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佛教經典所用之特殊梵語(Sanskrit)。其文法、語形、發音,與波爾尼等古典文法家們所規定、確立之古典梵語(Classical Sanskrit)不同。因其意義用法及獨特之語匯,未見於正統婆羅門系統之諸文獻中,故近代學者特別稱之為「佛教梵語」(Buddhist Sanskrit)。近代美國學者艾吉頓(Franklin Edgerton)則稱之為「佛教混淆梵語」(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佛典所使用之印度語言可大別為三類:(一)見諸於馬鳴(梵 A?vaghosa)之詩等作品之標準梵語,亦即古典梵語。(二)中期印度語(Middle Indic),此為由吠陀梵語(Vedic Sanskrit)經俗語化、方言化而來,被統稱作普拉克利塔語(梵 Prākrta, Prākrit),為今日印度語之 對稱。其中包含有巴利語(Pāli)及其他語言。巴利語為現今仍存於南方佛教聖典中之重要語言。印度西部、中部原均使用 Prākrta。Prākrta 原為西北印度之方言;蓋釋尊昔日說法,大多使用各地方之俗語,其弟子,乃至於後來之各部派亦均以其根據地之方言說法,並記載其文獻和思想。(三)佛教梵語,為北方佛教文獻所用之語言,係根據北印度方言,再參雜梵語、巴利語及其他方言而發展成之佛教教團之特殊宗教語言,而非一般之日常用語。
從以上次第傾向梵語化之特徵觀之,佛典在初期多使用俗語,其後隨著時代之變遷而逐漸梵語化,及至後期,除特殊術語之外,已完全成為古典梵語。
艾吉頓將現存之佛教文獻,依其梵語化之程度,將梵語著作分為如下三期:(一)第一期:為韻文、散文並行採用之著作時期,此一時期之作品保存有極濃厚的中期印度語之色彩。(二)第二期:(1)韻文部分,含有中期印度語之成分較多。(2)散文部分則多梵語化。(3)語匯中含有一般用語以及可視作佛教梵語者亦非常多。(三)第三期:韻文、散文基本上以古典梵語書寫,然語匯中使用佛教梵語者甚多。 p2693
上篇:佛教教旗 下篇:佛教博物館