戒禁取是於苦樂倒。貪通二種。謂不淨淨倒。及於苦樂倒。

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系。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如是等類煩惱差別當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為結。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所隨逐故名隨眠。倒染心故名隨煩惱。數起現行故名為纏。深難渡故。順流漂故故名暴流。邪行方便故名為軛。能取自身相續不絕故名為取。難可解脫故名為系。覆真實義故名為蓋。壞善稼田故名株杌。自性染污故名為垢。常能為害故名為常害。不靜相故遠所隨故。故名為箭。能攝依事故名所有。不善所依故名為根。邪行自性故名惡行。流動其心故名為漏。能令受用無有厭足故名為匱。能令所欲常有匱乏故名為燒。能引衰損故名為惱。能為鬪訟諍競之因故名有諍。燒所積集諸善根薪故名為火。如大熱病故名熾然。種種自身大樹聚集故名稠林。能令眾生樂著種種妙欲塵故。能障證得出世法故名為拘礙。諸如是等煩惱差別。佛薄伽梵隨所增強。於彼種種煩惱門中。建立差別。結者九結。謂愛結等。廣說如前。縛者三縛。謂貪瞋癡。隨眠者七種隨眠。謂欲貪隨眠等。廣說如前。隨煩惱者。三隨煩惱。謂貪瞋癡。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沉睡眠。掉舉惡作。嫉妬慳悋暴流者四暴流。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如暴流軛亦爾。取者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系者四系謂貪身系。瞋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實執取身系。蓋者五蓋。謂貪慾蓋。瞋恚蓋。惛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株杌者三株杌。謂貪瞋癡。如株杌如是垢常害箭。所有惡行亦爾。根者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漏者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匱者三匱。謂貪瞋癡。如匱如是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亦爾拘礙者有五拘礙。一顧戀其身。二顧戀諸欲。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煩惱過患者。當知。諸煩惱有無量過患。謂煩惱起時先惱亂其心。次於所緣發起顛倒。令諸隨眠皆得堅固。令等流行相續而轉。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俱法罪。令受彼生身心憂苦。能引生等種種大苦。能令相續遠涅槃樂。能令退失諸勝善法。能令資財衰損散失。能令入眾不得無畏悚懼無威。能令鄙惡名稱流佈十方。常為智者之所訶毀。令臨終時生大憂悔。令身壞已墮諸惡趣生那落迦中。令不證得自勝義利。如是等過無量無邊。

云何業雜染。嗢拕南曰。

 自性若分別  因位及與門
 增上品顛倒  差別諸過患

當知業雜染。由自性故。分別故。因故。位故。門故。上品故。顛倒故。差別故。過患故。解釋應知。業自性云何。謂若法生時。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是名業自性。

業分別云何。謂由二種相應知。一由補特伽羅相差別故。二由法相差別故。此復二種。即善不善十種業道。所謂殺生離殺生。不與取離不與取。欲邪行離欲邪行。妄語離妄語。離間語離離間語。麁惡語離麁惡語。綺語離綺語。貪慾離貪慾。瞋恚離瞋恚。邪見離邪見。

補特伽羅相差別建立者。謂如經言。諸殺生者。乃至廣說。殺生者者。此是總句。最極暴惡者。謂殺害心正現前故。血塗其手者。謂為成殺身相變故。害極害執者。謂斷彼命故。解支節故。計活命故。無有羞恥者。謂自罪生故。無有哀愍者。謂引彼非愛故。有出家外道名曰無系。彼作是說。百踰繕那內所有眾生。於彼律儀若不律儀。為治彼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所。即彼外道復作是說。樹等外物亦有生命。為治彼故。說如是言真實眾生所。此即顯示真實福德遠離對治。及顯示不實福德遠離對治。如是所說諸句。顯示加行殺害乃至極下捃多蟻等諸眾生所者。此句顯示無擇殺害。於殺生事若未遠離者。此顯遇緣容可出離。謂乃至未遠離。來名殺生者。又此諸句略義者。謂為顯示殺生相貌。殺生作用。殺生因緣。及與殺生事用差別。又略義者。謂為顯示殺生如實。殺生差別。殺所殺生。名殺生者。又此諸句顯能殺生補特伽羅相。非顯殺生法相。

