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金剛場陀羅尼經

隋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金剛場陀羅尼經

隋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在雪山妙色聚落金莊嚴窟。與摩訶比丘僧其數滿足一千人俱。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入妙色聚落普遍乞食。還至本處飯食訖。結加趺坐正念不動。爾時世尊入名一切法平等相三昧。入三昧已。諸比丘等頂禮佛足。忽然不見如來所在。各自相問。今婆伽婆修伽陀何處去耶。爾時首陀會及三十三天子。承佛神力來至佛所。時釋天王及梵天王。作如是念。婆伽婆今在何處修伽陀今在何處。作身念已。觀見佛身住在金窟入於三昧。時諸釋天。來至佛所默然而坐。及首陀會諸天眾等。亦默然坐。爾時世尊於三昧中現諸神通。佛神通力故。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學菩薩乘者。初發菩提心者。或復久發菩提心者。或阿毘跋致者。或一生補處者。以得如來神通教故。來至妙色聚落到於佛所。佛神力故。去地一刃加趺而住。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入一切眾生歡喜三昧。入三昧已。令諸大眾得心歡喜。得心悅樂。得心安隱。得心希有。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法寂定三昧。入三昧已。令諸大眾諸根寂定。爾時體相菩薩摩訶薩。共六萬二千菩薩。向妙色聚落金莊嚴窟。到於佛所。即見自身及諸菩薩住在虛空。於虛空中結加趺坐。時觀自在菩薩。共九萬二千菩薩。從虛空中向妙色聚落金莊嚴窟。來到佛所不能下地。共諸菩薩於虛空中加趺而住。即入破散一切眾生煩惱三昧。入三昧已。彼諸大眾即滅貪慾癡等一切煩惱。爾時寶相菩薩摩訶薩。即入大莊嚴三昧。入三昧已。即於虛空普雨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俱物陀華分陀利華。映蔽日光。爾時世尊正坐三昧飛騰虛空欣然微笑。乃至放於青黃赤白金色頗梨等光明。亦復如是。爾時文殊師利童子。住在虛空合掌長跪整衣服。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欣然微笑。佛告文殊師利。我念往昔。此虛空中十千諸佛。同於此處為諸菩薩說金剛場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如來。為諸菩薩重分別說金剛場陀羅尼法。爾時佛止文殊師利言。不須復說。此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煩惱亦無涅槃。彼等欲入涅槃。金剛場陀羅尼中。無菩薩法及諸佛法。彼等欲得成佛。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善法及不善法。彼等欲捨不善。金剛場陀羅尼中。無彼岸此岸。彼等欲達彼岸。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成就諸佛剎者。彼等欲成就諸佛剎。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魔及魔名字。彼等欲降眾魔。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聲聞及聲聞名字。彼等欲超過聲聞法。金剛場陀羅尼中。無辟支佛及辟支佛法。彼等欲超過辟支佛位。金剛場陀羅尼中。無眾生及眾生名字。彼等欲化諸眾生。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利無非利。彼等欲求利。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欲及欲名字。彼等欲離欲。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惱及惱名字。彼等欲離惱。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癡及癡名字。彼等欲捨癡。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智及無智。彼等欲證智。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煩惱及無煩惱。無有淨及不淨。亦無有教及無教。無慈無悲無喜無捨。無施無慳。無戒無犯。無諍無忍。無進無迨。無禪定無亂心。無智無無智。無墮。無聲聞無辟支佛。無諸佛無如來。無法無非法。無深無淺。無識無非識。無名字無證處。無煩惱無涅槃。無諸力。無菩提分。無諸根。無正念處。無正定處。無四如意足。文殊師利。金剛場陀羅尼。若修得者。不捨凡夫法。不取不執亦不遠離。亦不建立。不須超過。不證不捨。不思惟捨。不勝不出。無有懈怠。不憚不護不悔不觸。凡夫法中不起煩惱。所有布施亦不作相不作與相。亦不捨離諸佛法。亦不觸凡夫法。諸佛法不離凡夫法。凡夫法不離諸佛法。亦不建立聲聞辟支佛法。亦不在諸佛法。不捨凡夫法。不得護諸凡夫法。不得無動住諸佛剎。不得捨諸大願。文殊師利。此金剛場陀羅尼中。無有分別。所以者何。欲瞋癡法一切平等。男女相同故。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一切法平等差別相同故。佛法僧聲聞辟支佛。一切法平等同故。地獄餓鬼畜生平等同故。水大風大火大地大虛空大。一切法平等同故。眼耳鼻舌身意乃至一切法平等同故。文殊師利。金剛場陀羅尼。譬如東方所有虛空。南西北方所有虛空。及上下方所有虛空。皆悉平等同故。所謂虛空一體平等。如是文殊。是金剛場陀羅尼法。一切眾生平等同故。作是語已。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欲是陀羅尼句。佛告文殊師利。欲者非從東方來惱諸眾生。亦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惱諸眾生。亦非內出。亦非外來惱諸眾生。文殊師利。欲若內起惱眾生者。眾生永無有淨。亦不得證諸法實相。文殊師利。所有諸法不去不來非內非外無有住處。是故欲名陀羅尼句。文殊師利。惱是陀羅尼句。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惱是陀羅尼句。佛告文殊。惱者從諍競起。彼諍競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文殊師利。過去諸法。若生不可壞者應是常法。文殊師利。未來諸緣無惱可生。現有諸緣。無所住故滅壞故。文殊師利。所有諸法本來不生。亦無未來及現在生。是三世淨陀羅尼句。文殊師利。癡是陀羅尼句。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癡是陀羅尼句。佛告文殊。癡者從無明起。不依地界不依水界不依火界不依風界及虛空界。乃至識界諸法無所依著。不可得惱不可得淨。何以故。無著體。不得惱亦不得淨。若無著體諸法得惱得淨者。虛空亦應得惱得淨。所以者何。虛空不為諸法所依。文殊師利。所有無明。無著處。無移處。無壞處。無現處。無礙不可見。無縛無解無邊無自性故。如是虛空。可得說言彼惱彼淨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佛告文殊師利。無明者。如來所說。本來無有故名無明。此無明句。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現在際亦不可得。文殊師利。所有諸法無有有者。不可得者。不可見者。無有知者。彼等頗得能解能縛不。亦能作障不。文殊師利言。不也婆伽婆。不也修伽陀。若如是義。云何世尊。無明見生惱耶。佛言文殊師利。譬如二木及人功等相揩火得出生。彼火熱焰不從二木生。亦非人功生。而能得生。如是如是。文殊師利。無正定故而生欲惱煩惱癡煩惱。彼諸惱等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如是文殊師利。所言惱者。云何得生云何名癡。諸法本來解脫。以能生惱故名為癡。諸法本來解脫。無有縛處。是故名癡是陀羅尼法門。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頗有一法。菩薩行已能入一切陀羅尼諸法門不。佛告文殊師利有一字法明門。菩薩得已能說千萬字法門。而此一字法門亦不可盡。在在處處說諸法相。無有邊際。得此諸法明時。自然得無障礙辯說。一切法不可窮盡。說諸法已。還復攝入一字法門。得無礙辯故。轉能多說一句法門。增益增益說已。還復攝入一法門中。文殊白佛言。世尊。何者一字法門。佛告文殊師利。無有一切諸法。是名一字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陀羅尼句法門。佛言。文殊師利。一切諸法住調伏地。是故名為入調伏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天法門一切諸法。名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天是陀羅尼法門。佛言。文殊師利。一切諸法住修行地故。名天相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龍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何故名龍是陀羅尼法門。佛告文殊師利言。無有名字。一切諸法斷名字道。無字假說字故。名龍入陀羅尼字法門。

