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樓炭經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樓炭經卷第三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

龍鳥品第六

佛告比丘言:「有四種龍。何等為四?一者卵生種龍、二者水生種龍、三者胎生種龍、四者化生種龍,是為四種龍。」

佛語比丘:「金翅鳥有四種:一者卵生種鳥、二者水生種鳥、三者胎生種鳥、四者化生種鳥,是為四種鳥。大海底須彌山北,有娑竭龍王宮,廣長八萬由旬,以七寶金銀水精琉璃赤真珠車璩馬瑙,作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刀分、七重樹,周匝姝好。金壁銀門,銀壁金門,琉璃壁水精門,水精壁琉璃門,赤真珠壁馬瑙門,馬瑙壁赤真珠門,車璩壁一切寶門,彩畫姝好。其壁二萬里有一門,門高二千四百里,廣千二百里。其門常有五百鬼神守門,門壁上有欄楯交露曲蓋,門邊園觀浴池,有種種樹,出種種香,有種種華,種種葉,種種飛鳥相和而鳴。大海北邊,有難頭和難龍王宮,廣長各二萬八千里,以七寶作七重壁、欄楯,七重刀分、樹木,周匝圍遶。宮門高千四十里,廣四百八十里,壁上有欄楯交露曲箱蓋,周匝有園觀浴池樹木,飛鳥相和而鳴,如娑竭龍王園觀。

「難頭和難龍王北有大樹,名為句梨睒,莖圍繞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枝葉分佈二千里。句梨睒樹東,有卵種金翅鳥宮,廣長二十四萬里,有七寶七重壁、欄楯、刀分、樹木,園觀浴池,飛鳥相和而鳴。句梨睒樹南,有水生種金翅鳥宮,廣長二十四萬里,同有七寶七重壁、欄楯、刀分、樹木,園觀浴池華香,飛鳥相和而鳴。句梨睒大樹西,有胎生種金翅鳥宮,廣長二十四萬里,同有七寶七重壁、欄楯、刀分、樹木,園觀浴池華香,飛鳥相和而鳴。句梨睒大樹北,有化生種金翅鳥宮,廣長二十四萬里,同有七寶七重壁、欄楯、刀分、樹木,園觀浴池華香,飛鳥相和而鳴。

「卵種金翅鳥,欲求取卵種龍時,從句梨睒樹東枝,下入大海。以翅搏海水,波八千里,取卵種龍食之,不能得食胎種、水種、化種龍。水種金翅鳥,欲求取卵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下至大海,以翅搏海水,波八千里,取卵種龍食之。水種金翅鳥,欲取水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南枝下入海,以翅搏海,水波萬六千里,取水種龍食之,不能得食胎種、化種龍。胎種金翅鳥,欲取卵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東枝,下入大海,以翅搏海水,波八千里,取卵種龍食之。胎種金翅鳥,欲取水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南枝,下至大海,以翅搏海水,波萬六千里,取水種龍食之。胎種金翅鳥,欲取胎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西枝,下至大海,以翅搏海水,波三萬二千里,取胎種龍食之,不能取化種龍食之。化種金翅鳥,欲取卵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東枝,下至大海,以翅搏海水,波八千里,取卵種龍食之。化種金翅鳥欲取水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南枝,下入大海,以翅搏海水,波萬六千里,取水種龍食之。化種金翅鳥,欲取胎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西枝,下入大海,以翅搏海水,波三萬二千里,取胎種龍食之。化種金翅鳥欲取化種龍時,便從句梨睒大樹北枝,下入大海,以翅搏海水,波六萬四千里,取化種龍食之。

「有餘龍王,金翅鳥不能得食者。何等龍王,金翅鳥不能得食者?一者娑竭龍王、二者阿耨達龍王、三者難頭和難龍王、四者善見龍王、五者提頭賴龍王、六者伊羅募龍王、七者善住龍王、八者迦句龍王、九者阿於樓龍王、十者欝旃鉢龍王、十一者揵呵具曇龍王、十二者監波龍王,金翅鳥皆不能得取是諸龍王食之。此諸龍王皆在山中居止,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龍意,奉龍戒行具足,即生龍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金翅鳥意,奉金翅鳥行,求金翅鳥,死已即生金翅鳥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優留鳥意,奉戒行具足,從死後生優留鳥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牛,奉牛意戒具足,死後便生牛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狗道,奉狗意戒行具足,死後生狗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鹿道,奉鹿意戒具足,死後生鹿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雞道者,死後生雞中;若有婆羅門道人,行求摩尼越天、求女人者、求大神者、求日月者,有日三過浴水中,求生天上者,有事天者,事日月者求天者。」

