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六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業蘊第四中惡行納息第一之五

問此業能取一劫壽果為是何劫。或有說者。是成劫。復有說者。是壞劫。復有說者。是大劫。如是說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故。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問如是伽他當云何通。

 諸有破僧人  破壞和合僧
 生無間地獄  壽量經劫住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減一劫住亦名一劫。如世間人於減一日。住持所作亦名直日。此亦如是。

問此破僧罪亦能取地獄五蘊異熟。何故但言取一劫壽。或有說者。以壽為先。世尊總說取五蘊果。復有說者。此中世尊說最勝法。謂五蘊中壽命最勝是故偏說。復有說者。壽命能持一切五蘊。令不散壞是故偏說。復有說者。壽從初生盡眾同分無有間斷。令眾同分亦無間斷。餘法不爾是故不說。復有說者。由壽量故表知世間。或增或減。或進或退。或興或衰。是故偏說問何故破僧得劫住罪。非起噁心出佛身血耶。答若起噁心出佛身血壞佛生身。若破壞僧壞佛法身。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敬重法身不重生身。復有說者。若起噁心出佛身血但毀尊重。若破壞僧即名毀壞尊重所重。若起噁心出佛身血但傷大師。若破壞僧即名傷損大師所師。如大師。如是法王歸依依趣亦爾。有說。彼起殺心出佛身血。但是加行罪。以佛法爾不可害故。破僧不爾是根本罪。如加行根本。如是加行究竟亦爾。復有說者。若起噁心出佛身血。不多發起廣大加行。但由率爾卒暴而傷。破僧不爾。要由發起廣大加行。或經一月乃至四月。方便誘誑諸新學苾芻令彼順已。然後能破是以罪重。復有說者。若起噁心出佛身血不惱亂大眾。雖傷佛身不能令佛生惱亂心。亦不諠擾。以作此事世間眾生。或有聞者或不聞故。若破壞僧極大諠擾惱亂大眾。以破僧時應得入正性離生者。不得入正性離生。應得果證者不得果證。應離欲者不得離欲。應盡漏者不得盡漏。不得誦持思惟三藏。不得靜處思惟諸法。修習靜慮無色等至。不得種殖三乘種子。三千大千世界法輪不轉。展轉聲至淨居諸天。令其覺慧不得安靜明瞭現行。若所破僧還和合時。應入正性離生者。即入正性離生。應得果證者即得果證。應離欲者得離欲。應盡漏者得盡漏。便有誦持思惟三藏。在空閑處思惟諸法。修習靜慮無色等至。亦能種殖三乘種子。三千大千世界法輪復轉。展轉聲至淨居諸天。令其覺慧復得安靜明瞭現行。由是因緣。若起噁心出佛身血。不能生起經劫住罪。若破壞僧便能生起經劫住罪。

問僧破以何為自性。答以不和合無覆無記不相應行為自性。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即餘處說復有所餘如是種類不相應行。是故僧破異破僧罪異。僧破是不和合性無覆無記。是不相應行蘊所攝。破僧罪是虛誑語。不善語業色蘊所攝如退體異退法亦異。退體是不成就性無覆無記。不相應行蘊所攝。退法是不善。有覆無記五蘊所攝。此亦如是僧破異破僧罪異。由此僧破僧所成就。破僧罪破僧人成就。

