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及時行孝

2012/04/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單位組織了一次旅遊。快到海邊時,我們見到了這樣一對母子:老人年逾七旬,男子已近不惑。他們的裝束很土,一輛破舊的電動三輪車與周邊迷人的景致格格不入。一番交談後,我們知道,他們來自粵西地區的一處窮鄉僻壤,為了來這裡,一路上已經折騰了好幾天。男子說,老人家這輩子都想見見海,如今上了年紀,再不出來,怕沒機會了,也就咬咬牙騎著三輪車過來了。

聽了這話,心彷彿被尖銳的刀子狠狠地刺入。是啊,行孝乃天經地義,為人子女不正是要像這男子一樣及時行孝嗎?

及時行孝,就是要懂得時間有限和珍貴。總以為來日方長,總以為機會常有,卻不想,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親情也是永遠無法完全回報的,還有,生命本身隱藏著不堪一擊的脆弱。一個「孝」字,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這就注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長不遠的路。倘若總是忙於功名利祿,忙於權勢尊位,而忽略了父母,遺忘了親人,也就真的「子欲養而親不待」了。上天只賜予了我們一次緣分,如果我們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在珍貴的日子裡,與父母好好相處,噓寒問暖,也就不會有太多遺憾和痛苦。

及時行孝,就是要重視生活每時和每處。孝順父母,談不上轟轟烈烈。一顆孝心,也只是平平常常。很多時候,在子女眼裡根本就無關緊要的細節,在父母心裡卻可以掀起驚天波瀾。所以,哪怕是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替爸爸捶捶腰背揉揉肩,老人家都會有極大的滿足感。一聲問候,一回閑聊,一頓晚餐,一次出遊……只要我們有心,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時每處,都可以去傳遞我們的愛。

及時行孝,就是要給予父母原諒和理解。做子女的人,似乎都曾有不原諒、不理解父母的經歷。父母或貧窮,或無知,或自私,或蠻橫……所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怨恨的理由。可是,冷靜地想想,我們能夠善待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為什麼一定要和我們的親人斤斤計較呢?我們甚至可以與曾經勢不兩立的敵人化干戈為玉帛,為什麼一定要對給了我們生命的人耿耿於懷呢?父母也是平凡的人,是有不足的人,就算他們真的有對不住我們的地方,也還是要與別人相區別吧?畢竟,子女之身是父母的分身,這是與生俱來、無庸置疑的。

及時行孝,就是要勉勵自己勤奮和上進。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心裡向父母發過「孝」的宏願——這輩子一定要感恩父母!願望當然是好的,可恰恰是這個好的願望讓我們誤以為:要行孝,就是要出人頭地,就是要功成名就,就是要衣錦還鄉,就是要風光無限。殊不知,在父母那裡,當總統的兒子和種土豆的兒子是一樣的,而在「孝」的天平上,豪宅與瓦房,美味與粗糧,華衣與舊襖,都是等值的。只要我們健康、平安、努力、進步,父母就會無限的寬慰。如果我們還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作為,有所貢獻,那他們就更加知足了。

天下的子女們,及時行孝吧,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的光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感激月亮,否定太陽

有一則猶太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

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四種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者,謂父母於子,宿世有恩...

為什麼會生不孝順孩子

問: 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兒女,可是兒女偏偏都很壞,...

活著不孝,死了亂叫

古人有云: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 就是說祭祀無論多麼...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來對待兒女

人人都會生兒女,但不見得人人都知道教兒女;生兒女易...

體悟苦諦的小沙彌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

孫紅雷:母親靠撿垃圾把我養大

小學四年級時,孫紅雷得知,家裡要推遲兩個小時吃晚飯...

有一眾生未得度,諸佛終宵淚不幹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世上兩種人

巴勒斯坦有兩個海,一個是淡水,裡面有魚,名為伽裡裡...

偷來的享受

宇宙間各類的眾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人有富貴...

秤錘祖師散財施妻

雲南有一位秤錘祖師,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東門外。...

虱子是什麼做的

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飯,兩個人因為才華都很...

大安法師:心情浮躁時如何通過念佛求得安寧

問: 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心非常浮躁,怎麼都靜不下...

當修無常想,斷盡一切貪愛執著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對諸比丘開...

往生到極樂後,惡業最終會怎麼樣

問: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惡業種子不起現行,那這...

翠岩禪師《警僧銘》對僧人的告誡

翠岩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慈明...

對治愚癡,作善為業

三善十一者:無癡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癡,...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後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延續呢?如果有,是怎樣延續的...

虛空無為具足三個特性

在憨山大師的《百法》批註中,他的意思是說:第一個虛...

水陸法會的殊勝之處在哪裡

水陸法會,即然被認為是漢傳叢林經懺佛事之最,那麼,...

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

每個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風順,比如錢財不缺、家庭...

攝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世間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雜...

口善心不善,枉把彌陀念

王太太覺得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沒本事不會賺錢,兒...

恭敬讚歎地藏菩薩,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

【佛教詞典】觀志

五代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詳。洪州(江西南昌)出身。幼...

【佛教詞典】僧入尼寺法

資持記釋云:「律論所制,皆謂避世譏疑,遠防欲染故也...

【視頻】阿彌陀佛(追頂念佛)

阿彌陀佛(追頂念佛)

【視頻】本源法師《可否穿拖鞋短褲背心去寺院禮佛》

本源法師《可否穿拖鞋短褲背心去寺院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