佛言:「是癡見者,墮兩惡道,一者泥犁、二者畜生。若有婆羅門道人,說見如是:『我與世有常。』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非常,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有常無常,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亦不常亦不無常,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有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有限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與世亦不有限亦不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有是身命,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我身死異,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無有身命,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亦不有身命亦不無身命,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人生時所從來,死後亦趣彼,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無所從來生,死後亦趣彼,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有所從來生,無所從來生,死後亦趣彼,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言:『亦不有所從生,亦不無所從生,我至誠,其餘者為癡。』」

佛言:「其有婆羅門道人言:『我於世有常,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其人所行,見有我有命有身,見世間是,故言:『我與世有常。』有言:『我與世無常。』有言:『我與世有常無常。』有言:『我與世亦不有常亦不無常。』各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其人所行,見有我有命有身,見世間是,故言:『我與世有常。』其有婆羅門道人言:『我與世有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其人所見,有我有命,是故言:『命有限人有限。』在腹中時,死後塜間葬埋同等,人從初生受身四分,七反生死,已後得道,是故言:『我與世有限。』有言:『我與世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其人所見,有我有命有身,見世間,言:『有命有人無限,在人腹中時,死後塜間葬埋同等,從初生受身四分,七反生死即得道。』若婆羅門道人說見言:『我與世有限無限。』其人所見,有我有命有身,見世間,言:『命無限人有限,在人腹中時,死後葬埋同等,從初生受身四分,七反生死後得道。』人所見亦不有限亦不無限我及世者,其人言:『命有限,人在腹中時,死後葬埋同等,從初生受身四分,七反生死後得道。』是故言:『亦不有限亦不無限。』若有婆羅門道人所言,見有是命有是身,其人言:『今世命常在,後世命常在。』是故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道人所見,命異人異,其人言:『今有壽,後世無有壽。』是故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若婆羅門道人言:『今見命盡死,後世轉行生。』故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有婆羅門道人言:『亦不有命亦不有身,今世命盡滅,後世亦盡滅。』若有婆羅門道人,所見言:『生所從來死亦趣彼者,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其人見今世有身命,見後世有身命,故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若有婆羅門道人,所見言:『無所從來生,死亦至彼,亦不見今世有命,亦不見後世無命。』若有婆羅門道人,所見言:『有從無所從來生,死亦趣彼,我至誠,其餘者為癡,亦不見今世有身命,亦不見後世有身命。』若有婆羅門道人,所見言:『亦不有亦不無所從來生,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其人亦非不見今世有身命,亦非不見後世有身命。」佛告比丘:「乃往去世時,有王名不現面。爾時,多聚會盲子,便問盲子:『汝曹寧知象所類不?』盲子白言:『不知。天王!』王言:『汝欲知象所類不?』白言:『欲知。』爾時勅使將象來,令眾盲子捫之。中有盲子,捫象得鼻;中有盲子,捫象得牙;中有盲子,捫象得耳;中有盲子,捫象得頭;中有盲子,捫象得背;中有盲子,捫象得腹;中有盲子,捫象得後腳;中有盲子,捫象得膝;中有盲子,捫象得前腳;中有盲子,捫象得尾。時,王不現面問眾盲子言:『象何等類?』得像鼻者言:『象如曲車轅。』得像牙者言:『象如杵。』得像耳者言:『象如箕。』得像頭者言:『象如鼎。』得像背者言:『象如積。』得像腹者言:『象如壁。』得像後腳者言:『象如樹。』得像膝者言:『象如柱。』得像前腳者言:『象如臼。』得像尾者言:『象如蛇。』各各共爭不相信,自呼為是,言象如是;一人言不如是。王歡喜笑。」