問何處破僧。答在欲界人趣。若破羯磨僧通在三洲。若破法輪僧唯贍部洲。所以者何。若處有大師可得及道可得。即於是處有破法輪。餘洲無有大師及道。是故亦無破法輪者。譬如世間若處有王是處有偽王起。若處有力士是處有捔力者起。此亦如是。若於是處有大師。是處有邪師起。若處有道是處有邪道起。法爾邪正同處相違問破羯磨僧破法輪僧有何差別。答破羯磨者。謂一界內有二部僧各各別住。作布灑陀羯磨說戒。破法輪者。謂立異師異道。如提婆達多。言我是大師。非沙門喬答磨。五法是道。非喬答磨所說八支聖道。所以者何。若能修習是五法者。速證涅槃非八支道。云何五法。一者盡壽著糞掃衣。二者盡壽常乞食食。三者盡壽唯一坐食。四者盡壽常居逈露。五者盡壽不食一切魚肉血味鹽酥乳等。是謂破羯磨僧破法輪僧差別問於破僧時極少幾人成破僧事。答破羯磨僧極少八人。四人已上方名為僧三人不爾。於一界內有二部僧各各別住。作布灑陀羯磨說戒。乃得名為羯磨壞故。破法輪僧極少九人。以一界內有二部僧各各別住。於無慚愧部中。定別有一眾所尊重能教誨者。當知則是提婆達多。於正眾中極少四人。於邪眾中極少五人。如是極少下至九人則法輪僧壞。問齊何當言法輪僧壞。答施設論說。提婆達多自為第五皆共受籌。齊此當言法輪僧壞。復有說者。作表白已。復有說者。離所聞處。復有說者。離所見處。復有說者離見聞處。如是說者。若由意樂誓受餘師。謂彼愚癡諸苾芻眾。由定意樂發如是心作如是語。提婆達多是我大師非佛世尊。齊此當言法輪僧壞。問何等種類補特伽羅破法輪僧。答補特伽羅有二種。一者愛行。二者見行。諸見行者破法輪僧非愛行者。以見行者所有意樂堅固勐利。於雜染清淨品所作決定無有退轉。諸愛行者無如是事故不能破。又唯男子破法輪僧。非諸女人亦非扇搋半擇迦等。所以者何。破法輪時法爾自安立為大師。而諸女人非增上器。於大師非分故不能破。然能廣作破僧方便。猶如麁喜苾芻尼等。諸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皆是愛行。諸愛行者所有意樂不堅不勐。於染淨品皆不決定。是故彼類不能破僧。

問於何時分破法輪僧。答於六時中不能破僧餘時則能。謂非初時亦非後時。非於二疱未出現時。非未和合共結界時。非未建立第一雙時。非於大師涅槃後時。非初後者。由此二時諸苾芻眾。於聖教中和合一味不可破壞。非於二疱未出時者。謂聖教中未生戒見二種疱時。非未和合共結界時者。要一界內有二部僧。別住異忍方名破僧故。非未建立第一雙者。謂未建立第一雙時定無能破法輪僧者。諸佛法爾皆有第一雙賢聖弟子。若有破壞法輪僧已不經日夜。此第一雙還令和合。非於大師涅槃後者。若於大師般涅槃後。作如是言我是大師非如來者。咸共責言。大師在世汝何不言我是大師。今涅槃後乃作是語。是故決定於此六時法輪不壞。於所餘時法輪可壞。

問住何等心僧破。或有說者。住於眼識。復有說者。住於耳識。復有說者。住於意識。如是說者。六識身中隨住一識皆容僧破。問住何等受僧破。或有說者。住於樂根。復有說者。住於苦根。復有說者。住於喜根。復有說者。住於憂根。復有說者。住於舍根。如是說者。於五受中隨住一受皆容僧破。

問僧破是何心果。或有說者。是出家心果。所以者何。在家無有僧破壞故。復有說者。受具心果。所以者何。勤策無有僧破壞故。復有說者。若取隣近受具心果。若取懸遠出家心果。如是說者。若住此心僧破壞者即此心果。問何等種類補特伽羅可破壞耶。答唯是異生非諸聖者。所以者何。世尊記說無處無容一切聖者可破壞故。問諸有已得順抉擇分為可破不。或有說者。除此所餘是可破壞。復有說者。此亦可破。所以者何。世尊唯記無處無容一切聖者是可破壞不記餘故。

問如提婆達多能破壞僧。何故說言世尊眷屬不可破壞。尊者世友說曰。此中說四向四果名世尊眷屬。是真弟子。是真實僧。不可破壞。復次佛眷屬有二。一是異生。二是聖者。提婆達多唯破異生。由此故說彼能破僧。一切聖者皆不可破。由此故說世尊眷屬不可破壞。大德說曰。佛眷屬有二。一內二外。內謂聖者無動無壞。外謂異生可動可壞。此中異生可動壞故。提婆達多能破壞僧。聖無動壞故說世尊眷屬不壞。

問破僧時佛在眾不。答佛時住彼界內而不在眾。云何知耶。曾聞提婆達多欲破僧時。佛以慈愍故呵制之言。提婆達多汝勿破僧。勿起極重惡不善業。勿趣非愛大苦果處。佛雖如是慇勤呵制。而彼都無止息之心。爾時世尊起正智見審觀前際。勿我昔時破他眷屬。即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破壞他仙人眷屬。彼業異熟今現在前。觀見是已知此僧眾定當破壞。便入靜室默然宴坐。提婆達多便破壞僧。故知世尊在於界內而不在眾。