文殊師利。夜叉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何故名夜叉是陀羅尼法門。佛告文殊師利言。盡相故。一切諸法本來不生故。名夜叉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乾闥婆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何故名乾闥婆是陀羅尼法門。以數過故。一切諸法無有邊際。但取虛空邊故。名乾闥婆相是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阿修羅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何故名阿修羅是陀羅尼法門。佛言。文殊師利。無定住一切諸法。不可以名字說。非色不異色相可行。非聲不異聲相可行。非香不異香相可行。非味不異味相可行。非觸不異觸相可行。非意不異意相可行。非佛不異佛相可行。非法不異法相可行。非僧不異僧相可行。非聲聞不異聲聞相可行。非辟支佛不異辟支佛相可行。非凡夫不異凡夫相可行。文殊師利。一切諸法。無行相無可行相可行。無起發故。是名阿修羅入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迦樓羅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迦樓羅是陀羅尼法門。佛告文殊師利。一切諸法。無來無去故。無來非不來。無去非不去。不生不滅不漏不著不縛不解。不染不妄無染著處。住無建立本來無建立故。文殊師利。一切諸法。如虛空無有依故。名迦樓羅入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緊那羅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緊那羅是陀羅尼法門。佛言。離作道故。文殊師利。不可作作者無所有故。是名緊那羅相是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摩睺羅伽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陀羅尼法門。佛告文殊師利。一切諸法離垢本來明淨。一切眾生。所不能濁亦不能淨。此清淨陀羅尼法門。所以者何。文殊師利。一切諸法。本來寂滅故。本來不生故。文殊師利。是名入摩睺羅伽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婦女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云何是陀羅尼法門。佛言虛妄故。文殊師利。一切諸法女根男根無定故。所謂非實物故。名婦女相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男兒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云何是陀羅尼法門。佛言。文殊師利。一切處相無有故。本際已來不可得。乃至後際亦不可得。現在亦不可得。文殊師利。三際處無得故。是處無男無女唯假名說。所言名者寬廣得名。彼色者四大合成。此諸法無有生處故。本來寂滅故。文殊師利。一切諸法是名男相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地獄法門一切諸法。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何故地獄名陀羅尼法門。

