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中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幼童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為族姓子、若族姓女欲疾滅度,當發無上正真道意。所以者何?今吾覩見懼終始難,而不肯發無上正真道意,志願聲聞疾欲滅度,續在生死而有所慕。然諸菩薩通達精進,等住於法逮諸通慧為一切智。所以者何?乃往久遠過去世時,不可計會、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時有如來號一切達,興出於世,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
佛告舍利弗:「其一切達如來正覺,聲聞集會有百億眾,其佛壽命住百千歲。佛有聲聞上首弟子,智慧巍巍,名曰超殊;神足飄捷,次名大達。於時如來興五濁世,明旦正服著衣持缽,與諸聖眾眷屬圍遶,有大國號名聞物,入於斯城而行分衛。其大聲聞智慧最尊侍佛之右,神足最上侍佛之左,智慧博聞最殊勝者隨從佛後,八千菩薩而在前導,或化現身若如帝釋、或如梵天、如四天王、或天子形,嚴治道路。」
佛告舍利弗:「彼時如來向欲入城,見三幼童眾寶莊挍瓔珞其身,逍遙中路而共遊戲。時一幼童遙見如來晃然顯赫威神巍巍,端正無倫諸相寂定,志性澹泊獲上調順,第一靜寞降伏諸根,如仁賢龍象、如大淵渟清澄無垢,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好遍佈其體,如日出時光燿奕奕,與大眾俱如星中月。時一幼童謂二童曰:『汝等豈見如來乎?是者則為一切之尊無上眾祐!為世福田,光明灼灼煒曄難當,吾等僉然宜供養之,其進施者利慶弘大。』以頌讚曰:
「『斯者眾生尊! 福田無有上;
當供俱供養, 施此祚無量。』
「第二幼童曰:
「『今我無異花, 亦無雜澤香;
斯聖無等倫, 當何以供養?』
「於是一童即脫頸著珠瓔價直百千,以頌讚曰:
「『當以此供養, 無上之福田;
何所明智者, 見斯有所悋?』
「於時二童効彼童子,各各解脫頸著珠瓔,以手執持,而歌頌曰:
「『具供養正覺, 度汎湍江波;
脫無量志意, 住於平等法。』
「爾時一童謂二童曰:『汝等以斯德本何所志求?』一童子曰:
「『其在世尊傍, 右面大聲聞;
智慧尊第一, 吾誓願如斯!』
「二童子曰:
「『猶如世尊傍, 左面大聲聞;
神足超最尊, 吾誓願如斯!』
「於時二童謂一童曰:『族姓子!以斯德本欲誓何願?』一童報曰:
「『如今者如來、 至真等正覺!
普見一切達! 猶若師子步。
炤燿大眾會, 吾身誓若斯!
三界尊第一, 度脫諸十方。』
「時一幼童,這說此已,尋虛空中八千天子俱讚歎曰:『善哉善哉!快說此言,今仁發意,天上世間悉蒙救護。』」
佛告舍利弗:「時一切達如來正覺邊,有侍者名曰海意,博聞最尊,而告之曰:『寧見三童各執珠瓔而游來乎?』對曰:『已見。天中之天!』世尊告曰:『比丘!欲知中央幼童,建其志性巍巍難量;一一步中超越百劫終始之患。其一舉足功德之本,當更百臨轉輪聖王,受帝釋位亦復如斯!昇生梵天為梵天王亦當如是!一一舉足功德之本更見百佛。』時三幼童往詣一切達如來所,稽首足下,以寶珠瓔散世尊上。其發小意為聲聞者,所散珠瓔住兩肩上;其一童發諸通慧心,所散珠瓔在於佛上虛空之中,變為交露重閣、棚帳,四峙周障莊嚴平等,化於其中而為床座,如來處之。
「於是一切達如來尋而欣笑。侍者啟問:『唯然,世尊!以何故笑,笑會有意?』如來告曰:『海意!汝覩於斯二童發聲聞意,手執珠瓔散如來乎?』對曰:『已見。大聖!』又告比丘:『欲知二童懼生死難,發怯弱意意求救護,猶是不發無上正真道意,欲得聲聞為尊弟子,然後來世皆當得證,一者智慧最尊,二者神足無雙。』」
佛告舍利弗:「卿意疑乎?時中央童發諸通慧者,則吾身是!願右面童者,舍利弗是;願左面童者,大目揵連是。舍利弗!觀卿等本時懼生死難,雖殖德本不能發無上正真道意,心志怯弱欲疾滅度不能超速,甫因吾法而得無為,今寧覩吾諸通慧耶?汝等之友為佛弟子乃得解脫,以是之故當作斯觀。假使有人欲成滅度,當發無上正真道意。所以者何?所言超速,謂諸通慧莫能過者,諦而無欺其乘第一,普安一切群生之類,則諸通慧也。為最微妙特尊無上;為無等倫無有疇匹;為無雙比無能出來,無罣礙乘,一切聲聞、緣覺之乘所不能及,是則名曰諸通慧乘。」