佛言:「如是,其有異道人,不知苦諦所從起,亦不知苦習諦、苦盡諦、苦滅道諦,各各諦不相信、罵詈,自呼為是。若有沙門道人,知苦習盡滅道諦所從起,便共和合同。譬如乳,一合無亂,但說佛教,行安隱。」

佛言:「比丘!當諦行是苦諦,習、盡、道諦。」

大樓炭經高善士品第七之一

佛言:「凡夫有三事,覺知高事,知其行所念。何等為三事?一者人心念善、口言善、至誠身行善。假令惡人,心念不善、口言不善、身行不善,高人知為不善也。所以言高者何?人心念善、口言善、至誠身行善。高人於世間有三事,得其福。何等為三事?一者與耆老會坐,若於堂上,里巷間行間道中行,及耆老共坐,共稱譽高士行善。高士念言:『令眾人共稱譽人,善哉!』即有是高人,心即安隱,又聞此語,心亦歡喜,身亦安隱。高人有時見處盜賊,為縣官所捕取,酷毒治之,反縛鐵鑽,斬其手足,解解斷之,截耳截鼻,竹篦鞭之,復寸寸斬之,持餧虎狼,中有令象蹈殺者、中有持囊裹燒之者、中有蒸殺之者、中有生耗者、有出城外刑者。高士見之念言:『我不為惡也,王但取惡人,我當何等憂乎?我至老不憂縣官。』是高士用是故心歡喜。高人心念善、口言善、身行善,若有病瘦著床困劣時,強健時所作善,悉在目前自見之。人不殺生、不取他人財物、不犯人婦女、不欺人、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嫉妬、不貪餘,信作善得善,作惡得惡。即自見第二忉利天上人,往來見佛,見阿羅漢,諸強健時所作善,皆在前見。其人病者自念:『豈我強健時所作善故,至使眾善來見我道,就使我死,自當上天在善人之中。』用是三事,高士其心歡喜身安。」

佛言:「假令高善士自知作善當得善,不復畏死生也,略無所在。高善士常自念欲遠去惡軀,軀中有骨血不淨潔臭處,意欲早死更就善軀。所以者何?以能念所樂可愛處,歡喜獨上天為樂可愛也,最可喜。」

諸沙門問佛:「願為我說天上樂意云何?」佛言:「聽我說之。」諸沙門言:「受教。」

佛言:「譬如遮迦越羅王,有七寶持有四事,餘人所無有。又有五種所思,所欲得皆在前。王有七寶。何等為七寶?一者自然生一金輪、二者白象、三者紺色馬、四者摩尼珠、五者聖玉女、六者聖輔臣、七者聖主兵臣。」

佛言:「汝欲知一金輪所主不?王以月十五日晦日沐浴,沐浴已於正殿,與諸婦女共坐。遙見金輪飛來,輪有千輻,輻轂皆正好無比,常去地三四丈。王見金輪,便生意言:『諸高士云:「為遮迦越羅王事,有金輪飛來,來者常從東方來。有千輻,輻轂正好,有是金輪寶者,當為遮迦越羅王。」今我將得無當為遮迦越羅王乎!』王自思念,欲試此金輪。王起坐,正衣服長跪,向金輪言:『如今為我來者,當桉行諸國故事法。』王言適竟,金輪便東飛。王傍諸大臣及官屬,皆隨之飛;金輪所止處,王諸官屬,亦隨其止。金輪到國郡,國諸王皆來,長跪叩頭言:『此國界皆大王所有。』又持銀鉢盛滿金粟,復以金鉢盛以銀粟以上獻。郡國諸王皆言:『此國中豐熟,穀米平賤,風雨時節,人民熾樂,大王可受國留於是。』王因報諸王言:『汝曹便自治國,但以正法,勿失故事,慎無殺生、無妄取他人財物、無妄犯人婦女、無得欺人、無得兩舌、無得惡口、無得妄言、無得嫉妬、無得貪餘、無得瞋恚恶心也,皆奉行此十事。其有犯十事中一事者,勿令在國中也。』大王隨金輪至東方,教誡諸郡國諸王訖竟,復隨金輪飛到南方。金輪所止處,大王與千乘萬騎共屯止,南方郡國諸王,皆復來叩頭長跪言:願上郡國界,及金銀鉢盛滿金銀粟,上獻物如東方諸國王之禮。金輪復飛至西方,傍臣及官屬,悉復隨金輪所止。西方郡國諸王,皆來叩頭長跪言:願上國界,及金銀鉢盛滿金銀粟上獻物,復如南方諸王之禮。金輪復飛到北方,金輪所止,大王及諸官屬,亦隨金輪所止。諸郡國諸王,皆來叩頭長跪言:『願上國界,人民熾樂,米穀平賤,風雨時節,大王宜可桉治於此。』又復以金銀鉢盛滿金銀粟上大王。大王不受,因報諸王曰:『汝曹皆自以正心治國,勿失故事,無得殺生、無得取他財物、無得犯人婦女、無得欺人、無得兩舌、無得惡口、無得妄言、無得嫉妬、無得貪餘、無得瞋恚、無得恶心,皆奉行此十事。其有犯十事中一事者,勿令在國中也。』大王重令四海四方訖竟,因隨金輪,還故國上殿,金輪常在王前見,其王有是金輪寶如是。

