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六

爾時世尊說此語已便入初靜慮。次第乃至入滅盡定。時尊者阿難則問尊者阿泥律陀言。世尊今者已般涅槃耶。答言未也。但是入滅盡定耳。復問云何知耶。答言我親從佛聞。世尊入第四靜慮依不動寂靜定而般涅槃世間眼滅。問尊者阿難為知故問為不知耶。若知者何故復問。若不知者云何名知佛心耶。有說。彼尊者知之問。

若爾者何故復問。答亦有知而故問為發起言論故。如說世尊知而故問。復次尊者阿難欲顯尊者阿泥律陀有勝德故雖知而問。謂彼尊者雖有勝德而眾不知。欲令其知是以故問。有說。彼尊者不知問。若爾者云何名知佛心耶。答佛出定已阿難知其前心而彼時不知者以佛猶在定故。復次彼尊者若住常性心時能知佛心。爾時彼心由二憂惱所覆沒故不知佛心。一者失眷屬憂惱。二者失大師憂惱。問尊者阿泥律陀云何知耶。有說。世尊臨涅槃時入共聲聞等至故彼得知。評曰。不應作是說。以佛爾時現入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故。問若然者彼云何知。答世尊爾時起共聲聞獨覺入出定心。彼由此知是彼境故。猶如像王渡深河時。若正在河中則人無知者。但觀入出水跡則知象王所入出處。如是世尊若住甚深等至河時。一切聲聞獨覺不能現見。但觀如入出水跡入出定心便知。入如是定從如是定出。

如說爾時尊者大迦葉波作是念。我當以何滅焚如來身火。尋作是念。我今應以香乳滅之。則起心時便有四道香乳從空而下由此令焚如來身火一時而滅。問何故必以香乳滅焚如來身火耶。答欲顯與諸仙人相似法故。謂彼國俗若仙人命終則以乳滅焚身之火。若受欲者命終則以酒滅焚身之火。佛於諸仙中勝則是第一仙人。故今亦以香乳滅火。復次欲令佛設利羅極清淨故以乳灌之。復次佛生身是乳所長養故。今設利羅亦以乳浴之。復次乳性肥而能滅火。或有物雖性肥而不能滅火。乃令其熾如酥油等。有物雖能滅火而性不肥如水酒等。唯乳性肥又能滅火故唯以乳。由此義故尊者大迦葉波。現四道香乳用滅如來焚身之火。

如說爾時尊者阿難佛涅槃已經七晝夜右遶焚如來火聚。說伽他言。

 千衣纏佛葬  唯二衣不燒
 謂外及襯身  此為奇特事

問何故世尊唯二衣不燒耶。答有信敬佛諸天神等威力所持令不燒故。有說。是佛願力所持令內外淨故。謂一衣在內持如來馱都令不散染。

一衣在外持所有灰令不飄坌。有說。此表如來正法有內外二種護故。內護者謂清淨苾芻苾芻尼等。外護者謂淨信國王大臣等。此則正法威力令其不燒。有說。此表如來內心外身俱清淨故。心清淨者謂已永離一切煩惱並習氣故。身清淨者謂從最勝相異熟業所引生故。

如說四有。謂本有中有生有死有。有聲目多義如前廣說。此中有聲說屬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云何本有。答除生分死分諸蘊中間諸有。此則一期五蘊四蘊為性。問何故此有說名本有。答此是前時所造業生故名本有。問若爾餘有亦是本有皆前時所造業所生故。答若是前時所造業生麁顯易覺明瞭現見者說名本有。餘雖前時所造業生而微隱難覺非明瞭現見是以不說。云何死有。答死分諸蘊則命終時五蘊四蘊為性。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有則二有中間五蘊為性。問何故此有說名中有。答此於二有中間生故。名中有。問若爾餘有亦是中有皆於二有中間生故。答若於二有中間生非趣所攝者名中有。餘雖二有中間生而是趣攝不名中有。云何生有。答生分諸蘊則結生時五蘊四蘊為性。問此四有幾剎那幾相續。答二剎那謂死有生有二相續謂餘有。問此四有幾染污幾不染污。答皆通二種。問此四有心幾染污幾不染污。答生有心唯染污。餘心染污不染污。問此四有幾有漏幾無漏。答皆唯有漏。問此四有時心幾有漏幾無漏。答二唯有漏謂死有生有時心。二通有漏無漏謂餘有時心。問此四有時幾起同分心幾起不同分心。答二唯起同分心謂死有生有時。二起同分不同分心謂餘有時。