佛時說斯大乘法典,則一萬眾人發無上正真道意。
應時彼諸大聲聞、賢者舍利弗、大目揵連、大迦葉、離越、阿難、律惒利、分耨文陀尼子、尊者須菩提等,自投於地稽首佛足,俱白世尊:「唯然,大聖!若族姓子、族姓女髮大意者,當供養之,微妙解脫處至真行。所以者何?正使百千諸佛世尊為吾等說諸通慧行,不能堪任無有勢力,發通慧心一切慧者無所罣礙殊勝難及,寧令吾等犯五逆罪,在於無間而不中止,不捨於無上正真道意而為聲聞。所以者何?設犯逆罪墜於地獄受諸苦毒,其痛會畢從地獄出而不違遠。無所罣礙諸通慧心,計如今者當何所施無所堪諧,焚燒正真敗壞根原,於茲佛慧無罣礙智非是佛器。譬如終沒之士無益親屬;吾等如是,以聲聞乘而志解脫,捨於一切、無益眾生。譬如此地多所饒潤一切群萌,二足、四足、若多足者。如是世尊!其發無上正真道意,天上天下蒙恩獲度。」
無吾我品第五
爾時世尊說斯本末向欲竟已,王阿闍世乘駟馬將四部兵象車步騎,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白世尊曰:「唯,天中天!眾生所住,何所依因?何緣而興?何由得罪?」
佛告王曰:「已住吾我、人、壽、命者,眾生由此而造罪釁,依猗貪身興緣顛倒,群萌因斯而起災患。」
又問:「其貪身者根原所在?」
世尊答曰:「其貪身者無慧為本。」
又問:「其無慧者何所為本?」
答曰:「所念邪支則是其本。」
又問:「所念邪支何所是根?」
答曰:「虛偽是根。」
又問:「虛偽何所是根?」
答曰:「無實諸想是則為根。」
又問:「無實諸想何所是根?」
答曰:「謂無所有無覺是根。」
又問:「何謂無有無覺?」
答曰:「謂無生無有是謂無覺。」
又問:「不生不有當何計之?數在何所?」
答曰:「其不生不有,彼無有計。」
又問:「狐疑之事何因緣起?」
答曰:「其狐疑者從猶豫起。」
又問:「猶豫為何所是?」
答曰:「賢聖所說誠諦之語,聞則懷疑,斯謂猶豫。」
又問:「何所賢聖何言審諦?」
世尊答曰:「其賢聖者,謂除一切愛慾諸見;其審諦者,知一切法悉無所有。」
王阿闍世白世尊曰:「所謂賢聖無所有者,實為虛偽,世尊安住從已勞塵,而造立之猗著於世間,諸賢聖所講說者,而心猶豫,獲不可計殃釁之罪。我乎,世尊!父無愆咎,無所羈綴而危其命。貪國土故或於財寶,迷於榮貴荒於產業,耽利宰民而圖逆害,持疑憷惕不能自寧,若在歡會戲樂無娛;若在中宮婇女嬉遊;若坐、若臥有所決正;若在獨處聽省國事處群僚上,晝夜憂悸不能捨卻沉吟之結;不歆飲食,雖有美饌不以為甘;其目昧昧所覩瞢瞢,顏貌憔悴心恆戰灼所處不安,畏壽終後墜於地獄。仰惟如來!其恐怖者能使無懼;其盲冥者惠授眼目;其沉沒者而拯拔之;遭苦惱者使獲大安;無所歸者而受其歸;其無護者而為救濟;其貧窮者給施財業;其有病者消息療治;其墮邪徑示以正路;其在正路為興大哀;其心忍勞不以為患,等恤群黎其慈堅固究竟本末,不以苦樂而有動轉。
「如來所興救度眾生,無所遺漏不捨一人。私怙世尊!垂恩安慰除其惶懅,孤無有救惟為作救,令飢渴者而得飽滿,今已虛乏而欲躄地惟蒙扶接;今無所歸願受其歸;今已沉沒願加拯拔,我身得無墮大地獄至於無擇。唯然,大聖!如應說法決我狐疑,解散愁結令無猶豫,使其重罪而得微輕。」
於時世尊而心念曰:「王阿闍世所說聰達而甚微妙,所入之法甚為優奧,其餘人者莫能堪任為決狐疑令無餘結,其惟濡首能雪滯礙。」
時舍利弗承佛聖旨,謂王阿闍世:「欲辨疑惑,當饌餚饍請濡首童真,則當決王虛偽、塵勞、狐疑之結,鎮安國土及與中宮,受王床榻眾諸供饍,中宮婇女及諸侍從獲無量福,羅閱祇城摩竭大國,無數眾生皆亨利議。」
阿闍世王即前啟白濡首童真:「惟加愍哀,與其營從受小飡食。」
濡首答曰:「大王且止!已具足供。於正法律未有是記,受於衣服若食饍具悕望加哀。」
王則又曰:「當何陳露呈現丹赤?」
濡首答曰:「假使,大王!聞深妙業殊特真議,不恐不怖、不以畏懅、不以震慴、不難不懼,乃為加哀。正使,大王!不想念法,亦非無想,無想不想,如是行者乃為加哀。縱使,大王!不想去心亦無不想,不念來心亦無不想,於現在心亦無所受,乃為加哀。設使,大王!不墮邪見亦不滅除;亦無所見亦無不見,乃為加哀。」
