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性慾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性,指過去之習性;欲,指現在之樂欲。即謂依個人之素質、傾向、目的等,所生起的行動之意志。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五中):「性慾者,欲名信喜好樂。如孫陀罹難陀好五欲,提婆達多好名聞等,乃至諸得道人亦各有所好。(中略)性名積習,(中略)習欲成性。」[法華經方便品、大日經住心品] p3235

上篇:性得佛性 下篇:性清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天愛帝須王

(247 B.C.~207 B.C.或 307 B.C.~267 B.C.)天愛帝須...

沈水香

(物名)略雲沉香。本草注曰:時珍曰:木之心節,置水...

舍等覺支

【舍等覺支】 p0975 集異門論十六巻十頁云:云何舍等覺...

三寶一義相有差別

子題:佛寶、法寶、僧寶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

一禿乘

(術語)斥佛道不具功德者之謂。止觀七下曰:祇一禿乘...

雜善

(術語)對於他力之念佛而言。自力之諸善,謂之雜善。...

十六天

又作十六大天。八字文殊儀軌所稱之十六大天外護。即以...

三聶提

(名數)聶提具雲波羅聶提Prajapti,譯曰假施設。大品...

唯識性不空

【唯識性不空】 p1008 成唯識論七卷十四頁云:此唯識性...

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

全一卷。略稱髻珠經。唐代菩提流志譯。今收於大正藏第...

二無心定

指十四不相應行中之無想定、滅盡定而言,又稱二定。(一...

與奪

為禪家用以指導學人之方法。與,給予修行者自然發揮,...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何謂「五毒心」

佛門把貪、嗔、癡、慢、疑叫做五毒心。因為有了它們的...

沒福的婆婆遇上好兒媳

紫煙的兒子要結婚了,因兒媳娘家在杭州,親家提出先去...

昌臻法師《學佛必須忍辱》

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

明暘法師:出家有三種不同的意義

佛陀普度眾生,跟他出家學道的有五眾弟子,一、沙彌...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開的

回顧中國兩千年的佛教歷史,我們會發覺中國佛教在這兩...

意生身來去自由的雲居山博雅老和尚

宗門下這一法,衹要你確實真行,到熟練境界,受陰一破...

觀身不淨 奉獻身心

我們現代人在身體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裡面對身體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