「王復有象寶。象寶者何等類?其象正白無比,軀畏以牙齒蹄足,皆具佣好,皆以金為鞍勒。當胸鏤掖皆以黃金,當臚怕額身皆以白珠。行即飛行,自在欲所到。王傍臣白王言:『賀大王!國中白象寶,其白絕麗無比,軀畏牙齒蹄足,皆白佣好,皆以黃金為鞍勒。當胸鏤掖皆以黃金,當臚怕額皆以白珠。行即飛行,自在所至到。』王見象,大歎言:『像有相姝好,當教習令行步進止。』王因付左右曉事者,令教之。數日之間,皆習知行步。王意欲騎乘試象,日出一竿,王騎試之。象因周旋四方四海,屈還故宮飯食。

「遮迦越羅王有馬寶。馬寶者何等類?馬即紺色,被髮澤好,持頭如像金具馬鞍勒,鏤掖帶皆黃金,當臚怕額,皆以白珠。行即飛行,自在所欲至到。傍臣白王:『賀王國中有是馬寶。即紺色被髮澤好,持頭如像,鞍勒鏤掖及帶皆黃金,當臚怕額皆以白珠。』王見大歡喜,即復令左右教習之。數日間,馬複習知行步。王意欲試馬,日出一竿,王騎馬,馬即飛行,周匝四方四海,旋還故宮飯食。遮迦越羅王馬寶如是。

「王有明月珠寶。明月珠寶者何等類?珠色極青,玎針八觚,在宮中皆明,火焰所照,周匝四十里,如日之明。王意欲試珠明,人定已後,陰冥如漆,以珠繫著金竿頭,夜出城,將妻子千乘萬騎,詣離宮諸署別觀。珠明如日出,令車騎明,復遠千乘萬騎,周匝四十里。城傍居民,見珠明,皆相謂:『起,起。日出乃高如是。各各自當趣市賣買,何反欲臥!』遮迦越羅王有摩尼珠寶如是。

「王有聖玉女。玉女者何等類耶?不長不短,不大不小,不肥不瘦,不白不黑,適得其中,絕端正無比,口氣出如香熏,舉身小毛孔皆香,如欝金香。事王晚臥早起,承事不失王意,冬時身則溫,夏則身涼,事王常令不瞋恚,何況其身!遮迦越羅王有玉女寶如是。

「王有聖輔臣,大高遠見人便知情性,以天眼視天下,豫知天下有珍寶藏物,知有主名、無有主名。有主名者,為其主護示之;無主名者,以給官用。聖輔臣前白王:『快自娛樂不須憂,錢財寶物我自給王。』王意疑聖輔臣所言,所求者可得不?王便與聖輔臣,共載一船,到海中央,王便語聖輔臣言:『我欲得寶物,今於此間與我。』聖輔臣言:『須我出在陸地可得。』王曰:『我在陸地不用也,欲於此得之耳。』聖輔臣便以手抄水中得金寶,大如車輪,以著船上,不可勝數。王言:『止!止!船滿且重。』遮迦越羅王聖輔臣如是。