王阿闍世又白濡首曰:「今之所說悉法所載,惟見愍傷當受其請?」
濡首答曰:「王當知之!法律所載,不以恩施供養分衛衣食之饍。若使,大王!不計有我、不計有人、不計有壽、不計有命,乃為加哀,為受供施。設使,大王!不自愛身、不愛他人,悉無所取,乃為加哀。假使,大王!不攝斂心、不計因緣、不在陰種諸入之事,無有內法無有外法,不受三界不度三界,無善不善無德不德,不處於世亦不度世,無罪無福,亦無有漏亦無不漏,亦不有為亦不無為,不捨生死不受滅度,是為加哀。」王答曰:「唯然、濡首!吾當啟受如斯法議,以是之故當就餘請,哀垂愍傷下劣徒類?」
濡首答曰:「王當了之!設使諸法,有所猗者、有所受者、有所得者、有所救護,則不蒙哀,不得至安。如使於法,有所著者而為想念,有所立處而為放逸,皆為依著想念有處放逸之護。設使,大王!究竟望畢,極至永安乃無有患,如令大王復有所作,則不荷哀不至安隱。」
王阿闍世又問濡首曰:「受何所法而無有患至無所有?」
濡首答曰:「若了空者,而無所作,亦無所不作;無想無願,亦無有作,亦無不作。若使,大王!有所造立而為行者,身口意行則是所作。假使不有所作,亦無所行,以身口意而無所造,則無所作。是故,大王!一切諸法悉無有相,其無所行無所有者,則是其相。」
又問濡首:「何謂所行而無所行,不有所造亦無不造,不增不減?」
濡首答曰:「假能不念過去已盡,不念當來未至,不念現在而無所起,不想有常無常,是為無行亦無不行,其能等色於諸因緣,而為眾緣不增不減。」
又問濡首:「塵勞之欲為是道乎?云何與合?」
濡首答曰:「王意云何?其曰明者與冥合耶?」
答曰:「不也。日明這出眾冥[梳-木+日]滅。」
「王寧別知冥所去處乎?在於何方積聚何所?」
答曰:「不及。」
濡首曰:「如是,大王!興道慧者塵勞則消,不知塵勞之所湊處,亦無有處、無有方面,以是之故當了知之,道與塵勞而不俱合,又等塵勞則名曰道。等於道者塵勞亦等,塵勞與道等無差特,一切諸法亦復平等。假使分別如斯議者,塵勞則道。所以者何?以塵勞故現有道耳!塵勞無形亦無所有,其求塵勞者則為道也。」
王又問曰:「云何求於塵勞而為道乎?」
濡首曰:「設有所求不越人心,亦不念言是者塵勞,是為道也。以是之故塵勞為道,其塵勞者亦入於道。」
王又問曰:「云何塵勞而入於道?云何為行?」
濡首曰:「於一切法而無所行,乃為道行;於一切法亦無不行,是為道行。」
王又問曰:「行道如斯為何歸趣?」
濡首曰:「如是行者為無所趣。」
王又問曰:「道豈不至泥洹乎?」
濡首問曰:「寧有諸法至滅度乎?」
答曰:「不也。」
濡首曰:「是故,大王!至無所至為賢聖道。」
又問曰:「其賢聖者為何所處?」
濡首曰:「其賢聖道則無所住。」
又問曰:「其賢聖道,不處禁戒博聞定慧乎?」
濡首曰:「賢聖戒者,無有行相、無放逸相為聖定意;無所著相為聖定意;無所念相為聖智慧。王意云何?其無所行無有放逸,有所處乎?」
答曰:「不也。」
濡首曰:「以是之故,王當知之,無所住者則賢聖道。」
王又問曰:「族姓子、族姓女云何向道?」
濡首曰:「假使所求不覩諸法有常無常,亦無所得,不計諸法有淨無淨、有空無空、若我無我、若苦若樂;於諸法者亦無所得,不見諸法在於終始若滅度者,如是行者為向於道。」
王阿闍世白濡首曰:「以是之故惟當受請,因斯使餘離諸顛倒,令得解脫分別淨行,與諸眷屬而就宮食。」
濡首曰:「向者說之,悉無所有、無有生者,無有善哉與不善哉!其無所有、無有解脫,其解脫者則無所有,亦無解脫亦無脫者。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自然淨。」
爾時世尊告濡首曰:「受阿闍世王請,以此之緣令無數人逮得利誼至安隱度。」
濡首童真見世尊勸,則言:「唯諾、當受其請,不敢違失如來教故。」
阿闍世王歡喜踴躍,已見受請善心生焉,稽首佛足及濡首童真、一切聖眾,便退還出請舍利弗:「濡首眷屬為有幾人?」
舍利弗答曰:「五百人俱而當往就。」
王入於城還於宮中,即夜興設若干食饍百種之味,施五百榻,無量坐具而敷其上,莊嚴宮殿懸繒幡蓋,燒名雜香而散眾花,及四衢路普城內外,皆悉掃除灑以香汁,令國人民男女大小,莊校嚴飾齎持香花,咸俱奉[這-言+印]濡首童真!