佛告文殊師利。地獄入何相。文殊師利言。世尊。地獄者入虛空相。佛言。文殊師利。於汝意云何。地獄者。為從自分別生。為自然生。文殊師利言。世尊。是凡夫等起分別故。見有地獄畜生餓鬼。無真實事。而諸凡夫受於苦惱。世尊。如我所見。無地獄見。無有苦見。世尊。如人眠睡夢墮地獄。而見自身在大沸鑊。及無量人受諸苦痛。熱惱逼身生大恐怖。即大驚喚。忽自唱言。大苦大苦悲哭失聲。彼人父母及諸眷屬問言。汝有何苦。彼人答言。我墮地獄令我痛苦。云何方問。汝有何苦。時彼父母及諸眷屬。語彼人言。汝莫怖畏。汝於睡眠見此事耳。汝向睡眠不出家外。何故忽言受地獄苦。彼人即還得醒悟心。我所見事乃是夢耳。所自內心作如是見。悉皆非實還得歡喜。世尊。如彼夢人無有實事見墮地獄。如是如是。世尊。一切凡夫本無有欲。生女想分別。共相娛樂自生樂著。彼即念言。我是男也彼是女也。已生欲心即求五欲。為五欲故。共相鬪諍結諸怨讎。散失財物更相殺害。以起顛倒生怨憎想。死入地獄經多千劫。世尊。如彼人夢。所有父母及諸眷屬語彼人言。汝向睡眠本未曾出。云何而見受地獄苦。如是如是。世尊。諸佛如來。為四顛倒諸眾生等。說於正法。是處無男無女亦無眾生。無有受者。無養育者。及無富伽羅亦無我。是諸法皆顛倒。本無有故生是諸法。和合故生是諸法。分別故生是諸法。無有生處。是諸法無有物。是諸法不相著。是諸法如夢。是諸法如幻。是諸法如水中月。是諸法無有著處。是諸法無有染者。無惱者無忘失者。汝等莫妄分別。是諸眾生聞如來法已。即厭於欲。見諸法性。遠離諸煩惱。遠離諸癡。見一切諸法本來解脫。見一切諸法無有障礙。見一切諸法寂滅。世尊。彼諸人等。已得虛空想定。捨身已後。於無餘涅槃中而般涅槃。世尊。我見地獄苦相如是。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汝所見。地獄應如是見。亦應如是分別。如汝所說。知見如是地獄已。得無生法忍。如文殊師利所得。說此語已。一萬二千菩薩得無生忍法。同聲唱言。希有諸佛行處。所謂於地獄法中得顯諸佛法。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入無二法門。得入無二法門已。令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煩惱中。說一切諸佛法。亦不作二相念。復得無礙辯說。一切無二相法。世尊。云何是入無二法門。佛言。文殊師利。汝諦聽諦受善思念之。吾為汝說是平等名字無二法門。得法門已。諸菩薩於一切煩惱中一切諸佛法中。能作平等。復是一切煩惱分別。名陀羅尼法門。我今說之。文殊師利言。善哉世尊。願為我說令我樂聞。文殊師利。無明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無明是陀羅尼法門。佛告文殊師利。以無有明故名為無明。以無明故是故不生。以無生故無煩惱。文殊師利。無煩惱者是名菩提。本性清淨。無有著處無有生處。以是義故。文殊當知。如來常於處處經中。廣說無明菩提無二法門。文殊師利。我昔已來不得無明。以是義故。我說無明。文殊師利。是名無明陀羅尼法門。

