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成佛之前

2010/12/31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日,阿難尊者對佛陀說:‘世尊,您出生於帝王之家,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榮華富貴;出家後,經過六年苦行,最後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您說是嗎?’

佛陀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為阿難說了一則公案。

過去有一位大富長者,擁有各式珍奇異寶,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獨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於是長者決定出海採珠,在突破種種難關後,終於找到赤珍珠的產地。

珠蚌生性嗜血,為了得到這稀世珍寶,長者以刀刺身,將流出的血裝入油囊中,並且垂至海底,引誘大蚌出而食之;一旦蚌殼打開,就趁機剖蚌取珠。就這樣,長者一次次地刺身取血,一次次地入海剖蚌取珠,經過三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採集到一袋赤珍珠。

長者帶著這袋赤珍珠回到岸上。不料,同伴們看到如此稀有且價值非凡的寶珠,竟萌生惡念,欲殺害長者將寶珠佔為己有。於是眾人佯稱要到井邊打水,趁著長者不注意時,便將他推落井中,並把井口封死。

墜落井底的長者幸好無恙,不知在井底待了多久,突然聽到獅子的吼叫聲;長者張開眼睛一看,竟然有一頭獅子從旁邊的洞穴走進來喝水。長者驚惶萬分,心想性命難保,沒想到獅子喝完水後就離開了。長者不僅鬆了一口氣,並且循著獅子的足跡,離開這一口井,最後安全回到家鄉。

長者找到同伴的家,對他們說:‘你們搶走我的寶珠並且加害於我的這件事,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只要你們將所有寶珠歸還,我就不會告訴任何人。’他們看到長者安然無恙地站在面前,都感到非常恐懼,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於是將所有的赤珍珠全數歸還。

一天,長者的兩個兒子在遊戲中把玩這些寶珠,大兒子問道:‘這些寶珠是從哪裡來的呢?’ 小兒子說:‘寶珠當然是從我的口袋裡找出來的。’大兒子辯道:‘不對,不對,寶珠是長在屋子裡的大甕中。’

聽到孩子們的對話,長者面露笑意,長者夫人不解地問:‘這有什麼好笑呢?’長者回答:‘寶珠對他們來說是垂手可得,他們豈能想像取得寶珠的過程是如此地辛苦?那是因為有我當他們的依靠,才會以為這些費盡千辛萬苦、幾乎喪命採得的珍珠,是從家裡的甕中長出的。’

佛陀告訴阿難:‘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卻不知我從無數劫來即不斷地勤苦修學,就像小孩認為寶珠是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了解採珠過程的辛苦。其實,成佛必須修諸萬行,積功累德,不是一事、一行、一身就可獲得。’

典故摘自:《眾經譔雜譬喻·卷下》

省思

經云:‘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修行並不是一蹴可幾,而需把握因緣,勤修六度萬行,累積福德資糧,‘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此努力不懈,待因緣果熟,自然能圓滿菩提道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義

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因緣,向好向壞來自教育的重要...

【推薦】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

轉五蘊為五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憨山大師醒世歌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

不淨如空,身心空寂,能所雙亡

不淨觀確實是去除對色身、塵勞貪著的簡易而有效的方法...

圓因法師《修行精華》

感應與巧合 人的一生隨時都有無數影響他命運的機緣從...

一函遍復講記

這篇普遍答覆信眾的信函,語言雖然拙樸,意義都是依據...

必須下很大功夫來面對每一個起伏的心念

我們在學院裡面,乃至於在修道路程上,往往會迷失方向...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如此忍辱

從前的時候,在拉薩的空地上,有一個人在繞行經走,而...

獵人與猴子

心中有大愛,才有明朗、溫馨的人生。大愛就像溫暖柔和...

聖嚴法師《把福報吃完了》

有則寓言故事說,有位窮困的老僧,自知無福,希望透過...

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一、黃鐵匠: 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

放生是否屬於著相

問: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師答: 持戒,戒律的開遮持...

念念不離阿彌陀佛

一個參禪開悟的人,他是要選擇求生淨土的,這是一個反...

楞嚴咒是每個佛弟子必誦之咒

楞嚴咒被稱為佛經咒中之王,虔誠稱念,功效感應殊勝。...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淨土之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

把這些認識清楚,才會生厭離之心

《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

地藏菩薩最初的發心

【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

拜88佛和拜阿彌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問: 請問師父,師父說懺悔業障要拜八十八佛,不過我...

佈施飲食獲得五種福報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裡。當時,佛陀為比...

聖嚴法師:時時心有法喜

《法華經》中把凡夫世界形容為火宅,把佛法形容為出離...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淨...

【佛教詞典】梵行

清淨的行為,即斷絕淫慾的行為。修梵行的人死後可生於...

【佛教詞典】毘缽舍那

【毘缽舍那】 p0862   雜集論十卷十頁云:毘缽舍那者...

【視頻】道證法師《臨別諾言的實踐》

道證法師《臨別諾言的實踐》

【視頻】大安法師《感應道交的特點》

大安法師《感應道交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