問為一切佛皆有如是破僧事耶。有說。不爾。所以者何。若有如是破壞他業。造作增長便有破僧。若無是業則無破僧唯世尊釋迦牟尼。曾有此業造作增長。故今僧破餘佛不爾。有說。餘佛亦有破僧。曾聞迦葉波佛時。有苾芻名曰花上是譽上子。造五無間斷滅善根。

問提婆達多為先破僧後斷善根。先斷善根後破僧耶。或有說者。彼先破僧後斷善根。所以者何。要具尸羅多聞端正。貴族威肅言詞善巧。乃能破僧。若斷善根便失淨戒。非增上故不能破僧。尊者世友亦作是說。提婆達多先破壞僧後斷善根。若先斷善根後破僧者。於破僧時應不能生一劫住罪。所以者何。非斷善根補特伽羅。於非法中起非法想。於破僧中起有罪想。若於非法起於法想。於破僧中起無罪想。而破僧者終不能生一劫住罪。要於非法起非法想。於破僧中起有罪想。如是破僧方能生起一劫住罪。由此道理諸破壞僧一切皆生劫住罪耶。設有能生劫住罪者。一切皆能破僧耶。應作四句或有破僧非能生起一劫住罪。謂於非法起於法想。及於破僧起非罪想。而破壞僧。或有能生一劫住罪而非破僧。謂斷善根。或有破僧亦能生起一劫住罪。謂於非法起非法想。於破僧中起有罪想。而破壞僧。或有不能破壞於僧。亦不能生一劫住罪。謂除前想。大德說曰。彼起破僧加行時。亦起斷善加行。起斷善加行時。亦起破僧加行。是故彼破僧時則斷善。斷善時則破僧。彼由俱時造二罪故。成就極重惡不善業。而無一念悔愧之心。

問諸造無間業彼斷善耶。設斷善彼造無間業耶。答應作四句。或有造無間業非斷善。如未生怨王等。或有斷善非造無間業。如六師等。或有造無間業亦斷善。如提婆達多始褰持等。或有不造無間業亦不斷善。謂除前想。三妙行中何者最大果。謂第一有等至中思。此業能取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劫壽果。當知此中依異熟果為問故作此答。若依五果。或唯依離系果為問應作是答。謂金剛喻定相應思。此思能證一切結盡斷遍知果。由此中意問異熟果故作是答。

問為一思能感八萬劫壽。為多思耶。若一思者。云何少業能感多果。若多思者。云何不名一眾同分果分分別感。或有說者。一思能感。問云何少業能感多果。答先以一思總感後以多思成滿。譬如畫者先以一色作模。後填眾彩。此亦如是。復有說者。多思能感。問云何不名一眾同分果分分別感。答於彼定中。緣一境界一類行相。有眾多思相續而起。或有能感十千劫壽。或有能感二十千劫。或有能感三十千劫。或有能感四十千劫等壽。如是多思分分別感。然依一種定前加行起一類定。緣一境界一類行相。多思相續現前而感故名一身。如是說者。一思總感。多思成滿。

問此思為是近分地攝。為根本地攝耶。或有說者。是近分地。復有說者。是根本地。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近分地。或根本地。所以者何。以一切思同一地故。問八萬劫者是何劫耶。或有說者。此是中劫。復有說者。此是成劫。復有說者。此是壞劫。如是說者此是大劫。

問此業能取四蘊異熟。何故唯說取壽果耶。或有說者。以壽為先。世尊總說取四蘊果。復有說者。此中世尊說最勝法。謂四蘊中壽為最勝是故偏說。有說。唯壽能持四蘊令不散壞是故偏說。有說。壽於一期無斷。令眾同分亦無間斷。餘法不爾是故偏說。復有說者。由壽量故表知世間。或增或減。或進或退。或興或衰。由此因緣故偏說壽。