總持品第六
於是濡首於初夜中,從其室出而自思念:「吾身不宜與少少人眷屬而俱就於王請。今吾且當詣異佛土請諸菩薩,皆令普聞講說經法斷諸狐疑,就阿闍世王宮而食。」
濡首童真如勇勐士屈伸臂頃忽然不現,斯須超越八萬佛國,至於東方常名聞界,其佛號離聞首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法,為諸菩薩說清淨典。其佛世界,如來一時等轉六度無極,自然通達,具足廣宣不退轉法。其佛國土,一切諸樹若干種花,菓實茂盛,每從其樹常自然出佛聲、法聲、不退轉輪菩薩眾聲,是故世界號常名聞。斯道寶聲常不斷絕,故曰常名聞。
濡首童真詣離聞首佛所,稽首足下白其如來:「唯然,世尊!遣諸菩薩與餘俱往至於忍界,詣阿闍世宮而就其請。」
離聞首如來告諸菩薩曰:「諸族姓子!與濡首俱詣忍世界,從意所樂。」於是會中二萬二千菩薩大士同時發聲應:「唯,世尊!我等願與濡首俱詣忍界。」
於是濡首與二萬二千菩薩,從常名聞國忽然不現,至於忍界自處其室。濡首會諸菩薩大士,而於初夜說總持法。
「何謂總持?所以總持統御諸法(一)。心未嘗忘(二)。所至無亂(三)。其心未嘗有捨廢時(四)。學智慧業(五)。精覈諸法審諦之義(六)。分別正慧(七)。得果證者但文字耳(八)。度至寂然(九)。條列一切諸法章句(十)。攬賢聖要(一)。不斷佛教(二)。不違法令(三)。攝取一切賢聖之眾(四)。於諸經法部分典籍(五)。入於一切殊絕智慧(六)。不著眾會亦不怯弱(七)。游步眾會宣揚經典無所畏憚(八)。出諸天音料簡明智(九)。於天、龍、神、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探暢其音而為說法(二十)。出釋梵音(一)。覺了平正知諸根原(二)。識練邪見諸所立處(三)。總持觀察一切眾生根原所趣(四)。所住等心(五)。於世八法而不動轉(六)。具足一切真正之法(七)。隨其罪福報應果證而為說法(八)。興發眾生所造志業(九)。立諸群黎處於禁戒(三十)。其慧普入(一)。為諸眾庶代負重擔(二)。不以勤勞而有患厭(三)。解脫諸法本性清淨(四)。以斯本淨而為人演(五)。以本淨慧解說道誼(六)。慧無罣礙(七)。習設法施(八)。其心堅固未嘗懈惓(九)。有所說者無有疑結(四十)。不貪一切供養利入(一)。而不忘捨諸通慧心(二)。力勵集累眾行基靖(三)。佈施無厭而每勸助於諸通慧(四)。禁戒無厭以斯勸化一切眾生(五)。忍辱無厭求佛色像(六)。精進無厭積眾德本(七)。一心無厭修行專精使無眾冥(八)。智慧無厭入一切行(九)。以道法業於此一切而無所生(五十)。
「諸族姓子!所謂總持,攝取一切不可思議諸法要誼,持諸法無所行無行,故曰總持。
「又族姓子!其總持者攝持諸法。何謂總持諸法?攬執諸法一切皆空、攬執諸法一切無想、攬執諸法一切無願;離諸所行寂寞無形;悉無所有亦無所覺;亦無所行無有處所;亦無所生亦無所起;亦無所趣亦不滅盡;無來無往亦無所壞;亦無所度亦無所敗;亦無所淨亦無不淨;亦無所嚴亦無不嚴;亦無所著亦無所有;亦無所見亦無所聞;亦無所忘亦無所教;亦無有漏亦無想念;亦不離想無應不應、亦無顛倒亦無滿足;無我無人無壽無命;亦無放逸亦無所受、亦無所取亦無殊特,猶如虛空無有名聞、亦無所獲無所破壞、亦無有二。審住本際,一切法界、一切諸法,住於無本。是謂總持。
「又族姓子!一切諸法,譬若如幻而悉自然。總持諸法,自然如夢、自然如野馬、自然如影、自然如響、自然如化、自然如沫、自然如泡、自然如空。分別諸法而如此者,是謂總持。」
濡首曰:「譬如,族姓子!地之所載,無所不統,不增不減,亦無所置,不以為厭。假使菩薩得總持者,則能利益一切眾生,恩施救濟無央數劫,眾德之本至諸通慧,心而總統持,亦無所置,不以為厭。
「譬如,族姓子!於斯地上,一切眾生而仰得活,兩足四足靡不應之。菩薩大士得總持者亦復如是,於群生類多所饒益。
「譬如,族姓子!藥草、樹木、百穀、眾果皆因地生。假令菩薩逮得總持亦復如是,便能興闡一切德本諸佛之法。
「譬如,族姓子!地之所載亦無所置,亦不憂慼,不動不搖,不以增減。菩薩如是亦無所置,不以憂慼,不增不減,亦不動搖。