「王有持兵導道聖臣者何等類?高才勇健,無所不知。當欲起兵無央數,不欲兵則止。持兵導道臣白王言:『今王快自娛樂,勿憂國事,王當用兵者,我自戰鬪。』王意欲試導道聖臣,便取國中人馬象皆被鎧,乃得自副,步兵被鎧,刀兵自副,王心自念言:『令是兵出行快耶!』王心甫念,兵便前行,王念言:『欲令兵止。』兵即復止。王意念言:『使兵罷去。』兵即罷去。遮迦越羅王,導道主兵臣如是。遮迦越羅王有七寶如是。

「王有四事,與凡人有異。何等為四?一者年壽無央數,人中無有壽如遮迦越羅王者;二者常安隱,未甞有病,飲食皆消,身體寒溫適時,人中安隱無過遮迦越羅王者;三者端正無比,過於世間人,但不如天人;四者萬姓皆愛王,視皆如父母,王愛萬姓,如父母愛其子。正偶出到諸署別觀,萬姓謂王御者言:『令車徐行,我欲視王無厭極也。祝願王,令壽無極!』王復語御車者:『徐行,我欲見我國人民,使子壽無極!』遮迦越羅王有是四事,凡人所無。

「王有五願,願所思常在前;心所喜、舌所喜、目所喜,所好所愛皆在前;耳所聞聲歌樂善聲。鼻所聞香,腹中所喜,鼻聞芬芳,皆在前;口所嗜咸酢甘甜,諸美物皆在前;名清淨細靡,所喜皆在前。是遮迦越羅王五所思也。王目未曾見惡、耳未曾聞惡、鼻未曾聞臭處、口未曾食不甘之物、身未曾衣麤惡之衣。」

佛告諸沙門:「如是遮迦越羅王,有七寶奇物、有四特異之相、有五種之思,汝以王為心喜樂之不?」

諸沙門對曰:「王但有一寶,心喜樂之;何況有七寶乎?」

佛持一小石著手中,問諸沙門:「我手中石為大耶?山為大乎?」

諸沙門言:「佛手中石小小,奈何比山乎?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尚不如山大也!」

佛言:「如我手中小石,大不如山大也,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千萬倍億萬倍,尚不如山大也。遮迦越羅王雖有七寶、四異相、有五種所思,不如天上樂,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千萬億倍。譬如佛手中小石與大山。」

佛言:「高善士於世間,心念善、口言善、至誠身行善,於世間壽命盡,死後皆上第二忉利天上,生作天人。於世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世間三千歲為忉利天上一月,世間三萬六千歲為忉利天上一歲。如天上計,第二忉利天上人壽千歲。忉利天外門,廣七百里,外城壁七重,有七重渠水,水中皆各有四色蓮華,水底皆有金沙。城上各有欄楯,皆金銀琉璃水精,城門皆有金銀水精為欄楯也,七重地各有七重樹,金樹銀樹琉璃樹水精樹珊瑚樹虎魄樹車璩樹,金樹金根金莖銀葉銀華銀實,銀樹者銀根銀莖金葉金華金實,琉璃樹者琉璃根琉璃莖水精葉水精華水精實,水精樹者水精根水精莖琉璃葉琉璃華琉璃實,珊瑚樹者珊瑚根珊瑚莖虎魄葉虎魄華虎魄實,虎魄樹者虎魄根虎魄莖車璩葉車璩華車璩實,車璩樹者車璩根車璩莖馬瑙葉馬瑙華馬瑙實。城門深二百八十里,高六百四十里,門楣額皆銀也,金作門兩扉關皆金也。有五百鬼守門外。宮中門,天所止處,縱廣二千里。有壁皆七寶色,金銀水精琉璃珊瑚虎魄車璩,七重水繞壁,七重寶樹如外門,高六百四十里,深二百八十里,以銀為楣額金,兩扇金門閫,五百鬼共守門。天所止處,縱廣二千里,有七種寶壁七重,七重渠水,諸欄楯、寶樹如外門,高廣深如外門等,守門鬼數如外門。

