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地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水、火、風、空、識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八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 ...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西天...

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師利發願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身口意清...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

佛說瞻婆比丘經

佛說瞻婆比丘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

證契大乘經

證契大乘經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經) 唐天...

【註音版】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佛制比丘六物圖

佛制比丘六物圖 大宋元豐三年夏首餘杭沙門元照於天宮...

角虎集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雲頂山一壑沙門 濟能 纂輯 白雲峰...

佛說罵意經

佛說罵意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說罵意。十方蟲...

佛說佛大僧大經

佛說佛大僧大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佛在王捨國。國有富...

【佛教詞典】六種可愛樂法

【六種可愛樂法】 p0306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頁云:當知此...

【佛教詞典】師子吼

梵語 sijhanāda。又作獅子吼。謂佛以無畏音說法,如獅...

木魚有什麼含義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日行一善能避禍嗎

問: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長壽。那麼能避禍嗎? 方海...

這個嗔恨心的破壞力,危害性最嚴重

因為貪心得不到滿足,所以心裡不滿意、嫉妒、嗔恨、怨...

寺院道場的十九種法事法會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

習慣成自然

有這麼一個笑話:說有一位技藝很好的廚師,經常被人請...

修行要先問自己安住了沒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趕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個,你不得...

永惺長老《告弟子書》

古語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應以戒為...

印順法師《現代佛教不宜隱遁山林》

現代學佛的又一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戀世...

佛是日中一食,過午可以供佛嗎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佛是日中一食,所以過午不能供佛。但...

人身難得正法難遇

~只要活在安祥裡,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們從──...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要注意的兩個重點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基本上要注意兩個重...

棋品與人品密不可分

唐朝元和年間,東都留守名叫呂元應。他酷愛下棋,養有...

【視頻】《佛說盂蘭盆經》木魚版

《佛說盂蘭盆經》木魚版

【視頻】《地藏經》妙喜居士讀誦

《地藏經》妙喜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