「譬如,族姓子!於斯地上悉受天雨不以為厭。菩薩如是逮總持者,悉受一切諸佛典誥,及諸菩薩一切緣覺、聲聞之法,餘正見士、平等行者、沙門、梵志、一切眾生,天上世間聞其說法不以為厭,聽所說經不以為惓。
「譬如,族姓子!地之所種皆以時生不失其節,亦不違錯應時滋長。菩薩如是逮得總持,統攝一切諸功德法,不侵欺人,亦不失時,具足所行坐於佛樹,處在道場至諸通慧。
「譬如,族姓子!勇勐高士在於邦域而入戰鬪,降伏怨敵無不歸依。菩薩如是得總持者,處於道場坐於佛樹,降伏眾魔。
「譬如,族姓子!撿一切法有常無常,若微妙者安隱非我,及計無常、及諸瑕穢、及苦非我。所以者何?惟族姓子!已離二故,則謂總持。
「譬如,族姓子!虛空無不受持,亦非總持亦無不持。菩薩如是得總持者,攬攝一切諸法之要。
「譬如,族姓子!一切諸法及諸邪見,皆悉為空悉總持之。菩薩如是得總持者,無所不攬。總持如是,救攝一切諸法之誼,是為,族姓子!計總持者無有盡時。已無有盡則無放逸;已無放逸則處中間;已等處者即無有身,則虛空界已如虛空,虛空及地則無有二。」
濡首童真說此言時,五百菩薩得斯總持。
三藏品第七
時濡首童真於中夜為菩薩大士講三篋藏菩薩秘典。「何謂菩薩篋藏秘要?都諸經法無不歸入於此篋藏。若世俗法度世法、有為法無為法;若善法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有漏無漏法,悉來歸趣入菩薩藏。所以者何?菩薩篋藏經典要者,曉了一切諸法之誼。譬,族姓子!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大地、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大海,悉卷合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如是,族姓子!若凡夫法及餘學法;若聲聞法緣覺法;若菩薩法及與佛法,悉來入歸菩薩篋藏。所以者何?菩薩篋藏一切攝護,聲聞、緣覺將養大乘。譬,族姓子!其樹根株堅固盛者,枝葉華實則為滋茂。
「又族姓子!設有攝取菩薩篋藏菩薩大士,則為攝取一切諸乘,將養一切眾德之法。菩薩藏者名無量器,所以名曰無量器者,譬如大海受無量水,為包含器不可計實。諸龍、鬼、神、揵沓惒、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及眾生類、在禽獸者,含受此等為無限器。菩薩藏者經典秘要亦復如是,為無限施、聞、戒、定、慧、度知見器,以故名曰菩薩篋藏。譬如含血之類生大海者,以生於彼不飲餘水惟服海水。菩薩如是行菩薩藏,不於餘法有所造行,惟常修行諸通慧誼,以故名曰菩薩篋藏。
「又族姓子!菩薩有斯三篋要藏。何謂三?一曰聲聞,二曰緣覺,三曰菩薩藏。聲聞藏者,承他音響而得解脫。緣覺藏者,曉了緣起十二所因,分別報應因起所盡。菩薩藏者,綜理無量諸法正誼自分別覺。
「又族姓子!其聲聞乘無有三藏,其緣覺者亦無斯藏,諸所說法菩薩究練三藏秘要,因菩薩法而生三藏——聲聞、緣覺、無上正真道,故曰三藏。菩薩說法勸化眾生,令處三乘——聲聞、緣覺、無上正覺,是故菩薩,名曰三藏。有斯三藏無餘藏學。何謂為三?聲聞學、緣覺學、菩薩學。何謂聲聞學?但能炤己身行之相;緣覺學者是謂中學;行大悲者謂菩薩學,至無量慧攝取大哀。其聲聞者,不學緣覺之所學者,亦不曉了;其緣覺者,不學菩薩所學,亦不曉了。又菩薩者,悉學聲聞所遵學者,皆曉了之不願樂彼,亦不勸助修其所行;學於緣覺所遵學者,悉曉了之不願樂彼,亦不勸化使修其乘。又菩薩者,學於菩薩當所學者,悉曉了之,願樂勸修其乘所行,勸所行已則說聲聞所行解脫,亦講緣覺所行解脫,分別菩薩所遵解脫。如是,族姓子!其有曉了此所學者,是則名曰菩薩篋藏,如琉璃器有所盛者,應時一切示自然性如琉璃色。