諸欲有彼一切有五行耶乃至廣說。此中諸蘊以行聲說。過去如來應正等覺說蘊為行。今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說行為蘊。以先佛說五行今佛說五取蘊故。此阿毘達磨中說五行者。欲顯今佛所說五蘊則是先佛所說五行故。問何故先佛說蘊為行今佛說行為蘊耶。答佛觀所化有情隨所應而說故。謂先佛所化應聞說行而得正解。今佛所化應聞說蘊而得正解。問何故名行。答流轉故名行謂前生諸蘊由後生諸蘊故流轉。或後生諸蘊由前生諸蘊故流轉。若生欲界以欲界心為同分心與彼命根眾同分為同分故。以色無色界及無漏心為不同分心。不與彼命根眾同分為同分故。若生色界以色界心為同分心。以欲無色界及無漏心為不同分心。若生無色界以無色界心為同分心。以無漏心為不同分心。

諸欲有彼一切五行耶。設五行彼一切欲有耶。答應作四句。有欲有非五行。謂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彼時欲有唯二行故。有五行非欲有。謂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爾時皆具五行彼無想天有心位。必不起不同分心故而彼行非欲有。有欲有亦五行。謂欲界有情住同分心。彼時欲有具五行故。有非欲有亦非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若生無色界。爾時但有二行或四行或一行。彼行又非欲有故。諸色有有想天彼一切五行耶。設五行彼一切色有有想天耶。答應作四句。有色有有想天非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爾時色有有想天皆唯二行故。有五行非色有有想天。謂欲界有情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爾時雖皆五行。而彼行非色有有想天故。有色有有想天亦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爾時色有有想天具五行故。有非色有有想天亦非五行。謂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若生無色界。爾時但有二行或四行或一行。彼行又非色有有想天故。諸色有無想天彼一切二行耶。設二行彼一切色有無想天耶。答應作四句。有色有無想天非二行。謂無想天不得無想。爾時彼色有無想天具五行故所以如前。有二行非色有無想天。謂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爾時雖皆二行而彼行非色有無想天故。有色有無想天亦二行。謂無想天得無想。爾時彼色有無想天唯二行故。有非色有無想天亦非二行。謂欲界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生無色界。爾時乃有五行或四行或一行。彼行又非色有無想天故。諸無色有彼一切四行耶。設四行彼一切無色有耶。答諸四行彼一切無色有。非欲色界有情有四行故。有無色有非四行。謂無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爾時彼無色有唯一行故。頗有有五行耶。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文雖成立有二行有而未遮止有三行有。亦未成立有一行有今為遮止有三行有。及欲成立有一行有故作斯論。頗有有五行耶。答有。謂欲界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彼必有自地現在五行故。頗有有四行耶。答有。謂無色界有情住同分心。頗有有三行耶。答無。以無有情三蘊成故。所以者何。心心所法定不相離受想思等恆相應故。頗有有二行耶。答有。謂欲界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若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彼但有二行故。頗有有一行耶。答有。謂無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彼但有一行故。頗有有無行耶。答無。以無有情非蘊成故。一切有情必有自地命根等故。

見蘊第八中三有納息第二之一

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應廣分別然有聲目多義。此中說屬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如說欲界死生欲界。彼一切欲有相續耶。乃至廣說。彼亦說屬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如說諸纏所纏地獄有相續。彼初所得諸根大種與此心心所法為一增上。乃至廣說。又復如說欲有相續時。最初得幾業所生根。乃至廣說。又如說四有。謂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當知彼文皆說屬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如說頗勒窶那識食所引能感後有令其現前。彼說續生時心眷屬名有。如說阿難陀。如是業有能牽後有。彼說牽後有思名有。如說取緣有彼說分位五蘊名有。尊者妙音說曰。彼說牽後有業名有。如說云何有法謂一切有漏。彼說諸有漏法名有。如說七有謂地獄有傍生有鬼界有人有天有業有中有。彼說五趣五趣因五趣方便名有。如說欲有云何。謂業能感欲界後有。乃至廣說。彼說業及異熟名有。不說取所緣有。問若爾彼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欲有欲界一切隨眠隨增。乃至廣說。欲有五部業皆能感異熟可說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色無色有唯修所斷業能感異熟。如何可說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耶。答後文應作是說。欲有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色無色有色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彼說有及眷屬悉名為有。和合有法亦名有故。有餘師說。前說業及異熟名有。不說取所緣有。後說業及異熟名有。亦說取所緣有。彼不應作是說。諸作論者。依章立門不可章所說異門所說異。是故如前所說者好。問何故名有。答能有能非有故名有。問若爾聖道應名有聖道亦是能有能非有故。答若能有能非有能長養攝益任持諸有者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於諸有損壞離散故不名有。復次若能有能非有能令諸有相續流轉令老死道不斷者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令諸有不相續不流轉。斷老死道故不名有。復次若能有能非有是趣苦集行趣有世間。流轉生死老死集行者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是趣苦滅行趣有世間流轉生死老死滅行故不名有。復次若能有能非有。是有身見事顛倒事隨眠事愛事。貪瞋癡安足處。有垢有毒諸有所攝。墮苦集諦者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非有身見事乃至愛事非貪瞋癡安足處。無垢無穢無濁無毒非諸有攝。不墮苦集諦故不名有。有餘師說。是苦器故名有。問若爾此亦是樂器。如說大名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隨順樂不增長喜樂。唯是離樂因者則諸有情不應於色起貪起染。大名以色非一向苦亦是樂亦隨順樂亦增長喜樂。非唯是離樂因故。有情於色起貪起染。又佛決定建立三受不相雜亂。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如是有漏法亦是樂器。何故但說是苦器故名為有耶。答以苦多故。謂生死中苦多樂少順苦法多順樂法少。以樂少故置在苦品。如一渧蜜墮毒器中不名蜜器。猶名毒器。以毒多故此亦如是。復有說者。可怖畏故名有。問若爾涅槃應亦名。有如說苾芻諸愚夫類無聞異生於涅槃中生大怖畏。謂我不有我所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彼於涅槃既生怖畏是則涅槃亦應名有。答於有生怖是則為正。於涅槃生怖是則為邪。以涅槃非可怖故。由此不名為有。復次若令異生聖者皆生怖畏乃名為有。涅槃但令異生生怖故不名有