菩薩得是智法門已。得捷急辯。得利辯。得無邊辯。得不住辯。文殊師利。諸行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諸行是菩提佛告文殊師利言。諸行者過於數。算數不可得。是故思惟不善處。無有邊際。是故得有生。亦非此處去。亦非他邊來。無來無去故。是故文殊師利。是名菩提入名行明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識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識是菩提。佛言。文殊師利。如來常說識如幻化。顛倒故生。文殊師利言。幻化者。從分別起。從和合起。依無實分別故。起是諸凡夫幻化相。菩提從分別生。從和合生。顯示諸佛法執著諸法相。我等未來世當作佛。我等當教化諸眾生。我等當得世間最勝。而菩提相猶如虛空。生分別已毀呰於他。文殊師利。我初不曾菩提樹坐。已所得法。或名佛。或名辟支佛。或名聲聞。或名凡夫。文殊師利。是故名識是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名色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色是菩提。佛言。文殊師利。名者。但假聲言無有真實。文殊師利。色者。無有作者無造者。是中不可說言有我。無有我所即是菩提文殊師利是名色相入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六入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如是等一切諸入。各各行中求不可得。眼不作是念我見色。耳不作念我聞聲。鼻不作念我嗅香。舌不作念我甞味。身不作念我覺觸。意不作念我知法。眼不知色行。色不知眼行。耳不知聲行。聲不知耳行。鼻不知香行。香不知鼻行。舌不知味行。味不知舌行。身不知觸行。觸不知身行。意不知法行。法不知意行。文殊師利。六入各各相違背。一切諸入無有識。各各無覺。各各自體空。文殊師利。真法相者實空。文殊師利。是名六入相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觸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觸是菩提。佛告文殊師利。所言觸者。是色觸聲觸香觸味觸觸觸法觸。文殊師利。所有色觸。彼則有緣。若有緣。分別故生攀緣故住。文殊師利言。攀緣者猶如幻化。彼即顛倒。若顛倒即無有。若無有即不生。若不生即無滅無滅無生故即是菩提。文殊師利。是名觸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受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受是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受者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文殊師利言。受者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文殊師利。所有樂非內非外非中間者。即是無有。文殊師利。云何知諸眾生而得受樂。文殊師利言。世尊。想顛倒故。諸凡夫妄取諸緣若樂若苦。識分別知非樂非苦亦如是。世尊。我見諸受性。如幻化本來不生。佛告文殊師利。以是義故。知受相者。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愛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愛者非是一切煩惱根耶。佛言。於汝意云何。如人未有子時。愛子之心。為在內為在外為在他方。文殊師利言。世尊。彼人尚未有子。云何得有愛子心耶。佛言。文殊師利。是人後時。若因婦女和合生子。然後彼人生愛子心。於汝意云何。如是愛子之心。為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為在內為在外。文殊師利言。世尊。彼愛子心。不從十方及內外來。佛言文殊。如是愛者。誰之所作造者是誰。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愛者。無有人作亦無造者。但諸凡夫顛倒因緣。強生分別故有是愛。佛言文殊若無實者可名有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