「如是,族姓子!菩薩假使入菩薩藏,所可游居於諸法者,見一切法悉為佛法。菩薩假使入菩薩藏,不覩諸法而有處所,設有覺了諸佛乘者,不見諸法之所像類,其不學於菩薩學者,則見諸法而有處所。設學菩薩之所學者,不見諸法而有處所;設學菩薩之所學者,不見諸法有所住處,其不修行,計斯一切皆為自然。如是,族姓子!假使菩薩入菩薩藏,在在所行所游諸法,一切悉見諸佛之法。假使菩薩入菩薩藏,不見諸法有所像類,設使曉了諸佛法者,則亦不覩諸法之處。學菩薩學,不見諸法之所歸趣,其不修觀,彼則覩見一切諸法,而有逆順。一切眾生覩不順者,菩薩皆見諸法順正。覩於諸法,無有一法非佛法者,是故名曰菩薩篋藏。
「又族姓子!菩薩藏者說無崖底,文字所演順而應時不可計量,所立之處不可思議,垂顯光明靡不通達,無有邊際莫不炤曜,多所利益悉令歸趣,於諸通慧而令群萌悉樂無本。假使有學,於彼學者、甫當學者,一切悉當入此菩薩篋藏,則至大乘。已欲學者、方當獲者、其不至者,悉使得至而令普入。」
如是濡首為諸菩薩眾會者,在於中夜說菩薩藏經典秘要,廣分別演誼歸所趣。
不退轉輪品第八
濡首童真復於後夜,為諸菩薩大士,廣宣講說不退轉輪金剛句跡。「何謂不退轉輪?又族姓子!所以名曰不退輪者,如今菩薩說經法時,若來聽者悉獲誼歸不復迴還,便而講說不退轉輪令其信樂。不退轉輪菩薩行者,不為眾生造若干行;不為諸法修若干行;不於諸國土興若干行;不於諸佛尊若干行;不於諸乘行若干行。一切所至而悉普見,轉於法輪不壞法界,是謂乃為轉於法輪,是故名曰不退轉輪。彼所轉輪而無斷絕;其輪修理無有二輪;其輪如是如悲哀輪;其輪所趣自然之誼在己所至;其輪所趣法界場輪。
「又族姓子!假使菩薩信樂於斯不退轉輪,則得解脫己身之患,則為信樂一切所信、一切所想,如來所興悉亦信之,以信得脫。於如來者,無有二脫亦不說二,如其如來相好解脫,諸法之相一切法想,信如來脫則無有想,已離脫相則至自然濟於己身,如是之行莫能勝者,亦莫能踰於斯慧者,是故名曰不退轉輪。
「又族姓子!不退轉輪不退於色,色自然故;痛、想、行、識亦復如是,識不退轉,識自然故。所以者何?則不退轉一切諸法,猶如無本則為法輪,是故名曰不退轉輪。其法輪者無有邊限,無維無隅無有斷絕,無常輪故;其法輪者亦無有門,無有二故,則法輪門;其法輪者無能轉者,無所轉故;其法輪者亦無所說,法輪無言故;其法輪者亦無名稱無所顯曜,輪無獲故;又復計此不退轉輪入於空,無所游相故;澹泊門者,無來相故;普有所至,為空相故;一切等御本淨無相,是故名曰不退轉輪。
「又族姓子!不退轉輪有所遊行而有所至,是故名曰不退轉輪。有所放捨徑有所至,是故名曰不退轉輪。」
如是濡首謂諸菩薩:「又族姓子!所以名曰金剛句跡,一切諸法皆悉滅寂。何謂滅寂一切諸法?又族姓子!已了空者金剛句跡也,消諸邪疑六十二故;其無想者金剛句跡也,斷絕一切諸想念故;其無願者金剛句跡也,皆度一切五趣有為令滅寂故;其法界者金剛句跡也,超越若干諸疆界故;其無本者金剛句跡也,致無我滅寂故;離色慾者金剛句跡也,蠲除貪慾諸所有故;緣起行者金剛句跡也,不壞本性故;察無為者金剛句跡也,見諸法自然故。」
濡首童真為諸菩薩竟於三夜普分別法,彼諸菩薩皆得親近光明華三昧,菩薩設逮於此定者,一一毛孔放百千光;一一光明化現百千諸佛儀容。又斯諸佛天中之天所在佛土,現作佛事開導眾生,群萌疇類迎逆接納聽受法教。
◎
◎變動品第九
爾時王阿闍世明旦早起,詣濡首所,而稽首曰:「供具已辦,時至可行。」
賢者大迦葉晨朝夙興,著衣持缽與諸比丘五百人俱,欲入舍衛大城分衛,於中路念:「吾行分衛,時如大早,寧可造見濡首童真!」這設斯念尋便往至,則與濡首言談敘闊演說堅要。
濡首而謂之曰:「唯,大迦葉!晨何所湊?」
答曰:「欲行分衛故來諮受。」
濡首曰:「今當就吾食所設饍與眷屬俱,吾當與仁分衛之具。」
迦葉答曰:「俱具已達,吾以法故而來至斯,不以食饍。」
又曰:「迦葉!惟當受請。供受二事,大法供養,飲食之饍,言不釋法亦不失食。」
迦葉答曰:「鄙等之舉以用法故絕饍不食,盡其形壽志在於法。所以者何?不從他人乃能得致。如斯法門如從仁者所說正誼。」
又問:「今者濡首及諸菩薩為於何食?」
濡首報曰:「吾等所食及施與者,亦不長益亦不耗減;不動生死不近泥洹;亦不超度凡夫之地,亦不證明賢聖之法;不越聲聞不捨緣覺。吾等當說彼之所請,其佈施者,亦不淨除慧與所識,不損而益不至解脫,於諸經法亦無所興,亦不得法亦無所釋。」