相續有五。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分位相續。四法相續。五剎那相續。中有相續者。謂死有蘊滅中有蘊生。死有諸蘊由中有諸蘊說名相續故名中有相續。生有相續者。謂中有蘊滅生有蘊生。中有諸蘊由生有諸蘊說名相續故名生有相續。分位相續者。謂羯邏藍分位滅頞部曇分位生。羯邏藍分位由頞部曇分位說名相續。乃至壯年分位滅老年分位生。壯年分位由老年分位說名相續。故名分位相續。法相續者。謂善法無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善法由染及無記法說名相續。染法無記法無間各二現前廣說亦爾故名法相續。剎那相續者。前剎那無間後剎那現在前。前剎那由後剎那說名相續故名剎那相續。此五相續皆攝二相續中。謂法相續剎那相續。以中有生有分位相續皆名為法及剎那故。欲界具五相續。色界有四除分位。無色界有三除中有及分位。天那落迦及化生有四相續除分位。餘皆具五。有說。天及化生亦具五相續。於五相續中。此中依二相續而作論。謂中有生有。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謂欲界命終還生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死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中有。欲界法滅者謂欲界死有諸蘊。欲界法現在前者謂欲界中有諸蘊。若從中有往生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中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生有。欲界法滅者。

謂欲界中有諸蘊。欲界法現在前者謂欲界生有諸蘊。問若住欲界無覆無記心命終者住中有時。不成就死有住生有時。不成就中有可名為捨。若住善或染心而命終者住中有時。成就死有。住生有時。成就中有。云何名捨。有說。此中但依住無覆無記心命終者。說是故無過。有說。此中依現行捨說雖住中有成就死有住生有成就中有。而不現行故說為捨。有說。此中棄背前蘊說名為捨。不說成就不成就義。有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欲有欲有相續。謂不命終而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羯邏藍位無間頞部曇位現在前。乃至莊年位無間老年位現在前。善法無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染法無間善或無記法現在前。無記法無間善及染法現在前。前剎那無間後剎那現在前。諸捨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謂欲界命終生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死有。色有相續者謂色界中有。欲界法滅者謂欲界死有諸蘊。色界法現在前者謂色界中有諸蘊。有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欲有色有相續。謂不命終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此中有說。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現在前。有說。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初靜慮現在前。有說。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現在前。尊者妙音說曰。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第二靜慮現在前。所以者何。如超定時。初靜慮無間第三靜慮現在前此亦應爾。又欲界有四種變化心。謂初靜慮果乃至第四靜慮果。欲界初靜慮果變化心無間淨初靜慮現在前。乃至欲界第四靜慮果變化心無間淨第四靜慮現在前。諸捨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如是。設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彼一切捨欲有無色有相續耶。答如是。問此中何故不說不命終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理必無有在無色界不命終而有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故。問豈不容有在欲界不命終。而欲界得滅無色界得現在前耶。答此中說同類法滅同類法現在前。無有在欲界。不命終而欲界同類法得滅。無色界同類法得而現在前是以不說。有說。此中說心心所法滅。心心所法現在前無有在欲界不命終而欲界心心所法滅。無色界心心所法現在前是故不說。諸捨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謂色界命終還生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死有。色有相續者謂色界中有。色界法滅者謂色界死有諸蘊。色界法現在前者謂色界中有諸蘊。從中有往生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中有。色有相續者謂色界生有。色界法滅者謂色界中有諸蘊。色界法現在前者謂色界生有諸蘊。此中若住無覆無記心命終。及住善心或染心命終時皆名捨色有。問答分別如前應知。有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色有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初靜慮無間第二第三靜慮現在前。第二靜慮無間初第三第四靜慮現在前。第三靜慮無間初第二第四靜慮現在前。第四靜慮無間第二第三靜慮現在前。善法無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染法無記法說亦爾。前剎那無間後剎那現在前。諸捨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謂色界命終生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死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中有。色界法滅者謂色界死有諸蘊。欲界法現前者謂欲界中有諸蘊。有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色有欲有相續。謂不命終而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此中有說。未至定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有說。未至定初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有說。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尊者妙音說曰。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第二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所以者何。如超定時第三靜慮無間初靜慮現在前此亦應爾。又欲界有四種變化心。謂初靜慮果乃至第四靜慮果。淨初靜慮無間欲界初靜慮果變化心現在前。乃至淨第四靜慮無間欲界第四靜慮果變化心現在前。諸捨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謂色界命終生無色界從死有往生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死有。無色有相續者謂無色界生有。色界法滅者謂色界死有諸蘊。無色界法現在前者謂無色界生有諸蘊。有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色有無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第三靜慮無間空無邊處現在前。第四靜慮無間空識無邊處現在前。