復次不與取者者。此是總句。於他所有者。謂他所攝財穀等事。若在聚落者。謂即彼事於聚落中。若積集若移轉。若閑靜處者。謂即彼事於閑靜處。若生若集。或復移轉。即此名為可盜物數者。謂所不與不捨不棄物。若自執受者。謂執為己有。不與而取者。謂彼或時資具闕少執為己有。不與而樂者。謂樂受行偷盜事業。於所不與不捨不棄而生希望者。謂劫盜他。欲為己有。若彼物主。非先所與。如酬債法。是名不與。若彼物主。於彼取者而不捨與。是名不捨。若彼物主。於諸眾生不隨所欲受用而棄。是名不棄。自為而取者。謂不與而取故。及不與而樂故。饕餮而取者。謂所不與不捨不棄而希望故。不清而取者。謂於所競物為他所勝不清雪故。不淨而取者。謂雖勝他而為過失。垢所染故。有罪而取者。謂能攝受現法後法非愛果故。於不與取若未遠離者。如前殺生相說。應知所餘業道亦爾。此中略義者。謂由盜此故。成不與取。若於是處。如其差別如實劫盜。由劫盜故。得此過失。是名總義。又此中亦顯不與取者相非不與取法相。當知餘亦爾。

復次欲邪行者者。此是總句。於諸父母等所守護者。猶如父母於己處女。為適事他故。勤加守護。時時觀察。不令與餘共為鄙穢。若彼沒已。復為至親兄弟姊妹之所守護。此若無者。復為餘親之所守護。此若無者。恐損家族。便自守護。或彼舅姑。為自兒故勤加守護。有治罰者。謂諸國王。若執理者。以治罰法。而守護故。有障礙者。謂守門者。所守護故。此中略顯未適他者三種守護。一尊重至親眷屬自己之所守護。二王執理家之所守護。三諸守門者之所守護。他妻妾者。謂已適他。他所攝者。謂即未適他。為三守護之所守護。若由凶詐者。謂矯亂已。而行邪行。若由強力者。謂對父母等。公然強逼。若由隱伏者。謂不對彼。竊相欣欲而行欲行者。謂兩兩交會。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者。謂於非道非處非時。自妻妾所。而為罪失。此中略義者。謂略顯示若彼所行。若行差別。若欲邪行。應知。

復次諸妄語者者。此是總句。若王者。謂王家。若彼使者謂執理家。若別者謂長者居士。若眾者謂彼聚集。若大集中者。謂四方人眾聚集處。若已知者。謂隨前三所經語言。若已見者。謂隨曾見所經語言。若由自因者。謂或因怖畏。或因味著。如由自因。他因亦爾。因怖畏者。謂由怖畏殺縛治罰黜責等故。因味著者。謂為財穀珍寶等故。知而說妄語者。謂覆想欲見而說語言。此中略義者。謂依處故。異說故。因緣故。壞想故。而說妄語應知。

復次離間語者者。此是總句。若為破壞者。謂由破壞意樂故。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者。謂隨所聞順乖離語。破壞和合者。謂能生起喜別離故。隨印別離者。謂能乖違喜更生故。憙壞和合者。謂於已生喜別離中心染污故。樂印別離者。謂於乖違喜更生中心染污故。說能離間語者。謂或不聞或他方便故。此中略義者。謂略顯示離間意樂。離間未壞方便。離間已壞方便。離間染污心。及他方便應知。