迦葉答曰:「是為大施無極廣施,已入無本之所致也。」
爾時濡首心自念言:「今日入城,寧可如佛感動變化。」應時以眾神足變動三昧而為正受。這以是定為正受時,尋即一切於是三千大千世界普悉等住平若手掌,普此佛國其大光明靡不週遍,其在地獄遭苦患者即時休息,畜生、餓鬼諸不安者尋獲安隱,眾生之類心悉開解。無淫、怒、癡,無慳嫉者,亦無諛諂,無有瞋恚、憍慢之結,無所興起亦無熱惱。爾時眾生展轉相瞻如父如母。覩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欲行天子、色行天子悉來集會供奉溥首!鼓樂絃歌倡伎百千,雨於天花嚴治途路。
濡首童真這興斯定,從其室宇至於城門,自然莊嚴途路平整既廣且長,皆以七寶無央數珍,若干挍飾自然出現,不可計寶化為寶塹,中生蓮花、芙蓉、蘅花充滿煒曄,塹上化造珠交露帳,而起幢幡、繒綵、花蓋,其塹周匝遍有欄楯,欄楯左右皆有寶樹而甚高大,以諸寶繩展轉連綿系諸寶樹;一一寶樹邊有寶架,皆置香爐燒諸名香;一一香爐燒諸香者聞四十里;諸樹中間化寶浴池,有八味水盈滿,池中底悉金沙,以寶欄楯周匝繞池,琉璃為崖,悉生青蓮、芙蓉、蘅華。諸寶樹下以寶為地,一切寶地列寶香瓶而燒名香;一一寶樹五百玉女儼然羅住,各各建立佈施之德。
濡首這以斯定,三昧正受應時即有,為彼異學外道之師示現變化,巍巍無量靡不亙然。
濡首童真則從坐起,著衣持缽而欲發行,謂迦葉曰:「唯,大迦葉!便可在前吾今尋後。所以者何?尊大迦葉年即耆宿,素修梵行久為沙門,未見如來而出家學,計於世間所有羅漢皆從仁後有所啟受,以是之故宜當在前,吾今在後。」
迦葉答曰:「計於法律不以年歲而為尊長,法律所載智慧為尊,神智聖達乃可為尊;博聞才辯乃曰為尊;諸根明徹乃曰為尊,法律所記以斯為尊。由是計之,濡首童真智慧巍巍博聞普達辯才無礙,曉了一切眾生根本,以是之故最長弘遠,仁為大尊宜當在前,餘應在後,今欲假喻分別此誼。」迦葉又曰:「譬師子之子這生未久,雖為幼少氣力未成,其師子子有所游步,其氣所流,野鹿諸獸聞其勐氣皆悉奔走。若有大象而有六牙,其歲六十又身高大,若以革繩系之三重,聞師子子威勐之氣,恐怖畏懅跳騰盡力,斷三重系馳走奔突,入於山谷、谿澗、林藪、岩樹之間,若入大水而自沉沒。樹禽樔翳走獸藏竄,水居魚鼈潛逃於淵,又諸飛鳥翔翱虛空。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假使發意智慧道力未孚成就,心猶憍仰習師子步,過諸聲聞、緣覺之路,一切眾魔自在宮殿,志懷恐懼不能自安。設師子子見餘師子威力勐勢,若師子吼,聞其音聲不恐不怖,亦不懷懅無所畏難,益以踴躍衣毛悅澤,乘其力勢亦當鳴吼。如是濡首大士聞佛師子吼時,不恐不怖亦不懷懅無所畏難,歡喜踴躍安心生焉,吾亦當習猶如今佛師子之吼。假使有說平等正真、聲聞、緣覺,如來為尊,發意菩薩則是為本,斯言至誠平等無邪。所以者何?由是出生一切諸法而普顯現,以故明知濡首為尊,其年幼少則是聖長,宜當在前,吾當從後。」
濡首童真尋在前行,菩薩次之,諸聲聞眾乃繼其蹤。濡首這向嚴莊寶路則雨天花,無數伎樂不鼓自鳴,應時其地六反震動,其大光明靡不灼徹。
於時濡首所現變化威神感動,放大光明雨花香熏,諸音樂聲相和而鳴入王舍城。王阿闍世籌慮:「濡首與二萬三千眾菩薩俱,及諸聲聞眷屬圍遶,而來進路即懷恐懼,今吾整設五百人供,來者猥多,安能週遍當焉所坐?以何飼之?」心又念言:「濡首童真果相疑誤則發此心?」
應時濡首威神聖德之所建立,息意天王即自化身金仳鬼神,變微妙體,則謂王阿闍世曰:「大王且止,勿以為慮、無用勞悒。濡首童真善權方便智慧無極,現大功德威靈赫奕,恢闡神力光祚堂堂昇路來瑧,一人之食能以週遍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疇類悉令充滿,何況於斯二萬三千眷屬來者?以是之故不足勞慮。大王且安,勿復加供,一切來者悉當豐足。所以者何?濡首大齎,求得無盡眾祐難量。」
王阿闍世應時踴躍不能自勝,則以弘意念於濡首如佛世尊!