佛言文殊。若法無有。可得說言有垢有淨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佛言。文殊師利。若法不從十方內外來者。是法非垢非淨。文殊師利。是名愛相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取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取是菩提。如來經中未曾說言取是菩提。佛言文殊。諸凡夫有取不。文殊師利言。世尊。有取。取色取聲取香取味取觸取法。如是取諸五欲。佛言。於汝意云何。可得色取聲不。聲取色不。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佛言文殊。頗有一法入諸法不。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佛言文殊。一切法不生故。無障礙故。彼諸法各各不能取。彼諸法各各不能染。亦不能說。亦諸法本來鈍故。文殊師利。以是義故。汝應當知取是菩提。文殊師利。是名取相入陀羅尼法門。

文殊師利。有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如來為諸聲聞說法除滅諸有。如來云何今說有是菩提。佛言。文殊師利。有有者。然我曾說遠離諸有故名有也。文殊師利。若復有人。見諸法無有。不見生滅。彼見諸有體如虛空。如是見者。不攀緣諸佛法。亦不捨凡夫法。文殊師利。以是義故。汝應當知有是菩提。文殊師利。是名有相入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生是菩提是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言。世尊。如來經中為諸眾生說遠離生法。云何而言生是菩提。佛言。文殊師利。菩薩欲求生處。須觀無生無滅處。不見生滅等相。以是義故。文殊師利。汝應當知生是菩提。若能入此相者。得捷疾辯利辯深辯無等辯無等等辯無住辯無盡辯。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地菩薩能行如是甚深等法。佛言。文殊師利。若菩薩不住菩提。不發菩提心。不攀緣諸佛法。不成就諸佛剎。不遠離貪慾瞋恚愚癡。不超越煩惱。不教化眾生。亦於諸法不作二相。文殊師利。是諸菩薩住如是地。文殊師利言。世尊。若人能受持是金剛場陀羅尼。讀誦解說。是人現在得幾種功德。佛告文殊師利。若有人能受持是金剛場陀羅尼。讀誦解說。心常思惟不令忘失。彼人生生世世。於正法中心無誹謗得無所畏。於現世中。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常來守護是人。常於一切諸佛法中無有疑心。一切諸法中得分別智。文殊師利。略說是陀羅尼無量無邊功德。我欲廣說。於千萬劫說不可盡。說是陀羅尼法本時。一萬菩薩得是金剛場陀羅尼。復有初發心菩薩三萬人。得順諸法忍。佛說是陀羅尼法時。文殊師利童子。及諸大菩薩眾。及諸聲聞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說。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金剛場陀羅尼經


上篇:金剛上味陀羅尼經

下篇:諸佛集會陀羅尼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 開府儀...

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

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

藥師瑠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  先淨身口意  歸...

法華十羅剎法

法華十羅剎法 先欲作印可入釋迦定印。 一道場印 二手...

佛說大迦葉本經

佛說大迦葉本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受八戒法

受八戒法...

佛說五無反覆經

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胞胎經

佛說胞胎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奉 制譯 聞如是:...

法集要頌經

法集要頌經卷第一 有為品第一 尊者法救集 西天中印度...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為世尊,...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如來師子吼經

如來師子吼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佛教詞典】鬍子

(雜名)指達磨而雲。...

【佛教詞典】中不寂靜苦

云何中不寂靜苦?謂生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

種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講三種福田:第一個福田叫做報恩福田;第二個叫功...

自性中的梅香

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裡賞梅花。 那是冬日...

理一心不亂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

佛教的根本特質是什麼

今天我要和諸位講的,是關於佛法的根本特質,其題叫做...

學禪的人,一定要走得乾淨利落

其實佛教就是把我們整個生命,都落實到最小的時間單位...

玄奘法師西行故事四則

一、 玄奘考試 在隋朝的時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數量是...

要想運勢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說話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傷人。生活中,一...

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實都是高僧

這古來有很多人哪,看著好像他這什麼也不知道,後來還...

藥師健康長壽七法(圖)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藥師法門的長...

佛陀跟我們的差別

佛陀的生命是萬德莊嚴的,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著痛苦。當...

各有所長

在往昔久遠之世,有位叫大船的國王,其國地域遼闊,物...

【視頻】《增壹阿含經》聆志居士念誦

《增壹阿含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山早晚課)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山早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