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根蘊第六中等心納息第四之二

問無想定自性云何。答不相應行蘊為性。是彼攝故。界者在色界。地者在根本第四靜慮地。問何故下地無此定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又無想定滅心心所故。得下地不順心心所滅。問何故第四靜慮順心心所滅。非下地耶。答諸欲入彼定者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次入第三靜慮。後入第四靜慮。於第四靜慮上中下心。從上入中。從中入下。下品心斷入無想定。譬如女人續毛為縷。除去麁者緝績細者乃至將盡以手絕之。入無想定當知亦爾。從麁入細乃至都滅故。此唯在第四靜慮。又下諸地有歡慼受行相麁動難可除滅。第四靜慮唯有處中受行相微細易可斷滅。故下地中無無想定。問何故無色界無彼定耶。答唯有異生計習此定以為能證無想涅槃。無色界中無有無想異熟可計故。無想定於彼亦無。又諸異生怖畏斷滅。彼界無色若更滅心便為斷滅。是彼所怖故彼界中無無想定。問此無想定何處能起。有作是說唯欲界起欲界心勐。有說。力故。有餘師說。通欲界三靜慮起由念曾修加行勢力亦能起故。復有說者。第四靜慮亦能現起除無想天勿果與因極相逼故。彼歿定當生欲界故。問此無想定誰所起耶。答唯異生起由作出離想故。聖於有法無出離想。問起此定。後有能入見道不。有說。不能由此定是異生定故。若起此定後能入見道。便有聖者成就此定。不應名異生定。有說。起此定後亦能入見道。問若爾云何名異生定。答聖雖成就而不現行。彼依現行名異生定。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得此定補特伽羅有能入正性離生者。應言退失此定。於彼極厭不現行故。命終生於第四靜慮。於彼處所有容受故。評曰。應知前所說好。問此無想定為加行得。為離染得。答是加行得非離染得。離第三靜慮染時不得故。若離染得者聖離第三靜慮染時亦應得。然則不應名異生定。問此無想定亦得過去修未來耶。有說。不然。唯有心定可有是事。非於無心有得修義若作是說。定初剎那唯成就現在。定餘剎那成就過去現在。出此定已但成就過去。有說。此定有未來修。以加行得法有未來修故。此定必由極作意力加行而得。云何無未來修耶。若作是說。定初剎那成就未來現在。定餘剎那成就三世。出此定已成就過去未來。問若如有心有得修者。聖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如得第四靜慮並眷屬亦應得此定。是則不應名異生定。答前說此定唯加行得。是故異生聖者離第三靜慮染時皆悉不得。唯諸異生離彼染已。以加行力方乃得之。是故無過。如是說者。應如初說。以有心定可未來修。此定無心無未來修義。由此過去亦無得理。如別解脫律儀。此亦如是。問此無想定有退轉不。答此無退轉。云何知然。曾聞有苾芻得無想定。出此定已諸根寂然。進止威儀語言衣著。受諸飲食皆悉詳審。有阿羅漢先得願智。見已念言此善男子。必獲勝法我當觀其所證邊際。念已入定以願智力見彼苾芻得無想定。便從定起而語之言。汝之所證極為非善。如何遇佛功德寶藏。舍而謬取外道所學糞壞定耶。汝今宜應疾疾棄舍。苾芻聞已作意舍之。此定隨逐不能舍離。乃至休道還家亦不能舍。後命終已生無想天。故知此定不可退轉。譬喻者說。此有退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若遇勝緣亦有轉義。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越第一有。評曰。應知前所說好。問此無想定於眾同分為能牽引。為但圓滿。答但能圓滿不能牽引。以眾同分唯業所引此非業故。問此無想定為順現法受為順次生受。為順後次受。為順不定受耶。答唯順生法受。非順現法受等。非順現法受者。以於餘處修此定已生無想天方與果故。非順後次受者。此定勐利速與果故。非順不定受者。不可退轉故。問此於何處受何異熟果。答於無想天受五蘊異熟果。入滅盡定幾根滅。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譬喻者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定而無心者。若定無心命根應斷。便名為死非謂在定。為止彼意顯滅盡定都無有心。有執。此定雖無有心。但離色染即能現起以界同故。為止彼意顯滅盡定要離無所有處染方得現前。非想非非想處心為等無間緣故。由此尊者世友說言。云何滅盡定。謂已離無所有處染。止息想作意為先心心所法滅。是名滅盡定。由此因緣故作斯論。入滅盡定幾根滅。答七。謂意舍信等五根。何繫心心所滅。答無色界系。此依界類總相而說。然唯非想非非想處系。出滅盡定幾根現前。答或七或八。有漏心七。無漏心八。謂若非想非非想處心出者。七根現在前。如前說。若無所有處心出者。八根現在前。謂前七及已知具知根隨一。何繫心心所現前。答或無色界系。或不系。謂若非想非非想處心出者無色界系。若無所有處心出者不系。由此所說證滅盡定決定無心。以入定時。但說諸根心心所法滅。而不說起。於出定時但說諸根心心所法起而不說滅故。