如說惡行妙行感愛非愛最大果。如是善不善根並十業道亦應廣說。謂三不善根中。何者最大罪。謂能起破僧虛誑語。此不善根能取無間地獄一劫壽果。十不善業道中。何者最大罪。謂破僧虛誑語。此業能取無間地獄一劫壽果。三善根中。何者最大果。謂能起第一有等至中思。此善根能取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劫壽果。十善業道中。何者最大果。謂與第一有等至中思俱者。此業道能感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劫壽果。應知此中以略說故。但說惡行妙行最大果非餘。

業蘊第四中邪語納息第二之一

諸邪語彼邪命耶。設邪命彼邪語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譬喻者說離語及業。別有正命邪命體性。彼何故作是說。由契經故。如契經說八支聖道。彼作是說。佛說八支者。各有體性不相雜亂。由此便說正命邪命。離語業外有體可得。為遮彼意顯正命等皆即語業故作斯論。如於不善語業道中。若貪所起名為邪語。亦名邪命。為命起故。瞋癡所起但名邪語。不名邪命。不為命而起故。於不善身業道中。若貪所起名為邪業。亦名邪命。瞋癡所起但名邪業。不名邪命。所以如前。於善語業道中。無貪所起名為正語。亦名正命。邪命對治故。無瞋癡所起名為正語。不名正命。所以如前。於善身業道中。無貪所起名為正業。亦名正命。無瞋癡所起名為正業。不名正命。所以如前。由此即顯正命邪命。皆攝語業而為體性。是謂此處略毘婆沙。諸邪語彼邪命耶。設邪命彼邪語耶。答應作四句。有邪語非邪命。謂除趣邪命語四惡行。諸餘語惡行。即瞋癡所起語業。是語業性故非為命起故。有邪命非邪語。謂起邪命身三惡行。即貪所起身業為命起故。非語業性故。後語句中應准此釋。有邪語亦邪命。謂起邪命語四惡行。有非邪語非邪命。謂除趣邪命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諸邪業彼邪命耶。設邪命彼邪業耶。答應作四句。有邪業非邪命。謂除趣邪命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即瞋癡所起身業。是身業性故。非為命起故。有邪命非邪業。謂趣邪命語四惡行。即貪所起語業為命起故。非身業性故。後二句准此釋。有邪業亦邪命。謂趣邪命身三惡行。有非邪業非邪命。謂除趣邪命語四惡行。諸餘語惡行。此中諸貪所起皆以趣向邪命故名邪命。諸正語彼正命耶。設正命彼正語耶。答應作四句。有正語非正命。謂除趣正命語四妙行。諸餘語妙行。即無瞋無癡所起語業。是語業性故。非邪命對治故。有正命非正語。謂趣正命身三妙行。即無貪所起身業。是邪命對治故。非語業性故。後二句准此釋有正語亦正命。謂趣正命語四妙行。有非正語非正命。謂除趣正命身三妙行。諸餘身妙行。諸正業彼正命耶。設正命彼正業耶。答應作四句。有正業非正命。謂除趣正命身三妙行。諸餘身妙行。即無瞋無癡所起身業。是身業性故。非邪命對治故。有正命非正業。謂趣正命語四妙行。即無貪所起語業。邪命對治故。非身業性故。後二句准此釋。有正業亦正命。謂趣正命身三妙行。有非正業非正命。謂除趣正命語四妙行。諸餘語妙行。此中諸無貪所起。皆以趣向正命故名正命。已略顯示雜無雜相。今當廣說彼差別相。謂若有為利活命因緣起諸惡行。此名邪語邪業。亦名邪命。是語業性故。為命所起故。若有為餘種種因緣。起諸惡行名邪語邪業。不名邪命。是語業性故。非為命起故。餘門准此釋。復次若有隨其種種傍生明咒。邪活命緣。起諸惡行名邪語業。亦名邪命。若有為餘種種因緣。起諸惡行名邪語業。不名邪命。復次若以四愛因緣。起諸惡行名邪語業。亦名邪命。若以餘緣起諸惡行名邪語業。不名邪命。復次若有矯詐現相以利求利五邪命緣。起諸惡行。名邪語業。亦名邪命。若為餘緣起諸惡行名邪語業。不名邪命。復次若起惡行加行。名邪語業。亦名邪命。若起惡行根本業道名邪語業。不名邪命。所以者何。加行難除非根本故。復次若起種種遮罪。名邪語業。亦名邪命。若起性罪。名邪語業。不名邪命。所以者何。遮罪難防非性罪故。由如是等六門七門所說道理。決定無能離語業外別立邪命。問若爾何故說邪語等三種。及於經中說八支聖道。正語業外別說正命耶。答佛以邪命誑惑於人。微細難覺故與語業俱時示現復別示現。如賊軍將同眾誅戮復別梟首。復有說者。以諸邪命難可淨除。故與語業俱時呵責。復別呵責猶如女人與諸事欲及煩惱欲。俱時說過復別呵責。云何邪命難可淨除。謂有二法難除難舍。即在家者邪見。及出家者邪命。諸在家人雖極聰慧受持五戒。若苦所逼則以種種香花飲食祠禱天神。諸出家人雖極聰慧受持具戒。資身命緣系屬他故。見施主時便整威儀現親善相。是故別說邪命正命。契經及施設論皆作是說。斷生命乃至邪見皆有三種。一從貪生。二從瞋生。三從癡生。云何斷生命從貪生。謂如有一以貪皮肉筋骨等故。害他有情。或為所愛悅意。親友曾當於己作饒益者。而行殺事。或他以財及諸饒益求己行殺。如國王等以諸財位。招募驍勇令討未伏。如是等殺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如有一於他有情。有損惱心。怨嫌之心。惡意樂心。而斷彼命。或復害彼親屬朋友以絕怨路。如是等殺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如有一類起如是見。立如是論。駝馬牛羊雞豬鹿等。皆為祠祀人所食用。是以殺之無罪。復有一類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虎豹豺狼蜈蚣蛇等傷害於人。為人除患殺亦無罪。又此西方有蔑戾車名曰目迦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父母衰老。及遭痼疾。若能殺者得福無罪。所以者何。夫衰老者諸根朽敗不能飲食。若死更得新勝諸根。飲新煖乳。若遭痼疾多受苦惱。死便解脫故殺無罪。如是等殺名從癡生。以迷業果起邪謗故。

