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成就尸羅

【阿毗達磨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復次如經中說,成就尸羅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見微細罪生大怖畏,於諸學處善能受學。云何成就尸羅,能受能護淨尸羅故?謂受持淨戒相應無缺,故名成就尸羅。云何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能善護持出離尸羅故?謂為求解脫別別防護所有律儀,故名別解脫律儀,由此律儀能速出離生死苦故。云何軌則所行皆悉圓滿?具淨尸羅難為毀責故。軌則圓滿者,諸威儀等,非聰慧人所呵責故。所行圓滿者,遠離五種諸比丘眾所不行處故。何等為五?謂唱令家、淫女家、酤酒家、王家、旃荼羅羯恥那家。云何見微細罪生大怖畏?勇猛恭敬所學尸羅故,於遮罪中勇猛恭敬,修學護持猶如性罪,是故名為見微細罪生大怖畏。云何於諸學處善能受學,圓滿受學所學尸羅故?謂具足圓滿受學學處,是故名為於諸學處善能受學,從是已後依止尸羅,釋佛經中護身等義。云何名為防護身語,由彼正解所攝持故?謂如佛所聽,往來等事必先覺察方正行故。云何身語具足圓滿,終不毀犯所毀犯故?謂不違損清淨尸羅。云何身語清淨現行,由無悔等漸次修行久至得定為依止故?謂依定力令犯戒垢極遠離故。云何身語極善現行,染污尋思所不雜故?謂染污尋思所不能雜,一向淨故。云何身語無罪現行,遠離邪願修梵行故?謂不迴向有及資財修行梵行,為諸聖賢所稱讚故。云何身語無害現行,不輕陵他易共住故?謂不由自高陵蔑於人,難共住等為損害故。云何身語隨順現行,由能隨順涅槃得故?謂能隨順得涅槃得能引聖道故。云何身語隨隱顯現行,隱善顯惡故?謂隱自功德顯自過失。云何身語親善現行,同梵行者攝受尸羅故?謂同梵行攝受尸羅應歸趣故。云何身語應儀現行,於尊尊位離憍慢故?謂於尊長及等尊長所,摧伏憍慢如應供事故。云何身語敬順現行,於尊教誨敬順受故?謂於尊語言敬順而受,離自見取故。云何身語無熱現行,遠離苦行熱惱下劣欲解故?謂離外道下劣欲解行諸苦行,不自燒然故。云何身語不惱現行,棄舍財業無悔惱故?謂由棄舍財業無有追悔,彼於後時無熱惱故。云何身語無悔現行,雖得少分不以為喜,無悔恨故?謂修善品雖獲少分不生喜足,離諸悔恨盡其所能而修習故。如世尊說,如是有情皆由自業,業所乖諍,從業所生,依業出離,業能分判一切有情高下勝劣。云何有情皆由自業,由自造業而受異熟故?謂諸有情由其自業故名自業,自者不與他共,受自業異熟故名自業。云何業所乖諍於受自業所得異熟時,善不善業互違諍故?謂諸有情由業乖諍故,名業所乖諍,隨善惡業力自所受異熟愛不愛別故。問是諸有情受自作業愛不愛異熟時,初從何生?為無因耶?為因世性自在等耶?答從業所生。云何從業所生?是諸有情遠離無因惡因,唯從業所生故?謂諸有情遠離無因惡因,唯由業等因緣所生,如是已說依業流轉,為明歸滅亦依諸業,是故經言,依業出離。云何依業出離,依對治業解業縛故?謂依無漏業能斷有漏業故,唯依業而得出離。云何有情高下?謂由業故,於善惡趣得自體差別。云何勝劣?謂諸有情成就功德過失差別。

上篇: 下篇:熾然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阿毗達磨辭典

闍夜

(印相)Jaya,一作闍耶,印名,勝印或得勝印也。陀羅...

有漏無漏法

【有漏無漏法】 p0549   瑜伽一百卷十六頁云:言有漏...

最勝知

【最勝知】 p1154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一卷十頁云:云何...

觀音懺法

(行事)向於觀音之懺悔法也。自梁武帝始,今之法式,...

剃髮

(術語)剃鬚發染衣者為佛弟子出家之相,為去憍慢且別...

親因緣

即四緣中第一之「因緣」,為能生起有為諸法之直接、親...

金剛王菩薩

(一)金剛王,梵名 Vajra-rāja,音譯嚩日囉邏惹。西藏...

大明度經

(經名)六卷,吳支謙譯,梵語波羅蜜,舊譯度,或度無...

瞿那末底

【瞿那末底】   西域記云:唐言德慧。...

謗菩薩藏戒

【謗菩薩藏戒】 p1406 瑜伽四十一卷十三頁云:若諸菩薩...

粗人

又作粗人、粗人。即指小乘行者;反之,大乘行者稱為細...

往生集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本書集錄...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寧管千個兵,不管一個僧

在教內有寧管千個兵,不管一個僧的說法,言下之意就是...

真修行人要過的錢財關

很多修行人會發現,怎麼自己這兩年突然的運氣不順了,...

曾國藩的七副對聯,說盡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裡錯, 好人半自苦中來。 這是一副自誡自勉...

修淨業者應當具有這十種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聖嚴法師《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

在家人以何為重,如何能促進信心

問: 在家人以什麼為重,如何實修才能促進信心? 大安...

修行法語

1、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