「忉利天東出,有遊戲處名曰難檀桓,周匝七億里,七重壁金銀壁珊瑚壁琉璃壁虎魄壁車璩壁水精壁,有七渠水,底沙皆金也,有四色蓮華。城上有七寶欄楯,七重壁,各各有七寶樹,金樹者金根金莖銀葉銀華銀實,銀樹者銀根銀莖金葉金花金實,水精樹者水精根水精莖琉璃葉琉璃華琉璃實,琉璃樹者琉璃根琉璃莖水精葉水精華水精實,廬大道廣六百四十里,道兩邊七重壁,皆金銀水精琉璃虎魄珊瑚車璩。一壁間皆有渠水,水中有四色蓮華,其水底皆有金沙,壁上有欄楯,皆七寶如中面。有七寶樹,金樹銀樹水精樹琉璃樹虎魄樹珊瑚樹車璩樹。其廬中有兩石,一石名難、一石名難遠,縱廣各四千里,其石軟且結細如綩綖。廬中有兩浴池,一浴池名難陀、二名難陀尼,縱廣各四千里。池中生四色蓮華,其一者青色、二者紅色、三者紫色、四者白色,其水底沙皆金也。忉利天欲遊戲時,便相將詣東廬,相娛樂極意,是故字為難檀桓廬也。

「出忉利南城門,名為質羅瀨,周匝七億里,其廬壁七重,金壁銀壁水精壁琉璃壁虎魄壁珊瑚壁車璩壁。一壁間者,各有一渠水,水中四色蓮華,其水底沙皆金也,有七寶樹,金樹銀樹琉璃樹水精樹虎魄樹珊瑚樹車璩樹,其壁上皆金銀琉璃水精珊瑚虎魄車璩欄楯。質羅瀨廬道,廣六百四十里,皆七重壁,金銀水精琉璃珊瑚虎魄車璩壁。一壁間者,有一渠水,水中有四色蓮華,青、紅、紫、白,其水底皆金沙,有七寶欄楯,金欄銀欄水精欄琉璃欄珊瑚欄虎魄欄車璩欄,有七寶樹,金樹銀樹水精樹琉璃樹珊瑚樹虎魄樹車璩樹。其廬中有兩石,縱廣各四千里,細且軟如綩綖,一名質羅、二者名質多謣羅。其廬中兩浴池,一池名質多、二者名質。兩池中有四色蓮華,青、紅、紫、白,其水底皆金沙。其廬中有四種寶樹,金銀樹水精琉璃樹。忉利天出到質羅瀨廬上,戲自相娛樂,娛樂無極,諸四寶照諸天人,令正斑斕色,是故名為質羅瀨。質羅瀨者,斑斕廬也。

「忉利天北出,城門有廬,名為頗類,縱廣七億里,七重寶壁、七重水,水底皆金沙,欄楯如南方,其廬道廣六百四十里。廬中有兩石,縱廣各四千里,一者名迦羅、二者名迦羅尸羅,細軟如綩綖。有兩浴池,縱廣四千里,一池名乾陀起,有四色蓮華,青紅紫白。忉利天欲戲頗類廬時,形體便僵,如人沐浴已後身體皆滑,忉利天人北入廬身體皆滑,是故名為頗類廬也。

「忉利天西出,廬名為彌尸耶遠,縱廣七億里,有七重壁,七渠水,七寶樹,七寶欄楯,四色蓮華,水底皆金沙,如北方。其道廣六百四十里,七重寶壁、七渠水、七寶樹、七寶欄楯、四色蓮華,水底皆金沙,如北方。廬中有兩好石,各縱廣四千里,細軟如綩綖,一者名北羅,二者名北羅越。有兩浴池,縱廣各四千里,其池中有四色蓮華,青紅紫白,水底皆金沙,一池名波尸,二名為雲。忉利天欲行到彌尸耶遠廬戲時,忉利天上無有尊卑貧富豪弱,皆得入彌尸耶遠廬,是故名為彌尸耶遠廬。