問滅盡定自性云何。答不相應行蘊為性。是彼攝故。界者在無色界。地者在根本非想非非想處地。問何故下地無此定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又滅盡定滅極細心心所故得。下地不順極細心心所滅。問何故非想非非想處。順極細心心所滅。非下地耶。答諸欲入彼定者。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如是乃至入無所有處。次入非想非非想處。於非想非非想處上中下心。從上入中。從中入下。下品心斷。入滅盡定。所說譬喻如前應知。故此唯在非想非非想處。又下諸地皆名有想。行相麁動難可止息。此地名非想非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下地中無滅盡定。有說。二定俱無心故各於一界邊立。謂無想定於有色界邊立。滅盡定於無色界邊立。有說。二定俱無心故各於一地邊立。謂無想定依有色地邊立。滅盡定依無色地邊立。有說。二定俱無心故。各於一聚邊立。謂無想定於大種所造色聚邊立。滅盡定於心心所法聚邊立。有說。一切地皆有二種過。一過貪慾。二過住處。初靜慮地過貪慾者。謂自地聖道。過住處者。謂第二靜慮。乃至無所有處。過貪慾者。謂自地下地聖道。過住處者。謂非想非非想處。非想非非想處過貪慾者。謂下地聖道。過住處者。謂滅盡等至。若下地有滅盡定者。則下諸地應有三種過。或二種過。非想非非想處。唯有一種過。勿有如斯不平等過故。滅盡定非下地有。有說。此定由二因緣立為解脫。一背舍一切所緣。二邊際心斷。若下地有滅盡定者。則非背舍一切所緣。於上所緣未棄背故。亦不可說邊際心斷。中間心斷非邊際故。有說。此定次第定中為後邊故。必從非想非非想處無間而入。由此等緣於下諸地無滅盡定唯有頂有。如世尊說。何等名為滅盡等至。謂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問滅盡等至即非想非非想處系。何故佛說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耶。答雖即彼系寂靜勝故。佛說超彼。譬如村邊阿練若處。雖即村界亦以寂靜說離於村。又有二種非想非非想處。一有心。二無心。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者。依有心非想非非想處說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者。依無心非想非非想處說。如有心無心。相應不相應。有所依無所依。有行相無行相。有作意無作意。有所緣無所緣。應知亦爾。又有二種非想非非想處一染污。二不染污。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者。依染污者說。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者。依不染污者說。如染污不染污。見所斷修所斷亦爾。又有二種非想非非想處。一曾得二未曾得。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者。依曾得者說。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者。依未曾得者說。如曾得未曾得。共不共亦爾。又有二種非想非非想處。一離染得。二加行得。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者。依離染得者說。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者。依加行得者說。又依地次第超過而說超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者。依超過下地貪慾說。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者。依超過自地有心住處說。問諸無學者。可言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彼於有頂具有貪慾及住處二種過故。諸有學者。於彼唯有一種過。如何可言超過一切。答一切有二種。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此中學者依少分說故無過。有說。此中但依超過住處而說。謂諸學者。雖於有頂修所斷貪慾未能超過一切。而於有頂住處能一切超過。有說。此中依暫時超過說。謂諸學者。暫時超過有心位一切有頂出有心入無心故。