云何不與取從貪生。謂如有一欲他財物不與而取。或為所愛悅意。親友曾當於己作饒益者。而行盜竊。或他以財及諸饒益求己行盜。如募將士掠他財寶。如是等盜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如有一於諸有情。有損惱怨嫌惡意樂心。而盜彼物令其困惱。或復盜彼親友財物以憎彼故。如是等盜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如有一類諸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大地所有本是梵王神力化作。施諸婆羅門。今婆羅門勢力羸弱。剎帝利等侵奪受用。故婆羅門取受用時是取己物皆無盜罪。然彼取時作他物想。如是等盜名從癡生。迷於業果起邪謗故。

云何欲邪行從貪生。謂此多分以耽染心。或以財利諸饒益事。於彼彼所行欲邪行。是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如有一於他有情。有損惱怨嫌惡意樂心。欲令污辱受諸衰損。便於彼所行欲邪行。是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謂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諸婆羅門應畜四婦。剎帝利三。吠舍應二。戍達羅一。婆羅門等數若未滿。淫他妻室亦無有罪。然彼淫時起屬他想。又此西方有蔑戾車名曰目迦。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母女姊妹及兒妻等。於彼行欲悉無有罪。所以者何。一切母邑。皆如熟果已辦飲食道路橋船階梯臼等。法爾有情共所受用。是故於彼行欲無罪。此等邪行名從癡生。所以如前。

云何虛誑語從貪生。謂如有一為名利故。於他有情覆想而說。若為己若為他。如國王等招募辯士。令行遊說為誘未伏。彼人爾時以財位故。或依內誑外。或依外誑內。或依二誑二。此等虛誑語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如於他有損惱心。怨嫌惡意樂心。欲陷彼故行虛誑語。或復於彼所愛親友。作虛誑語以憎彼故。此等虛誑語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謂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諸為自他身難命難。而妄語者不得妄語罪。如獵師問鹿所在。及賊軍問王軍所在。雖實見實知恐害彼故。雖不實答而無有罪。當知彼類非不有罪。彼謂都無便數數作。此等虛誑語名從癡生。所以如前。