復次麁惡語者者。此是總句。此中尸羅支所攝故。名語無擾動。文句美滑故。名悅耳。增上欲解所發起故。非假偽故。非諂媚故名為稱心。不增益故。應順時機引義利故。名為可愛。趣涅槃宮故名先首。文句可味故名美妙。善釋文句故名分明。顯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攝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勞。離愛味心之所發起故名無所依止。不過度量故名非可厭逆。相續廣大故名無邊無盡。又從無擾動語。乃至無邊無盡語。應知略攝為三種語。一尸羅律儀所攝語。謂一種。二等歡喜語。謂三種。三說法語。謂其所餘。即此最後又有三種應知。一所趣圓滿語謂初一。二文詞圓滿語謂次二。三方便圓滿語謂其所餘。又於未來世可愛樂故名可愛語。於過去世可愛樂故名可樂語。於現在世事及領受可愛樂故。名可欣語及可意語。應知即等歡喜語名無量眾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語。即說法語名三摩呬多語。即尸羅支所攝語。名由無悔等漸次能引三摩地語。此中毒螫語者。謂毀摩他言縱瞋毒故。麁獷語者。謂惱亂他言發苦觸故。所餘麁惡語。翻前白品應知。

復次諸綺語者者。此是總句。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言麁獷故名非法語者。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又於邪說法時。不正思審而宣說故。名不思量語。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非時而說前後義趣不相屬故名雜亂語。不中理因而宣說故名非有教語。引不相應為譬況故名非有喻語。顯穢染故名非有法語。又於歌笑嬉戲等時。及觀舞樂戲笑俳說等時。有引無義語。此中略義者。謂顯如前說三時綺語。

復次諸貪慾者者。此是總句。由勐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於財者。謂世俗財類。具者。謂所受用資具。即此二種總名為物。凡彼所有定當屬我者。此顯貪慾生起行相。此中略義者。當知顯示貪慾自性貪慾所緣貪慾行相。

復次瞋恚心者者。此是總句。惡意分別者。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當為衰損者。謂欲令彼財物損耗。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此中略義如前應知。

復次諸邪見者者。此是總句。起如是見者。此顯自心忍可欲樂當所說義。立如是論者。此顯授他當所說義。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又顯非撥戒修所生善能治所治故。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又顯非撥流轉依處緣故。說如是言。無有此世。無有他世。又顯非撥彼所託緣故。及非撥彼種子緣故。說如是言。無母無父。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又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故。說如是言。世間無有真阿羅漢。乃至廣說。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因時名此世間。果時名彼世間。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為自然。通慧者。謂第六。已證者謂由見道。具足者謂由修道。顯示者自所知故。為他說故。我生已盡等。當知如餘處分別。此中略義者。謂顯示謗因謗果。誹謗功用謗真實事。功用者。謂殖種功用。任持功用。來往功用。感生業功用。又有略義差別。謂顯示誹謗若因若果。若流轉緣。若流轉士夫。及顯誹謗彼對治還滅。又誹謗流轉者。應知謗因不謗自相。謗還滅者。應知謗彼功德。不謗補特伽羅。

復次白品一切翻前應知。所有差別我今當說。謂翻欲邪行中。諸梵行者者。此是總句。當知此由三種清淨而得清淨。一時分清淨。二他信清淨。三正行清淨。盡壽行故。久遠行故者。此顯時分清淨。諍處雪故名清。無違越故名淨。此二總顯他信清淨。此中或有清而非淨。應作四句。初句者。謂實毀犯於諍得勝。第二句者。謂實不犯於諍墮負。第三句者。謂實不犯於諍得勝。第四句者。謂實毀犯於諍墮負。不以愛染身觸母邑故。名遠離生臭。不行兩兩交會鄙事故。名遠離淫欲。不以餘手觸等方便而出不淨故。名非鄙愛願受持梵行故。名遠離猥法。如是名為正行清淨具足。當知略義即在此中。又翻妄語中。可信者。謂可委故。可委者。謂可寄託故。應可建立者。謂於彼彼違諍事中應可建立為正證故。無有虛誑者。於委寄中不虛誑故。不欺誷故。此中略義者。謂顯三種攝受。一欲解攝受。二保任攝受。三作用攝受。