問滅盡定中滅一切心心所法。何故但言想受滅。不說心等。答譬喻者說。此定有心唯滅想受。問今不問彼。但問說無心者何故爾耶。答說想受滅顯餘亦滅。非餘相應法離想受起故。有說。此中說最勝者。以諸心品想受最勝。以勝滅故餘亦隨滅。有說。此中現門現略現趣入故。謂心聚中有是根性有非根性。若說受當知已說是根性者。若說想當知已說非根性者。如根性非根性。有明無明。有現見無現見。應觀察不應觀察。妙非妙。尊非尊。勝非勝。應知亦爾。有說。想受是諸瑜伽師極所厭患。由受力故令諸有情色界勞弊。由想力故令諸有情無色勞弊。是故世尊說想受滅。有說。想受二界中勝。受於色界中勝。想於無色界中勝。有說。耽樂受故。執倒想故。令諸有情輪迴生死。受諸苦惱。有說。想受各別立蘊。及立識住。有說。想受能起愛見二種煩惱。受力故起愛。想力故起見。一切煩惱此二為首。有說。想受是二諍根。由受故耽著諸欲。令在家者起諸鬪諍。由想故耽著諸見。令出家者起諸鬪諍。如二諍根。二邊。二箭。二戲論。二我所。二雜染應知亦爾。有說。行者憎受想故入滅盡定。由如是義故佛唯說滅此二法。如施設論說。云何加行起滅等至。謂初修業者。於一切行不作加行。不欲思惟諸我所有。未生想受當令不生。已生想受當令速滅。若於爾時所有想受未生不生。已生者滅。是名為滅。云何此滅說名等至謂於滅法無障無背自在現見。自身所證故名等至。以是事故世尊說滅唯一剎那。等至相續。問令心平等說名等至。此中無心云何名等至。答等至有二。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種平等。無想滅盡定。雖斷平等心令不相續。而引平等大種令現在前故名等至。

問何故二無心定中。唯滅盡定立為解脫非無想定。脇尊者言。佛於諸法體相作用了達究竟。餘不能知。若法有解脫相者。便即立之。無者不立。復次滅盡定唯內法有故立解脫。無想定唯外法有故不立解脫。如內法外法。聖者異生亦爾。復次滅盡定唯背雜染向清淨者相續中可得故立解脫。無想定唯背清淨向雜染者。相續中可得故不立解脫。如背雜染向雜染。背生死向生死背流轉向流轉當知亦爾。復次滅盡定唯背我見。向無我見者。相續中可得故立解脫。無想定唯背無我見向我見者。相續中可得故不立解脫。復次滅盡定唯背薩迦耶見向空觀者。相續中可得故立解脫。無想定唯背空觀。向薩迦耶見者。相續中可得故不立解脫。復次前說滅盡定由二因緣立為解脫。一背一切所緣。二邊際心斷。無想定二事俱無。是故不立。復次滅盡定。唯障諸界諸趣諸生者。相續中可得故立解脫。無想定。唯不障諸界諸趣諸生者。相續中可得故不立解脫。復次棄背諸有名為解脫。滅盡定。棄背諸界諸趣諸生。生死轉流覺。無想定不爾。由此等緣二無心定中。唯滅盡定立為解脫。非無想定。

問無想定滅盡定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名無想定。名滅盡定。復次界亦差別。無想定色界系滅盡定無色界系。復次地亦差別。無想定在第四靜慮滅盡定在非想非非想處。復次相續亦有差別。無想定在異生相續滅盡定在聖者相續。復次入無想定時作出離想入滅盡定時作止息想。復次入無想定時唯厭於想。入滅盡定時通厭想受。復次入無想定時唯欲滅想。入滅盡定欲滅受想。復次入無想定時滅色界繫心心所法。入滅盡定時滅無色界繫心心所法。復次入無想定時。滅第四靜慮心心所法。入滅盡定時。滅非想非非想處心心所法。復次無想定招色界異熟。滅盡定招無色界異熟。復次無想定招第四靜慮異熟。滅盡定招非想非非想處異熟。復次無想定唯順生受異熟。滅盡定順生後不定受異熟。故有差別。尊者世友作是問言。無想定滅盡定何差別。答一名無想定。一名滅盡定。故有差別。又界地相續想厭欲樂。所滅異熟皆有差別。廣說如上。又異生入無想定感無想處果。聖者入滅盡定感有頂處果。又無想定令諸異生受色界異熟果。滅盡定令諸學者受無色界異熟果。令無學者受無色界等流果。是謂無想定滅盡定差別。