「忉利天上宮中中庭殿前,有百種色寶物,在王前自布地,宮中有七百樓,金陛銀陛,琉璃陛水精陛,一陛下者,各有十六琉璃柱照之。宮中有四坐床,金床銀床水精床琉璃床,以天坐其上,念萬姓善,亦念諸天善。天王所止處殿,名為提延。其殿上有百巷,巷有百室,室有七玉女,玉女各有七御者。其殿紺琉璃色,及諸天皆繞殿。南方有樹,名為波質拘耆羅樹,根入地二百里,上枝四出,樹高四千里,東西二千里,南北二千里。樹當華時,風從上吹,華香下行四千里,逆風行二千里。樹當華時,諸天共坐樹下,自相娛樂百二十日,天上百二十日為世間萬二千歲。諸天欲以白寶象戲,象名曰倪羅遠,象自化作三十二頭,頭有七牙,牙化作七浴池。浴池中各作七蓮華,蓮華枝有千葉,一葉上者有一玉女舞。王所思皆在前極意。

「人於世間,雖作善不能多者,心念作善少、口言善少、身行善少,雖生忉利天上,不能得入東難檀桓廬也、不能得入質羅廬也、不能得入北頗類廬也,不能得入香花婆質拘耆羅樹下,但得遙觀,不得前入。譬若遮迦越羅王所飯食,諸外宮不得妄入,天上諸天,不得觀者如是。人於世間作善,心念善、口言善、至誠身行善,壽終已後,便當得上忉利天。高善士上忉利天,極壽死後,復下生在世間,便為王侯家作太子,富貴多饒寶物,為人端正。譬若喜掩人初得大金錢金銀珠寶奴婢車馬妻子田宅廬舍,舉有名字,其人自思惟言:『我不賈作販賣,亦不耕田,自致有財,我但戲耳!至使得金銀珍寶舍宅田地,至使有名字,為富貴也!』」

佛言:「如戲兒得利如此,為少薄耳,如此為少薄耳。不如心念善、口言善、身行善,得利勝於掩者也。所以然者?行是三事,死後上忉利天,是高士也。」

佛語諸沙門:「今我為汝曹說二道,愚癡之道、高善士之道。今汝曹自在從何道?今我作佛,為汝曹說難易。」

佛言:「汝曹當於山中,若於樹下、空室中,若於塚間、水所、唐突處,自念五內,早索泥洹之道。」佛言:「是我教也。」

諸沙門皆叉手,受教言語,各前為佛作禮。

大樓炭經四天王品第八

佛語比丘:「須彌山王東,去須彌山四萬里,有提頭賴天王城郭,名賢上王處。廣長二十四萬里,以七寶作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樹姝好,周匝圍繞。金壁銀門,銀壁金門,琉璃壁水精門,水精壁琉璃門,赤真珠壁馬瑙門,馬瑙壁赤真珠門,車璩壁一切寶門。金欄楯者金柱栿銀桄,銀欄楯者銀柱栿金桄,琉璃欄楯者琉璃柱栿水精桄,水精欄楯者水精柱栿琉璃桄,赤真珠欄楯者赤真珠柱栿馬瑙桄,馬瑙欄楯者馬瑙柱栿赤真珠桄,車璩欄楯者車璩柱栿一切寶桄。金交露銀垂珞,銀交露金垂珞,琉璃交露水精垂珞,水精交露琉璃垂珞,赤真珠交露馬瑙垂珞,馬瑙交露赤真珠垂珞,車璩交露一切寶垂珞。金樹者金莖根銀枝葉華實,銀樹者銀莖根金枝葉花實,琉璃樹者琉璃莖根水精枝葉花實,水精樹者水精莖根琉璃枝葉華實,赤真珠樹者赤真珠莖根馬瑙枝葉華實,馬瑙樹者馬瑙莖根赤真珠枝葉花實,車璩樹者車璩莖根一切寶枝葉華實。門上有曲箱蓋交露,下有園觀浴池。有種種樹,種種葉,種種花,種種實。種種香出,種種飛鳥相和而鳴。

「須彌山王南去四萬里,有毘樓勒天王城郭,名善見。廣長二十四萬里,王處亦有七寶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樹,周匝圍遶姝好。門上有曲箱蓋交露,下有園觀浴池樹木,飛鳥相和而鳴。