復次法相差別建立者。謂即殺生離殺生等。云何殺生。謂於他眾生起殺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殺方便。及即於彼殺究竟中所有身業。云何不與取。謂於他攝物。起盜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盜方便。及即於彼盜究竟中所有身業。云何欲邪行。謂於所不應行非道非處非時。起習近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欲邪行方便。及於欲邪行究竟中所有身業。云何妄語。謂於他有情起覆想說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偽證方便。及於偽證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離間語。謂於他有情起破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破壞方便。及於破壞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麁惡語。謂於他有情。起麁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麁語方便。及於麁語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綺語。謂起綺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不相應語方便。及於不相應語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貪慾。謂於他所有。起己有欲樂起染污心。若於他所有。起己有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云何瞋恚。謂於他起害欲樂。起染污心。若於他起害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云何邪見。謂起誹謗欲樂。起染污心。若於起誹謗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云何離殺生。謂於殺生。起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身業。如離殺生。如是離不與取。乃至離邪見。應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於不與取起過患欲解。乃至於邪見起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意業。如是十種。略為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即此三種廣開十種應知。

業因云何。應知有十二種相。一貪二瞋。三癡四自。五他六隨他轉。七所愛味八怖畏。九為損害十戲樂。十一法想十二邪見。

業位云何。應知略說有五種相。謂耎位中位上位生位習氣位。由耎不善業故。生傍生中。由中不善業故。生餓鬼中。由上不善業故。生那落迦中。由耎善業故。生人中。由中善業故。生欲界天中。由上善業故。生色無色界。何等名為耎位不善業耶。謂以耎品貪瞋癡為因緣故。何等名為中位不善業耶。謂以中品貪瞋癡為因緣故。何等名為上位不善業耶。謂以上品貪瞋癡為因緣故。若諸善業。隨其所應。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應知。何等生位業。謂已生未滅。現在前業。何等習氣位業。謂已生已滅。不現前業。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

 

上篇:瑜伽師地論(100卷)

下篇:瑜伽師地論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顯識論

顯識論一卷(從無相論出) 真諦三藏譯 一切三界但唯有識...

決定藏論

決定藏論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心地品第一之一  智...

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 太子右庶子安平男臣李百藥奉 勅...

大乘百法明門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 天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

【註音版】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課誦儀規

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課誦儀規...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佛說決定毗尼經

佛說決定毗尼經 群錄皆云燉煌三藏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

佛說大三摩惹經

佛說大三摩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須真天子經

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一(文殊師利所報法言稱,一名斷諸...

【註音版】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教詞典】開題

(一)解釋經論之題而說明該經之綱要者,稱為開題。如大...

【佛教詞典】成唯識寶生論

凡五卷。護法撰,唐代義淨譯。又稱二十唯識順釋論、二...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們初發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這個信字如果...

佛學常見辭彙(二畫)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覓求真本,...

福報與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煩惱

問: 弟子覺得自己福報與相貌都很差,與人交往時常感...

為何作惡多端,卻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禍福善惡因果之間,沒有另外一個做主的,就是所...

如何用佛法來提高生活質量

第一個方法:以慈悲心來開啟快樂的源泉。 很多時候,我...

用自己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遭遇困擾和不幸時,不要把原因推到別人身上,而不反省...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現今極樂世界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會相信嗎?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

佛法只要你肯學,都有你要學的東西

作為一個空中的雲,作為一個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

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這位祖師在世的時間...

長者子的供養

過去在印度的舍衛城裡,有位大富長者的夫人生了一個兒...

將慾望轉化為修行的助緣

慾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人...

【視頻】《光讚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華嚴經》女聲讀誦

《華嚴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