問八解脫中世尊何故唯說第三第八解脫。名身作證非餘耶。如契經言。淨解脫身作證。想受滅解脫身作證。答有餘契經於八解脫。世尊皆說名身作證。如大因緣經中。佛於八解脫一一皆說身作證具足住故。問雖少經中於八解脫說身作證。於多經中唯說二種名身作證。何故爾耶。答此二解脫八解脫中。名義最勝。是故偏說。有說。此二解脫俱用加行功力所證故。有說。此二各居一界邊謂淨解脫居色界邊。想受滅解脫居無色界邊。有說。此二解脫各居一地邊。謂淨解脫在第四靜慮邊。想受滅解脫在非想非非想處邊。有說。淨解脫於大種所造色聚邊際而立。想受滅解脫於心心所法聚邊際而立。有說淨解脫雖取色淨相。而不起煩惱。以殊勝故。世尊安立身作證名想受滅解脫。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說為身證。有說。於契經中說八解脫身作證者。皆以此二解脫故得名身證。由此等義故。唯二種說身作證具足住者。有多處說具足住聲。謂或有處於色蘊少分說具足住。或有於善五蘊說具足住。或有於善四蘊說具足住。或有於不相應行蘊一分說具足住。或有於寂滅涅槃說具足住於色蘊一分說具足住者。如伽他說。

 於妙慧聖教  具足住尸羅
 一切皆賢善  多功德寶藏

於善五蘊。說具足住者。如說。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具足住。於善四蘊說具足住者。如說。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於不相應行蘊一分說具足住者。如此八解脫中。說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於寂滅涅槃說具足住者如說。於涅槃身作證具足住。

問滅盡定有幾種類。有說。有四。謂具縛者所起。離上三品者所起。離中三品者所起。離下三品者所起。種類各別故。復有說四。謂離六七八九品染者所起。各以為一彼說具縛者。乃至離五品染者。皆未能起此定故。有說。此定有九種。謂離上上品者所起。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唯具縛者不能起故。有說。此定有十種。謂具縛者所起。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問若具縛者能起此定。諸異生類何不能起。答縛有二種。一見所斷二修所斷。於有頂中若缺見所斷縛具修所斷縛者能起此定。具二縛者則不能起。如是說者。此滅盡定有十一種謂具縛者所起。離上上品者所起。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問此十一種體有異耶。有說。不異。問若爾何故說十一。答由位別故非體有異。有說。此十一種其體各異。隨位所起種類別故。問若爾具縛者所起。乃至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差別云何。答有具縛時起滅盡定。即彼進斷一品染時。復起滅盡定。彼於爾時先所起者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所起者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即彼乃至從時解脫練根得不動。彼於爾時前諸位中所起滅定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不動位所起滅定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由此應知體類各別。

問此定有上中下品類別不。若有者。施設論說云何通。如彼說。滅無差別。若無者佛獨覺聲聞所起無勝劣耶。有說。此定無上中下。問施設論說滅無差別。雖已善通而佛獨覺聲聞所起無勝劣耶。答體無勝劣。皆以心心所滅為其性故。但由加行說有差別。謂佛起此定不由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或上。如是說者。此滅盡定有上中下品類差別。問三乘所起有勝有劣。雖已善通。施設論說滅無差別當云何通。答依能斷滅心心所法無差別義說無差別。而滅盡定是有為故。如餘有為有上中下。由隨根性階分異故。謂佛所得是上。獨覺所得是中。聲聞所得是下。聲聞乘中有多差別。且有學位具縛所起為下下。乃至斷八品所起為上上。無學位中退法種性所起為下下。乃至學得不動種性所起為上下。餘本得不動種性所起為上中。波羅蜜多聲聞所起為上上。一一種性中根品差別所起。各有上中下品類差別。是故滅定有多品類。問此滅盡定幾物為體。有說。此定一物為體。若滅現前即名無心故。問云何一滅剎那現前即名無心。答如一受剎那現前即名有受。一想剎那現前即名有想。一識剎那現前即名有識。如是一滅剎那現前即名無心。斯有何過。有說。此定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及心滅故。有說。此定二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滅故。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問此滅盡定自體既爾。其相云何。答自體即相。相即自體。以一切法不可離體別說其相。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此滅盡定解脫為相。故作是說。住此定者心心所法解脫。勝解脫。極勝解脫。離系。勝離系。極勝離系。問此定不能斷諸煩惱。如何可說住此定者心心所法解脫等言。答住此定者心心所法暫時解脫。乃至暫時極勝離系。故說此言。非謂此能斷諸煩惱。