諸捨無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無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謂無色界命終。還生無色界。從死有至生有時。捨無色有者謂無色界死有。無色有相續者謂無色界生有。無色界法滅者謂無色界死有諸蘊。無色界法現在前者謂無色界生有諸蘊。有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無色有無色有相續。謂不命終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空無邊處無間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現在前。識無邊處無間空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現在前。無所有處無間空識無邊處非想非非想處現在前。非想非非想處無間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現在前。善法無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染法無記法說亦爾。前剎那無間後剎那現在前。諸捨無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如是。設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彼一切捨無色有欲有相續耶。答如是。問此中何故不說不命終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理必無有在無色界不命終。而有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故。餘問答如前。諸捨無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無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謂無色界命終生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無色有者謂無色界死有。色有相續者謂色界中有。無色界法滅者謂無色界死有諸蘊。色界法現在前者謂色界中有諸蘊。有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無色有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而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識無邊處無間第四靜慮現在前。空無邊處無間第三第四靜慮現在前。

且隨本文分別義已當隨其義復廣分別。問若欲界命終還生欲界。彼何所捨何所得何法滅何法現在前。乃至若無色界命終生色界。彼何所捨何所得何法滅何法現在前。答諸欲界命終還生欲界。若本住別解脫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五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二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二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則彼若有不善身語表不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二染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五蘊染二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二染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二蘊染五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二染蘊二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二蘊染二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本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

若住善心命終。彼捨染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二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染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五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染蘊二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二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即彼若有善身語表不失者。若住善心命終等廣如住別解脫律儀。有不善身語表說。若本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前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即彼若有善身語表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染無記心命終。如住別解脫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住三種心命終說。即彼若有不善身語表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染無記心命終。如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住三種心命終說。則彼若有善不善身語表不失者。若住善染無記心命終。如住別解脫律儀。有不善身語表不失者。及住不律儀有善身語表不失者。住三種心命終說。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二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發智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

阿毗曇毗婆沙論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前佛後佛。自行化他。...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五蓋品第一 聞...

二時臨齋儀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玉耶經

玉耶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諸法勇王經

佛說諸法勇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密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法觀經

法觀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第一、何以故...

【佛教詞典】四種正修行功德

又作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據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載,於阿...

【佛教詞典】頓成諸行

(術語)遍成諸行之對。謂依圓融門修行之菩薩,若斷一...

【佛學漫畫】東坡居士

蘇東坡一生被貶多次,可以說是波折坎坷伴隨著他的一生...

靠這個來了生脫死太難太難

《淨土十要》裡面登了一個這樣的例子,禪宗在江西一帶...

心懷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個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還有他各方面因緣...

佛教的二十四諸天

二十四諸天指的是佛教的護法諸神,又可稱為諸天鬼神。...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園精舍的時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為臥...

生日應當誦經禮懺修諸福事

世人生日,設宴會、張音樂、繪圖畫、競辭賦,以之為樂...

為何要注重迴向

問: 為什麼要注重迴向? 大安法師答: 一般我們做的...

一元門票的靈岩道場

一元門票靈岩道場 江蘇蘇州的木瀆古鎮,乃清乾隆六下江...

【佛學漫畫】皈依

對於真心學佛的人,不會覺得皈依儀式是多餘的,反而會...

賺錢留給兒女好嗎

問: 我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快五十歲了,他年輕的時...

為什麼光念地藏聖號就有靈感呢

在沒有拜懺之前,你到道場室中,你先在這屋子裡繞著念...

是自己把痛苦擴大了

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

【視頻】《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