云何離間語從貪生。謂如有一為名利故。於彼有情或彼親友作離間語。若為己若為他。如國王等招募辯士。令行離間規令他伏。彼人爾時以財位故。或依內離外。或依外離內。或依二離二。又婆羅門有二施主。一施衣。二施食。婆羅門念言。若二施主共和好者。我於二所各得一事。若彼乖違則一一處皆得二事。由是因緣行離間語。是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如有於他有損惱心怨嫌惡意樂心。而離間彼或彼親友壞彼故。是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如有一類婆羅門等。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諸不律儀家。若和好者為惡滋多。若乖離者作惡便少。是故若有於彼類中。作離間語終無有罪。是名從癡生。所以如前。云何麁惡語從貪生。如以名利於他有情罵詈毀辱。若為己若為他。如國王等委酷法人令主辭獄。及令軍佐製造書檄。由此等緣作麁惡語。是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如於他有損惱心怨嫌惡意樂心。便罵辱彼或彼親友若為己若為他。是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謂如丈髻外道名事火。天性甚卒暴多麁惡語。彼諸弟子以為善妙皆習麁語。是名從癡生。所以如前。

云何雜穢語從貪生。謂如有一為己及他名利等故作雜穢語。如俳優者為財利故。於大集處種種詞詠戲調雜說。又諸男女以愛染心作雜穢語。復有製造世俗文章。受持諷誦是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如於他有損惱心。怨嫌惡意樂心。輕調彼故作雜穢語。或輕調彼所愛親友以憎彼故。是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如有一類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諸有[木*巳]火。或祀餘神。或誦吠陀諸咒術等。一切皆得清淨解脫。是名從癡生。所以如前。云何貪從貪生。謂貪纏無間貪纏現前。是名貪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瞋纏無間貪纏現前。是名貪從瞋生。云何從癡生。謂癡纏無間貪纏現前。是名貪從癡生。云何瞋從貪生。謂貪纏無間瞋纏現前。是名瞋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瞋纏無間瞋纏現前。是名瞋從瞋生。云何從癡生。謂癡纏無間瞋纏現前。是名瞋從癡生。

云何邪見從貪生。謂貪纏無間邪見纏現前。是名邪見從貪生。云何從瞋生。謂瞋纏無間邪見纏現前。是名邪見從瞋生。云何從癡生。謂癡纏無間邪見纏現前。是名邪見從癡生。問已知十不善業道。一切皆從貪瞋癡起。於中一一幾為加行。幾為究竟。而能起耶。或有說者。斷生命麁惡語及瞋恚三。為加行由瞋究竟。不與取欲邪行。及貪慾三。為加行由貪究竟。餘語業道三。為加行由三究竟。邪見一種三。為加行由癡究竟。復有說者。欲邪行不定。謂若欲令要出不淨方成業道者。則三為加行由貪究竟。若有欲令才入穢門便成業道者。則三為加行由三究竟。所餘業道一切皆以三。為加行由三究竟。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六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連造 三藏法師玄奘...

雜阿毗曇心論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曇五法行經

阿毘曇五法行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苦法黠可苦法黠...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

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

佛說羅摩伽經

佛說羅摩伽經卷上 西秦沙門聖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

佛說新歲經

佛說新歲經 東晉天竺三藏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大乘入楞伽經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 御 製 蓋聞:摩羅山頂,既最崇而...

【註音版】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

釋華嚴十明論敘 宋寶覺圓明禪師惠洪覺范撰 顯謨閣待制...

念佛百問

序 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則名為自性彌陀。觀想西方...

【佛教詞典】廣仁寺

位於陝西西安。又稱喇嘛寺。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

【佛教詞典】永斷似正法見

【永斷似正法見】 p0495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頁云:於六種...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蟻子就是螞蟻。這是一個典故,在...

一次喝醉,身體九個器官都受罪

幾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滿滿,飄飄欲仙的感覺。...

做了這個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

禪學中的智慧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

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我們中國人經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實這個是有道理的...

慧靜老和尚晝夜如一的參禪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別特別重要,一定要把住...

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

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麼重要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

專治想不開的21句話

1.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不要害怕...

貧生童子的供佛齋僧果報

在佛陀時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兒子,因為...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禪密行者成就後去哪裡

問: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西方,禪、密行者功成後去哪裡?...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含義

問: 請開示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含義。 大安法師...

【視頻】《華嚴經》女聲讀誦

《華嚴經》女聲讀誦

【視頻】《佛說大如意寶珠輪牛王守護神咒經》聆志居士

《佛說大如意寶珠輪牛王守護神咒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