有如是說。若法想微細為因。微微為等無間。不與彼俱。非不成就。是謂解脫問此說何法。有說。此說滅盡定若作是說。此說滅定者。彼說此定想微細為其因。謂一因即同類因。微微亦與作因。謂一因即同類因。亦與作等無間緣。若作是說。此說滅盡定者。彼應說。若法想微細為因。微微為等無間。不應說。不與彼俱。以彼滅定正現前故。應說。非不成就。以住定時彼成就定故。有說此說出定心。若作是說。此說出定心者。彼說此出定心想微細為其因。謂一因即同類因。微微亦與作因。謂一因即同類因。亦與作等無間緣。若作是說。此說出定心者。彼應說。若法想微細為因。微微為等無間。應說。不與彼俱。以住定時彼出定心不現前故。應說。非不成就以住定時彼成就出定心故。由此證知。彼先得出定心。有說。此說入定心。若作是說。此說入定心者。彼說。此入定心想為其因。謂一因即同類因。微細亦與作因。謂一因即同類因。亦與作等無間緣。若作是說。此說入定心者。彼應說。若法想為其因。微細為等無間。應說。不與彼俱。以住定時彼入定心不現前故。應說非不成就以住定時彼成就入定心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二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阿毗曇八犍度論

阿毘曇八犍度論序 釋道安撰 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

阿毗曇甘露味論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 布...

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佛說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佛說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

【註音版】虛空藏菩薩經

虛空藏菩薩經...

十住經

十住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歡喜地第一...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

博山警語序 警乃醒覺之義。或云驚也。譬有賊瞰巨室。...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並序)(清省庵) 實賢譾劣庸僧,褊卑陋器。本無大...

觀察諸法行經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無邊善方便...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重瞋恚

【重瞋恚】 p0868   瑜伽六十卷三頁云:復次若於父母...

【佛教詞典】迦毗摩羅

(人名)Kapimala,羅漢名。付法藏之第十三祖。付法藏...

造善業時要培養堅定的信仰跟願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天女,她是一個忉利天的天女,她有...

受持供養楞嚴咒的種種功德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

阿那律-天眼第一

無憂的童年生活 在《阿彌陀經》裡記載著十六位大阿羅...

至誠懇切的心,啟動了咒語的力量

【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

能夠信願念佛是人中芬陀利華

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阿彌陀佛的光明、願力、德行,要...

心臟停止10分鐘,知名畫家死而復活

新加坡水彩畫家潘再雄(66歲)因重病入院急救時,病情...

宣傳平等的迦旃延尊者

長青靈岩寺千佛殿羅漢的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舊譯迦旃...

如何從講話中知道這個人的福報

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生命體,不管你遇到一個男人或者一...

法供養的內涵意義

在諸種供養當中,法供養最為第一。那什麼叫法供養呢?...

對佛生歡喜心

一時,佛在舍衛城,率僧眾安居畢,從舍衛城前往王舍城...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舍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

殺生有十項罪狀

一、心裡巨毒,世代不絕。 二、眾生都會厭憎他,眼不...

【視頻】《吉祥經》黃帥演唱

《吉祥經》黃帥演唱

【視頻】《藥師經》蓮歌子演唱

《藥師經》蓮歌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