王阿闍世與諸群臣中宮官屬,齎持花香雜搗澤香,衣服之具幢幡繒蓋,伎樂琴瑟、箜篌,奉迎濡首,稽首禮畢,侍從濡首入城歸宮。濡首與諸眷屬初入城時,城內蒸民各齎所有以來供養。
時於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觀。濡首告曰:「卿,族姓子!使其殿捨包容會者。」尋即受教察其左右,而普周觀阿闍世殿,自然寬大懸繒花蓋跱立幢幡,其地平博散眾花香。
復有菩薩名曰法超。濡首告曰:「卿,族姓子!嚴辦眾座。」應時受教舉手彈指,於彼殿館二萬三千床座自然具足,若干種飾微妙莊嚴,無數座具而敷其上,濡首童真諸菩薩眾悉俱就座,聲聞次之。
王見濡首與諸菩薩聲聞坐畢,前自啟白:「且待斯須增辦供具?」
濡首答曰:「大王自安,自當備足勿以為勞。」
時四天王與其眷屬,悉來供侍濡首童真,又天帝釋、良善夫人及餘玉女無央數千,齎持天上栴檀雜香、蜜香、搗香,以用供散一切菩薩及諸聲聞。時諸菩薩見諸花香及諸玉女,無玉女想、無花香想。梵忍跡天化作梵志摩納之形,手執拂扇住侍濡首左面,以扇扇之;諸梵天子各執拂扇,侍諸菩薩立而扇焉;無棼龍王不現其身,在於虛空垂貫真珠,從其貫珠出八味水,清涼且美供給所當;其諸菩薩一切聲聞,其前各各有垂貫珠,而出美水亦給所用。
王阿闍世心自念言:「是諸菩薩而不齎缽。當於何食?」濡首知王心念,而告之曰:「斯諸正士有所游至不齎缽行,所可遊行諸佛國土,這坐欲食缽自然至。斯諸菩薩本所建立,又彼如來昔所造願,缽從虛空來在於掌。」
王阿闍世問濡首曰:「是諸菩薩從何佛國來?世界名何?如來正覺號曰何等?」
濡首答曰:「世界名常名聞,如來號離聞首,今現在說法。是諸菩薩從彼而來就於仁食,欲得聽省王之狐疑所懷虛妄。」
時諸菩薩志所建立,如來本願,缽於空中自然飛來,投於無棼八味浴池洗滌清淨。諸族姓子、二萬三千諸龍、采女,各齎香著諸菩薩掌中。
時王見茲倍用踴躍,則前稽首濡首童真!濡首童真而告王曰:「可設供饍,宜知是時。」王即受教則便陳列,若干種食琦妙珍膳,供具悉遍食不消滅。如是阿闍世本所供施五百人饍,悉令二萬三千皆得飽足,飲食如故。
阿闍世王白濡首曰:「今饍如故而不消賜?」
濡首答曰:「如今仁者狐疑未盡,疑不盡故猶斯食饍用不消索。」
時諸菩薩飯食畢竟,尋以其缽跳擲空中,缽處虛無,無所依據而不墮落。
王阿闍世問濡首曰:「今斯諸缽為何所止?」
濡首答曰:「猶如大王狐疑所存,今此諸缽亦處於彼。」
時王答曰:「缽無所立?」
濡首答曰:「猶如大王所有狐疑亦無所立,今此諸缽無所依據而不墮落,諸法如是,悉無所有亦無所住,以是諸法亦無墮落。」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中
上篇:佛說阿闍世王經
下篇:佛說未曾有正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