「須彌山王西去四萬里,有天名毘留羅。有城郭,廣長二十四萬里,王處亦有七寶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交露、七重樹木,周匝圍遶姝好。門上有曲箱蓋交露,下有園觀浴池樹木,飛鳥相和而鳴。

「須彌山王北去四萬里,有天王名毘沙門。有三城郭,廣長各二十四萬里,王處一者名沙摩、二者名波迦羅曰、三者名阿尼槃,亦有七寶作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樹,周匝圍繞姝好。門上有曲箱蓋交露,下有園觀浴池樹木,飛鳥相和而鳴。

「阿尼槃王處東,毘沙門天王,有山名迦比延。高廣長四千里,以四寶金銀水精琉璃作之,山周匝有垣牆,廣長二萬里,以七寶作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交露、七重樹木,周匝圍繞姝好。四面有門,以四寶作。上曲箱蓋交露,下有園觀浴池樹木,飛鳥相和而鳴。迦比延山阿尼槃王處,有大毘沙門天王浴池,名那利。廣長二千里,周匝有垣牆,水底皆金沙,水涼且清,浴池周匝,以四寶作重壁、欄楯、交露、樹木姝好,中生青蓮華、黃蓮華、白蓮華、赤蓮華,光照二十四里,香亦聞二十四里,浴池周匝有堦。

「毘沙門天王,欲至迦比延山遊戲相娛樂,即時念提頭賴天王。提頭賴天王即言:『毘沙門天王以念我。』即時莊嚴衣被冠幘,嚴駕,與無央數揵沓和,百千周匝圍繞,從賢上城出,往至毘沙門天王所,在前住。爾時,毘沙門天王念毘樓勒天王。毘樓勒天王即時念言:『毘沙門天王已念我。』便著衣冠幘,嚴駕,與無央數百千兵九鬼神,從須卑旃城出,往至毘沙門天王所,在前住。爾時,毘沙門天王念毘樓勒叉天王。毘樓勒叉天王,即自念:『毘沙門天王已念我。』便著衣被冠幘,嚴駕,與無央數百千龍俱,從末利旃城出,周匝圍遶,往至毘沙門天王所,在前住。爾時,毘沙門天王,著衣被冠幘,嚴駕,與諸天王無央數百千諸鬼神,俱往至迦比延山。時,風吹掃迦比延山地,風吹山中樹華散地,四天王便共入迦比延山,相娛樂,快共飲食,一日二日至七日,以後各自罷去。」


上篇:佛說寂志果經

下篇:起世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佛般泥洹經

佛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是法非法經

佛說是法非法經(出《中阿含》)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佛說三轉法輪經

佛說三轉法輪經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採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花經

採花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花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昔...

【註音版】楞嚴咒修持儀軌

楞嚴咒修持儀軌...

本事經

本事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一法品第一之...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沙門善導集記  奉請四...

佛般泥洹經

佛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堅固女經

佛說堅固女經 隋北印度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咒時氣病經

佛說咒時氣病經...

大方便佛報恩經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序品第一 如...

【註音版】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佛教詞典】三淨肉

三種清淨的肉,即   一、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

【佛教詞典】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 又作不思議。指不可思慮言說之境界。主要...

比「斷惡修善」更高檔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問問福報大的人快樂嗎?他會說很難講,有時候...

沃爾瑪老總的故事

薩姆沃爾頓出身貧寒。他的父親是一名油漆工。靠著微薄...

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

吃素50多年的心臟外科醫生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銳的頭腦和令人難以置...

佛教的特色與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種宗教,有其...

用功辦道這件事,應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辦道這件事,不論是幾個七,天天如是、時時如是、...

站在本來就沒有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依止空正見跟發心,他開始修行了。 第一個,安心如空之...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

我們經歷過很多的生命,但是過去已經不能改變了,因為...

四個老婆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某地有個富商共討了四個老婆...

三種方法可以檢驗益友

《過去現在因果經》: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

執著時再來對治,已經太晚了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

改掉飲酒的習慣

有一個人喜歡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會去鎮上的酒...

【視頻】《菩薩行五十緣身經》風柯月渚讀誦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不空罥索神咒心經》聆志居士念誦

《不空罥索神咒心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