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緣起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梵語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語 paticca-samuppāda 之意譯。音譯缽剌底帝夜參牟播頭。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互相依存而有變化(無常),為佛陀對於現象界各種生起消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之法則,如阿含經典多處所闡明之十二支緣起,謂「無明」為「行」之緣,「行」為「識」之緣,乃至「生」為「老死」之緣,「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續之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斷除無明,以證涅槃。此緣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蓋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個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均予否定之,而謂萬有皆係相互依存,非有獨立之自性,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之根源,建立特殊之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之最大特徵。

據大毗婆沙論卷二十四載,佛陀為攝受眾機,所施設之緣起法有一緣起、二緣起、三緣起、四緣起,乃至十一緣起、十二緣起等數種之多。其中,一緣起係指一切之有為法總名為緣起者;二緣起指因與果;三緣起指三世之別,或指煩惱、業、事等三者;四緣起指無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種由因緣所成立之有為法,皆可稱為緣起、緣生、緣生法、緣已生法。然據俱舍論卷九及尊者望滿(梵 Pūrnā?a)之說,「緣起」與「緣生」之法,兩者互有所別,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為「緣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則為「緣生」。

自教理史觀之,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緣起思想為其根本教理,於原始佛教,以阿含經之十二緣起說(十二因緣)為始;於大眾部、化地部中,緣起法列為九無為法之一;繼有大乘唯識、瑜伽師地論之賴耶緣起說,楞伽、勝鬘、大乘起信論等之如來藏緣起說(真如緣起說),華嚴宗之法界緣起說,以及密宗之六大緣起說等,形成一貫之佛教歷史思想,而與中論、天台等之「實相論」共為佛教教學之兩大系統。[雜阿含經卷十二、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品類足論卷六](參閱「緣已生」6123、「緣起論」6129)

(二)梵語 nidāna。音譯為尼陀那。意譯為緣起、因緣。與上述(一)中之「緣起」語意相同,而使用於不同之情形,指十二部經(原始佛教經典)之因緣部。即說明佛陀或歷來祖師為應眾生之機,而宣說或撰述經、律、論三藏之緣由(理由、由來),如華嚴宗教義中「緣起因分」之緣起即屬此義。此外,後世創立寺剎佛堂、刻造佛像,或記載高僧大德靈驗行狀之各種來由因緣,亦稱為緣起。

(三)據華嚴宗之說,當宇宙諸法現起時,由「佛因位」之立場言,稱為緣起,即「因緣生起」之意;若由「佛果位」而言,以其由悟界之本性產生,則稱性起。華嚴宗又結合判教,分緣起為四種:(一)小乘之業感緣起,(二)大乘始教之阿賴耶緣起,(三)大乘終教之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四)華嚴經圓教之法界緣起。(參閱「四種緣起」1821、「因分果分」2274)

(四)六世紀之印度僧。曾赴朝鮮,於新羅真興王五年(544)創建智異山華嚴寺,時人尊稱為「緣起祖師」。除華嚴寺外,師另又創建泉隱寺、燕谷寺。[華嚴寺事蹟、東國輿地勝覽] p6126

上篇:緣修 下篇:緣起法頌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非學非無學見與非學非無學智

【非學非無學見與非學非無學智】 p0722   發智論七卷...

逆流行者

【逆流行者】 p0928   瑜伽八十六卷十六頁云:與此順...

羯磨

華譯作業,即作授戒懺悔等事業的一種宣告儀式,由此宣...

發心寺

日本曹洞宗寺院。位於福井縣小浜市伏原。山號靈松山。...

教王經

(經名)有三部:一、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

步擲明王

步擲,梵名 Padanaksipa。音譯為播般曩結使波明王。八...

共未受具人宿過限戒犯緣

亦名:與未受具者宿過限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

四本止觀

(名數)天台大師著。說止觀之四書。即摩訶止觀,禪波...

一客煩兩主

禪林用語。指善於活用禪機之人。一個客人同時須要兩位...

結經

(術語)對於開經而言。謂說本經後,以此為結撮而演之...

蘇吉施羅

(雜語)譯曰樂。梵語雜名曰:樂梵語蘇吉施羅。文殊師...

闡釋迦

【闡釋迦】   西域記云:舊曰車匿,訛也。亦釋種,太...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不斷憶念你的清淨本性

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開始內觀,開始...

財施與法施

求陀那與安息羅比丘結伴到舍衛城托,在回只園精舍的路...

【推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裡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禪的心要

大詩人白居易有一次請問惟寬禪師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

阿彌陀佛名具萬德,名召萬德

阿彌陀佛的名號具足萬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號當...

讓法寶流通起來

同修們看看這篇文章,流通經書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看到...

不信淨土的人有這四種特點

那怎麼樣才能信淨土法門呢?前面的偈頌談到多生多劫以...

你聞過世界上最妙的香嗎

有一天,尊者阿難請教佛祖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