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斯徹巴斯基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Stcherbatsky, Th. 1866~1942)又譯作徹爾巴次基。蘇聯科學院院士,印度學、佛教學學者。生於波蘭之克裡察,中學時代即精通英、德、法三國語言,一八八四年進入彼得斯堡(Petersburg)大學歷史文學系,後復從閔那耶夫(Minayeff)學習梵語,閔那耶夫為帝俄時代研究印度學之先驅,對於印度文獻學及印度文化史造詣頗深,斯徹巴斯基受其影響很大。畢業後留學維也納(Vienna)大學,從布勒(Byhler)專攻印度文學及哲學。一九○○年返國,任教於彼得斯堡大學,教授梵文及印度哲學課程,適逢中亞文化史研究全面展開,各種國際學術團體紛紛組織考古學探險隊,帝俄學術院之中亞探險隊亦兩次出發探險,而展開對北傳佛教研究之熱潮,斯氏亦從而開始對印度佛教哲學之研究。曾獨自赴蒙古研究藏語及西藏、蒙古佛教哲學,並前往印度考察梵文文獻。

又早在一八九七年,斯氏即參與科學院院士奧登保(Ol''''denburg)主持之佛教文庫企劃工作,一九一○年被選為帝俄學士院東洋文學部通信會員,一九一八年復被選為蘇俄科學院院士,一九二八年以後主持列寧格勒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專門負責有關印度及西藏之研究工作。一九四二年逝於北哈薩克斯坦之伏羅福野。其門下較著名者有羅森柏格(O. Rosenberg, 1867~1934)、歐柏米勒(E. Obermiller, 1901~1935)等。著有佛教之中心概念(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1923)、佛教之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na, 1927)、佛教邏輯(Buddhist Logic, 2 vols., 1930~1932)等書。於梵文之校訂出版方面,曾與萊維(Sylvain Lévi)共同編成稱友俱舍論疏之首部(Sphutārthā Abhidharmako?avyākhyā, 1918)。又將梵文本「辯中邊論」譯為英文出版。藏文之校訂出版則有獨自完成之俱舍論本頌及稱友俱舍論釋之首部(Abhidharmako?akārikāh i Abhidharmako?abhāsyan sotchnenii Vasubandhu, 1917)。 p4979

上篇:斑足王 下篇:斯陀含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密跡士

(天名)金剛神也。亦稱密跡金剛,密跡力士。智度論曰...

二種寂靜

即身寂靜與心寂靜。寂靜者,謂離煩惱,絕苦患,亦即涅...

六念

(名數)一、念佛,念佛具足十號,有大慈大悲大光明,...

禪齋

(術語)禪室也。釋氏要賢上曰:中阿含經云:佛入禪室...

未具資糧補特伽羅

【未具資糧補特伽羅】 p0491 集論七卷十頁云:何等未具...

生死際

(術語)對於涅槃際之稱。生死涅槃之二際,無二無別也...

行緣

以六度、四攝法等菩薩行,增長眾生善根,此種外緣、助...

病苦

【病苦】 八苦之一。即眾生病時,身、心所受之苦惱。依...

勝敵毗沙門

(天名)對於勝軍不動,勝軍地藏而有勝敵毗沙門。以毗...

佛塔中宿戒開緣

亦名:不佛塔中宿戒開緣、塔中宿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

宏智

(人名)明州天童山正覺,謚宏智,就鄧州丹霞子淳受法...

邪行障

【邪行障】 p0672   成唯識論九卷十九頁云:二、邪行...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推薦】有什麼值得生起欲愛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對圍繞身邊的五百位弟子說:無...

老先生與小偷

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

成就無上佛道,有兩種法

學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別人都是菩薩,自己是愚癡眾生。...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動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費,帶來...

古人最看重的四種品格

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講究順應,天、地、商、業,則代表...

一念心性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

《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